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70-02
“清晨大片大片的芦苇密密苍苍的拥在一起,晨曦里晶莹的露珠凝成晰白的霜,我心中的那个女孩,俏立在河水的另一侧,令我心驰神往,逆着水流前去找她,道路是那么的险阻和狭长,顺着水流去找她,而她却仿佛又到了水的中央;阳光初升,芦苇苍青,叶子上的露水还未消散,我心中女孩,伫立在河水边,令我魂飞梦绕,逆着水流前去找她,道路是那么的艰涩和难攀,顺着水流去找她,而她却梦幻般的又在水里的小渚之上。
映着朝阳的芦苇形态各异,极具美感,露珠也已消散,留下了如泪滴般的印痕,我心中那喜欢的女孩,还是远远伫立在河的岸边,令我惆怅哀怨,逆着水流去找她,道路是那么的崎岖和蜿蜒,顺着水流去找她,而她却仿佛又在水里的沙洲之上。
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所以这是一首描写追求爱情的诗,通过距离上的可望而不可即表现感情上的不即不离。写的情景交融,委婉曲折,气氛迷蒙,富有意境。”面对懵懂之中的中学生,我可谓是讲的艰涩而生硬,古诗词之中的那种朦胧和典雅是很难用语言这个物质的东西来描绘,在课堂上我感觉到语言的苍白和无力。我当时改变了本已预设好的流程,就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品味,也许理解的效果比我讲解的要好得多,因为我发现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在自我阅读时显得生动丰富,却以我的讲解而转为木然,在等待学生一阵阅读之后,我组织开展了课堂讨论。在和一组学生讨论中,一名学生突然问我:“老师,《蒹葭》一定是爱情诗吗?”(当时我有些愕然,但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虽然我的课堂预设中没有这一幕。)的确,十多篇秦风中这是唯一写的缠绵悱恻的篇章,这与好斗的秦的风格迥然有异,我就和学生相约,下课后共同寻找相关资料,共同解读。我主要从以下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师生共同做了探究。
一、意象探究
诗言志,古典诗词多用绵密的意象寄托作者的主观感情。我们的解读首先从蒹葭这个意象上着手作分析,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诗词中的植物之一。古诗词中借芦苇抒怀,比较典型的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悲秋伤怀。“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白居易)“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减字木兰花》欧阳修)“荻”在古诗文中就是芦苇的别名,枫叶荻花俨然就是秋的代言。在白诗中,迎风而散的荻花正是飘零无依琵琶女的凄怨的物化,在欧词里,苍黄不堪的苇叶,风中摇曳的芦花,带来的则是时光流逝,生命凋零的感慨。二是漂泊无依。如刘禹锡诗中“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三是闲情隐逸。唐诗人王贞白《芦苇》“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芦苇俨然成了江湖(退隐山林)的标志。《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特别是秦汉后期古诗词多一般从更久远的诗词中加以引用或化用来表情达意,以上的三种情怀完全可以在《诗经·蒹葭》中找到影子,所以古人通过芦苇这个意象主要来抒发春去秋来的时序之感、江湖流转迁徙的漂泊之感,还通过芦苇来寄托江湖逍遥的隐逸情趣和蓬户苇壁、清贫自守的志节,因而芦苇被赋予了丰富的人文意义。
二、意境求证
从诗的意境作分析,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因此,我们只把“伊人”视为作者所敬仰和热爱的人或事。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从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方”、“湄”、“涘”三字以地点变换把伊人和诗人渴望相会的心理活动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拓宽了诗的意境。“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更是加倍渲染寻求之难和寻觅不到的失落惆怅和不甘。全诗只换了几组词,内容基本相同,但它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正如《人间词话》“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其后,在宋玉《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通过对秋天的气象和草木摇落的情状的描写,制造一种肃杀的气氛,表达了诗人悲凉凄苦的心情,明显是受了《蒹葭》诗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楚辞》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线索。《古诗十九首》中《西北有高楼》的发端,赋中见兴、以景托情的写法,也沿用了《蒹葭》诗的笔法。还有曹丕的《燕歌行》也从本诗中化出了“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诗句,营造一种离别不得见的悲戚氛围。
三、背景分析
从社会环境分析,《论语·侍坐》篇代表了当时士人的思想倾向,侍坐所有的学生都是紧紧贯彻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核心,这也是中国文人一脉相称的忠君报国的情结,把自身的才华抱负充分展示在忠君报国、建功立业是所有有志之士的价值观核心。但士如何才能进入统治阶层施展出自身的才华和抱负,秦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庶民是很难进入统治阶层的。直到东周,因为诸侯争霸、弱肉强食的政治形势要求下,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才为各国的国君服务。到了汉代,虽然有了举孝廉,选拔制,察举制,提拔选用民间人才,但因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大量存在徇私现象,一般人还是很难进入政界。苫蔽于民间的有志之士进入上流社会的唯一途径,就是终南捷径。所谓的终南捷径就是通过隐居的方式引起朝廷的注意,从而快速升官。《新唐书·卢藏用传》卢藏用想入朝做官,就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达到做官目的,别的人则须科考才行。唐人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正反映士子在科场失意,极度绝望中转向终南捷径的心里轨迹。
奴隶主、封建领主把持政治,垄断朝纲,使得空有抱负、身份低微的士人很难进入统治阶层的核心。如孔子的颠沛流离,诸子百家的各立门派,目的就是扩大影响,吸引朝廷注意,进而入士。这样的典故太多,飞熊入梦,直挂鱼钩,长沮桀溺耦而耕,商山四皓,三顾茅庐等。其中,三顾茅庐是这种制度下的底层人士追求名利的极致,位极人臣,千古留名。我们可从诸葛亮《出师表》体会到这份执着追求的沉重而艰辛。“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来二十又一年矣。”普通平民无论你有多高的本事,没有贵族大姓(刘备为帝室之胄)的提携,你是没有出头之日的,你只能在芦苇荡里惯看春花秋月,看着芦花白了又落,落了又白,希望永远在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在日升日落,潮涨潮平,芦荣芦枯的蹉跎等待中,把那份哀怨和惆怅反复的咏唱,那份寂寞,那味孤独,只有那一片郁郁苍苍的芦苇可以寄托,可以倾诉,因为究竟是哪位“伊人”(大种姓贵族、诸侯)的垂青在何年何月,何时何刻幸临,是一个永远不可捉摸的等待,这恍若就是一剧古典版的《等待戈多》和卡夫卡笔下那永远也走不到的“城堡”。(我曾在《喂,出来》的讲解中给学生提到过这些作品。)
后录:“《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1988年8月第一版,师专《中国古代文学史纲》编写组。
[2]《论中国古代芦苇资源的自然分布、社会利用和文化反应》《阅江学刊》2013年第一期,程杰。
[3]《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