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争鸣”并非平息舆论“工具”

2014-04-29 00:44临风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4年4期
关键词:平息评议转基因

临风

前段时间,一场关于北京PM2.5来源的争论引起关注。先是媒体报道了一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大气化学与物理学》的论文研究结果,称汽车尾气对北京PM2.5的贡献只有4%。很快,有关研究机构就以一场“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对这个研究结论进行了“评议”,强调该论文有种种“研究缺陷”,大多数研究认为机动车对北京PM2.5的贡献在20%至30%。各媒体也纷纷以“4%被严重低估”为题,进行了详细报道,一场“舆论风暴”似乎平息,各方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面对这些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媒体还是公众,关心的只是结论,除了学术同行,没有谁会翻出论文原文细细研读,那些复杂的公式、方程和模型也不是一般公众读得懂的。

在我们这个公众科学素养还普遍偏低的国家,对科学研究“权威性”的认知出现了“分化”。对转基因这样的问题,任凭科学家如何解释,公众仍是将信将疑。对PM2.5这样的问题,科学家的研究结论却被不断放大甚至过度解读,以至于为了平息公众疑虑,不得不采取“新闻通气会”的形式对学术同行的研究结论进行“评议”,这着实是中国科技界难得一见的“奇观”。

这次“非典型”的“同行评议”可能会暂时平息舆论,但却对中国的“学术生态”造成了伤害。必须说明的是,这场争论不是有关“学术不端行为”的揭露,而是对一个公众关心的科学问题的“学术探讨”,如此做法,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国外对待与公众议题敏感的“学术争论”的做法值得借鉴。2012年,法国卡昂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塞拉利尼等人在《食品和化学毒物学》杂志上发表转基因玉米致癌论文,已成为部分人士反对转基因食品的重要证据。但杂志出版方Elsevier公司2013年11月28日宣布,由于进一步分析显示论文数据不足以支持最终结论,因此决定撤除这篇论文。

Elsevier公司在声明中说,《食品和化学毒物学》杂志对所发表的论文及论文所报告的数据进行了彻底的、长时间的分析,对论文发表的同行评议过程也进行了调查,“没有发现欺诈或对数据有意曲解的证据”,然而,“有理由担忧”论文所提及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的实验大鼠数量和类型。声明说,归根结底,论文的结果“尽管无不妥之处”,但“没有说服力”,因此这篇论文达不到《食品和化学毒物学》的出版要求。

有关PM2.5的研究,只是近年来才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关于雾霾的成因和解析,仍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探讨的问题。所谓“科学理性地报道雾霾”,需要的是科技界、新闻媒体共同努力,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和公众接受能力的科学传播方式,而决不能把“学术争鸣”作为平息舆论的“工具”。学术研究可以成为决策的有力支撑,但不能退化为屈从决策的“棍子”。

毋庸讳言,坚守“学术研究规范”的底线,是每一个科研从业者的基本道德要求,然而这个听起来很丰满的“理想”,现实中却实实在在地充满了“骨感”。

猜你喜欢
平息评议转基因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灿烂平息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玩转转基因
泰国示威活动突然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