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保存
第十三集团军的前身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第七十三师,到了川陕苏区编为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
“专打三八六旅”之由来
我们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三集团军的历史,要从备受欢迎的电视剧《亮剑》说起。
《亮剑》中有一个画面,前来找李云龙决战的日本人的坦克上贴了“专打三八六旅”标语。此事是事实还是作家虚构的?对此,笔者专门访问过三八六旅的老人,也和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进行过探讨。得到的结论是,不仅我们的老战士这么说,日本人也这么说,甚至侵华日军的后代也予以确认。
那么他们为何成了日军要专打的队伍呢?
西安事变后不久,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就来到抗日前线。他们在山西省平定县七亘村同一地点两次设伏,以伤亡50余人的代价,共歼灭日军400余人,缴骡马近400匹和大批军用物资,创造了“重叠的待伏”这种奇妙的战法。
几个月后,三八六旅用“引蛇出洞计”在神头岭设伏,两个小时枪战加肉搏,毙伤鬼子1500人,缴获长短枪500多支。随后,又在响堂铺设伏,一个“口袋阵”套住500多名鬼子,毙伤其官兵400多人,缴获汽车180辆。此战,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邀请国民党高级将领现场观战,国民党将领为之叹服。这三战打疼了日军,也使得八路军声望大增。
1939年2月,三八六旅在冀鲁豫大平原的威县香城固再次隐蔽集结,派出小股部队连续袭击城镇要地,吸引鬼子出动。2月10日,日军四十联队一个加强中队的坦克和汽车陆续进入三八六旅的伏击圈,一营立即开火,击毁了头一辆汽车,击毙了日军的翻译官,击伤了中队长安田。安田知道上当了,立即命令后撤。然而,为时已晚,香城固的“口袋阵”越扎越紧。经过8小时激烈战斗,日军一个中队的兵力全部被歼灭。香城固一仗,给日军再次造成沉重打击,振奋了根据地人民的斗志,这对巩固冀南平原抗日根据地,坚持平原游击战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样,三八六旅自然成了日军的眼中钉。
2月11日,鬼子调来了70辆汽车2000多人的部队,派出5架飞机配合,出动坦克,拖着重炮,装甲车上贴着“专打三八六旅”的标语,沿途搜寻三八六旅机关和部队。他们抓住八路军一个通讯员,第一句问话就是:“你是不是三八六旅的?”确认不是,汽车一溜烟开走。
这时,三八六旅已转移至丘县。日军车队又追向丘县。三八六旅又转移至馆陶以北的尖冢附近,日军追到尖冢时,三八六旅已渡过卫河,转移到了冠县。鬼子尾随追击了整整7天,还是没有追上。
陈赓率领三八六旅徒步与鬼子的汽车赛跑,每次都机动地在宿营的当晚又转移了地方。鬼子始终没有一次追到三八六旅,最后只得恼恨而归。
一次,美国大使馆武官卡尔逊来到三八六旅考察,禁不住连连称赞说:“三八六旅,中国最好的旅。”
有人计算过,在抗日战争中,三八六旅转战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先后战斗850余次,毙伤俘日伪顽军2.5万余人,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壮大了我军力量。
当时太岳区曾流传歌谣:
小日本,你听清,
太岳山上有陈赓。
小日本,你别捣蛋,
让你碰上周希汉……
说的就是这支队伍。而陈赓却说,我们三八六旅叫“三子一郎部队”。意思是陈赓腿有伤残,人称“瘸子”;政委王新亭高度近视,戴眼镜,人称“瞎子”;参谋长周希汉奇瘦,人称“瘦子”;副旅长陈再道号称拼命三郎,这不正好是‘三子一郎部队嘛!
打敌“天下第一旅”的钢铁之师
为了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的三八六旅划归中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执行晋南方向作战任務。为粉碎胡宗南、阎锡山向我的南北夹攻,第四纵队先后参加了闻夏、同蒲、临浮战役,三战三捷。
在临浮战役中,他们全歼了胡宗南的发家之旅——“天下第一旅”。这个第一旅是蒋介石部队中的王牌,做过蒋介石的警卫部队,它全部美式装备,士兵训练有素,多是有七八年军龄的老兵。军官官衔都比其他部队高一级,中将旅长黄正诚不仅出身黄埔,还在德国的军校留过学。全旅所有团长都是少将。因为受宠,这个旅也特别霸道,在行军路上,其他国军遇上它,都要赶快让路。
陈赓把歼灭第一旅的战场选在了临浮公路上。临浮公路两侧都是新解放区,地势平缓,傲气十足的第一旅绝不会想到他们会在这里被伏击。
胡宗南的一六七旅沿临浮公路攻击前进,三十师二十七旅沿翼浮公路攻击,很快就“拿下”了浮山。但胡宗南部马上发现共军主力正向浮山紧逼而来,大有一举围歼的势头。其实,这是陈赓引诱其第一旅出援的“诱饵”。
敌第一旅二团果然出兵东进策应。陈赓认为歼灭敌第一旅的时机到了,当即部署:以李成芳十一旅首先攻歼官雀村之敌一旅二团;以周希汉十旅截断敌一旅二团与临汾之敌的联络,并阻敌东援,相机歼敌;以陈康十三旅阻击浮山敌两个旅的西援,太岳军区三分区部队向浮山佯动,钳制该敌;十一旅三十三团向临汾迫近活动,迷惑钳制敌整编九十师。
这是一个冒险的作战计划。周希汉、李成芳两旅围歼天下第一旅,十三旅则要顶住浮山两个旅的西进增援;驻守临汾的有阎锡山的两个师,陈赓仅抽出十一旅的一个团前去迫近活动。实际上,陈赓有被东西两面夹击的危险。
围歼敌“天下第一旅”的临浮战役就这样打响了。天黑前,胡宗南的第一旅二团已经全部集结于官雀村。十一旅先头部队也随之赶到。
李成芳命令以三十一团由村西北进攻,三十二团沿村西南进攻,集中兵力先向村西的敌第一营发起攻击。黎明前,敌两个步兵连和一个团战防炮连被李成芳就地消灭,团指挥所阵地也岌岌可危。李成芳占领了官雀村西部和南部。周希汉率十三旅到达韩北略村一带却发现村中没有敌兵,而官雀方向却枪声大作,立即主动向西进攻,占领了官雀村东侧高地。这样,敌王牌一旅二团官雀村的东、西、南三面被围。团长王亚武在电话中请黄正诚派部队增援。
黄正诚答应:“你坚持住,我马上命一团前去增援。”
敌二团被围的消息传到在西安的胡宗南那里。胡宗南说:“二团被陈赓抓住,凶多吉少!”他马上给一军军长董钊下达“死命令”:“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从两面包围陈赓,拼死也要解二团之围!”令二十七旅、一六七旅放弃浮山向西进攻,既解二团之围,又合击陈赓。
此时,李成芳旅还在官雀激战。为了尽快结束战斗,他重新调整部署,发起了总攻,终于在凌晨3时许,彻底消灭了最后一股顽敌,敌少将团长王亚武被击毙。陈赓长长出了一口气。假如李成芳与王亚武打成胶着状态,敌人四面增援并进,形成“反包围”,麻烦就大了!现在李成芳结束了战斗,他高兴地说:“这个李猛子,总算是把我解放了!”
陈赓的注意力转到了陈康这边,他一个旅要阻击敌人两个旅,能不能顶住?他给陈康打电话:“李成芳消灭了二团,要不要增援你?”
“不要了,请司令员放心,敌人前进不了。”
陈康把敌二十七旅、一六七旅死死拦在了半路上。
黄正诚一心想解救他的二团,率一旅旅部和一团以强行军的速度,气势汹汹地沿临浮公路杀来。当他赶到陈堰村一带时,首先遭到了我十旅的顽强阻击。在飞机、大炮助攻下,一天内连续发起14次冲锋,但就是不能前进一步。黄昏时分,他不得不停止了攻击,集结在筑有寨墙的陈堰村。这时,隐蔽待命的周希汉率十旅两个团乘着暮色悄悄向他逼近。天色一黑,周希汉一声令下,各突击队一齐出动,从四个方向冲击陈堰村。
激战中,敌一团少将团长刘玉树光着膀子,跑到房顶上指挥,被我方从房上打得摔了下来,但他一站起来,就嚷:“你们抓住我,算我倒霉。想消灭‘天下第一旅,凭你们这几条烂杆子枪,那是妄想!”几个战士冲上去,把他捆了个结结实实。
黄正诚带着旅部在村子西南的4个大院里仍进行顽抗。他一遍一遍地向军长董钊呼叫,请求派兵救援。董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二团已经完了,一团和旅部也顶不住了,他命令二十旅和一六七旅“一定一定”要突破防线,从西面增援黄正诚,同时从临汾派兵“火速东进”增援。
为了迅速结束战斗,陈赓令周希汉拿下陈堰村,并一再叮嘱说:“一定要活捉黄正诚。”周希汉集中最猛的火力进攻,炮兵先对黄正诚据守的院落抵近射击,士兵用湿棉被做成“土坦克”,用炸药爆破为冲锋部队开辟通路。二十九团四连五班长李新田带领两名战士,闯进黄正诚躲藏的高墙大院,一阵猛投乱射,院子里硝烟弥漫。新战士时来亮向一座窑洞甩出一颗手榴弹,正好打在窗口上,窑洞里的敌人高声尖叫投降,七八个满脸灰土的敌兵,举着手从窗口钻了出来。
黄正诚被生俘。
被俘后的“天下第一旅”旅长黄正诚要见中共最高指挥官。
周希汉说,我就是!
黄正诚看看周希汉说:“你不是陈赓!”
“我是旅长周希汉。”
黄正诚说:“我要见陈赓。”
周希汉笑了:“杀鸡还要用牛刀?捉你,我周希汉足矣。”
随后,黄正诚带到陈赓那里。陈赓一见到黄正诚,就问:“你也是黄埔毕业,还留过洋,你这个仗是怎么打的?”
“你们打仗不讲规矩,我的部队还未展开,就遭到你的袭击。”
“规矩,什么规矩?我就是不许你将部队展开!你连这也不懂吗!”
“天下第一旅”被歼灭,传到中央军委。刘伯承在晋冀鲁豫军区干部会上讲:“同蒲方面打得很好!中央夸奖说‘这一仗出乎意料之外”。
1946年9月26日,延安的《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向太岳纵队致敬》的社论,称此役“与中原部队的胜利突围、苏中南下的七战七捷,陇海路与晋冀豫歼灭蒋军同为光辉胜利。对于粉碎蒋介石进攻、争取国内和平民主,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我们欢欣庆祝之余,特向太岳纵队全体指战员致以崇高的敬礼”。
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第四纵队强渡黄河,和兄弟部队一道,挺进中原,开创豫西解放区。转战河南,参加了洛阳、宛西、宛东战役和豫东阻击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军在中原地区的防御体系。在淮海战役中,该部第十三旅三十八团一营坚守小张庄,打退国民党军两个团的多次进攻,完成阻击黄维兵团突围的任务。战后被总前委授予“钢铁营”称号。该部编为第十三军后,他们参加渡江战役,第三十七师第一○九团荣获兵团颁发的“渡江杀敌第一功”锦旗。此后,十三军攻占南昌,进入广西,进军云南,活捉国民党军陆军副总司令汤尧。
解放战争期间,这支部队先后转战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参加了10多次著名战役,大小战斗数百次。
1950年1月,第十三军抽调1700余人、骡马1000余匹,组成辎重团,调归第十八军,进军西藏。而后,又在云南进行剿匪作战,剿灭土匪318股,共5.5万余人,为巩固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抗美援朝时第十三军以警卫团为基础,抽调干部、战士1万余名,组成补训师,调归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赴朝作战。
传奇军长:“稀有的汉子”
194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軍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旅、第十三旅及豫西军区第三、第六军分区部队一部,在河南省郾城县黄阁村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三军,周希汉任军长,刘有光任政治委员,陈康任副军长,廖冠贤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任学恭任后勤部部长,全军共2.9万余人。
第二野战军政委邓小平与周希汉谈话:“周希汉,你早就该当军长,晓不晓得为什么到现在才提你?”
“是不是骄傲?”
邓小平点头:“对头,就是要杀一杀你的傲气。”
周希汉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知道自己的这个缺点,就是改不掉。”
邓小平一点也没有客气地说:“改得掉也得改,改不掉也得改。必须得改!”
周希汉的傲气与他的成长历程有关,他没有当过营长而当科长,没有当过团长而当旅长,没有当过师长而當军长,身经百战全身无一枪伤弹洞。
百团大战时周希汉奉命任左翼纵队司令员,负责寿阳至榆次段铁路的破袭。刘伯承、邓小平问周希汉:“左翼没有配政委、参谋长,只有你一个,行不行?”周希汉未加思索就说:“不怕,这种短期的任务,有两三个硬一点的参谋就行了。”邓小平那时就略有感觉:这个娃子不简单,但有些子傲气。
百团大战第一阶段发起后,日军出动精锐部队报复,直扑卷屿沟。八路军前指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首脑机关正撤至卷屿沟,他们仅有一警卫营掩护,情况万分危急。第十六团于羊儿岭与敌激战半小时,主阵地失守。刘伯承正愁手边无兵可调,忽闻周希汉率部赶至羊儿岭,与日军接火。刘伯承舒了口气说:“好了,这下是赵子龙来了。”
周希汉率部勇夺羊儿岭,阻击日军至黑夜。
陈谢大军挺进豫西时,周希汉随先锋第二十九团先行南渡黄河。偷渡得手上岸后,周希汉命令二十九团团长吴效闵(后为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夺取敌石头山阵地。
吴效闵高举冲锋枪大声回答:“放心吧,旅长!拿不下石头山,我提头来见!”周希汉也提起冲锋枪,大声喝道:“不行!老子要你提国军的头来见我!”数小时后,吴效闵攻克石头山,押大批俘虏来报到。
新华社记者冯牧(后为中国作协副主席)当时就在现场,他说:“真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啊!”
1947年冬,周希汉率部脱离主力攻打郏县。
原预计郏县守敌为民团,战斗打响后,方弄清守敌为国军正规部队。城克将半,有情报到,国军第十五师师长武庭麟率该师师部及六十四旅等5000余人进至郏县增援,同时国军整编第三师师长李铁军率部出洛阳救援。
指挥所哗然,多数人主张撤。周希汉一拍桌子,说:打!主攻前,他下了一道特别命令:“开饭,主攻部队必须喝上热汤。”
一仗下来全胜,生俘国军武庭麟等两名中将,前委电报说这是“中原我军机动歼敌的典型范例”。
解放战争期间,周希汉率部共击毙和生擒61名国民党将军,大多为生擒,其中有8名两星将领,如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粤桂剿总”司令喻英奇和黄正诚,邱行湘等。
1950年春,周希汉奉命接受培训和装备越南人民军任务。他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越军军事素质迅速提高。4个月后,陈赓来考核验收,获良好成绩。据说,周希汉训练的部队,后成为越军抗法之主力。
更有趣的是,1979年南疆自卫反击战中,越军凡遇我十三军便不战而退。听到这个消息,周希汉开玩笑说:“哪有徒弟打师傅的!”
周希汉任海军参谋长时,曾向海军党委建议在海军机关和高级军官中举行导弹装备的技术讲座,并请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海军党委讲课。
他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组织进行了苏制“小火山”型岸基导弹实弹射击试验。试验成功后周希汉与苏联首席顾问又是拥抱,又是欢呼,又是“哈拉哨(好)”。
周恩来有一次向外宾介绍周希汉,说:“这是中国海军参谋长,海军专家周希汉。‘希汉中文的意思是少有的英雄。”
山地、高原、丛林作战的猛虎
驻守山城重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集团军,不仅在历史上名声显赫,新中国成立后也是一支最擅长山地、高原、热带丛林作战的部队,被网民称为“山林猛虎”。
第十三集团军是目前所有集团军中唯一一个从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一直参与作战任务没有间断过的军级作战单位,是朝鲜战争之后参与作战任务最多,战果最大的部队之一,参加过中越、中印自卫反击作战以及柬埔寨维和、海地维和、非洲维和等特殊的军事任务。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十三集团军一四九师成为全军首批应急机动作战部队之一,并涌现出了“全国十大女杰”之一的硕士副团长张可(一四九师装甲团副团长)。
2004年,参加解放军军一级山地作战演习,十三集团军参演部队以极大优势战胜其他部队,其纯熟的山地战法震惊参观的众多国外观察员。
2006年,从十三集团军的战士成长起来的少将王西欣接任十三集团军军长,在演习中和号称全军最强的“万岁军”派出的参演部队,激烈对抗,取得了空前的成绩。
2008年,第二次全军大规模山地作战演习,十三集团军山地丛林作战的反制战法和反应速度之快,再次震动东南亚各国的军事观察员。
在汶川大地震救援中,十三集团军是出动最快的部队,3.5小时奔袭400公里到达现场。即使最偏远的山区,部队利用空投,亦只使用了不到7个小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