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荻
新加坡人似乎对卡情有独钟。曾见到一个朋友居然有几十张卡放在钱包里,什么图书卡、银行卡、地铁卡、电话卡和乱七八糟说不出的磁卡等。记得临去新加坡时有位朋友告诉我,如果你爱收集卡,到新加坡便可以过瘾了。
我算是信了他的话。
新加坡的巴士和地铁是联运的,且所有的巴士都是自动投币或是打卡的。一张地铁卡含有两元的成本费,买完一张卡便可以往卡里不断续钱接着用。地铁站也有一次性的卡,一次用完里面的钱,打卡时便被机器吃了进去做了回收。狮城的地铁网很便捷。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新加坡用了6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地铁网,这使得新加坡每一个地铁站周围都成了一个居民中心或是商业中心,和政府当初地铁连带启动一片发展的规划不谋而合。
曾读过新加坡总统王鼎昌的传记,这位建筑专业出身的总统,当初担任交通部长期间,便大力主张新加坡建设地铁,而否认了某些专家认为“巴士系统就可解决新加坡交通问题”的论点。由于当初他的坚持,才使得新加坡构建了当今最现代的地铁网,从而真正使新加坡跻身世界大都市之列。
在每个地铁站都可以买到地铁卡,地铁站亦竖了许多自动换零钱的钱箱,供人们换出分币买卡用。新加坡地铁网几乎蔓延全岛,分为东西南北线,这使得狮城几乎每个角落通往市中心的交通都十分顺畅。不过巴士坐起来也十分方便,乘客亦很自觉,上了车便自己打卡或是投币,巴士车上只有一位司机罢了,却相当有序,只是新加坡人恐怕永远不会评选所谓模范售票员之类的先进人物。
遗憾的是,由于有两元钱工本费,一般人买了一张卡便会连续用,不会轻易丢掉,所以积攒起乘车卡来就比较困难。但是集电话卡便方便多了。各种面值的电话卡种类多得数不胜数,让收藏家眼界大开又颇费心机去积攒。电话卡皆有些稍厚实,全不似以前在国内见过的那种薄电话卡。
新加坡街头的公共电话分布密度特别高,差不多离十几米远便有一部磁卡电话。每座组屋楼下都有好多部电话,所以手中有一张电话卡,打起电话来异常方便。国际长途亦只需两毛钱便可打通,至于接通后收费惊人另当别论。不过在新加坡打本地电话便宜得让你笑。每个磁卡电话亭中一般都会放两册新加坡国内的电话簿,供人查阅,且定期会有人来更换。只要电话簿丢了或破了,马上就有人负责换新的。
收集電话卡容易,收集银行卡就相对难了。差不多每个银行都有几种用户卡供储户选择。只要在银行开户,银行职员自会问你要账本还是提款卡,或是两者均要。银行有提款卡、支票卡或是信用卡,可以从1元钱起存。
当然,不同的存款拿到的银行卡的卡面也不一样,有粗糙和精致之分。只要出示护照,外国人也可以在银行存钱开户。银行的自动取款机亦分布得相当稠密,恐怕新加坡ATM的密度居世界之最。
除了银行卡,稍微大一点的商店或是酒店都会推出他们的优惠卡或是贵宾卡。像信用卡一样,这种贵宾卡印制非常精美。有人说新加坡是美食和购物的天堂。似乎新加坡人最大的消遣之一,便是到充满冷气的商店消磨时间,星罗棋布的精品屋,迫使新加坡零售业的竞争亦变得相当激烈,商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推出贵宾卡来搞促销,也是合情合理。
我并不在乎能否拿到商家的贵宾卡,最欣慰的是拥有一张新加坡国立图书馆的图书卡。有了这一张卡,就可以在星洲全岛任何一间图书馆看书和借书。这一点,便不是富人所有的特权了。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都可以免费申请图书卡,外国人只要缴一年10元钱的象征性会费,就可享受和狮城人同等的权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