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物联网桃园结义

2014-04-28 22:45王键
中国工业评论 2014年7期
关键词:联网成都企业

王键

由3家民营企业组成的物联网公司——鼎安华,开创了成都物联网领域发展的“桃园结义”新模式。

2月2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成都市温江区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响起,接到紧急电话通知的青岛啤酒(成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生产区进行排查,经过几轮抢修,他们成功避免了可能因氨气泄露导致的爆炸事故。

2007年7月6日,中国第一啤酒品牌青岛啤酒成都40万千升啤酒生产基地奠基仪式在温江海峡科技园区举行。此外,在园区工业规划用地里,东北面45平方米为大学生信息产业园,西南面35平方米为成都跳跳龙食品有限公司,西北面50平方米为前进无纺布(成都)有限责任公司、小康门窗以及成都天布皮革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北面77平方米为居民点青泰小区。

虽然恰逢春节假期,但分布如此密集的园区,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后果不敢想象。

这个救命电话来自成都鼎安华物联网工程应用有限公司(下称鼎安华),这家成立于2011年10月的物联网新兵,在发展之初就立下战功。“当时值班工作人员通过监测设备发现青岛啤酒厂区氨气浓度超标,确认情况后立即拨通紧急电话通知对方。”鼎安华董事长廖长明回忆道,“像这样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处理过很多,这不过是其中一个案例。”

桃园结义

成都市高新区科园南路88号天府生命科技园A1栋801号,70多个人挤在并不十分宽敞的写字楼里,这些人就是鼎安华的全部人马。“人不多,但效率是最高的,项目扩大后,我们还会选拔一批优秀的人才。”在廖长明眼中,民营企业就是靠效率吃饭的。作为老板,除了接见重要客人,他一般都是从家里带饭来单位,就是为多腾出时间留给工作。

穿过办公区域,最里面就是廖长明的办公室。几件精致的进口沙发和座椅摆在墙角,一张偌大的办公桌上除了一些散落的文件和电话外,竟然连电脑都没有。

“一个搞物联网的公司董事长,不用电脑吗?”对于这样的疑问,廖长明早已习以为常。他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几乎每个到访的人都会注意到这个细节,鼎安华就我一个人不用电脑,我认为公司的领导主要靠脑子干活。每天用过多的时间去处理邮件和其他信息会分散我的注意力。”

作为一个年过六旬的民营企业家,廖长明清晰地看到了成都物联网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管理出身的他,知道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想要在成都物联网领域大展拳脚并非易事,尤其是民营企业。因此,头脑灵活的他想到了“抱团取暖”的合作模式。

鼎安华是联合四川鼎天电子标识技术系统有限公司(下称鼎天)、成都安可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可信)、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气厚普)三家公司的技术及人才优势而设立的新型物联网公司。

廖长明为鼎天董事长,熊伟出任安可信总经理,江涛则是华气厚普董事长,三个人之前来往并不密切,之所以走到一起,源于3人在2010年一场关于物联网项目对接会上的邂逅。

2010年初夏,成都市政府一口气发布了12个物联网示范试点项目,意在引领产业发展。接到通知后,高新区马上组织召开项目对接会。廖长明接到高新区打来的电话,告知他这次会议一定要抽出时间参加。“平时廖总和江总都很忙,基本不会参加这些会议,只安排副总前来。”熊伟回忆道。

当天,应邀出席的廖长明、江涛、熊伟3人分别赶至会场,一般只听会不发言的熊伟也破天荒地进行了演讲。在这之前,熊伟和江涛仅在10年前见过一面,和廖则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熊伟接到江涛电话,3人在一个咖啡馆坐了下来,话题自然是那场会议引出的物联网项目。一阵寒暄过后,情投意合的3人对合作意向马上表明了立场。而成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想法也是希望把成都市800多家危化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集中监管起来。

强强联合

廖长明将这次合作定义为“强强联手”。在成都这个小圈子里,三家公司在各自的领域也都走在前列。

诞生于1998年的安可信,如今其智能化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及火气解决方案被广泛地运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半导体、钢铁、石油化工、医药、城市燃气等各个领域数以万计的大中型项目中。

在气体报警这个细分领域,有个“小企业做得不好,大企业不愿意做”的通病。安可信放下身段,积极抓住机遇,通过核心技术团队支撑,挤进了行业前三。

2009年,快速发展的安可信逐渐成为国内外大公司眼中的最佳收购对象。但基于做大做强的想法,再加上同行上市成功后释放的积极信号,安可信最终考虑通过上市来进行规范化运作。但受制于资金规模和股权结构,安可信不得不重新考虑新三板上市的意义。“当时面临很多选择,好多公司来和我们谈收购,我们自己也在考虑新三板,但对融资帮助不大,一直拖到现在。”熊伟直言。

除了上市,熊伟对物联网也十分感兴趣,尤其是销售模式。物联网的魔力同样吸引着廖长明。他所带领的鼎天是中国RFID(射频识别)联盟企业,国内最早开展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民营企业之一。

江涛是让廖长明和熊伟都会竖起大拇指的管理者。在他的指挥下,如今的华气厚普已发展成为一家专业开发加气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企业,技术水平在业界堪称一流。目前,华气厚普加气站设备约占1/3的市场份额。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江涛已向创业板发起冲击。

成都双流物联网产业园区内,一片45亩的空地上,各种重型装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如火如荼的施工场面已接近尾声。这里是鼎安华的新办公地址。“我们分开拿地,统一规划。5月份,我们就先搬过去。” 熊伟表示。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三个人的戏班子于两年内搭建完毕。2011年,项目总体方案敲定,在随后的竞标过程中,鼎安华击败了其他两家竞争对手,其中包括颇具实力的东软集团。

2012年8月1号,项目合同正式签订。在熊伟看来,这种政府买服务、打造安全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是典型的PVP模式。即公众的项目,由民营公司来做,政府和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endprint

平台逻辑

“就想做点事情。”不忘初衷的廖长明也因此成为鼎安华的支柱。“刚起步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遇到事情就敞开聊聊,利益分配倒是其次,包容是最重要的。”

谈及平台定位,廖长明坦言,鼎安华的业务与3家企业各自的业务并不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鼎安华的平台主要为平台级和园区级平台。”

鼎安华的迅速崛起也受到了相关单位的高度关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总工程师前来成都市考察时,一共参观了3个地方,鼎安华就是其中之一。

凡事开头难。鼎安华在起步阶段,就遇到了麻烦。很多企业并不愿意将自己的系统接入鼎安华的监控设备。但是,熊伟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管理水平比较高的企业,搞个扩建都没有申报,这些问题要是靠安监局人去主动监管,就很被动。“很多企业没有安装探测器,甚至有的企业擅自把视频线路剪断了。”熊伟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企业前期要付出时间成本,还要被人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企业会有很多质疑,包括收费问题。如果没有政府推动,仅靠企业自己是完不成的。

虽然企业十分重视安全生产,但在有所顾忌的前提下,鼎安华要想完成800多家企业的接入工作,任务量十分巨大。除了300多家企业是安监局要求强制安装的,剩余客户的拓展将是未来赢利的关键。“接入数量最多,平台价值最大。”熊伟的直觉告诉他,把物联网建成一个生态圈子,通过圈子文化将企业聚集在一起,由鼎安华提供增值和后续服务,也就是人脉圈子、技术圈子和平台圈子的有机结合。

对于鼎安华未来的赢利模式,廖长明的想法比较多。他说“肯定要走出成都,面向全国。但前提是夯实基础。”在他眼中,鼎安华的模式可以在全国到处开花:将安全服务商和生产制造商密切地结合起来,不需要到全国各地搞销售。通过物联网平台,甚至可以和竞争对手合作。

鼎安华成立至今,没有向银行贷过一分钱,都是自己解决资金难题,企业甚至可以赊账购买鼎安华的设备,但即使亏损,廖长明也没拖欠过员工工资。“我们的产品价格是最低的。现在就是要占领市场,让不合格的产品进入不了市场。”今年,鼎安华除了危化品市场,还要拓展超市和商场两个渠道。他坦言,“等市场的量起来后,将对成都市规模企业都进行监控,以后会尝试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尝试新的赢利增长点,未来不排除走兼并重组的道路。”

网助成都

鼎安华只是成都物联网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3年11月20日~22日,以“物联天下,网聚成都”为主题的“2013中国(成都)国际物联网峰会暨智慧城市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会议吸引了众多物联网行业大佬。

截至目前,成都双流县已签约新兴电子信息产业项目55个,包括仁宝、纬创、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伟创力等世界500强企业6家,协议总投资461.87亿元;正在加快形成以仁宝、纬创为核心的电子终端产品产业,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网络运营商IDC数据中心、曙光成都云计算中心基地为核心的云计算产业,以嘉石科技微晶园项目为代表的高端芯片制造,以大唐电信为代表的系统集成,以感知中国成都中心为代表的服务总部基地,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研究院为代表的创新服务平台的产业发展布局。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15年,物联网将在经济社会重要领域实现规模示范应用,初步形成物联网产业体系,并鼓励风险投资、民间资本等投入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

早在2010年,成都市在全国中心城市中,率先出台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物联网产业高地。成都市经信委物联网推进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的物联网产业在全国起步较早,具有较好的基础,至今,成都的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已涉及六大领域,分别是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现代物流、城市管理、安全监督。

2011年,成都就有7家企业获得了国家物联网产业项目发展资金支持,资金总额1700万元,成都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源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该负责人介绍,成都市成立了市领导牵头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政府与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政企互动、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并在2010年组建了国内第一个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物联网产业联盟,目前已先后与国内多家相关机构建立了联系。通过梳理联盟企业情况、分析上下游企业产品和技术关联度,成功促成100多家会员单位建立了产业协作关系。此外,成都市还设立了信息化专项资金,支持物联网企业发展。

鼎安华作为民营资本,其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成都物联网领域的一大亮点。未来,是否会在全国各地出现更多的鼎安华模式,市场会给我们答案。endprint

猜你喜欢
联网成都企业
“身联网”等五则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风口之上,车联网系统将是“另一个”手机系统?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数看成都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规模超6000万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