杨本群 刘建霞
摘要: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培养学生求职应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必须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通过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数学意识
作为农村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的教师,我深深的意识到,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能有效的达到职业教育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是数学学科上更是如此。因为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作以培养,这就需要文化课的老师要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但目前中职学校面临着这样的现象:学生的成绩比较差,大多数学生厌学,后进生比例相当大,学习积极性亟待提高,较多学生对学习数学难以形成愉快的体验,那么怎样让学生们喜欢数学,不怕数学,亲近数学,进而愿意研究数学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情景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如在学习函数时,设计的问题: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底面积为15cm2, 杯子的高度是10cm,设杯中水的高度为h(cm),水的体积为V(cm3),当h改变时,V就会随之改变,请写出用h表示V的关系式,并确定h的取值范围。
根据情境创设把抽象问题变为具体化、简单化,便于学生接受。
二、创设故事情境
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用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头,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引入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感谢大臣,国王答应满足他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你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
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若满足大臣的要求,国王的国库里至少应有多少米?
通过故事,学生急于知道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三、创设动画情境
单靠一幅图、一段话是很难创设出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而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为一体,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注意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这需要我们正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适时的组织学生做交流学习,在学生需要帮助时引导合作,让他们又准确又迅速地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在学生有疑问之时引导交流,让他们在交流、争辩中得到启迪、获得灵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通过形象的动画卡片、投景、实物和生动的语言描述启迪、开发、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创设情景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色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如在学习椭圆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来演示离心率e大小对椭圆形状的影响,当e→1,则c→a,从而b=a2-c2趋向于0,因此,椭圆越扁。反之,e→0,c→0,从而b→a,这时,椭圆就越趋向于圆。
通过以上设计,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四、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对于问题情境中隐含的“问题”,教师不要简单的直接给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探究,所以发现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如在学习古典概率时,我让学生准备三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提出问题:若连续投掷这三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每枚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机会是均等的吗?学生此时产生疑问,接着我让学生做这个试验。整个过程,学生在充满渴望的求知欲中进行有目的的学习。课堂结束后注意反馈的信息,这既能充分体现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又能凸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調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交流信息、互助合作、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
学生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这样一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亲近数学的情感,从而使课堂活起来。
综上所述,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可以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鼓励学生动起来,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乐与探究,勤于动手,课堂就能活,课堂的有效性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