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结算管理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

2014-04-29 21:29:03李婧
信息周刊 2014年31期
关键词:措施问题

李婧

【摘 要】 工程预结算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不仅包含着技术、政策以及经济的内容,还有艺术的成份在内,因此预结算人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学习、实践和总结,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发挥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为企业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工程预结算;问题;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于人们对于住房、办公、学习等各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首先是能够在项目开展之前做好预结算工作,做到以最经济的资源建造最精良的建筑。其次要全面提升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保障预结算与真实情况的符合度,用最合理的预算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一、预结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1、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导向原则

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是预结算编制的基础,各单位编制预算必须按照并不得脱离本单位的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进行,同时预结算目标必须承接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及财务经营目标,并按照组织结构依次分解预算目标,实现预算目标的传递和分解。

2、资源配置原则

围绕工程施工所需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同时考虑量入为出和资源的综合平衡,确保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绩效的提升,在本工程中,由于工程施工规模大,涉及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辐射范围广,如果未能优化配置资源,很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3、启后原则

工程的预结算管理,应在对前期工作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估基础上,确定当年预算目标,在施工的前期,应该结合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工程的实际需求,展开综合性的分析评估,找出项目所需要达到的功能需求、经济效益需求、社会效益需求,然后将这些需求作为项目预结算目标。

4、可行性原則

工程的预算目标要切实可行,既要引导企业完善产业结构、提升经营方式、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又要合理确保经过努力能够实现各项预结算目标;在编制设备、重要无形资产等资本支出预结算时,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按照重点顺序优先配置资源。

二、工程预结算中出现的问题

1、管理组织不健全

为了节约企业的制造、管理成本,部分企业大幅压减预结算工作人员的数量。这种不符合建筑工程行业科学管理的要求、违背可持续发展愿望的做法,在当前国内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中日益普遍。于是形成了管理组织不健全、完善制度困难重重、管理制度难以落实的恶性循环。工程预结算是一个需要利用大量人力资源的工作,若无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领导、无不断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约束,工程预结算的工作就无法有序开展,也就起不到有效的作用。

2、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般情况下预结算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员是各个施工单位自行成立的部门或机构中的专门人员,他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宏观上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的审核、监督和调控。但当下国内的预算管理人员工作热情并不高,只有部分大型施工单位会配备预结算专业人才进行相关工作管理,而在中小型企业的预结算管理工作中,能力强、成绩突出的管理人才却极度匮乏。这些企业的工程往往是在即将进入建设阶段之际才“临时抱佛脚”,匆匆组建人员、介绍业务,又在还不到火候的时候,因为工程竣工,而终止预结算管理工作,刚刚积攒的经验又付诸东流,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热情。同时,很多企业内部又缺乏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使得预结算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预算管理工作当中。

3、定额缺项对预结算工作的局限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双方对于定额中缺项的工程项目不依据有关规定办理,而是自行制定不合理的价格。国家依据标准设计图以及有关规范和常规的施工方法编制的定额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在实际操作中难免会出现定额缺项。在装饰工程、设备安装工程的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因为法规不健全、材料设备价格不统一、信息不畅通的问题,此时双方的自行议价则会导致价格决定的片面、盲目。

4、人为因素出现的问题

工程预结算的管理在政策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有超高的要求,整个管理系统涉及了各种能力和不同的科学领域。这其中,国家不同时期相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导、其他技术经济学科的运用更是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细致分析、科学应用的能力。因此,高素质以及正确判断形势的专业素质成为筛选人才的必要条件。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建筑公司投资房屋建筑时,在固定的项目上有固定的公式,但这个公式并不是一成不变地适用于所有工程项目。特别是在当前社会,随着施工技术不断创新、工程流程不断升级、管理水平不断进化、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相似的环境下使用的人员、资金等都会大有不同。若工作人员忽视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将会导致预结算过程出现问题,而这一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将不计其数。

三、工程预结算的控制策略

1、全面加强资料的审核力度

在建筑工程的预结算过程中,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化以及施工、建设双方在合同签订时细则的忽略都是造成预结算不准确的因素,所以,为了能够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预结算效率,我们要加强对资料的审查工作。同时,为了能够更进一步地加强预结算效率,要深入到社会当中,做好实践调查工作,对建筑材料的价格以及合作双方的信誉做好严格的调查工作,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

2、全面强化合同的管理力度

合同是保障双方利益的法律文件,通过合同的签订达到满足双方条件之下的合作,所以合同的签订对于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进行预结算时,要保障所签署的合同的合法性以及有效性,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在合同里针对工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预算工作做好记录和准备,以保障合同内容与建设内容相一致,这样才能够保障最终的预结算结果的准确性。

3、重视预结算人才的培养

预结算工作的开展效率与参与的员工自身素质是密切相关的,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的人才能够针对整体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并能够针对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预结算变动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所以,一个高素质的、专业性的预结算人才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预结算人才的培养。首先,我们要提高对人才要求的门槛,同时要定期地给予相关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并且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奖惩制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地推动预结算工作人员的工作意识,提升他们的责任感。只有不断的全面的提升预结算人员的综合素养,才能保证建筑工程预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完善国家相关法律

预结算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意义重大,同时预结算制作的真实性将会牵涉到一定的经济利益问题,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制定及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要加强对预结算材料的审查力度,对于相应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而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奖惩制度,对在预结算中存在的造假等行为要进行严格的惩罚。通过预结算相关法律的制定,才能够让施工单位意识到预结算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预结算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

5、完善建筑材料的市场机制

随着市场建筑材料业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材料的价格波动,使得建筑材料价格管理受阻,更有不法商家与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内外勾结,以次充好,从价差中谋取私利,这不仅影响了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还使得工程质量严重受阻。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材料市场机制的完善,使建筑材料价格在最大程度上趋于稳定,遏制不法商家为谋取私利,故意混亂建筑材料价格的行为。完善建筑材料的市场机制,节约工程成本,营造一个有秩序的市场环境,促使建筑工程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蓬勃发展。

四、结束语

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在企业整体的生产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企业只有找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提高工程预结算管理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玮.工程预结算管理[J].江西建材,2010,(1).

[2]周向春.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预结算[J].山西建筑,2013,(23).

[3]梁瑞杰.对工程预结算常见问题及控制措施[J].科学之友,2010,(2).

猜你喜欢
措施问题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06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8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3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