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症结与破解方法

2014-04-25 18:27:36龚红梅蒲毅斌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作文思维语文

龚红梅 蒲毅斌

作文教学的难题难以破解,学生作文写作难以解决,很多研究者从学生的角度找原因,但是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师,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作文课堂教学成效甚微。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对策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试金石,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是低效能高付出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失败的,因为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直至高中毕业,依然说到写文章就痛苦,写不出符合作文教学要求的文章。客观地说,若学生未能攻克作文难的堡垒,真正应承担责任的是语文教师。

一、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作文训练的各个环节弱化,难以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

许多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作文训练的各个环节体现出严重的成人化倾向。叶苍岑教授讲得很恰当正确:“作文教学存在的弊病,主要原因是出题不当”。我们的命题很多是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有时学习国外的作文教学思想,对小学生也大谈人生的价值、责任,教师布置作文时,反复强调,要微言大义,以小见大,要选取有价值的重大题材,写有积极意义的题材,要反映生活的本质等。很多条条框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教师对作文的评改标准是教师自己成人化的,所以,很多反映学生真实状况和体验的东西,往往被视为消极的东西,处于评价的盲点位置。如有的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我就是那么懒惰,懒得去学习,懒得去做作业。我就是要在上课时睡觉,在地上乱丢垃圾,你嫌我脏,不讲卫生吗?那你就别和我坐在一起。别告诉我这是错的,别跟我讲什么大道理,我就是这样……”这样的表白,文通字顺,表意、中心明确。按常理与传统,往往应该被否定。虽然看法不正确,但未必就不是一种真实的心态,学生写出来了,即使不正确,我们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并衍生新的作文命题。

其实,学生的作文可以是稚嫩的、不成熟的,甚至是略有消极的、错误的,对学生作文的命题、指导、评价不应站在成人的角度,不应照搬文学作品的鉴赏标准,更不应把学生作文引向文学家的文学追求的道路上去。

2.作文教学缺乏一贯性和梯度,难以有效衔接

教师的作文教学缺少面向全局的考虑与安排,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各自为阵,杂然无序,我们只要认真研究从小学到初中、高中的新课标,就会发现作文教学的要求不一样的,是有明显的梯度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高中语文新课标“课程目标”,基本参照了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中“写作”与“口语交际”的内容,强调了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并重的课程原则。在提法和要求上有了一些更高的要求,引领高中作文教学在差异中实现质的提升。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一环紧扣一环,指向更高阶段作文教学的终极任务。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师也犯了一个所有家长都容易犯的通病,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中学化,超前拔高,急功近利,结果那就是到了小学毕业前80个人的学生班只有近20%的人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80%的人根本就不会或者不愿意写文章。在以后的学习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作文教学永远的失败者。

3.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研究,没有教会学生使思维明晰化的方法

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认为,创作过程有积累素材期、构思期和写作期三个时期。而这三个时期中,最困难的是构思期,因为这是写作思维由“模糊”趋向于“清晰”的关键。构思期,就是使作者思维明晰化的过程。这困惑着作家,更困惑着学生。学生作文,当然和文学创作不一样,但是二者的关系确实密不可分,没有写好作文的基础,就谈不上什么文学创作。关键是我们不能按文学创作的要求来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作文。因此,学生以及任何人写任何文章的过程和创作过程是一样的。我们只有把围绕一个话题(或者命题)的所有问题想清楚了,把握住了,明白自己想要说些什么,把这些弄清楚了,思维明晰化了,最后才能把思维的过程,用语言记录或表现出来。当然,思维结果并不需要都表达出来,我们总是根据需要有目的和有选择地加以表达。而我们对如何促使学生的写作思维趋向于“条理化”“清晰化”的问题,研究得还很不够。学生的思维明晰化自然和学生的阅历,思维的深广度有关,但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中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围绕话题进行思维细化和扩散的训练,对学生思维明晰化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4.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是语言的“巨人”,写作实践的“矮子”

“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项,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语文教师本来应该是运用语言的楷范,引导学生下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自己乐于“下水”。但是,很多教师却认为作文是学生的事情,乐于做岸上的游泳教练和裁判员,不愿意亲自“下水”。在以教学为中心的中小学里,教不好书的教师,或者学科分数不能出人头地的老师难以见到出头之日。如果教师能够写出高质量的范文,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进行习作指导,不仅学生的写作活动将会更加有效,而且也能增加学生对写作活动的浓厚兴趣。

5.过于强调写作技法与诀窍,忽视任何“法”都不能偏离中心,乃至影响表达

叶圣陶说过:“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鲁迅从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说法,他说如果我们一味地相信技法,“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然而,在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是非常相信写作技法的。作文指导课上过于注重形式,讲求捷径:如何选材,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等,归类分析,很翔实。他们把这种技法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公式,是解决学生写作难题的惟一方法,可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正因为如此,靠教师的写作技法的讲解是绝对解决不了难题的。对学生讲作文技巧,不是沒有用处,而是要适时进行。很多学生文章的语言非常华美,文学性很强,但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技巧是为表达服务的,任何技巧的运用都是为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绝对不能以文害意,为了技巧而技巧。

在小学阶段,只要学生能够把自己真实世界里的生活,或者想象中的生活,用朴实的语言,准确、完整地表达出来,没有技巧的点缀,也是非常成功的。中学阶段,初中作文教学的进程中,逐渐增加技巧的教学内容,为高中阶段娴熟地运用技巧作文做好铺垫。

二、作文教学难题的破解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1.作文教学要做到生活化和理想化的结合

叶老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作文训练要与学生的生活接轨,力求生活化,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学生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个波澜,一种表情,甚至一言一行、一字一语,都可作为我们命题的依据。学生的生活可以是家庭里的,可以是学校的,可以是课本上的,可以是社会人生的,涵盖面非常广。教师不要人为地设置禁区和条条框框,要指导学生自由地表达。作文教学的视野很广阔,可以关注现实的世界,也可以描绘超现实的理想化领域的东西。

2.作文教学要做到个性化和共性化的结合

个性通常是指一个人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作文教学要力求个性化,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活跃,不受俗套影响,有独特新颖的构思及内容,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同时,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运用独特的、个性化的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在写文章中能充分展现自我。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范文的示范性作用,还要善于指导学生作好个性化语言的学习和积累,把从报上看到的,广播、电视里听到的,别人说话中零星的、散乱的有个性化的课外语言材料记录下来,以备作文的不时之需。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注入个性化的思考,运用个性化的手法,写出自我独特的个性化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当然,共性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作文规律的把握以及主流价值取向等。

3.作文教学要做到实用化和文学化的结合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都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课堂作文教学,一是为了解决实际的“应需”,变不想写为我爱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将作文变成学校学习生活中展示自己、小试牛刀的利器。这就要求学生作文必须实用化。二是在不同的考试中能够拿最好的分数,解决“应试”。这就讲究文学功底,要求文学化。作文教学不应受考试指挥棒的干扰,应立足实用,追求文学化,分步走,不同阶段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先求其“通”,做到文从字顺,结构完整,言为心声,辞能达意。再求其“好”。做到见解深刻,形象丰富,文采飞扬,个性突出。其实,学生作文没有必要承载太多的成人化的沉重话题,即使无聊心境的记录宣泄,只要表达得酣畅清楚,一样是美文佳作,值得肯定。

4.作文教学要做到课堂化和网络化结合

作文课堂化,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得法”,教师的指导要少些花架子,多下真功夫。网络化实际上就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很多学生喜欢上网,教师可以和他们成为QQ好友,利用网络的虚拟与非实名制,鼓励他们写作空间日志,要求写真实情感,教师与他们展开竞赛,并及时对他们的文章进行点评,好文章可以向外推出,消除他们的作文畏难情绪,让他们认识到作文其实就这么简单,激发他们的兴趣,最終使作文成为生活的利器。

三、结语

学校作文教学的目的毕竟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作家,因此,更应着眼于应用功能,要求不能过高。尤其是在各种考试作文的评价上,高分文章适当降低文学性标准要求,不要过多看重技巧和形式,要以内容的表达是否流畅,是否有个性等为主,这对于增强学生作文的激情,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当然,任何时候,文无定法,“条条道路通罗马”,任何方法只要适合学情的,都是最好的和最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叶苍岑.中学语文教学通论.

\[2\]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

\[3\]王慧芳,蒲毅斌.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有效性策略.课程教育研究,2013,(8).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李振村.于永正教育格言解读\[J\].小学语文教师,2003,(10).

猜你喜欢
作文思维语文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