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忠强等
【摘 要】所谓就业价值取向是指大学毕业生对毕业后的去向、择业标准、薪酬期望、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地区意向、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就业价值追求、定位、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
【关键词】特点剖析;引导策略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显著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由于没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人才短缺,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难的压力,完全由国家统一安排,也就是完全服从国家分配阶段。二是逐渐由服从分配向追求个人利益方面转变。这个阶段大学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也不断增强,就业既考虑个人价值,又考虑社会价值,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结合,寻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就业实行双向选择。三是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改革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提出,组织管理本地区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这一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逐步由政府主导的“统包统分”向“自主择业”过渡,除师范类和到艰苦行业、边远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实行在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自主择业”。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市场导向就业方针,指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相关规定,使得“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式确立。
二、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策略
一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大学生刚走出校园,开始择业生涯之前,他们对自己将来能在哪個岗位上干出最大的成就非常茫然。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这是他们寻找最佳职业位置之前必须做的事情。而这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完全依靠自己搞清楚这些东西并非易事。因此,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及时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以便他们能正确定位自己的择业价值取向。二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近期价值取向与远期价值目标的关系。当代大学生处于创新时代,快节奏、多变换、高频率的社会运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大学生注重近期价值取向而忽视远期价值目标。其实远期价值目标是一个完整的信念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大学生的历史方位感、价值本位感和价值实践感,是价值观念的最重要形式。大学生应该胸有远期价值目标,而根据这一目标的具体实践,设计和分化成若干个近期价值取向,循序渐进,最后实现自己的远期价值目标。三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关系。我们在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上,要鼓励他们有理性的人文精神追求、精神价值追求,要使他们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推动改革开放、推动市场经济,使他们的择业价值取向更加完善和不断升华,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在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今时代,大学生择业的价值取向既要立足于自身条件,又必须高瞻远瞩,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充分预见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用超前的、发展的眼光定位自己择业的价值取向,用理性的思考来应对日益变化的社会,以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天营,李玉淑.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实证研究[J].理论前沿.2014(2)
[2]常青.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论析[J].就业指导.20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联2014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课题编号:2014lslktzimks-26)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