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梅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已深深地融入在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人们与网络传播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密切,使用网络传播的人群也逐渐普遍化,特别是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教育也应运而生,网络教育具有便捷性、开放性、迅速性、丰富性的特征,可以有效地满足青少年对知识的学习。因此,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理论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性性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网络传播是在传统传播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传播的新特点进行研究而提出的新概念。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高级传播活动。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传播起源于因特网的前身ARPANT(阿帕网)的投入使用,并随着因特网的发展而发展。
1.2.1 虚拟性和真实性
互联网是营造了一种虚拟现实空间,经过网络传播所显示的是以信息形式再现的现实,它以信息、声音、图像、文字、音响等作为自己的形式,以及更加不断完善的计算机科技手段,让你感受到他的真实存在,创造了越来越逼真的现实环境,形成了另外一个时空概念。[1]现代网络传播技术让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但网络传播的内容是来自真实的世界,只是在传播过程中把现实虚拟化了,所以说网络传播把实体的现实与虚拟创造的内容显示连接起来。
1.2.2 即时性和互动性
与传统传播媒介相比较,网络传播中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速度快很多。网络传播在短短的数年内,将信息传播的时间观念又推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时性。在网络空间,实时报道可以真正做到不间断的全程报道,即时即地发布。对于受众的反馈,是即时发生的。受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可以利用email,bbs、新闻的评论窗口等途径在第一时间将思想和建议原汁原味地反馈给信息的发布者。[2]网络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在某种角度看,正好可以补充课堂教育,可以说是性育的有效延伸。其24小时不间断地把相关信息进行传播,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随时接受所传播的相关信息,无形中增强了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的效果。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的传播力量越来越不可忽视,而网络传播以它独有的双向网状传播模式冲击着传统的传播模式,并且发挥出更加强大的传播的功能,不仅仅带有网络传播的特点,还很好的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在传统的传播学理论中,传播的过程模式大致分为三个基本模式:①线性模式,②控制论模式,③社会系统模式。然而,网络随着时代的进步会越来越复杂,网络传播的模式和功能也将会具有更多不同于传统传播的地方,或许还会衍生出其他更具有优势的传播方式。
在网络上进行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也是健康的,它必将对我们教育未来的变革产生持久而积极的推动力。网络传播打开了长期以来传统的封闭式性教育的大门;提升了教师队伍现代化的素养;加快了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步伐;学校内部许多闲置的优秀人力资源和教学资源得到了较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并转化为一种社会资源,服务于更广大的学生;推动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并使之得到了更广泛有效的合理使用;引入了新的性教育的机制和运作及管理模式;扩大了性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了性教育的实际效果;拓宽了学校在构建终身性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和发展思路。
互联网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极大地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未成年人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网络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
互联网上刊载大量具有煽动性、黄色、暴力和低级庸俗的内容,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很多犯罪分子利用网站、网吧提供的平台,针对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弱的特点,利用上网聊天的机会寻找目标实施诈骗、抢劫、强奸等犯罪活动。[3]由于未成年人自控力较差,沉迷于网上聊天、玩游戏、甚至浏览不健康网页等,导致“网络成瘾综合症”,出现个性化极端化情绪,低落和孤独感,疏远家人朋友,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等一系列情感心理问题,造成人格不健全。
网络性教育是指根据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传播的一些优势,针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具体情况,分别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青少年进行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性安全等性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规范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学习活动。目前尚没有一个标准的性教育网上运作模式。网络性教育体系应包括推动模块、支持模块、核心模块、管理模块和牵引模块。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网络传播中的性教育模式。(见下图)
图1
推动模块指最新网络技术的研发。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网络性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动因,因此最新网络技术的研发必将推动网络性教育工作的发展。网络性教育工作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提上议程的。传统的性教育工作主要借助于课堂教育、校内刊物和各种宣传栏进行,随着网络进入校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校园论坛的讨论中来,社会上各种新的知识和思想逐渐成为讨论焦点。当前,我国性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走进网络,做好网络教育的把关人、如何进行有效的网络议程设置,从而达到较好的性教育效果成为网络传播的当务之急。因此,有效地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必将推动学校网络性教育工作的开展。
支持模块指校园网和专题性教育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校园网已成为各学校进行网络性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校园网性教育工作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与学生沟通交流。支持模块包括校园网和性教育专题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校园网是全校范围内的局域网,它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发布信息、交流思想的网络平台。建设和维护校园网,需要学校投入相应的资金,选用适合的网络硬件和技术,聘用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来完成,并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运行和维护机制才能保证网络平台的稳定。专题性教育网站可汇集各种性科学理论、性知识和性文化等,用多媒体的方式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寓教于乐,起到更好的性教育效果。
核心模块即学校网络性教育主、客体之间以网络为媒介进行的交流。互联网为性教育主客体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新型平台,尤其是不同学校的BBS往往是各校学生网上聚会的重要场所,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学生中的种种思潮。通过充分利用各学校的BBS,身为“把关人”的学校性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虚拟性、匿名性、交互性,进行网上性教育工作的交流,并根据现实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难点问题,集中各方力量进行集体研讨。因此,主、客体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流应成为高校网络性教育的核心因素。
管理模块指提高高校性教育工作者素质,并在实际的网络性教育工作中严格当好“把关人”,并建立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监控与建设并举。在这其中性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当好“把关人”是最重要的。首先学校性教育工作者要通过技术手段对校园网进行控制,严防闲杂人等随意发言,保证校园网内言论的纯洁性。另外也要加强校园网的安全管理,防止黑客入侵和病毒感染,使网络性教育能够在更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同时,把关人还要利用自身综合素养比较较高的优势,对校园网中的专题性教育网站内的信息进行严格地审查,及时筛选掉涉黄、低俗,下流的不良信息,也确保学生们能够接受到更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更健康的相关的性教育信息。
牵引模块指学校的性教育工作者要经常主动进行网络议程的设定。高校性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地选取若干健康的学生较感兴趣的议题发布在校园网BBS和专题性教育网站上。牵引模块即网络议程的设置。依据“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媒介通过加大对某些问题的报道量或突出报道某些问题,能影响受众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认知。因此,在学校网络性教育工作中,作为“把关人”的学校性教育工作者可将一些欲宣扬的性教育的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宣传。
建立网络传播中的青少年性教育模式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是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青少年的性教育是关系社会稳定,关乎国家未来和前途的一件大事。通过健康的性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掌握比较系统的性知识,形成终身教育观和终身健康观。网络传播中的性教育模式从不同时间和空间使青少年接受性教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健康性心理的形成及身心健康的发展。
[1]白宇.网络传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2]姜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3]张云霞.农村初中生上网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与对策[J].教育界,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