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晓娟 李毅
摘要:本文立足于紧缩货币政策的宏观背景下,主要研究紧缩货币政策下上市公司大量发放委托贷款会对其财务业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既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又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总結,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综述委托贷款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以期为上市公司的更好发展和今后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完善政策制定提供导向。
关键词:上市公司;委托贷款;财务业绩
一、委托贷款对企业财务业绩的直接影响
(一)委托贷款对业绩质量的影响
就目前来说,上市公司日益突出的委托贷款现象已成为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大多数学者主要针对委托贷款的动因、风险等方面进行研究,而鲜有研究委托贷款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委托贷款自其产生以来,不管是政府还是公众,都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证监会于2008年11月17日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列举项目进行了补充,其中一条便是“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而且规定上市公司IPO或是再融资时,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要取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两者较低者,证监会希望以此引导上市公司集中精力发展主业(樊行健、郑珺)。可见,对外委托贷款损益作为一项非经常性损益一定是影响到了企业的主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即对企业业绩产生了影响。周勤业,周长青发现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贡献率与公司业绩水平有较大的相关性。但是,许文静对2007年度沪市上市公司整体的实证研究表明,通过主营业务获取收益仍然是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主要来源(占93.49%),非经常性损益的存在并没有使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质量下降。然而,由于其只研究了2007年度的数据,其结论是否正确、是否随着时间推移和事态发展有变,仍需进一步考证。
(二)委托贷款的大量发放会削弱主业
诚然,上市公司涉足委托理财和委托贷款原本无可厚非,但在高利益的驱动下,很容易演变成了一种变相发放高利贷的行为,容易造成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和虚拟化(周长青)。宋淑琴对香溢融通的实证研究表明:香溢融通被委托贷款的高额收益所吸引,渐渐荒废了主业,而且逾期贷款和诉讼纠纷可能会给香溢融通带来巨额的坏账和利息损失。但由于其只针对某个企业进行研究,其结论的普遍性也需要我们进一步验证。邱书明,冯建民和凌海怡也用实证研究证明企业的长期投资对业绩的贡献并不明显,说明企业应依靠主业。委托贷款一般是企业的一项长期投资,它对企业业绩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贡献,但是这样的业绩是不可持续的。可见,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业务,会威胁到主业的地位,使主业削弱。
(三)委托贷款的回款、诉讼等风险
虽然委托贷款确实给企业带来了高收益,但是其风险也是不容小觑的。《贷款通则》中指出,银行作为委托贷款业务的中介只收取手续费,风险由委托公司自身承担。可见,委托方承担着很大风险,一旦委托贷款收不回,势必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甚至生存。周长青指出,上市公司委托贷款的逾期、被迫频繁展期甚至涉讼都揭示了其高风险性,不能只追求高收益而置风险于不顾。董萌筱,于鹏飞认为上市公司大量发放委托贷款加大了委托方的回款风险,更严重的是干扰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但是其对委托贷款的后果只进行了理论推理,没有进行实证研究,其结论的可信性还需大量数据予以支撑。
二、委托贷款对企业财务业绩的间接影响
(一)委托贷款通过资产结构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从财务管理角度讲,投资影响企业绩效并对此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如果企业资金投放得合理,其对企业业绩的贡献也将达到最大(王怀明)。Biddle基于资本逐利的经济规律,实证发现了公司投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邱书明,冯建民和凌海怡通实证研究了电子制造业,发现无形资产、流动资产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固定资产、长期投资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关系微弱。但是,刘百芳、汪伟丽研究发现山东省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企业的经营绩效关系不显著。他们的研究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是由于其研究只针对山东省,因此其结论的适用性还需要验证。可见,大部分学者认为资产结构对企业绩效是有影响的,然而在资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若企业持有大量委托贷款这种长期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就会减少,那么委托贷款也必然会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
(二)委托贷款通过薪酬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已有研究主要从薪酬内、外部公平性两个角度探究薪酬对公司业绩的影响。Clark和Oswald曾对5000个英国员工进行调查,发现对比方薪酬越低,其工作满意度越高。而吴联生、林景艺和王亚平从薪酬外部公平性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正向额外薪酬与非国有企业业绩显著正相关,负向额外薪酬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业绩不相关。这是因为我国国有上市公司CEO薪酬政策中较少使用绩效薪酬(Fung and Rui),而且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更注重自身的政治前途(吴联生等)。不难发现,当管理层薪酬实行年薪制且与企业业绩挂钩时,管理层有动力提高企业业绩(吴联生等),在这种情况下,委托贷款以其利率高收益快的特点成为铸就企业“红火”业绩的有效途径。
诚然,上市公司若按规定将闲置资金用于发放委托贷款,既可以有效利用闲置资金赚取收益,也可以给资金需求者提供方便,同时银行作为中间方也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得到利益,这可谓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但是,由前文综述可见,上市公司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如果上市公司只看到委托贷款的高收益而不审视其自身是否适合发放委托贷款,甚至是为了高额收益违规发放委托贷款的话,那么企业也就不可避免地面临委托贷款给企业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如果企业没有意识到这些负面影响或是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那么这种负面影响将会延伸至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所以,上市公司除了看到委托贷款的高收益,还应高度关注其可能的风险,依据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关注其可能的风险,并建立风险应对机制,确保委托贷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樊行健、郑珺,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理论、准则与分析[J],会计研究,2009.11:36-37.
[2]周勤业、周长青,非经常性损益对沪市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影响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1:2-3.
[3]许文静,非经常性损益对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影响研究——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3:91-95.
[4]宋淑琴,香溢融通的委托贷款分析及启示[J],财务与会计,2012.12:41-42.
[5]董萌筱、于鹏飞,上市公司热衷委托贷款现象浅析[J],管理探索,2011.9:36-37.
[6]邱书明、冯建民、凌海怡,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11.12(下):34-35.
[7]张继德,上市公司放高利贷的原因、危害和对策——从钱江生化委托银行贷款所想到的[J],会计之友,2012.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