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2014-04-29 19:01王书明
2014年31期
关键词:城乡之间功能区差距

王书明

摘 要:针对当前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本文通过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引导,在组织机构、要素市场、产业互动的角度探索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机制。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城乡协调

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根据全国整体发展规划以及各地具体情况,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方式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區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四大功能区域;按开发内容划分,则分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定位了城乡的各自功能和发展方向,准确的把握了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主体功能区系统性、连续性、针对性的规划下,解决当前城乡建设差距太大问题,使城乡协调发展步入正确的轨道。

1.城乡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很大

城乡发展差距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从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的反复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达到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1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次突破了3:1的比例,差距继续扩大。近年来虽然高度重视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民收入也确实得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随着城镇化率的推进,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在呈持续增长的态势。2007和2009年达到历史最高点3.33:1,2009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2013年达到近年新低,3.03:1。造成农业劳动力收入和报酬低下的原因有:农村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专业型人才投资力度不够;劳动力资源的城乡流动障碍。

1.2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

城乡社会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城乡之间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既是收入差距的结果,也是导致收入差距的原因。虽然近年来,农村地区实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农民看病问题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农村地区的医疗设施相对落后,农民治病难,对一些疾病还要长途跋涉进城求医,期间要投入多少精力,给农民造成的不便难以想象。农村地区不仅医疗设备落后,而且医疗专家也非常稀少,很多病例都没法解决,甚至会导致误诊的情况出现,农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社会保障问题,部分农民受到了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保障,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社会保障意识淡薄,企业参与度不够。同时,对于农村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基本的公路交通、信息等关系到农民正常生活的公共服务项目还比较落后。

2.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

2.1专门的组织管理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在城乡之间深深扎根,城乡是两个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各自都出于自身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利益考虑,为了更好地协调两者之间利益关系,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专门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同城市间可以建立城市协调会这样的组织机构,那么城乡之间也可以建立具有这样职能的组织机构,况且城乡之间行政上是上下级关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和乡村不仅是产业上的分工协作关系,资源的配置需要市场来调节,在文化交流、信息传递、技术推广等方面,城乡之间的组织机构也应该定期组织计划,开展交流。城乡之间毕竟存在着行政隶属关系,双方的利益分配需要由常设的组织机构来协调,并且根据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来对区域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在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范围内进行投资建设和生产运作,并且监督城乡协调建设的发展进度。

城乡协调组织可以由政府牵头,由城市和农村两级政府协商建立,代表城乡对城乡经济发展过程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协商建立合作关系,保证组织机构建设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凡是涉及到城乡投资建设、利益的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均等化,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都要经过协调组织的协商而定。城乡协调组织的成员也应包括城乡的行业代表和居民代表共同参与,他们可以根据城乡经济运行情况,社会发展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提出最切实的意见。同时,需要制定一定的行政组织规章制度,保证奖惩分明,而且城市和农村的行政管理机构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功能地位,市、县、镇、村四级政府应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2统一要素市场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也比较频繁,城乡市场的分割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推进城乡市场的全面开放,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统一的要素流动的平台。统一要素平台的建设关键在于消除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的障碍,保证要素在城乡流动时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路,重点开发的城市区域会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乡村的资金、劳动力等资源在进入城市市场时不仅享受同薪同酬,而且在住房、教育等其他公共服务领域也受到平等的待遇。同时还应鼓励城市的技术、人才、资金进入农村市场,为农村市场注入新鲜的血液。城乡在培育不同层次的人才时,既要开发城市的脑力劳动力资源,也要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简单劳动力资源,并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使农村地区在吸收城市的信息与承接产业时可以得心应手。

另外,在城乡资本统一市场下,城市在尽可能的引入外资时,特别要尊重民营资本,鼓励指导民间资本在城乡市场的项目投资。另外,各乡镇拥有平等的招商引资机会,只要是具有开发价值,促进地方经济的活动,带动地方劳动力就业的项目,应给予大力的资助和支持。由于农村在城乡的土地资源上具有优势地位,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的开发建设必须在资源环境的承载范围内,对于一些农产品的主产区,农村土地是禁止开发的,并且在城乡土地资源的协调利用中,必须统一规划与平衡双方利益,最大限度的优化城乡之间的土地利用,既保证国家的“米袋子”,也能推动城乡的全面发展。

2.3 产业互动机制

由于长时间以来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乡产业的相互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产业有了一定的互动合作,但是很多区域城乡产业还是隔离的状态。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成为带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首先,应推动城乡产业聚集区的建设,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思路,产业聚集在重点开发和优化开发的区域,要想实现城乡产业的协调发展,可以在城乡接合处或者在县域建立产业聚集区,产业聚集区能够推动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有利于实现工业聚集区集约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使城乡处于同一产业链的功能分工中。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同投资、共同使用,公共资源的共享,为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便利的基础条件,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另外,根据城乡的现有资源优势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大力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并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培育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城市作为产品技术研发中心、信息营销中心,农村地区作为生产资料的来源地,生产加工的场所,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合作。对于重大项目的建设,城乡应该通力合作,为了共同生存的美好家园,城乡之间应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城乡统一的现代服务业,让农村地区享受到城市的文化气息,各种社会服务,促进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的协调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姜晔,吴殿廷等.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2)

[2] 覃成林,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内涵、动因与机制体系[J].开发研究,2011(1)

猜你喜欢
城乡之间功能区差距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城乡之间(组诗)
用汗水浇筑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如何提高春节期间城乡之间公共交通的承载能力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