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称“中科大”)的“土著”教授,李传锋是同事眼里的“好学生”、“好老师”。然而,外人有所不知的是,李传锋在学生时代曾经有过初中未被录取的经历,他后来的科研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不过一路走来,李传锋把科学研究当作“玩”,以轻松的心态和执着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小升初未被录取
1973年,李传锋出生在山东省莱芜市的一个农村家庭,他从小就对宇宙世界充满好奇,小脑袋里整天琢磨着“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之类的问题。
三四岁时,他常拉着忙得不可开交的大人问:“星星为什么一闪一闪的?”面对看似“荒诞不经”的疑问,没什么文化的父母从未表现出一丝不耐烦,只是微笑着告诉他,“好好学习,长大就会明白了。”
李传锋非常感谢父母给了他自由的环境,让自己无拘无束地“玩”。他坦言,“我就像一个野孩子,整天不是上山捉鸟,就是下河捞鱼。”
可能是童年时天赋过人,这个农家孩子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不过他也有“玩过头”的时候,因为“三四年级时成绩太好了,不需要用功”,小学考初中时,居然没考上。后来,家人好不容易才让他以“插班生”的身份坐进了教室。
“可是父母相信我会有出息,他们对我唯一的期望就是能考上研究生。”李传锋说,父母并不知道“研究生”的具体概念,只知道这是“最高的学位”,因为有个邻居的孩子考上了研究生,他们觉得很了不起。
“我也会考上研究生的。”带着对父母的承诺,李传锋进入了自己的中学时代。因为酷爱物理,他不断得到老师的鼓励。“常常被当众表扬,油然而生一种成就感,学习起来更加起劲。”
“一定要把学习当作玩,玩是孩子的天性。” “玩”是李传锋口中的高频词,在他看来,“人在玩的状态下最专注,效率也最高。”
把宇宙规律当信仰
1990年,填报高考志愿时,李传锋生怕错过物理系,后来发现中科大物理类专业最多,于是他第一志愿的4个专业全填了中科大的物理专业。
李传锋骨子里喜欢挑战,大三确定专业方向时,他选择了当时国内最前沿的量子光学,到郭光灿教授实验室学习,大四结束后正式“分流”到郭光灿院士门下攻读研究生。
李传锋说,郭老师让他研究BEC(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他整天研读文献,很快就发表了SCI论文。但李传锋觉得自己不太适合做理论,更重要的是,BEC理论研究已有70多年,李传锋觉得“不好玩”。因此,1999年博士毕业留校后,他提出转做量子信息实验研究。
做实验研究,首先要搭建实验平台,当时正是中科院中科大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起步阶段。在郭光灿的指导下,李传锋带着几个学生边看文献边尝试建设非线性光学实验室。他发现黄运锋同学动手能力极强,“简直是天才”,实验室建好后,干脆交给黄运锋做实验,自己专攻“把理论转化成实验方案”的环节。
从2001年开始,实验室陆续出了一些成果,其中实验验证KS理论(量子力学与隐变量理论)的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但“好折腾”的李传锋,此时又与自己的首位弟子许金时一道开始搭建新的实验室,建好后,让许金时去做实验。此后,他又牵头搭建了几个实验平台,“让喜欢物理的学生好好在这里‘玩”。
2007年,李传锋团队将一篇验证LG不等式(宏观实在论)的论文向《自然·物理》杂志投稿。有位审稿人写了很长的审稿意见,说LG不等式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个实验值得肯定,但这个问题的阐述需要深厚的物理素养,稿件阐述不清晰。审稿人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李传锋物理研究态度的质疑。
这封信让李传锋触动很大,他开始思考,做物理研究到底是为了什么?“把自己当作‘小和尚,把宇宙规律当成信仰,做物理研究要像小和尚打坐念经一样虔诚,而不仅仅是‘玩。” 李传锋的心态从此变了,每天上午8点到实验室,晚上11点回家,没有周末,天天如此,他成为实验室里最勤奋的人。
要求学生喜欢物理
多年的辛勤探索和积累,终于换来柳暗花明。2009年以来,李传锋小组首次观察到光的波粒叠加状态,挑战玻尔互补原理设定的传统界限;实验验证新形式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实验实现八光子纠缠态并完成八方量子通信复杂性实验研究;实验发现量子关联可以不被环境所破坏并验证关联的突变现象,观测到量子纠缠的突然死亡和再生现象;首次实现单光子偏振态的固态量子存储,99.9%的存储保真度创造世界最高水平……
这些成果引起国内外量子信息科学界的关注,“观察到光的波粒叠加状态”被《自然·光子学》杂志选为封面故事文章,并被《自然·物理》杂志“研究亮点”栏目报道,评价它“重新定义了波粒二象性的概念”,“八光子纠缠态”成果还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
如今,李传锋已培养了7名博士,目前还带有6名研究生。其中,许金时的博士论文入选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还在2013年拿到了国家优秀青年基金。
“李传锋培养学生很用心,不仅是他自己带的研究生,实验室几个发展很好的年轻教授,起步阶段都得到过他的帮助。”郭光灿说,李传锋为人宽厚谦和,指导学生作出的成果,署名时总是把自己排在后面。
回首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历程,李传锋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他对学生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喜欢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