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黎梅 严石
【摘 要】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于西部贫困地区具有特殊重大意义,但也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然而,中国西部目前是否达到现代化的发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去探讨,本文就西部贫困地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构建西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 西部农村;现代化发展
引言: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对于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的社会救济制度。它是一种“兜底性”的制度设计,旨在解决农村最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活问题。它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缩小收入差距、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重大作用,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三大基石之一,是社会重要的“稳定器”和“安全阀”,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一、西部贫困地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政策信息不对称,农民群众认识不准确
乡(镇)政府、村委会公布了低保政策的条例,但由于西部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不能准确理解低保救助目标、救助条件以及申领程序等。在调查中,当被问及是否了解低保政策时,大部分调查对象表示说不清楚。有的村民表示刚听到村干部宣传低保政策时,以为只是空话,当看见有村民领到低保金时,才相信其真实性,后悔没有申请。但对于什么样的条件可以申请、评审的标准是什么、具体的程序是怎样的、各乡各村有多少名额,村民并不清楚。没有被批准的申请人总抱有不平的心态。不少农村群众对低保的性质理解存在严重偏差,认为是“生活补助”或者其他应得的收入。
(二)动态化管理滞后
贫困是动态变化的社会现象,因而低保名单也应该随着低保户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及时调整。事实上,低保名单及时变动十分困难,特别是退出机制难以落实。调研发现,大部分低保家庭不愿主动退出低保。有的被救助者去世了,其家人仍然在领其救助金;有的老人去世了,婴儿出生了,却以婴儿顶替老人的名额;有的女儿出嫁了户口没转走,家人仍然在领其救助金;还有的已经被救助了多年,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却不愿退出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调研还发现,在目前的低保对象中,实际上有劳动能力的约占50%左右,部分低保户养成了“低保依赖”,不愿放弃福利待遇,宁可不劳动或少劳动。
(三)人情保和关系保在农村少数地方存在
低保工作中,干部家庭或亲朋好友参保的现象在少数乡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村干部没有坚持原则,以权谋私,不通过村民评议,直接和亲友办理低保,没有按照低保标准去认真核实,而是草率估计,随意填报,这些亲朋好友吃低保的标准也特別高。人情保、关系保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较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
(四)低保规范管理不到位
尽管建立了申报、审批程序和相关条件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一评二审三榜”的工作机制未真正建立,三榜公示不到位,群众知晓度不高(有的村公榜只是用纸写一张贴,有的是用粉笔在宣传栏里写一下,几天就被撕掉了或抹掉了,不是长久接受监督,而是流于形式)。二是低保基础管理薄弱,村一级的经办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表格填写不整洁,不规范,缺少材料,增加了发放工作难度,在审计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有些乡镇民政低保专账上都有资金结余,从2009年到2011年累计有的十几万元,多的几十万元,如某个乡镇低保户账上结余资金74万元,闲置在账上,没有发挥资金应有的作用,问其原因,一是一卡通在信用社发放失败。二是2009年统一清理出的低保资金没上交,几年一直放在账上。三是符合标准上报的低保户每年财政按标准下拨了资金。
二、构建西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控制
(一)村落有机更新
主要以废旧坑(水)塘和露天粪坑整理,闲置宅基地和私搭乱建清理,打通和硬化主要道路,配套建设供水设施、排水沟渠,明确垃圾集中堆放点,基层组织与村民活动场所,公共消防通道及设施等村容村貌整治为主要内容。实现村容村貌整洁优美,硬化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质达到标准,厕所卫生符合要求,排水沟渠和新旧水塘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转运场所无害化处理,农村住宅安全经济美观、富有地方特色,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医疗文化教育等基本得到保障,农民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农村风尚得到有效改善。
(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相对于传统村落由于其区位优越,规模较大,基础设施配置要求高,随着社会经济特征和特有资源等条件确定,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发展阶段,应建立门槛准入机制,有选择、有条件的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此外,诸如采空区移民搬迁、生态民移搬迁等也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较好途径。依据农村社区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经济特征、个性特色以及发展前景等因素,可分为三大类型:城镇型(即城镇规划用地范围内的新型农村社区)、特色型(包括文化传统型、旅游开发型)和聚集型(包括产业带动型、移民搬迁型、提高完善型)新型农村社区。
(三)与城镇化时序同步的建设和整治
随着国内老龄化的不断加速与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强调民生、强调质量和强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城镇化进程的主旋律。应从对未来不确定需求的角度,从反思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失误的角度,理性思考建设和整治的时序,全面稳步推进区域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对县域产业构成、城镇体系规划梳理,终极发展规模和县域劳动力吸纳容量的预测,确定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导向。对城镇空间分布、交通体系支撑的预测,确定农村社区和村庄整治的布局形态和层级分布,构建淘汰与合并的规划预期与演化过程模型。
(四)抓住机遇,加大教育的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经济,人才是关键。为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教育与科技投入。从我国农村的现状来看,我国对农业的科技投入非常低,这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据2006年有关部门统计数字表明,我国9亿农民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占48.0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1.62%,系统接受过职业教育的不到5%。全国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农业科技人员只有67万,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2.2%。从以上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对农业教育的欠账是多么大,科技投入是多么不足,依靠这种劳动力现状和生产力水平,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因此,要想实现西部农村的建设就必须加大教育。
(五)强化西部农业科技创新
以增强农业科技支撑推动土地流转。着力解决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基础薄弱、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整体科技实力和支撑引领产业能力不强等问题,突出加强县乡(镇)农业科技的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条件建设,建立健全农技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和多元推广制度等工作制度,结合各地实际重点做好新技术引进、新品种推广和耕作方式创新等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着力提升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水平,通过充分发挥科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推动土地流转。
三、结束语
社区建设和村庄整治是长期的,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生活方式、资源环境、交通体系等密切相关的综合社会变革过程;是异地城镇化为主导向本地城镇化为主导转变、半城镇化向完全城镇化提升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差异化、多元化并存、较长周期转换、多角度全方位协调的综合途径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傅履安,茅立新,程育红.西部农村的现代化与人力资本[J].生产力研究,2002,05:169-170+174.
[2]李培文.中国西部农村现代化中政府行为定位的新视角[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6:48-50.
[3]谢家智.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路径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07:16-19.
[4]贾琼.当前西部农村现代化障碍浅析[J].社科纵横,2005,06:7-8.
[5]童志锋.试论网络开发西部农村[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