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智
小学数学问题兴趣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光靠课本是不够的。诚然,记得曾有位教育家说过:“教材仅仅是众多媒体的一种,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交往和对话这种独特的情境中,对课程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建构,在这种加工和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某种情感的体验、生命的热情、价值的某种成熟,同时,知识和技能的锋利是水到渠成的必然。”像这样如此说来,光靠数学课本显然是不够的。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课程标准》中对教材编写意图说明的同时,真正消化理解教材,既让教材为我所用,又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学会灵活,能应用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增删、调整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作综合化的拓展渗透,这样必将能从有限的教材中再生无限,于“滞后”的教材中开掘鲜活,在“片面”的教材中构架完整,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比如说,有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课时,出示这样一首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写弄春色。”问题:(1)那个字出现的最多?共几个?(2)“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这样新颖题材的引入,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注意的问题是合作,追求形式与效果的统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于是乎有不少教师,倒也挺好,马上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接受新事物很快,也学人家搞起了小组学习,不过他却把小组合作当成法宝,好像一节课假如没有小组合作,没有小组讨论便不是一节完整的课,弄得小组合作满堂飞。比如说,有的低年级教师教“9”的认识时,摆9跟小木棒、9个图片,也要求小组合作。实际上,这些数学活动学生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没必要再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这样的合作不仅不能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反而会让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与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我们不能搞形式主义,而应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去追求形式效果的统一。
再次,要注意的问题是结尾,是“问号”不是“句号”。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习惯地对学生说“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教师就放心了,学生也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育是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这样好像无可厚非。其实不然,教师下不了台,收不了场,岂不难堪。但学生懂了就完事了吗?未必。其实,小学生是有思想的,满脑力充满着好奇心和疑问的。但他们缺少的是课前没有思考的空间,课后没有问题的延伸,这样的教学无疑會扼杀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天赋和创造能力。所以,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是既要切断“尾巴”,又要留有“尾巴”是让学生呆着“问号”离开课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把学生引向更为广泛的数学阅读。让学生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在生活里得到完善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