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旭
她是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可是,就在她3岁时,教她的幼儿园老师却发现她跟别的孩子不大一样:不仅说话含糊不清,而且听力似乎也有问题。爸爸妈妈带着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她患有重度神经性耳聋。
重度神经性耳聋是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意味着她将永远生活在寂静的世界里。面对无情的现实,爸爸妈妈没有放弃她,而是决心尽力地挽救她,让她能像一个正常的孩子一样生活。
为了让她听到声音,爸爸买来助听器给她戴上。可是,由于助听器与人耳不一样,不能自动筛选声音,一点小小的声音都会放到很大,将耳膜震得生疼。4岁前的她已经习惯了寂静的生活,并不觉得她跟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她很抵触。但为了让她学习“听”这个世界,爸爸严格地监督着她。
在生活中,如果失去耳朵,就将逐渐变得不会说话。为了挽救嘴巴,妈妈开始教她学说话。在妈妈的指导下,她摸着妈妈的喉咙,看着妈妈的嘴唇发音。就这样,四年过去了,她已经能跟别的孩子正常交流了。
从小学到中学,她一直在普通学校里读书,虽然戴上助听器让她跟别人的交流容易了许多,但是她却常常摘下助听器,训练自己“看”别人说话。残疾的不便并没有使她自卑,反而激起了她不服输、不甘落后的个性;业余时间里,她还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成为学校里身残志坚的榜样。在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上,她还荣幸地成为一名入选者,参加了大型手语舞蹈《星星你好》的表演。
虽然失去了听力,但她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节目主持人或演员。高考时,她发现这些专业对听力有一定的要求,于是她选择了影视策划与制片专业。不过,她追梦的步伐并没有就此停止。2013年10月,她报名参加了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在舞台上,20岁的她与林志颖进行现场唇语解读,频频读对,展现出过硬的素质和良好的心态。她以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和充满真挚感情的演说,折服并感动了评委和广大观众,直接晋级四强。李咏称赞她说:“万物皆有缝隙,你就是那缝隙中洒下的一缕阳光。”
她就是洛阳女孩曹青菀。有人问曹青菀:“是什么原因让你战胜了残疾并取得今天的成功?”她说:“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要直面现实。一张失去了耳朵的嘴,就得更加努力地说,所以我一直都在坚持说,努力地说。”
是啊,每个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缺陷,可是面对缺陷,有人选择消沉,有人选择逃避,还有人把它当成赚取别人怜悯的资本。可是,曹青菀却用她的“说”告诉我们,最正确的态度,就是为缺陷找个出口而不是借口,就像失去了耳朵的嘴,就得更努力地说。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4年第2期,有删改)
读与悟
缺陷是一种潜在的美丽,断臂的维纳斯便是有力的明证。对于聋哑女孩曹青菀来说,她不仅打破了“十聋九哑”的历史,还用勇气、乐观和智慧给世人传递了正能量。就如《超级演说家》的导师李咏所说的那样:“万物皆有缝隙,你就是那缝隙中洒下的一缕阳光。”
读与写
本文值得同学们借鉴的写作技巧有以下三点:1.文章使用第三人称写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显得较为灵活。2.运用倒叙手法行文,增加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3.语言朴实自然,夹叙夹议的表现形式使文章更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