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29 19:49乔亚俊
2014年33期
关键词:理论课美的政治

作者简介:乔亚俊,女,攀枝花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摘要:商业化和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审美意识的缺失,使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作用凸显出来。当前,只有积极探索审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审美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审美;思想政治;教育商业化和网络化时代一方面使大量信息迎面扑来,另一方面,也使网络主力军的青年大学生陷入过渡依赖网络、阅读破碎化和审美意识缺失的困境。甚至社会上流行一股“审丑热”,越是恶搞的片段,越是丑陋甚至恶俗的展示越能激起年青人欣赏的热情。还有一些大学生热衷于外表美。一味追求名牌服饰和面容美,为此,甚至不惜重金去整容。还有许多大学生热衷于专业学习和各种可以为就业带来优势的“考级”和“考证”热,而忽视了其它方面素质的培养。

对于当前的这种“恶俗”占领“高雅”的阵地、“审丑”代替“审美”的现象,表明了代表社会正能量的一系列美的精神价值——“崇高的理想之美、高雅的艺术之美、传统的文化之美和个体的内涵气质之美”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远离和失落。同时折射出大学生审美教育的严重缺失。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虽然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但从当下的现实教育来看,审美教育不被重视是个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大学教育的功利化现象较为严重。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加强自己审美修养不仅关系到综合素质高低,而且对于个体完善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并担当起历史的责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一、审美教育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促进作用

审美教育是通过正确的审美观的指导,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从而净化情感,陶冶情操,精神得到升华的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增强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美化人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主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道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等。其基本的价值追求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一样,都是从精神层面让大学生追求“真”、“善”、“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但在手段上,思想政治教育更侧重于“晓之于理”的理性说服方式,而审美教育则更侧重于“动之于情”的感性共鸣方式。两种教育方式相互促进并相得益彰。

1、审美教育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当前在国际国内多元化社会思潮冲击下,由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单调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对“90 后”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与时俱进,改变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用音乐、绘画、文学、电影等美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感情,融入到教学中去,并达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作用。

2、审美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拥有精神家园和归属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是易带主观片面性;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较大;自我意识增强但不成熟,因此他们的心理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审美教育通过以情感人、以美的事物陶冶人,可以为人营造一种宁静的心境和精神的家园,增强心灵的归属感,从而达到个体精神的和谐,进而能维护周边人际关系的和谐。

3、审美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审美教育通过一系列美的形式,唤醒学生自身的道德良知,激发对善的向往和追求,从而达到陶冶人的情操的目的。学习审美才能使大学生净化和美化心灵,并提升人格魅力,才能使自己最终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和丰富审美情趣、人格完善的高素质的建设者。

二、加强审美教育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途径

1、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文感化美

要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其人文感化美的作用。发挥人文感化美的作用,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把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去,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并使学生得到感化和熏陶。进而提升他们的思想精神境界,端正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审美观点并陶冶道德情操。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造美的课堂。

要实现教师的教学美和课堂美,就必须对教材、课件、案例、教学情境等进行系统化的审美设计,从而使整个课堂活动呈现出美的面貌,使学生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理性的认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完善和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为此,教师要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内容,有效把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确保开头引人入胜,过程精彩纷呈,结尾引人深思,使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提升思想和认识,在潜移默化中端正价值观和人生观。

3、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载体

利用审美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载体的作用。例如,游览祖国的山水来感受祖国的雄壮之美;通过听取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报告来感受他们的崇高之美;通过欣赏戏剧、电影、音乐和阅读各种文学作品来感知文化之内涵美;通过开展歌咏、绘画、摄影、书法、演讲活动等感知人文艺术之美。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使学生通过切实的体验和感悟提升爱国主义情怀。只有充分发挥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作用,才能使学生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解和认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促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作者单位:攀枝花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洪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艺术[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

[2]刘玲灵.美学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猜你喜欢
理论课美的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