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艺蓉
上海自贸区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竞争力分析
●秦艺蓉
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印发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其中开放社会服务领域包括医疗服务行业,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外资行有望享受国民待遇。这一举措改写了医疗服务外商投资重重限制的事实,势必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外商独资医疗对我国医疗的重大影响。
上海自贸区 外商独资医疗产业 影响分析
1.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独资医疗现状。全国约有200余家各种形式外资医疗机构,投资规模较小,以不设床位的诊所或诊疗中心居多;投资额不高,医疗服务项目容易收回;投资利用最新的诊断治疗设备及最新的诊疗技术,主要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选择外籍人士集中的商务区、居住地、外交人员区。海外出资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港澳台地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成功运作的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一般都有准确的市场分析,为不同的目标客户制定不同的服务产品。然而受制于中国政策、观念、投资环境等条件,主管部门和业界难以认可和扶持相对边缘化的外资身份。公民、机构和企业缺乏法制精神,政府的政策缺乏可操作性和延续性,外资医院的运营和投资环境不容乐观。上海市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它利用国际资本和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的机遇,积极有效地引入外资。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加上巨大的市场潜力,近几年来利用外资的规模逐步扩大,2006年,上海市吸收合同外资145.74亿美元,实际到位资金71.07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比增长5.4%,3.8%。2007年,实际吸收外资额继续保持增长,而且增幅较大。
2.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独资医疗产业背景。上海自贸区为“Free Trade Zone”,是独立划定的一个封闭性区域,该区域中的进口商品可以免征关税,与国际惯例完全接轨。其制度创新力度更大、对外开放程度更高、功能拓展更为完备、贸易投资更加便捷。国务院批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六大领域包括医疗服务(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卫生和社会工作——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门诊部〔所〕),开放措施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中央政府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对外开放,吸引国内外先进的医疗人才、资金、货物、服务、信息等资源聚集,对国内现有医疗服务善意引导从而改革。
3.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的必要性。现今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但多边贸易体制使得发展中国家在时间、空间上发展的竞争加剧,障碍重重,中国的成本要素优势逐渐下降,政府管理效率停滞,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大量资本开始向外转移。如此大环境下,国内医疗纠纷不断,医院成本不透明化、医保制度弊端、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问题使国内医疗产业竞争力下降,医院、政府、医保办三方与患者的博弈更玄妙,中国必须要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和开放,立足于综合优势,向改革要效益。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发展基础良好,外资投资产业较多,被政府寄予改革的厚望。
医疗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高度专业性的特点,基于波特钻石模型对外商投资医疗产业有重大影响的生产要素主要为机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产业、竞争对手。
1.外商独资医疗产业要素条件分析。(1)外商独资医疗产业人力资源分析。外资医院可以提供高薪、优良的福利待遇、健全的医院体制、合理的竞争制度以及良好的发展空间,在短期内会吸引大量医务人员前来竞聘。但是高薪征聘的员工,无法形成人才梯队,难以保障医院的长远发展。而公立医院集中了大量医务人才,提高正常的工资奖金外,还有红包、回扣等灰色收入以及学术地位。这些都严重限制着外资医院的进一步发展。(2)外商独资医疗产业资本分析。医疗行业的资本资源对于培养其持续经营能力非常重要,资本金与保障服务的能力成正比关系,充裕的资本可以积极提升产业竞争力,体现在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专业技术人员水平等生产要素上,决定了公众对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的信心,并对投资利润的形成和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外商独资医疗产业国内需求分析。(1)需求数量上升对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经济增长意味着消费者手中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为潜在的医疗需求向现实的医疗服务消费的转化提供了支付力保障,从而表现出对医疗服务的极大需求。(2)需求结构改变对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的影响。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增加,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发生改变,疾病模式转变,城乡居民医疗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对生命健康的关注程度随之提高,不仅有病就医,定期体检也渐渐流行。与此同时,社会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健康问题,原有的健康威胁并未消除,外资医疗在医疗服务领域开拓了新的市场。
3.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相关及支持产业分析。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的定点机构多是国有医疗机构,外商投资医疗机构被批准为社会医疗保险定点机构的可能性极低。“低水平、广覆盖”是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基本原则。这种政策的定位决定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提供的服务水平只是低层次的、有限责任的、最普遍性的医疗保障。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规定,为保护和增进职工身体健康而设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或地方通过立法强制执行的,不取决于个人意志,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福利事业具有非营利性质。商业医疗保险是人寿保险公司运用经济补偿手段经营的一种险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方面,是由保险人与投保人双方按照自愿原则签订合同来实现的,人寿保险公司可以从中赢利。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相关产业只有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紧密联系,才能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
4.外资医疗产业竞争对手分析。卫生部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1.8万家医院,国有医院占94%,垄断了绝大部分政府的资金、医疗技术和人才。管办不分的体制在市场准入、政策环境和行业监管等方面让公立医院显得强大。公立医院的垄断独行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外商独资医疗产业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市场的公平竞争。(1)医疗机构的商誉好坏成为了群众就医时选择的一个重要标准。在2003年卫生部对城乡居民经常就诊单位的原因调查中,医疗机构的质量好坏在所有因素中排名第二。公立医疗机构由于发展较早,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医疗机构,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一方面起步晚,另一方面由于部分经营者只为追求利润而不进行诚信经营,使得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社会公信力较差。良好商誉的缺失导致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发挥作用。(2)规模、资金、技术差距。医院达到一定的规模,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其成本反而下降,此即规模效应。当医院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医院的效益增长幅度低于规模扩增幅度,即扩增“边际效应”将呈递减趋势。据国外研究显示,从投入产出效益看,综合性医院的规模以具有800~1200张病床最适宜。规模效应能阻止进入者对产业的侵入,它使外商直接投资医院处于两难境地。如果进入规模较大,则需要大量的资金,将承担与大规模投资相对应的高风险;如果规模较小,它又会处于缺乏成本优势的地位。医疗技术是一所医院的核心品质,除技术品牌最为关键外,还包括服务品牌、文化品牌和形象品牌。国有公立医院技术品牌优势十分明显,因此拥有大量忠实的就医人群,并主导着人们的就医习惯。作为外商投资医疗产业,必须树立自己的信誉和消除患者对现有产品的不认可,然后建立自己的客户群。在这段缓慢的、代价高昂的时期,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不得不承受缓慢的收入增长、较高的成本和较低效益甚至是亏损。
5.政府对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的影响力分析。我国医疗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生物和现代医药产业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为医疗产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随着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环境的改善,医药新品种的上市速度加快,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上升。而且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将迎来外商投资的新机遇。国有公立医院在政府的支持下,积聚了大批高、精、尖的医学人才和医疗设备,形成了相对垄断的技术优势。而外商独资医疗产业与政府的关系则体现在进入管制、制度环境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1)进入管制。国内医疗单位实施药品零差率。虽然外资医院可以自主定价,但市场引导下价格不能定高,只能持平或低于本土医疗单位。另外目前推行的基本药物制度,使得公立医院能够获得政府相应的补助,而外资医院被排挤在外。在社会医疗保险定点、银行资金借贷、人才引进及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审、医院等级评定、建设用地审批以及政策信息等方面,外商投资医院都无法与公立医院抗衡的情况下,外资医疗产业只能寄希望于卫生系统的公正化。而目前卫生系统管办不分的趋势尤为明显,对于外资医疗将会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全,医疗行业有很多的法律法规。建设要符合国家规划、设备采购需要审批、技术需要准入、诊疗要许可、医师执业要注册、收费要按国家标准、技术操作有规范等等系列问题都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进入医疗行业远比其他行业复杂得多,我们将在下文专门介绍。(2)制度环境。卫生部规定营利性的医疗机构不能成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定点机构,而外商投资医疗机构又被归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而大多数的商业医疗保险又被国有保险公司垄断,国有保险公司对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歧视又严重限制了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的需求来源。在财政上,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不仅不享受任何的财政补贴或优惠,税务部门还对经营三年以上的外商投资医疗机构将征收5.5%的营业税和25%的企业所得税,使得外商投资医院产业并没有发挥其对公立医疗机构病源的分流作用,难以打破公立医疗机构的垄断地位,从而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良性竞争。(3)政策支持。2000年卫生部和外经贸部联合制定了《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暂行管理办法》,截至到2001年11月,经卫生部批准设置的中外合资合作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有38所,门诊部各类139所,进入市场方式以合作经营方式为主。上海自贸区设立的外商独资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开放市场,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多选择,对国营医疗机构产生一定影响。
从我国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还不具备强烈竞争力,但在需求要素和相关产业等方面尚有一定优势,而在企业竞争和生产要素等方面则存在较大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在生产要素方面,外商投资医疗产业能以高薪引进人才,通过健全的培养机制和较好的待遇来吸引人才,但是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在资本运营上,医院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我国的外商投资医疗产业产权结构明晰,融资渠道多样且难度较低,虽然前期资金投资大但一旦适应市场发展速度会迅速上升。而相比较国有医疗机构在发展中资本雄厚但是产权不分明,在资本运营上处于劣势。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医疗需求量也获得急速扩张,外商投资医疗产业能够给予人们高技术的医疗服务。同时需求结构的多样化要求医院提供多样的医疗服务产品,而这正是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的产业竞争力所在。在支持产业和相关产业方面,随着中国医疗保险业刚起步,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外商独资医疗产业相关产业只有与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紧密联系,才能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羹。产业竞争力方面,外商投资医疗产业在服务和管理上都具有优势:服务流程合理、灵活,管理科学,而竞争对手国营医疗机构拥有本地优势,垄断了绝大部分政府的资金、医疗技术和人才,公立医院管办不分的体制在市场准入、政策环境和行业监管等方面很强大。外商投资医疗产业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经验,自身有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更为广阔,但是树立品牌和建立社会信誉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不断完善,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波特钻石模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个要素是政府,医疗卫生政策的不确定性、医疗保险制度对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的歧视性以及税收负担的问题,都对外商投资医疗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是在政府主导的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医院设立的系列政策,使得发展外商投资医疗产业具有必要性。
上海外商直接投资医疗产业对我国医疗产业的影响:
开放卫生服务领域意味着我国“以药养医”政策面临国际优质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上海自贸区这一开放领域将使外商投资医院继续与尚未成熟的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博弈。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外溢效应”是指FDI对东道国的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或发展能力发生无意识影响的间接作用。Chen(1996)从跨国投资外溢效应的作用方面入手描述了外国直接投资将带来的影响。
应用于上海自贸区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医疗产业,经外商投资医疗企业培训的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将逐渐流入国内本土医疗企业,有助于本国医疗企业效率的提高,从而间接提高整个国家医疗服务产业的人力资本积累。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医疗企业拥有比本土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他们的进入打破了国内原本的竞争市场,落后的生产企业被部分挤出市场,降低了国内本土医疗企业的市场份额;外国直接投资医疗企业实行高工资制度,本国优秀的人力资本被吸引,造成本国企业人力资本的减少;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利用雄厚的资本和广泛的信息来源,抢占了原本由本国企业利用的稀缺资源,使得国内医疗企业采用更有效率的生产和管理手段。就中国前期对外商投资医疗服务的制度环境和进入管制来说,外资企业不能完全占有市场即垄断卫生服务,从而导致本国企业因其进入使效率提高,带来利益增加。就自贸区未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前期基础看,外商投资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建立了深层次合作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系纽带,从而形成一张覆盖广、效率高、可控制的外商投资医疗机构网络。外商投资医疗机构自身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受卫生部政策限制,在无法提高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只能通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取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也层出不穷,高昂的经营成本和退出成本,导致许多外商投资医疗机构在恶劣的环境中要求得生存,不得不通过夸张的医疗广告、昂贵的药价甚至误导消费者等非法手段来提高收入,从而使外商投资医疗机构整体信用缺失。FDI的外溢效应和经济发展门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当地人口数量之间存在的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则强调了一个地区自身经济发展素质的提高在吸引FDI、有效地发挥他们在经济中的正面促进作用中的重要意义。需要警惕的是,当地开放程度和FDI外溢效应存在反向相关关系,一味地追捧外资,扩大外资的占有率不利于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上海自贸区的引入应该合理分析FDI的外溢效应,适度调整政策法规,既不过分压制,也不恶意追捧,才能使上海自贸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医疗产业形成正面影响,从而以上海为基础,辐射带动全国医疗卫生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1] 彭海柱.外资医疗在我国能否成气候[J].医药世界,2002(7)
[2] 徐明霞.浅析上海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状况及特点[J].华商,2008(18)
[3] 吕彦儒.上海自贸区—为中国改革再探路[J].环球人物,2013(9)
[4] 郭芳.上海自贸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J].中国经济周刊,2013(9)
[5] 刘晔蕾.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外商投资医院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4)
[6] 全晓明.运用5种竞争力量模型分析医疗产业结构[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
[7] 邢亚伟.医药产业政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3)
[8] 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
[9] 胡盛杰.外资医院与国有医院服务观念和管理之比较[J].中国卫生经济,2001(20)
[10] 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3(6)
[11] 刘萍.中国利用外资办医的政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3(6)
[12] 吴金泉.从服务理念到竞争力—国有医院与外资医院服务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2(21)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1级国贸专业 广东广州 510000)
(责编:芝荣)
F710
A
1004-4914(2014)01-0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