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 曹辛
美国总统奥巴马自2014年4月23日周三开始对东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四国展开访问,而就在这一期间,中国海军将在东海举行大规模训练。
乌克兰事件之后的东亚,变得非常敏感。美国在克里米亚被俄罗斯吞并之后,唯恐东边又出事,让相关官员对外放话安抚盟友。这使得日本、菲律宾又再兴奋起来,从而加大了中国的压力。不仅如此,南方周末美国的消息源还显示:奥巴马此行还力图加快推动日美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谈判,力求取得收获和进展,最终建立美国在亚太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以TPP主导亚太经济
“要是和安倍TPP谈得不顺利,奥巴马这次就白来日本啦!”这几天正在紧盯这个事件的日本《朝日新闻》驻美国记者奥寺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这是奥巴马东亚之行的主要任务之一,“他不会谈什么历史问题”。
TPP被称为“前所未有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议”。它的产生背景是:面对西方经济的不景气和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东盟、中日韩经济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主要形式的快速整合势头很猛,而美国却被排除在外。美国试图通过这个协议介入东亚经济整合,主导亚太经济,有媒体评论说,美国是要把“东亚主义”变成“亚太主义”。
这个协议一开始就把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中国排除在外,而且它的相关规则还规定:后加入的国家不仅要接受“前所未有的高标准”自由贸易规则,还要获得已经加入该协议国家的同意。这使得在亚太地区保有较高关税税率的中国面临很大的压力。
但对于日美此次TPP会谈的前景,奥寺醇表示不乐观:“日本的农业等基础行业一直是受到政府保护的。”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安倍很难不顾国内相关行业的反对,完全满足奥巴马的需求,“他不能全部答应奥巴马的”。
此外,南方周末在美国、马来西亚国会的消息来源也显示:推动TPP谈判也是奥巴马访问马来西亚的目的之一,但是,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革、行业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两国间的谈判一直未能取得大的进展。
而且,就美国自身而言,奥巴马政府迄今也未能争取到美国国会通过相关的重要法律,尤其是没有得到贸易促进权(TPA),这样客观上使得奥巴马政府在和日本这样较大经济体谈判时很难一锤定音,获得对方较大的让步。即便两国政府谈成,也还要获得美国国会的批准,一旦不批,就要重新谈判。
目前最新情况是:日美为赶在奥巴马访日前达成成果,于4月9日至10日,由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和日本经济财政相甘利明在东京突击进行了18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着重讨论日本的牛肉和猪肉等5种重要商品的关税,但谈判失败;17日,《西日本新闻》透露:日本有望保持大米、小麦原有的高关税率,但对美国大米和小麦出口到日本单独设立优惠条件,增加进口配额。
因此,奥巴马此次访日在TTP方面能够获得的成果,恐怕有限。
安慰盟友稳住阵脚
在克里米亚被吞并,乌克兰危机还在演变的背景下安慰亚洲盟友,是奥巴马此次亚洲行的另一主要目的。乌克兰危机发生后,俄罗斯毫不犹豫地以全民公决的形式收回了克里米亚,美国和欧洲没有强力回应。
就欧洲的态度,几位欧洲外交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已经严肃告诉乌克兰政府,欧洲还要和俄罗斯发展关系,乌克兰不能加入欧盟,保持联系国地位就可以了;同时欧洲也不同意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应该中立,和东、西方同时发展友好关系。
其中一位欧洲外交官还透露:克里米亚危机前法国拟定向俄罗斯出口的直升机航空母舰,危机后换了个“海上救护舰”的名义,仍将出口给俄罗斯。
这一切美国全无表态,这使得美国在盟友前的国际信誉严重受损。近来日本媒体多次、公开地讨论:假如中国循俄罗斯先例,将钓鱼岛当做克里米亚,美国会出兵吗?结论是:“不会”、“靠人不如靠己”。
据介绍,奥巴马此行主要是安慰日本和菲律宾。对日本,美日将以发表联合声明的形式,重申美日安保条约的义务,强调对日本“行政管辖下领土”的保护;而对菲律宾,主要有两项内容:重新在菲律宾设立军事基地,重申保护菲律宾的安全。
奥巴马钓鱼岛最新谈话并无新意
最新情况是:奥巴马出访亚洲前夕接受日本《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这不仅使得日本舆论一片欢呼,也使得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但是仔细看奥巴马讲话的内容,就会发现情况并没有日本想的那样乐观——奥巴马原话说:钓鱼岛属于日本管理,因此属于《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范围内。而包括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内的美国政府官员也早就表示:美国对钓鱼岛的最终主权不持立场,但是承认日本对该岛屿的行政管理权。显然,奥巴马这次谈话并没有承认日本对钓鱼岛的主权,只是以“钓鱼岛属于日本管理”的表述,重复了美国政府原先的立场,唯一的意义就是给日本媒体提供了一个标题党的机会。而中国政府的立场涉及主权,中国外交部说: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因此奥巴马的最新讲话并无新意,反而说明了中美间在此问题上的高度默契。
但是,日本媒体利用此次奥巴马访日煽动舆论的行为,值得关注,中国必须就此向美国提出交涉,因为它将持续奥巴马访日的整个过程。
这里有一个问题:据介绍,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对韩国的访问重点是朝鲜问题,那么离开中国,美国能够处理朝鲜问题吗?答案显然是“不能”。
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4月21日到23日,靖国神社有一个类似中国清明节一样的春祭,而第二天24日就是此次日美首脑会谈的日子。
近日日本已经先后有内阁总务大臣、公安委员会负责人和大批国会议员参拜了靖国神社,美国务院为此专门发表了声明,要求日本“通过对话,以友好的方式消除(各国)对日本历史问题的疑虑”。但是,安倍还是以“内阁总理大臣”名义给神社供奉了祭品。
奥寺醇认为:这些美国不会当做问题,但是如果中、韩对此发出强烈反应,因为妨碍盟国间的团结,“这就是问题了”。
依据上述各种消息来源,奥巴马此次亚洲之行的利益逻辑是:通过TPP捞取经济上的好处,直至主导亚洲经济,。但是在奥巴马此次访问亚洲的安全议题中,朝鲜半岛问题又离不开中国;同时,美国又对中国有别的需求,所以要在盟友和中国之间搞平衡……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调研咨询小组主要成员、中共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俞邃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乌克兰局势还在演变之中,美、俄两国都不可能开罪中国,却存在着给中国好处的客观情势。因此美国现在不可能在亚太地区真正和中国对立,最多也就是表表姿态。
奥巴马此行,真的不是趟轻松差事。而中国相比之下要高度关注的,倒是那个把中国排除在外的TPP协议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