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2014-04-27 01:29:02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工作报告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开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搭建了一个跨部委、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政金介、媒商用协同创新的高端服务平台。2013年12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换届,经中组部批准,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路甬祥同志当选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希望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在甬祥同志领导下取得更大成绩,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路甬祥会长从战略高度对促进会的工作予以指导和部署,强调要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促进会自身能力和功效。

在理事会的领导下,促进会的各项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2014年主要工作

(一)加强政策与软科学研究。承接科技部创新体系办公室《关于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的研究》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年度态势分析报告》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完成了中国科协《院士工作站》的研究课题;完成了何梁何利基金年度获奖科学技术工作者科技成就与创新业绩评价报告,对46位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励的杰出科技工作者进行了深度评价,并在《中国科技产业》杂志刊登;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承担了中国科协“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研究课题,先后到杭州、宁波、昆明、深圳等地企业及高校进行调研座谈,课题将结题。

(二)指导全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的认定工作。对已认定80余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指导。推动建立区域、园区和产业集群等不同特色产学研示范园区,发挥示范、集聚、辐射作用。今年湖北省宜昌市、广东省四会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济宁国家高新区、广东茂名高新区、白银高新区、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深港产学研基地等积极申报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试点。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的试点工作得到了产学研界的重视和认可。

(三)支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联盟作为一种创新型组织深受产学研界欢迎。目前,我会已支持构建了不同类型的产学研联盟60余家,如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健康管理产学研联盟、产学研标准与质量认证等行业或区域型协同创新联盟、可见光通讯技术、新材料产业、教育信息化、疼痛康复诊疗、绿色规划设计、可穿戴计算产业、循环农业等综合性新兴产业和学科类创新联盟。军民协同创新产学研联盟、校企协同产学研联盟、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木本油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与反侵权假冒产学研联盟等一批新的联盟正在筹建中。

为了指导联盟健康发展,我会成立了由副会长干勇院士为主任的联盟专家委员会,今年9月召开联盟工作座谈会,干勇院士就联盟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指导意见,科技部创新体系办公室主任徐建国同志介绍了科技部在联盟试点工作方面的情况,对解决联盟建设中的具体问题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在国家标准委的支持下,我会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在北京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在共同关心的标准化领域积极探索评估合作的途径,帮助联盟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实现促进会管理和标准化活动的全面提升。

(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升为企业、高校和地方创新服务能力。路甬祥会长率先力行,深入基层调研考察。今年5月,路甬祥会长亲自带队,实地考察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单位和示范企业。先后到海南省“十二五”重点项目——海南金盛达建材城、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海南陵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汉能公司、英利集团进行调研,指出:企业要不断提升创新理念,在建设绿色、智能网络建材等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更好地服务民生,建设美好生活,通过创新设计和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总装备部原副部长、科技委李安东主任的支持下,我会与总装备部相关部门于10月进行座谈,对新形势下军队与地方产学研用结合,为推动军地协同创新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今年10月,路甬祥会长实地考察了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中国建材集团,路甬祥一行参观了中国建材总院光纤面板生产基地、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总院展室,并听取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建材集团副董事长、中国建材总院院长姚燕的工作汇报,给予了高度评价。

促进会一年来还调研考察了上海、重庆、海南、云南、新疆、福建、深圳、哈尔滨、江苏徐州、张家港、浙江宁波、河北石家庄、广东惠州、山东济宁等地区和部分企业,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无锡太湖学院等高校。通过调研考察、举办专题座谈会专题讲座等形式,了解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增强了为企业、高校和地方创新发展服务的能力。

(五)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中国科技产业》杂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网、中国科技产业网、中国协同创新网“一刊三网”的宣传促进作用,及时对我国产学研合作的最新动态和科技创新取得的经验成果予以宣传报道,特别是《中国科技产业》杂志已连续12年获准参加全国“两会”的宣传报道,在社会各界产生了积极反响,今年6月,会刊《中国科技产业》杂志迎来了创刊300期,在北京经开公司的支持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官网进行了重新改版。“一刊三网”已成为产学研界具有影响力的重要宣传平台。

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创新服务电商平台+创新信息垂直搜索引擎+产学研合作生态圈”,解决了“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共享、互动交流不通畅”等瓶颈问题,为企业智慧成长和区域行业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了助力作用。平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经过试用,从1.0版发展到3.0版,得到用户的好评和肯定。

我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选编了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三诺集团、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上海化工研究院、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等7个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这些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总结、推广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模式、发展经验、创新规律起到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路甬祥会长对7个好案例的编写做了批示,“坚持标准,好中选优。用好案例带动更多更好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发展转型、产业升级、提质増效、节能减排,促进实现‘三个转変’可以联系主流媒体选择刊载,扩大影响”。

(六)扎实做好产学研合作奖项评选工作,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申报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经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设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激励和鼓舞了更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事业中。

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相关细则,经过认真、严谨的评审,截至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共评出1658项,其中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50名、产学研合作创新奖582项、产学研合作促进奖578项、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448项。产学研合作奖励表彰工作备受产学研各界关注。今年,各地十分踊跃申报产学研合作相关奖项。根据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产学研奖项奖励办法,经专家严格评审公示后,300多单位和个人获得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在第八届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开幕式上对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和颁奖。

从今年开始,经国家科技奖励办批准,我会将把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的优秀获奖项目推送参选国家科技进步奖。

(七)积极开展两岸四地科技交流活动。今年5月我会与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在昆明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专项活动——两岸四地科技论坛”专项活动,吸引了两岸四地200余位政产学研界代表参加,就“创新投资与产业升级”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受到中国科协和两岸四地代表的好评。会议提出,筹建两岸四地协同创新联盟,我会正在积极参与筹建。

(八)认真做好第八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2014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年会各项筹备工作。2014年会暨第八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由我会与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路甬祥会长对会议方案提出“要抓紧落实,将年会组织好,形成表彰先进、促进合作、示范带动、交流互动的年会,推动政产学研,媒用金各界的通力合作,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加力!拟可考虑增加一个媒体论坛,加大产学研案例传播力度!”

在国务院国资委等20余个部委多年关心支持的同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作为支持单位对大会予以支持和指导,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的重要与承担。

深圳市政府对会议高度重视,责成深圳市创新委负责此次大会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在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市政府高国辉副秘书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王建华副会长向媒体发布了这次大会的重要意义。深圳市创新委和深圳市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等部门作为大会的承办单位对会议做了大量精心细致的工作。深圳市各关联部门给予了积极配合支持。

(九)2013年12月换届工作结束后,我会完成了在国务院国资委、民政部的备案手续,年检达到合格要求。同时,在接受国资委专项审计和综合调查中,我会均符合要求。

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我会作为中国科协的团体会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我会组织专家参加了今年10月在河北保定的全国学会专家与企业接洽对接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撑。

换届后,按照会领导的要求,我会完善了岗位职责和各项规章制度(秘书长办公会制度、秘书处例会制度、文秘档案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员工因公出差管理规定、印章管理制度、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会费收取方法及会费标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积极参加国资委、民政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部门组织的能力提升培训,鼓励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工作人员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我会与人社部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先后举办了六期高级科技(研)经费管理师岗位能力和科技项目管理师岗位培训。经过培训和考核已有1000余名学员获得岗位证书。

二、存在困难与问题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产学研合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需要进行创新设计。如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跨部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评价体系和标准,健全相适应的法律保障体系,如赋予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法律地位等。

产学研合作尚没有形成资源汇集的创新平台,合作层次较低,面向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所需的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协同创新力度还远远不够。

自身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促进会今后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2015年工作要点

路甬祥会长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二届一次理事会和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会议的报告中提出,要认真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视加强战略和政策研究,总结产学研合作经验与规律,把握产学研合作领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和发展战略;要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针对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家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不同内容和要求,梳理相关工作,提出改进和加强工作的思路和举措;要积极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促进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以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改革发展举措,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进一步发挥社会团体作用;要重视培训和研讨,促进支持协同创新和协同创业,培育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主体和内生动力;要完善创新服务,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瞄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重要领域,推进基础研究、前沿先导技术研究,加大对中试环节和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推动高端科技民生利用;要建立全国产学研创新成果数据库,对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创新成果进行梳理,通过举办活动来进行转化;要引导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技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重视职业技能培训;要完善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认定和评价指导工作,支持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和集聚;要做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评选和奖励工作;要加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服务能力;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探索国际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指导,把继续落实路甬祥会长提出的要求作为工作重点,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思维和务实工作,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合作在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战略和政策研究,总结产学研合作经验与规律,把握产学研合作领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并编撰出版《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态势分析报告》,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哪个专门组织对全国产学研合作整体态势进行调查和分析)。

(二)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挥跨部委、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产学研、政金介互动高层平台的优势,为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技术普及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做好服务工作;针对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不同内容和要求,创新科技服务业模式与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和能力,做好政府职能转移第三方评估专家库的咨询工作。

(三)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精神,探索创新产学研合作法律保障与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机制。推动知识产权市场化改革,加大对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创新成果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催生更加蓬勃的创新创造创业热潮加力。

(四)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军民协同创新,促进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支持筹建军民融合专家委员会和军民协同创新联盟,支持建立军民协同的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促进军转民、民支军、军民融合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为我国综合国力、创新能力、公共与国防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做好服务。

(五)进一步提升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的社会影响力,在国家科技奖励办的指导下,做好评选工作。总结推广优秀成果、杰出人物、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编纂出版“中国产学研好案例”。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在海南金盛达建材商城调研考察。

为“何梁何利基金”推荐创新人才,为“万人计划”推荐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为中国科协推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优秀创新成果、优秀创新企业。

拓宽与媒体的合作,建立产学研传媒工作委员会,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激励、鼓舞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六)继续支持建立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构建与新兴产业和民生产业关联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战略战略联盟。完善产学研创新示范基地认定和评价指导工作,及时总结基地与联盟建设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引领和示范,为提升我国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作出贡献。

(七)在科技部、工信部、国资委、中国科协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重点支持认定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及时总结企业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创新规律,研究探讨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新做法、新模式、新经验,总结示范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好案例。

(八)推动建立产学研创新基金和产学研合作奖励基金。探索产学研结合中资金瓶颈问题的解决途径,在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支持下,加强金产学研与用的紧密结合,以产学研项目合作为抓手,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

(九)组织筛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较好、项目成熟度高,商业模式好,投资风险低的科技成果和项目。建立产学研创新成果项目数据库,推动产学研金的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十)进一步推动各省市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的建立。不断完善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的组织结构,加强促进会的会员队伍建设,整体提升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十一)加强两岸四地合作与交流。协助中国科协办好首届“协同创新澳门论坛”,筹建两岸四地协同创新联盟。

与深圳市联合举办首届国际协同创新投资论坛,筹建产学研国际协同创新联盟,整合国际创新资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果,推动我国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第五届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年会贺信中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以来,在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互动协作,整合创新资源,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促进会深入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完善体制,拓宽渠道,创新形式,不断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水平和实效,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求,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努力构建我国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新优势。围绕“三个服务”(为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服务、为加快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服务、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服务)的宗旨,在整合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回顾2014年,展望2015年,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下,产学研合作创新呈现出积极良好的发展势头。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国之路,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媒金介用的协同创新与深度融合,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奋斗目标作出新贡献。

猜你喜欢
产学研协同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公民与法治(2022年5期)2022-07-29 00:47:28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 00:39:42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传媒评论(2018年1期)2018-03-22 01:24:26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中国公路(2017年18期)2018-01-23 03:00:32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高职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