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英国历史上的女王

2014-04-29 16:31姜雪松王柔化
数位时尚 2014年4期
关键词:女王

姜雪松 王柔化

【摘 要】本文对英国历史上的女王进行简要介绍,望有助于读者更好理解英国文化。

【关键词】世袭君主制;王位继承权;女王

英国世袭君主制是一种古老的制度,从有详细文字记载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Anglo-Saxon Period)算起,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根据长期以来形成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在位君主的儿子有优先继承王位的权利,儿子之中,长子继承权优于他人;如君主无男嗣,女儿也可继位;女儿之中,长女继承权优于她人;君主若无儿女,王室里血缘关系最近者为继承人。英国王位没有空位期,一代君主去世或退位之后,被确定的继承人即成为新国君。由于英国君主世袭过程中男子继承权优于女子,16世纪以前未曾有过女王,因此英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国王是男子,女王只占少数。英国有史以来独立行使职权的女王有如下几位:

一、玛丽一世(Mary Ⅰ)(1553~1558年在位)

玛丽生于1516年2月18日,是亨利八世的长女,为亨利八世与发妻西班牙公主凯瑟琳(Catherine of Aragon)所生,1525年被封为威尔士公主。亨利八世为了同凯瑟琳离婚再娶求嗣而与罗马教廷决裂,1529年开始了英国宗教改革的前奏。玛丽于父母离婚后的1534年被剥夺了公主的称号。1537年,亨利八世同其第三个王后简·西摩(Jane Seymour)生了爱德华王子,亨利八世心情大好。1543年恢复玛丽的公主封号。1544年亨利八世通过第三次继承法案,使玛麗得到了仅次于爱德华的王位继承权。1547年亨利八世辞世,10岁的爱德华登位为英王爱德华六世。他是固执的新教国王,在位6年。1550~1553年间,新教在英国的领土上渐渐站稳了脚跟。玛丽却持有天主教信仰,这就成为她与爱德华六世之间争执的源头。1553年2月爱德华六世病入膏肓,辅佐他的诺森伯兰公爵惧怕玛丽即位会毁掉自己的权力及生命,而劝服爱德华六世拟遗嘱,剥夺了玛丽和伊丽莎白的王位继承权,让爱德华六世的表外甥女简·格雷(Jane Grey)成为王储;诺森伯兰公爵又让自己的儿子吉尔福德与简·格雷成婚。爱德华六世1553年7月6日病故。之后的第四天,枢密院宣布珍·格雷为英国女王。玛丽则在爱德华六世晏驾之际,及时躲避诺森伯兰公爵的逮捕,逃往萨福克郡。她很快于1553年7月10日在乡绅们的支持下被宣布为英国女王。北方贵族首先归顺,勤王大军拥戴她向伦敦推进。枢密院7月19日转而在伦敦宣布效忠玛丽一世。登上“王位”不到十天的简·格雷与诺森伯兰公爵等人,后来被玛丽一世送上了断头台。

37岁身为虔诚天主教徒的玛丽一世,在威斯敏斯特坐稳王位后,就开始着手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她因严厉镇压新教徒而被称为“血腥玛丽”。之所以得此名,是因为其所作所为与大多数英国人是对立的,并不符合英国发展的趋势。英国人民珍视秩序、和平和合法的王位继承,而拥立玛丽为都铎的君主,并非因为她是天主教徒,而且民众不是希望他们回归到罗马的旗下。玛丽一世恰巧没能懂得这个事实。

1554年7月38岁的玛丽嫁给了27岁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这庄婚姻使英格兰在玛丽一世统治期间成为欧洲国际关系中庞大西班牙的走卒。1556年玛丽听从丈夫的指令,追随西班牙,对法国开战。结果,1558年英格兰在战争中丧失了其在欧洲大陆最后一块领地——加莱。丧失这块具有政治和经济价值的根据地,使得英国人痛心疾首。玛丽一世的威望也降到了最低点。是年,玛丽一世病重,42岁遗憾地离开了人世。因最终没能生出一个王储,而被迫将王位传给伊丽莎白。

玛丽一世是都铎王朝唯一一位真正具有良知的君主,但她偏执的信仰抵消了其所有的优秀品质,使她同时又是都铎王朝唯一一位确实损害国家的君主。

二、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Ⅰ)(1558~1603年在位)

伊丽莎白生于1533年9月7日,是玛丽的同父异母妹妹,亨利八世与其第二个王后安·波琳(Anne Boleyn)的女儿,是亨利八世指定的王位第三继承人。1558年11月17日经过艰苦的等待25岁时即位而成新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英国45年。

初登英国王位,为了重新建立臣民的团结,她立即宣布重立英国国教,在议会支持下先后颁布《至尊法案》和《信仰划一法案》,重新确定英王为英国教会的领袖。然后,开始解决与法国和苏格兰的外交问题。1560年7月16日,英国与法国、苏格兰签订《爱丁堡条约》,规定英格兰和法国均从爱丁堡撤军,苏格兰由贵族议会统治。这保障了英格兰的后院安全无恙,开启了苏格兰和英格兰一个世纪的和平。

随着西班牙日益成为英国海外扩张的主要敌人,伊丽莎白一世纵容弗朗西斯·德雷克等英国海盗抢劫西班牙船只和殖民地,1585年又直接派兵援助尼德兰反抗西班牙的统治。1588年英国在英吉利海峡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

伊丽莎白一世因终身未婚而被称为“处女女王”。1584年英国航海家雷利在北美发现一块新土地,献给了51岁的女王,这块土地被命名“弗吉尼亚”。她于1603年3月24日辞世,享年70岁。

伊丽莎白一世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王之一。在她生活的时代英国国王不是名义上的角色,英国这个时代所取得的成就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归功于她。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期间,英国专制王权和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开明宽容的政策使文学艺术大力发展,人文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文学璀璨辉煌,诗歌和话剧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资本原始积累迅速发展,重商主义政策使本国毛纺织业和其他新兴工场手工业得到保护和发展;造船和航海业受到特别鼓励,各类海外贸易公司得以建立,扩大了英国呢绒等商品的海外市场。在她的统治下,英国由一个二等国家,积极摆脱困境,一举成为一流强国,从而走上了向外扩张的道路。

三、玛丽二世(Mary Ⅱ)(1689~1694年在位)

玛丽生于1662年4月30日,英国斯图亚特王朝詹姆斯二世和安妮·海德(Anne Hyde)王后的长女,荷兰执政、英国国王威廉三世的妻子和共治者(在英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防止天主教复辟,发动了一场旨在推翻詹姆斯二世统治的“光荣革命”。此间,玛丽支持威廉进犯英格兰,并于次年春随丈夫开进伦敦,结束了父王的统治。1689年2月,协商议会通过《权利宣言》,同年12月6日她与丈夫共同签署生效,称《权利法案》,两人共同统治英格兰,威廉号称威廉三世,她号称玛丽二世。在后来威廉辗转于爱尔兰和欧洲大陆指挥作战对抗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时候,她即在枢密院的辅弼下,以自己的名义主理朝政。

在独立行政期间,玛丽活跃于英国国教会,以奋勉于政务和强大果决著称。尽管威廉拥有大部分权力,但除了军事,在英国众多事务上主要还要依靠她来处理。后来她还自封为法国女王。因她待人彬彬有礼,性格温文尔雅,故一直得到丈夫的百般爱慕。1694年12月28日,玛丽二世死于天花,时年32岁。

四、安妮(Anne)(1702~1714年在位)

安妮生于1665年2月6日,死于1714年8月1日,享年50岁。她是詹姆士二世的次女,玛丽二世的妹妹。1702年3月威廉三世病故。安妮37岁即位斯图亚特朝的末代女王。她身为国王詹姆士二世的次女,未受过问鼎朝政的教育和训练,但是,身为英国君主之后,知人善任,任用贤能,开创了一个强大的时代。在位期间两举对当时的时局产生影响:一是1702年任命马尔博罗伯爵为英国军队统帅;二是1711年罢免了他的统帅职务。前举为英国带来了重大的军事胜利;次举使英国得到了和平。

五、维多利亚(Victoria)(1837~1901年在位)

维多利亚生于1819年5月24日,是乔治三世的一个孙女。其父是英王乔治三世的第四子、威廉四世之弟肯特公爵。还在威廉四世即位之前,身为小女孩的维多利亚就已经确定做帝国未来的继承人。1837年72岁的威廉四世心脏病发作,死于温莎堡。联合王国的王位由威廉四世18岁的侄女维多利亚继承。1838年6月28日,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正式加冕英国女王,1876年5月1日加冕为印度女皇。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自其即位日到1901年1月22日辞世在位近64年。到19世纪末,维多利亚女王由于拥有许多欧洲皇室的皇亲国戚,而被称为“欧洲的祖母”。她也是第一位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Queen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和“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女王统治时期,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段时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充分发展,海外市场迅速扩张,庞大殖民地得到建立,因此,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时期。

在英国所有国王中,维多利亚女王享有盛誉,这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而仅仅恪守立宪君主的本分,做她那个时代的表率。

六、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Ⅱ)(1952~现在在位)

伊丽莎白1926年4月21日诞生于伦敦,是乔治六世和伊丽莎白王后的长女。伊丽莎白在1952年2月6日访问肯尼亚时得知父王去世而继承了王位,1953年6月2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成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其全称是“托上帝洪恩,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聯邦元首,(国教)信仰的捍卫者伊丽莎白二世”(Elizabeth the Second,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Her Other Realms and Territories,Queen,Head of the Commonwealth,Defender of the Faith.)。

1947年11月20日伊丽莎白同菲利普王子举行了婚礼。1977年女王度过了与菲利普亲王的银婚大典(Silver Jubilee),他们育有三男一女。长子查尔斯王子(Prince Charles),亦称“威尔士亲王”(the Prince of Wales)或“英王储”(Crown Prince),于1948年11月14日出生,此外还有安妮公主(Princess Anne,1950年生)、安德鲁王子(Prince Andrew,1960年生)和爱德华王子(Prince Edward,1964年生)。

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统而不治,能得到多数英国人的拥戴。她定期出访外国,特别是英联邦国家,大力简化皇室的繁琐仪礼,开创了一种新传统闲步,同臣民交谈。外国元首访英时,女王作为主人接待,也接见其他海外贵宾。在联合王国以及在她所访问的英联邦国家主持授勋仪式,向社会生活各阶层中的杰出人物颁发勋章、奖章和纪念章。女王每年在皇家花园内举行宴会和茶会款待社会各阶层人士,接待人数往往多达3万人以上。

参 考 文 献

[1][英]Kenneth O Morgan.牛津英国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8

[2]郝承敦.白金汉宫300年内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

[3]钱乘旦,许明洁.英国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10

[4][美]克莱顿·罗伯茨等,潘兴明等译.英国史(上下册)[M].商务印书馆,2013.2

猜你喜欢
女王
“女王”
卢英德:百事可乐女王
鸟中女王
“蜘蛛女王” 71岁成名并不晚
女王之忠犬
女王之忠犬——被神眷顾的微笑
女王之忠犬
女王之忠犬
女王之忠犬
女王之忠犬——被神眷顾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