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导学案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之我见

2014-04-29 15:12寇永平
数位时尚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案教学模式思维

寇永平

本学期,我校开始实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二者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高效课堂”模式要想获取最大效益,导学案是关键,而数学导学案中问题设计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从本质上说,数学学习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需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那么如何恰当地设计问题呢?

一、问题设计要具备启发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数学问题时必须考虑该问题能否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能否具备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功效。尤其在导入新的一节课的时候,一定要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一个好的切入口,通过这个问题引出该堂课所要教授的概念、公式、定理或数学思想等。所以这个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具备启发性。

二、问题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突现其基础性

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学生发展,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扎实的“双基”是提高数学素养,发展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师应该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的问题要以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目标为底线,使大多数学生在练习时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问题设计应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要具备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我们设计的数学问题可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些“问题”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学生也会感觉到数学学习是有用的,从而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才可能真正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问题的设计应具备层次性和梯度性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们不妨采取围绕某个总“问题”设计出一些具有层次性的“子问题”来降低思维难度,在一个个“子问题”的解决之后,最终实现“总问题”的解决。这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领会贯通,使学生能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每个学生的智力、身心发展、各人的知识需求都有所不同,就需要教师去“因材施教”。我认为,数学课要真正在堂上40分钟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要在“因材施教”方面下工夫。问题设计应满足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的需求,优秀的学生能得到挑战,成绩一般的学生能受到激励,后进生通过努力也能有望尝到成功的喜悦。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问题的设计要在培“优”转“差”下工夫,要充分引导学生,使差的学生向好的方向靠拢,好的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鼓励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个学生的素质在课堂上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五、问题设计要具备创新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对于司空见惯的问题,教师要尝试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和分析,从而提出新问题,这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开动脑筋思考那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模式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维跳跳糖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