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唱衰中国经济]

2014-04-28 11:24
中国工业评论 2014年7期
关键词:红利改革经济

中国经济不可能一直靠加入WTO的红利、土地红利、劳动力红利,而是要依靠创新带来的红利,通过创新和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才能拉动消费。

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非常复杂,也非常具有挑战性,一定不要忘记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国,而且在贸易上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家,它受外部经济的牵制和影响会很大。

对中国经济改革面临的各种困难,用凯撒大帝的一句话来总结——看不见的敌人会使我们军心大乱。

余额宝应提示风险

在今年的“两会”上,改革成为主旋律,向改革要红利这是上上下下都关心的事情。无论是雾霾问题、治理污染问题还是调整结构的问题或者压缩产能的问题以及民生问题,甚至医患矛盾问题、教育问题,都在深层次讨论改革。

在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成为热点所在,互联网金融背后是应当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很多呼声,希望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加强顶层设计、加强顺序研究。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是传统金融必须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以及相应的市场治理和监管。而利率市场化后,任何经济体都会遇到和汇率市场化一样的剧烈波动,而一定要遵循的是按市场原则办事,不能有非市场因素,有非市场的因素会迷失方向,改革就毫无意义。

余额宝以理财的形式做P2P应当受到监管,如果其只是支付宝,我拿到要买的东西感到满意付款,这不需要有资本充足率等条件,不需要监管。余额宝目前不单起到银行吸收存款的作用还起到基金作用,在从事基金、证券公司、投行的业务,因此,余额宝在分利润的同时,要向客户提示清楚风险。

我非常赞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加上大数据、云计算一定会颠覆社会经济的很多方面(包括金融)。因此,欢迎IT改革的到来、新时代的到来。市场已经碎片化、细分化了,但是传统的银行并没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大客户、中型客户、小微企业、个人采取不同的服务,而是统一一种做法,这也导致了大家对传统金融业的不满意。

至于有人问“余额宝这种产品是有风险的,且风险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管,余额宝作为冲击传统银行的改革,现在从改革角度来看是不是应该整顿或者关掉?”我的回答是:余额宝应该在继续运行的基础上加强整改。

不要太在意唱衰中国

从事金融业的人可能会注意到,像自2003年以来的一些趋势似乎成为规律,新兴经济体和欧美(特别是美国)在经济方面的表现不是他最好就是我最坏,人们可以看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极度分化。今年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正在退出,以每个月100亿美元的量,大概今年9月份就可以完成。今年10月份,美联储的会议将至关重要,决定着其明年会不会做反向运作。

我的判断是会,反向运作是美国不但不做量化宽松了,而且2015年要把2.4万亿美元甚至更多美元过量的流动性往回撤。2015年一定会遇到美元的走强和美元利率的调升。这将对新兴经济体带来影响和带来的阵痛将会不断出现,具体表现是新兴经济体(包括中国)在今年和明年会遇到流动性大波动,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会比过去波幅增大,给实体经济和结构调整、发展模式的转变带来很大挑战和困难。

这是中国自上而下设计改革和发展时不能忘记的外部环境。我们往往只想自己的一面,而外部原因叠加放大的效应会很大甚至让人始料不及,导致改革者作出的牺牲和代价无缘无故被放大。

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下滑,一些指数和数据的下跌完全没有出乎我的意料。这些数据会进一步的走弱一段时间,今后还会高高低低的走,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外部市场在发生大的变化。所以,这些变化并不稀奇、不震撼,不要过于在意外部唱衰中国经济,也不要中国人自己失去定力。关键要问一个问题:当中国的投资增速下滑、消费下滑、工业增速下降、发电量下降、PMI下降的时候,如果这些下降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带来的,如果是向污染宣战带来的,如果是应对外部的(如之前提到的冲击)而进行的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带来的,大可不必惊慌。我们可以把这些情况明明白白告诉人们,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这是阵痛而不是得了癌症每况愈下。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要付出的代价。

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哪里?关键是在每一个重要的领域里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改革。首先,中国领导人在提及改革时用了“壮士断腕”,这是一个“血淋淋”的词,把自己手臂砍下来的决心,这是一个很大的决心。其次是中国的市场非常大,中国有13亿乃至14亿人口的市场,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虽然还不均衡。再次,回看前面走过的20年,中国的经济改革虽然缓慢,但是中国创造了奇迹。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有哪个经济体(除了美国以外)在亚太地区能够替代中国这个市场?我认为有可能跟中国媲美的市场是印度,但是印度没有准备好,远远没有中国准备得好。

最后,也是最宝贵的一点,中国人民拥有聪明才智,具备识大体、顾大局和忍受的精神。说起来有点悲壮,但这是事实。中华民族直到今天还把钱一边骂着银行一边往银行里存。中国人的储蓄习惯、勤俭生活方式仍然是主流。

发展中的问题在哪里?现在应当赶紧在创新上做文章,所有的政府机构、财税政策等,包括政府治理、国家治理的体系要围绕创新、围绕改革确定,我们的文化一定要包容创新的失败,要给更多的人以勇气往前走。

中国经济不可能一直靠加入WTO的红利、土地红利、劳动力红利,而是要依靠创新带来的红利发展,创新和改革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才能拉动消费。比如,通过改革解决食品不安全问题、解决制假售假的问题,大家就会敢买食品、买奶粉,中国人的消费率能大大增长,而不用到国外排队去买奶粉。同样,在传媒和娱乐业,中国每年的电影院线票房价值36亿美元,而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一共才56亿美元。中国市场如此大,如果中国能够有更多文化精品,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所以,中国的经济形势将怎么走,关键看能否抓住改革和创新机遇,最后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如今有人提出65岁退休解决劳动保险问题,按照现在的劳动生产率,70岁退休都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让每个人的财富多起来,大家60岁就可以退休了。人口调整生二胎,也不解决问题,就算生三胎,没有工作、劳动生产率低下,也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真正的问题一定要抓住。endprint

国企应退出竞争性领域

金融改革是让市场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资本市场的改革牵动着整个经济当中最重要的部分。

首先谈大家很关注的国企改革问题,其实当前最关键的不是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也不是民营企业进入哪些领域的问题。这就像一个人身体弱了需要输血,但是输血以前要做什么事情?配对血型,血型不对、文化不一样,这血输进去能解决问题吗?

要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不想想国有企业只能在哪些领域存在?在哪些领域不应该存在?一些国企不应该存在不等于有失业的问题,企业可以拿出来出售,发展混合所有制不需要打阵地战。

在某个领域某些阶段需要国企,但是等企业创造了现金流、市场竞争开始充分了,国有企业就应该全身隐退。这不会让人失业,可以把企业卖掉来实现,而不是说看见现金流了觉得不能离开这片热土。

国有企业存在的基础是在私人资本难以流动的领域里充分发挥作用,而在这个领域的国有企业就不要考核资本回报率、资产回报率了,也不需要派独立董事了。其体制是完成特定的、政府指定的工作,对老百姓有好处,体现了政府的意志、体现了政府需要做的事情,工作完成后国有企业就退出。

然后再来看国企和金融改革怎么推进,中国需要大量成熟的机构投资者,现在市场上有很多PE、VC,但是没有兼并收购的基金,而国外投资市场上规模最大的是兼并收购基金。民营企业家在一些领域投资并不占优势,体制、机制不变,民营企业进入一些领域后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有的企业国有性质可能只占到27%,但是所有干部还是按照原来的系统运转,虽然其他的73%部分是民营性质的,可是这73%说了不算。因此,国企改革不是一个简单混合的问题,必须从体制、机制上进行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就是改革。这需要机构投资人,需要把民间的钱集中起来,形成兼并收购的基金和母基金,然后下设各种PE,PE旗下可以培育GP,而且可以是民营的GP。

金融改革和国企改革息息相关,关键是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方法。文化和价值理念不对的话,做“加减法”解决不了今天的问题,今年“两会”共同的呼声是长期、深层次、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所以“两会”上也达成了高度的共识,坚决拥护中央改革的决心。我认为有三件事情一定要做好:

首先,中国政府有改革的强大决心。从很多经济改革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来看,对人民的承诺是不是科学很关键,要经过民主和法制程序,在大数据面前进行验证而且有实例证明决策是对的,然后才能答应国民要做哪些事。

第二,一定要让承诺实现,而且要做好。必须要有问责制,责任制和问责制怎么制定?一要看全方位的业绩,不能只要GDP而带来污染,不能只要经济文明而是必须要五大文明;二是成绩背后要清楚使用了多大成本推动,GDP实现多少亿元,信贷给了多少亿。如果用两倍的钱推动一倍的GDP增长,这个代价太浪费了。因此,要对增长的成本进行计算,该成本包括危机管理以及各方面的问题都要加进去,建立一系列指标,不但可以让权力监督权力,也让非权力监督权力,对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加以评价。

第三,协调一致,不能搞波浪运动。现在一些工作有几个部门同时管,没有统一的标准、监管和理念,也就没有协调一致。没有协调一致机制,在改革时就会裹足不前、众说纷纭。过去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当时只有安徽省、四川省表示“我干”,然后被批评为“单干”、“走回头路”,其他省市一律不搞。后来经过两年的夏收和秋收,事实证明当地的粮食从不够吃到能够卖余粮,农民可以致富。由此可见,在面对改革,并不是各界都有共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作者为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根据刘明康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确认,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红利改革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抓住四大趋势红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发掘人口红利“蓝海”
“改革”就是涨价吗?
中海红利PK益民红利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