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忠生,方乐华,王天琦,李碧宁,苏玉平,马凤良,汪望泉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兰州,730020;2)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北京,100083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盆地结构、构造演化、构造特征、主要圈闭类型、不同类型反向断块圈闭形成机制等研究,深入探讨了Muglad盆地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反向断块圈闭是Muglad盆地最主要的圈闭类型,而主力产油区块1、2、4区主要发育两种类型的反向断块圈闭。一种是古隆起及斜坡区应力调节作用下的反向断块圈闭,该类型反向断块圈闭构造背景相对稳定,加之斜坡或古隆起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成藏构造。另一种为凯康槽两侧同沉积断裂带内因中非剪切带走滑扭动作用形成的局部反向断块圈闭,该类型反向断块圈闭受凯康槽边界断裂多期强烈活动影响具有保存难、不易成藏的特点。另外,凯康槽两侧盆地结构及构造演化差异进一步决定了油气平面富集差异。凯康槽东侧Shelungo、Bamboo和Unity隆起带的发育及相对稳定的构造背景为油气富集创造了良好的圈闭和保存条件;而凯康槽西侧不发育类似的隆起带,由西部斜坡和西部断阶带组成。西部斜坡反向断层不发育,西部断阶带多期强烈活动使得凯康槽西侧油气发育程度整体不如东侧。受西部断阶带的多期改造,西部斜坡区具有多层系成藏的特点。
Muglad盆地属于前苏丹,南苏丹独立后,地跨苏丹和南苏丹两国, 为中非剪切带控制下的大型被动裂谷盆地,由于其丰富的油气资源,长期以来一直备受中、外学者及大型石油公司的关注。该盆地的油气勘探始于1975年,Chevron公司与苏丹政府合作在Heglig及Unity地区获得了发现。在此之后,众多学者开始针对Muglad盆地的构造、沉积及成藏等方面开展研究,相关文献也随之发表。纵观中外学者的研究历程,国外学者起步较早,且在盆地成盆机制及构造演化等方面研究较为突出。例如,Ibrahim等(1996) 论述了中非剪切带对苏丹—南苏丹交界一带及东部地区的影响;Mohamed 等(2001)利用地质建模与模拟的方法研究了Muglad盆地地壳拉张程度及对盆地形成的控制,其研究成果显示,Muglad盆地岩石圈拉张了56 km,盆地符合裂谷盆地特征。国内学者对Muglad盆地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在中石油1995年介入苏丹—南苏丹地区的油气勘探以后开始有大量的学者关注该盆地。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在Muglad盆地的烃源岩、储层、盖层及油藏地球化学等方面研究较为突出(欧阳文生等, 2004;薛良清等,2004;窦立荣,张志伟和程顶胜,2006;吴嘉鹏等,2012;赵小庆等,2013)。也有学者对该盆地的构造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盆地区域构造演化背景、构造演化阶段、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对烃源岩、储层、盖层的控制等方面(张抗,1998;魏永佩和刘池阳,2003;张亚敏,2008;贾义容等,2012),而对盆地的有效圈闭类型、反向断块圈闭成因机制、盆地构造演化差异及其对油气平面富集的影响等方面还未见相关研究成果。笔者等在前人对Muglad盆地区域构造研究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向断块圈闭是Muglad盆地最主要的有效圈闭类型,研究区发育两种应力背景下的反向断块圈闭,并对其分布进行了预测,同时指出凯康槽两侧盆地结构及构造演化差异进一步决定了油气平面富集差异。该研究成果深化了Muglad盆地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同时也为油田的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支持。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位于非洲板块中部,是在中非剪切带斜向张裂作用下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其形成和演化与非洲板块特别是中非剪切带的演化密切相关,具有典型被动裂谷盆地的特征(Schull,1988; McHargue et al., 1992; Genik,1993; 童晓光等,2004)。在中非剪切带的作用下,盆地呈西北宽、东南窄的楔形,向西北方向截止于中非剪切带,向东南方向收敛于非洲板块内部(图1)。Muglad盆地是中非裂谷系中—新生代陆相裂谷盆地群中最大的一个,面积近11.2×104km2,由一系列断陷和凸起组成(王秀林等,2000;张亚敏和陈发景,2002)。
图1 中非剪切带及中非、西非裂谷系分布(据童晓光,2004)Fig. 1 Distribution of Central Africa shear zone and Central—West Africa rift systems (after Tong Xiaoguang et al., 2004)
Muglad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及古近纪—新近纪早期3次大的裂陷活动及其后的坳陷活动(童晓光等,2004;窦立荣,2005),对应控制和形成了7个构造层(图2),分别为:基底构造层,下白垩统Abu Gabra裂陷构造层,下白垩统Bentiu坳陷构造层,上白垩统Darfur裂陷构造层(包括Aradeiba、Zarqa、Ghazal和Baraka组),古近系Amal坳陷构造层,古近系Nayil—新近系Tendi裂陷构造层及新近系Adok—第四系坳陷构造层。
图2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Fig. 2 Composite stratigraphic column of Muglad Basin in Sudan—South Sudan
图3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1、2、4区构造单元Fig. 3 Structure unit of Block 1st,2nd,4th, Muglad Basin
Muglad盆地共划分为5个区块,其中6区靠近中非剪切带,1、2、4区位于盆地中部,5区位于盆地东南部狭长的倾末端(图1)。目前勘探实践表明,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中部的1、2、4区,其次为 6区,而南部的5区至今没有取得大的勘探突破。前人通过对原油物性、生物降解程度及油气比的研究表明(聂昌谋等,2004;窦立荣等,2006;罗小平等,2006;文志刚等,2007),在紧邻中非剪切带的6区,油藏普遍出现生物降解,油气比低(Li Maowen et al., 2010);而2区的原油降解程度明显低于6区;南部1区Bentiu组油藏基本没有出现生物降解,油气比也明显增高。可见,中非剪切带对Muglad盆地油藏的保存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构造在控制圈闭形成的同时,对油藏后期的保存及改造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Muglad 盆地主力产油区块1、2、4区构造特征、构造对圈闭形成的控制及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梳理和论证了该区构造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Muglad盆地1、2、4区面积共5×104km2,整体上可划分为“两洼一隆两斜坡”(图3)。两洼即凯康槽和东部凹陷带,其中凯康槽是1、2、4区的主凹陷带,最深可达10km,沉积了从下白垩统Abu Gabra组到第四系巨厚的沉积盖层。根据断裂对凹陷的分割和控制,凯康槽内部可进一步划分3个斜列的凹陷,即北凯康凹陷、南凯康凹陷和Gurial凹陷,3个深大凹陷的斜列分布反应了中非剪切带的走滑作用对Muglad盆地形成的控制。在凯康槽两侧分别发育了受凯康槽边界断裂控制的东部断阶带和西部断阶带,东西断阶带主要由一系列顺向断块组成,构造圈闭不发育,仅局部地区由于走滑扭动形成反向断块,如4区东北部的Neem含油气构造。
另一凹陷带为东部凹陷带,也由3个斜列的凹陷组成,即Keilak凹陷、Bamboo凹陷及Unity凹陷。东部凹陷带埋深小于凯康槽,目前正处于生烃阶段,是1、2、4区另一重要的生油凹陷带。在凯康槽与东部凹陷带之间为舍伦古尤尼提隆起带,它位于两个生烃凹陷之间,是1、2、4区最重要的油气聚集带,目前在该隆起带上发现了Bamboo、Heglig、Unity等一大批油田。两个斜坡带,即东部斜坡带和西部斜坡带,为盆地东西两侧盆缘,以顺向断块为特征,反向断块不发育。
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聚集有许多基本规律是普遍适用的(童晓光和何登发,2001),在Muglad盆地进行油气勘探时同样可以借鉴这些规律(胡见义等,1991;朱夏,1986)。
截至目前,Muglad盆地从深层白垩系Abu Gabra组到浅层古近系—新近系Tendi组均获得油气发现(图2),但其主要成藏组合有3套,分别为:白垩系Bentiu组河道砂岩与Aradeiba组区域泥岩盖层成藏组合,为全区最重要的成藏组合,约占总储量的70%以上(窦立荣等,2006);其次为上白垩统Darfur群内部的Aradeiba、Zarqa、Ghazal和Baraka组砂泥岩薄互层型成藏组合,约占总储量的20%;Abu Gabra组烃源岩内部成藏组合目前只在Neem地区及六区的Fula凹陷有发现,占总储量的10%左右,而古近系—新近系成藏组合目前仅有零星发现,还不具规模储量。
从1、2、4区的勘探实践来看,目前已发现的油田或油藏主要分布在凯康槽东部,凯康槽西部仅在西部斜坡区零星发现一些油田,如Diffra油田、Balome油田、Kaikang油田等(图4),这些油田的产量和规模远小于凯康槽东部油田。而凯康槽东部油田又主要集中在凯康槽与东部凹陷之间的舍伦古尤尼提隆起上,凯康槽东部断阶带上仅在东北部的Neem地区发现一些油田,东部斜坡区发现的油田也不多。那么是什么造成1、2、4区油气平面上东多西少、隆起带多凯康槽断阶带及斜坡区少的差异富集?构造单元研究显示1、2、4区具有凯康槽和东部凹陷带两大生烃凹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众多高产油田的发现也证实了这点,这说明在本区不存在油源问题。Bentiu组全区广泛分布的巨厚河流相砂岩及Aradeiba组区域泥岩盖层也表明在本区不存在储层和盖层问题。因此圈闭的类型、规模及数量,及构造运动对油藏后期的改造和保存是本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区域构造研究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三期裂陷—坳陷构造演化旋回(图2),其中发生在早白垩世的首期裂陷活动控制了Muglad盆地Abu Gabra组湖相烃源岩的形成(Mohamed et al.,1999;Mohamed et al.,2002;Mustafa和Tyson,2002;窦立荣等,2002),而之后的坳陷活动控制了全区主力产层Bentiu组河流相砂岩的发育;发生在晚白垩世第二期的裂陷活动则控制了全区Aradeiba组区域盖层的发育,为形成Bentiu—Aradeiba组主力成藏组合提供了条件。同时烃源岩演化史研究表明,Muglad盆地油气充足主要发生在上白垩统Darfur沉积的中后期,因此这两期尤其是第二期裂陷活动所形成的断裂体系为白垩系地层的成藏提供了重要的油气运移通道(张亚敏,2008)。而发生在古近纪及新近纪的第三期裂陷活动对早期白垩系油藏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如在4区凯康槽西侧发现的一系列古近系和新近系油层就证明了这点,但区域上哪些地区受第三期裂陷活动破坏强,哪些地区影响弱还不清楚。因此,开展构造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的研究对梳理研究区油气聚集规律,预测有利油气发育区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已发现的油田证实,Muglad被动裂谷盆地的油藏类型主要为断块油藏,其次为背斜、断背斜油藏。而针对巨厚的Bentiu组块状砂岩产层而言,反向翘倾断块在上覆Aradeiba组区域泥岩盖层作用下更容易形成侧向封堵,形成底水型反向断块油藏(图4a);而顺向断块由于侧向Bentiu组砂岩和砂岩对接,不易形成侧向封堵,形成有效圈闭(图4b),所以反向断块圈闭是Bentiu组主力产层最主要的圈闭类型。顺向断块油藏在1、2、4区主要发育于Aradeiba、Zarqa、Ghazal等砂泥岩互层,且砂层相对较薄的地层内,是Bentiu组主力产层外非主力产层的一种圈闭类型。由于这种顺向断块油藏储层相对较薄,常形成边水型油藏,油藏规模相对较小。因此,对于Muglad盆地1、2、4区而言,反向断块圈闭是其主要的有效圈闭类型,其发育的规模和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油气平面富集差异。
研究发现,Muglad盆地1、2、4区总体上发育两种类型的反向断块圈闭,一种是古隆起及斜坡区反向断层形成的拉张应力作用下的反向断块圈闭,一种是凯康槽两侧同沉积断裂带内受中非剪切带的走滑扭动作用形成的局部反向断块圈闭。它们的成因机制、平面分布及控藏作用不同。从目前所发现的油田与断层的分布关系来看,这两种类型的反向断块圈闭基本上控制了Bentiu组主力产层的成藏(图5)及平面分布。对这些反向断块圈闭的成因分析、平面展布识别及控藏作用分析,对认识1、2、4区的油气富集规律及寻找新的勘探潜力区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拉张作用会形成半地堑式基底翘倾箕状断陷,我国东部的许多箕状断陷都是拉张翘倾运动中形成的(杨克绳,2007)。1/2区的Keilak凹陷、Bamboo凹陷及Unity凹陷就属于这种拉张作用下形成的箕状断陷。箕状断陷的斜坡区通常为相对稳定的斜坡构造背景或古隆起背景,如Shelungo、Bamboo、Unity古隆起的东翼即为Keilak、Bamboo及Unity凹陷的西斜坡。这些箕状断陷斜坡区坡或古隆起翼部的沉积盖层内部通常会发育一些张性背景下的反向应力调节断层,形成反向断块圈闭(图6)。对于这种类型的反向断块圈闭,由于其发育的整体构造背景相对稳定,主要为应力调节作用所形成,非大型多期同沉积断裂所控制(如凯康两侧同沉积断裂),因此有利于油藏的后期保存,加之斜坡或古隆起有利于油气聚集,因此这些地区形成的反向断块圈闭是研究区最有利的成藏构造,如1/2区Shelungo、Bamboo、Unity古隆起及其东翼是1、2、4区油田最发育的地区。此外,这种类型的反向断块圈闭在西部斜坡区的Canar地区及东部斜坡区的Munga和Eltoor地区也有发育(图5),这些地区将是针对Bentiu主力产层进一步挖潜的重要地区。
图4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主要油藏类型Fig. 4 Main reservoir models in Muglad Basin, Sudan—South Sudan(a)反向断块油藏; (b)顺向断块油藏(a) antithetic fault block reservoir; (b) synthetic fault block reservoir
在中非剪切带的走滑扭动作用下,凯康槽两侧同沉积断裂带在其局部构造转换部位会发生旋转、掀斜,造成基底上倾,使得本是斜坡背景下的顺向断块发生旋转、掀斜,形成基底翘倾反向断块带(图7剖面B)。该带通常由一系列反向断块组成,控制了油气的聚集和成藏,如凯康槽西侧的Diffra油田、Balome油田等。相反,在没有受到走滑扭动作用的地区,顺向断块就很难旋转、掀斜,形成反向断块(图7剖面C)。由于该类型的反向断块圈闭主要发育在凯康槽两侧的同沉积断裂带内,而该断裂带在早白垩统Abu Gabra组、晚白垩统Darfur群及古近系和新近系的Tendi和Nayil组沉积时期均发生了强烈的同沉积活动,使得该断裂带内所形成的油藏经历多期调整和改造。例如,凯康槽西侧同沉积断裂带内的Timsah反向断块圈闭带,虽构造圈闭落实,且规模较大,钻井揭示Bentiu组也见大量油气显示,但无工业油流,很可能该油藏发生了调整和改造,圈闭遭受破坏。因此,相比较古隆起或斜坡区应力调节作用下形成的反向断块圈闭,凯康槽两侧同沉积断裂带内的反向断块圈闭具有多期调整,后期保存难的特点。从目前的勘探实践来看,凯康槽东侧仅在Neem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发现,凯康槽西侧仅在Kaikang等局部地区获得发现,可见针对该种类型反向断块圈闭的勘探具有较高风险。
图6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Bamboo古隆起翼部反向断块发育特征(剖面位置见图4)Fig. 6 Antithetic fault blocks of Bamboo uplift wings in Muglad Basin, Sudan—South Sudan (Section location see Fig.4)
图5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1、2、4区反向断层与油田分布关系Fig. 5 Relationship between antithetic faults and oil fields in Muglad Basin, Sudan—South Sudan
凯康槽东侧整体为一宽缓断阶带,该断阶带由3个斜列的隆起及相对应的3个凹陷组成,即Shelungo、Bamboo和Unity隆起,及对应的Keilak、Bamboo和Unity凹陷。与凯康槽相比,整个东部断阶带的拉张断陷活动主要集中在下白垩统Abu Gabra组沉积时期,而之后的上白垩统及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沉积时期都比较稳定,这有利于凯康槽东侧油藏的后期保存(图7)。另外,Shelungo—Bamboo—Unity隆起带的翼部发育了一系列沿隆起带走向分布的反向断块,后期稳定的构造背景加之隆起斜坡区反向断块圈闭发育使得该隆起带成为凯康槽东部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图5)。
图7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凯康槽两侧同沉积断裂带内反向断块发育特征(剖面位置见图4)Fig. 7 Antithetic fault block characteristics in the growth fault belts of Kaikang Trough in Muglad Basin, Sudan—South Sudan (Section location see Fig.4)
图8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过Balome油田西侧斜坡区断层发育特征(剖面位置见图4)Fig. 8 The fault character in the west slope across Balome oilfield in Muglad Basin, Sudan—South Sudan (Section location see Fig.4)
凯康槽西侧主要为宽缓的斜坡背景,由西部斜坡和凯康槽西侧断阶带组成。西部斜坡区除4区西北部的Canar、Haraz外,整体上以顺向断层为主,反向断层不发育(图8),这制约了凯康槽西部斜坡区的成藏。从目前已发现的油田来看,局部的反向断块油田主要分布在凯康槽西侧斜坡与西部断阶带过渡部位的走滑扭动带上,如Diffra油田和Balome油田。而大部分没有发生走滑扭动的地区,以顺向断块为主,油藏不发育。
图9 苏丹—南苏丹Muglad盆地Gudiam构造反向断块发育特征(剖面位置见图4)Fig. 9 Antithetic fault block characteristics of Gudiam structure in Muglad Basin, Sudan—South Sudan (Section location see Fig. 4)
与凯康槽东部断阶带相比,凯康槽西部断阶带更加宽阔,3期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其在局部地区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反向断块圈闭,如河南的Kaikang地区、Timsah地区和Gudiam地区(图5,9)。这些地区虽然形成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反向断块圈闭,但多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尤其是发生在古近纪和新近纪的晚期裂陷构造运动对Bentiu组油藏起到了较强的改造和破坏作用,在该带内发现的大量失利井和古近系—新近系油气显示也进一步证实该断阶带保存条件较差,成藏复杂。同时,勘探实践显示紧邻西部断阶带的西部斜坡区发现许多古近系、新近系及Darfur群油藏,这表明西部断阶带的一些原生油藏在经历多期调整和改造后会向地势更高的西部斜坡区发生横向和垂向运移,使西部斜坡区出现多套含油层系并存的局面。因此,除Bentiu主力产层外多层系的勘探将是西部斜披区未来勘探挖潜的重要方向。
(1)反向断块圈闭是Muglad盆地1、2、4区最主要的有效圈闭类型,而研究区主要发育两种类型的反向断块圈闭。其中,发育于古隆起及斜坡区应力调节作用下的反向断块圈闭是最为有利的成藏构造,该带主要分布于1/2区Shelungo—Bamboo—Unity古隆起东翼及1区东部斜坡的Munga和Eltoor地区。而发育于凯康槽两侧同沉积断裂带内因局部走滑扭动作用形成的反向断块圈闭,受凯康槽同沉积断裂带多期强烈活动的影响,具有后期保存难、成藏复杂的特点。
(2) 凯康槽两侧盆地结构及构造演化差异进一步决定了油气平面富集差异。凯康槽西侧油气发育程度整体不如东侧。西部斜坡区具有多层系成藏的特点,多层系勘探是该区未来挖潜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窦立荣,程顶胜,张志伟.2002.利用油藏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划分含油气系统.地质科学,37(4):495~501.
窦立荣.2005.苏丹迈努特盆地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4(1):50~57.
窦立荣,张志伟,程顶胜.2006.苏丹Muglad盆地区域盖层对油藏特征的控制作用.石油学报,27(3):22~26.
胡见义,黄第藩,徐树宝,甘克文,薛叔浩,应凤祥.1991.中国陆相石油地质理论基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35~321.
贾义蓉,方乐华,李碧宁,史忠生,苏玉平.2012.中非Muglad盆地1/2/4区块白垩系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石油物探,51(3):296~303.
罗小平,沈忠民,黄飞,林壬子.2006.苏丹M盆地储集层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油藏注入史.石油勘探与开发,33(1):119~126.
聂昌谋,陈发景,白洋,汪望泉,马鹏善.2004.苏丹Fula油田油藏地质特征.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5(6):671~676.
欧阳文生,曹代勇,孙开江,刘德民.2004.非洲Muglad盆地高孔高渗储层成因机制探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33(6):708~711.
童晓光,何登发.2001.油气勘探原理和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57~89.
童晓光,窦立荣,田作基,潘校华,朱向东.2004.苏丹穆格莱特盆地的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石油学报,25(1):19~24.
王秀林,汪望泉,李素珍,张亚敏,方建明.2000.M盆地的构造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1(1):76~79.
文志刚,唐友军,余秋华.2007.苏丹Muglad盆地六区块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9(4):66~70.
魏永佩,刘池阳.2003.位于巨型走滑断裂端部盆地演化的地质模型——以苏丹穆格莱德盆地为例.石油实验地质,25(2):129~142.
吴嘉鹏,王英民,王海荣,李华,彭学超,邱燕,李冬.2012.深水重力流与底流交互作用研究进展.地质论评,58(6):1110~1120.
薛良清,樊太亮,许大丰,刘国强,黄伟,程炎.2004.苏丹Muglad盆地东北部AG组层序地层研究与勘探目标评价.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5(5):506~512.
杨克绳.2007.从地震信息看油气地质扭动构造的六大特征——兼述中国东部和中—西部典型扭动构造样式.海相油气地质,12(1):43~50.
张亚敏,陈发景.2002.穆格莱德盆地形成特点与勘探潜力.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3(3):236~240.
张亚敏.2008.苏丹国穆格莱德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3):38~42.
张抗.1998.断块开合说——我国大地构造研究的新思维.地质论评,44(5):449~455.
朱夏.1986.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34.
赵小庆,鲍志东,刘宗飞,柴秋会.2013. 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叠置样式及其储层非均质性变化特征. 地质论评,59(4):789~795.
Genik G J. 1993. Petroleum geology of Cretaceous—Tertiary rift basins in Niger, Chad, and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AAPG Bulletin, 77(8):1405~1434.
Ibrahim A E, Ebinger C J, Fairhead J D. 1996. Lithospheric extension northwest of the Central African Shear Zone in Sudan from potential field studies. Tectonophysics, 255(1):79~97.
McHargue T R, Heidrick T L, Livingston J K. 1992. Tectonostrati—graphic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ior Sudan rifts, Central Africa. Tectonophysics, 213(1/2):187~202.
Mohamed A Y, Pearson M J, Ashcroft W A, Iliffe J E and Whiteman A J. 1999. Modeling petroleum generation in the southern Muglad rift Basin, Sudan. AAPG Bulletin, 83(12):1943~1964.
Mohamed A Y, Ashcroft W A, Whiteman A J. 2001. Structural development and crustal stretchingin the Muglad Basin, southern Sudan. 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 32(2):179~191.
Mohamed A Y, Pearson M J, Ashcroft W A and Whiteman A J. 2002. Petroleum maturation modelling, Abu Gabra—Sharaf area, Muglad Basin, Sudan. 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 35(2):331~344.
Mustafa A A and Tyson R V. 2002. Organic facies of early Cretaceous synrift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from the Muglad Basin, Sudan. 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 25(3):351~366.
Li Maowen, Cheng Dingsheng, Pan Xiaohua, Dou Lirong, Hou Dujie, Shi Quan, Wen Zhigang, Tang Youjun, Achal Sneh, Milovic Marina, Tremblay Luc. 2010. Characterization of petroleum acids using combined FT-IR, FT-ICR-MS and GC-MS: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high acidity oils in the Muglad Basin, Sudan. Organic Geochemistry, 41(9): 959~965.
Schull T J. 1988. Rift basins of interior Sud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AAPG Bulletin, 72(10):1128~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