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么,具体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在和谐师生关系中加强情感交流
师生情感的交流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与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取向,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为学生认知活动提供了条件支持,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翠鸟》这节课时,有一段是描写翠鸟敏捷行动的,很多学生都表示不是很理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利用问题进行引导启发:“作者说翠鸟行动敏捷,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翠鸟行动敏捷?”经过交流讨论,大多数同学都能找到“叼起”“像箭一样飞过去”“锐利”和“难以逃脱”这些直观的词语,但对于这些“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隐涵的句子却熟视无睹。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模拟翠鸟捕鱼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翠鸟敏捷的身手,然后再提出问题:“当水波荡漾、苇秆摇晃的时候翠鸟飞到哪里去了?”瞬间学生就理解了句子含义,体会到语句的精炼和生动。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富有艺术性的语言准确的刻画、透彻的分析、绘声绘色的描绘,让学生備受感染,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节课的时候,笔者首先用低沉的语调朗读课文,营造抑郁悲痛的气氛,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悲痛情感,突破教学难点,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语文实践活动,如故事比赛、诗歌、作文评比、手抄报、成语接龙等。在实践活动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实际上,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有的写字很漂亮,有的作文写得好,有的普通话讲得好,还有的善于表达,所以我们要尽情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还不懂得将自己的特长优势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加强引导,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当学生进行一项实践任务之前,教师要正确估计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所以及时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