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雨
【摘 要】 本文作者分析介绍了建筑测量放线的作用以及具体的技术,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
1 测量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测量学在土木建筑类各专业的工作中,不但应用广泛,而且与各专业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如在勘测设计各个阶段,需要勘测区的地形信息和地形图或电子地图,供工程规划、选址和设计使用。
在施工阶段,要进行施工测量,把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空间位置测设与实地结合,以便据此进行施工;伴随着施工的进展,不断地测设高程和轴线,以指导施工;并且根据需要还要进行设备的安装测量。在施工的同时,要根据建筑物的要求要进行变形观测,直至建筑物基本上停止变形为止,以监测施工的建筑物变形的全过程,为保护建筑物提供资料。
施工完成后,及时地进行竣工测量,绘制竣工图,为今后建筑物的扩建、改建、修建以及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在建筑物使用和工程的运营阶段,对于现代大型或重要的建筑物,还要继续进行变形观测和安全监测,为安全运营和生产提供资料。
由此看出,测量工作在土木建筑工程中应用十分广泛,贯穿着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特别是大型和重要的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更是非常重要的。
2 建筑物放线技术探讨
2.1一般矩形建筑物施工放线的第一步
施工放线的第一步是复核规划定点位置。一般施工总平面图上绘出的坐标,由规划技术人员现场定位,而规划定位是理论值,与现场建筑物施工时的实际位置略有差别,一定要复核、纠正。由于相关尺寸较多,面积比较大,有关坐标设计的理论存在缺陷。因此,建筑施工放线时,不能完全按规划定点放线,需综合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依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置。
2.2一般矩形建筑物施工放线的第二步
建筑施工放线的第二步是测定建筑物的轴线、标高。常规做法是打龙门桩、钉铁钉,标记红三角标高。再接各分层工序,依次往上弹线;挖土方,洒灰线,捣制垫层后弹墨线,特别注意,垫层上要弹出柱子的位置,且用红油漆标记四个角,以便柱子钢筋定位。在地梁处准确弹出各轴线网,且要复核。各轴线垂直引上,分楼层弹置确定控制轴网,标高由一条柱、墙角处引上,四周每道墙、柱上均弹水平线。关键轴线、尺寸都应由施工技术员亲自操作。
2.3常见异形平面建筑物放线技术
2.3.1弧线
确是一个圆或一段弧需有圆心和半径,才容易求得。若缺少圆心采用弓高法(微积分),求得圆弧上两点再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点后再分段求得另一个点,逐步分下去,以微小的直线段组合成圆弧。
2.3.2圆心的引用
定位圆心在场地平整时尽可以应用,而挖土方时,或建筑往上伸高,圆心点即被占用或无法延高,需采取引线控制。
2.3.3直角(垂线)做法
放垂直线或直角是施工放线最基本的方法,每个工程要用无数次,在放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才能速度快、效率高。
1)勾股定理
它适合20米以内的定位放线,是最简单方便的手工放线,如独立柱基础框边及轻短的建筑物轴线。若延长线过长,则造成误差较大。
2)等腰三角形法
已知一条直线段,做垂线段用此方法将准确、快捷地做出垂直线。
3)工具法
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制作出大小直角三角形、矩形、圆形框,在放线时找到轴线即套上模型非常快捷精确地弹出柱脚边线及其他边线。
4)经纬仪放线
建筑物长超过20米,必须采用经纬仪放线,其优点是精确,缺点是速度慢,要搬动仪器定垂直线,转角时容易出错,故每一平面放线时必须做一个闭合差计算。
3 建筑物放线技术的应用分析
3.1平面控制网的测放
参照所测放出的实际主轴线点,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平面控制网通常都要分2次测放,从而实现和满足整个工程的校正和安装。第一次地下室部分测放,等到基础垫层的浇筑基本完毕之后,根据当前基坑周边的地面控制点,就可以在基础垫层上操作平面控制网的第1次测放,在测放的时候应该依据原先测放的具体主轴线点,进行与内业结合计算成果,利用全站仪把建筑轴线的测放设置在具体地下室的基础垫层上,同时在基坑的外围对控制轴线的引桩做好准备,用以备测量的放线选用。所有地下层的测量放线具体的基准都是从基坑的周边地面的控制轴线开始的,每一次的测量放线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一个严格的复测检查,从而保证每一次的放线位置是一样的。第2次地上部分测放,“内控法”主要是适用于±0.000m以上的测放,在±0.000m层的结构楼面混凝土浇筑完毕,而且其强度也适合进行测放,就可进行第2次的控制轴线测放。结合已经测设好的基坑外围主轴线控制引桩,把主轴线点还原到±0.000m层的楼面,在具体点位的精度调整中也是利用这种方法,测放完毕就要对预埋钢板上刻上一个十字线的标示。
3.2平面控制网的垂直引测
平网的垂直引测,就是在首层的油漆标示的主轴线的控制点上分别架设一个激光铅直仪,把这个主轴线点一起垂直引测到同等高度的楼层,为上一层的楼层建筑的轴线测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激光铅直仪实际定位精度通常都能达到1/100000,不过由于高层结构的施工有着自身的一些特殊性,最常见的就是因为激光預留的孔洞位置经常会受到一些阻碍和遮挡,所以一般都是选择以50m作为一个测量段,对主轴线的具体垂直引测一般也会布置出六个具体的循环,需得注意的是每一个引测循环的基准点都一定要从±0层开始向上投点,这样就会大大避免实际测量所累积而产生的误差。中间的所有层都能从循环的基准点进行垂直向上的投测轴线,所有的投点都能得到的具体楼层轴线实际控制点所必须的闭合复测,这样就可以准确地进行钢柱梁的检测和测量定位。
3.3钢柱的测量校正
建筑构件的吊装当临时固定之后,就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校正,校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安装之前的柱底的就位、前期准备工作、钢柱的垂直度校正、钢柱轴线偏差的测量方法以及钢柱标高测量”等。另外,在所选定的具体测量观测点上进行架设全站仪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运算结果进行架设。要结合当日具体的气象值进行设置坐标参数和气象的改正,确认之后分别依据准仪粘贴在整个构件的激光反射贴片上,这样就可以得出构件具体的空间位置实测的真实三维坐标,然后再进行比较每一柱的侧面的两个反射贴片的实际坐标,就能得出实际钢柱的扭曲值和轴线偏差,最后在经过千斤顶和导链进行校正钢柱的垂直度,一直达到规范所允许的具体范围内为标准。
3.4标高控制网的测放
在标高的测放过程中,必须要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以及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不过在实际工作中标高控制网的测放都是通过2次测放。第一次属于地下室部分的测放,在基础垫层的浇筑完毕之后,就可以在基坑护壁的周边测放具体的新闭合回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对预埋件与第一节柱的测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闭合引测的时候,前后两侧的视距通常都是等同的,这样就能有效地消除系统所产生的误差。第二次属于地上部份的测放,在±0.000m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基本结束之后,就要进行±0.000的层标高基准点的具体测放。其方法就是利用工程的原始标实际高控制点,在4个不同角柱的外侧+1.000m的地方建立具体的闭合回路,其要求就是一定要和第一次的测放得闭合回路形成第二次的闭合,这样就形成了地上部份建筑工程的实际测控水准的基点组。
4 结束语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测量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岗位无法相比的,施工测量作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与其他岗位相辅相成,施工测量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采取上述方法进行控制测量后,有效地保证了该高层建筑物垂直度和各结构平面结构尺寸的施工误差满足规范要求,为该工程的顺利竣工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測量技术保证。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建立以施工测量为主导的施工现场管理体制是有必要的,要按照施工测量流程进行过程控制,层层把关,充分发挥其作用。施工测量的工作质量为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龚逸.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0).
[2]范振影,王德柱.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及放线技术的几点研究[J].城市建筑,2013,(06).
[3]刘昌平.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控制实例分析[J].科技传播,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