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西
最近,创作型歌手霍尊凭借一曲《卷珠帘》获得“中国好歌曲”的总决赛冠军。
唱作人作词作曲,如同科研人员研发新产品,都需要继承、发扬、创新,并得到市场认可。不同的是,歌曲可以按照作者自身的喜好去创作,无需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能够做到很快地推陈出新。产品创新则必须精确瞄准用户需求,不能单凭研发人员个人好恶,因而难度更大。即便如此,不能否认两者的共性。
既然音乐创作和技术研发“情同此理”,那么《卷珠帘》的获胜,可视作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的完胜,改革创新的完胜,品质至上的完胜。
论传统,《卷珠帘》曲悠扬,词古朴,是一首地地道道的中国风歌曲,它击败了民谣、蓝调、饶舌、摇滚等不同风格的曲目。论创新,这个作品在配器编曲上采用了很多现代的手法,做到了古而不老,清而不淡,既有可听性,又有传唱度;论品质,歌手和导师对这首歌做了最细致的打磨,字斟句酌,作者甚至专程到江南体验生活,力图在内心感受上契合作品的韵味。
无独有偶,一年前的另一档节目,歌手平安改编的一曲经典歌曲《我爱你,中国》也赢得无数好评。从产业视角看,面对新兴产业的冲击和竞争,传统产业经常可以成功突围。
想要突围首先必须要直面竞争。中国好歌曲这个节目,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和环境。竞争本身不可怕,怯于竞争才可怕,放弃意味着投降,参与竞争才存在获胜的希望。有些地区为了本地的优势产业能够青山不老,采取地方保护的办法。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营造了一个温室环境,当地某些企业也心安理得地享受这种溺爱。长此以往,企业就会丧失主动争夺市场的野性,竞争力日渐消失。一旦政策红利不再,企业注定兵败沙场。
由此想到,京剧、相声等传统艺术,由于生存环境的差别,境况也完全不同。大部分京剧院团仍属事业单位,可谓生活在温室之中。而相声则一步步走向市场,虽然初期举步维艰,但历经多年之后,硬是将听众从收音机前拉回了相声剧场。
其次,企业需要通过持续创新赢得竞争优势。摩托罗拉、诺基亚这些名噪一时的手机大牌厂商,在创新的道路上缺乏后劲,慢慢被竞争对手甩开。回到传统产业来说,服装行业正是在款式、面料等方面的不断改进,才有了整个行业持续蓬勃发展的局面。
最后,赢得竞争需要将产品做到尽可能完美。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相互促进,随着用户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企业在产品研发上也必须与时俱进。“适销对路”永远没错,关键需要弄清路在何方。就终端消费品来说,“路”深藏于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之中,并非一眼即可看穿。这就是为什么网店的价格永远低于实体店,因为消费者在逛网店和下单的操作过程中,每一次点击都在向店主提供“路”的信息,相当于店主让出一部分利润,作为“买路钱”。总结各行各业,“路”的总体方向是:消费者对产品既要求经久耐用,还需要包装精美大方。总之,消费者越来越挑剔,生产者需要花心思做好每一个细节。
饮料行业,竞争不可谓不激烈,但仍不断有新品推出。前不久某品牌推出一款“打奶茶”的产品,名称上比传统奶茶多出一个“打”字,向消费者传递出一个动态的奶茶制作画面,此茶仿佛手工调制。为配合产品定位,该产品在包装上采用了类似实验室锥形瓶的设计,更强化了消费者的“摇着瓶子做奶茶”的画面感。在甜品和饮料行业,“买椟还珠”并非个别现象。当产品品质难以和竞争对手形成区分度时,就需要在产品包装等其他商品特性上做到独一无二。饮料行业,相对口味来说,包装属于细节,但细节往往能够决定成败。
《卷珠帘》在决赛时也经过细致的包装设计。决赛时刻请到了气质和形象与歌曲相得益彰的帮唱嘉宾费玉清,这一包装为歌曲增色不少。
一档文艺节目,愉悦了人的心情。如果从中亦能看出一些产业竞争的道理,岂不是很好。
作者为产业观察家endprint
中国工业评论2014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