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研军
摘要:抗滑桩是滑坡加固处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用抗滑桩插入到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以桩的锚固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本文将对道内边坡加固抗滑桩工程施工工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渠道;内边坡;抗滑桩;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U213文献标识码: A
1、设备选择
通过对相邻标段已开始进行的抗滑桩施工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同时对目前设计下发的施工图纸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决定工程施工7标渠道内坡加固抗滑桩施工采用GPS型反循环回转钻机钻孔施工,采用泥浆护壁。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1)开工前技术邀请设计人员对抗滑桩施工部位的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及时组织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及时对施工现场环境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上地下管线(高压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进行详细调查,同时对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地质情况进行对比,并及时将对比结果上报监理和设计。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不影响现场的施钻及其它工作。
(3)施工前及时对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了解,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平稳运行。
(4)及时组织所需材料进场并检验,及时进行配合比试验。
(5)施工前对工程地质情况尤其是对渠道抗滑桩施工部位的地质特性进行必要的研究,对钻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突发事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
2.2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安排性能好的机械设备进场,对进场机械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并对进场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与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2.3测量准备
依据测量控制网,组织测量人员对桩位进行精确放样。
2.4试验准备
做好开工前的钢筋、水泥、砂以及碎石等材料的检测工作,进行相关的原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工作,并将相关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5物资材料准备
按照施工设计图的相关内容做好钢材、水泥、地材等的准备工作,并按质量保证体系对合格材料供应方进行评价,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保证物质材料按使用计划供应,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2.6施工道路
根据施工场地的需要,抗滑桩施工主要运输设备为混凝土罐车、平板车及汽车吊,道路为左右岸沿渠路与渠道内碎石铺的临时下工作平台道路。
2.7 施工场地布置
(1)由于回旋钻机,钻杆高,自重大,在钻机就位前需对场地要平整夯实,保证场地有一定硬度以免钻机沉陷或倾斜。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证回旋钻机及其它的施工机械安全就位与材料运输,钻渣的及时外运。
(3)合理布置临时用水、用电设施及泥浆池等其它设施,全面满足施工工作的要求。
(4)根据设计图纸所示的抗滑桩布置,在桩孔的施工顺序安排上相邻桩孔交替施工,以便减少钻孔作业和混凝土灌注作业的相互干扰。
2.8工作平台回填
抗滑桩图纸到位时桩号45+950~46+550段土方开挖已基本开挖至渠底建基面,桩号51+800~52+100段渠道内坡面改性土回填已基本完毕。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施工前先在以上两段渠道内坡左右岸分别回填一道顶宽5m的工作平台,平台靠渠道中心线一侧坡度按1:1.5控制(确保坡面稳定即可),高度按抗滑桩设计顶高程控制。回填土由10t自卸车自附近土料场运至,逐层回填碾压,直至高度达到要求为止。
2.9测量放样
采用GPS精确定位桩孔的位置,根据桩定位点拉十字线钉放四个控制桩,以四个控制护桩为基准控制护筒的埋设位置和钻机的准确就位。护桩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施工过程中被扰动。
2.10钢护筒制作及埋设
采用8mm钢板卷制成2米钢护筒,其内径比设计桩径大0.2m,上下口外围加焊加劲环。护筒安装时,钻机操作手利用扩孔器将桩孔扩大,之后通过大扭矩钻头将钢护筒压入设计标高。护筒压入前及压入后,通过靠在护筒上的精确水平仪调整护筒的垂直位置。护筒顶一般高于原地面0.5 m,以便钻头定位及保护桩孔。
2.11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保证钻机工作正常。通过测设的桩位准确确定钻机的位置,并保证钻机稳定。调整钻头中心对准桩位中心后方可开始钻孔作业。
3钻进成孔
3.1钻进
钻孔可采用顺次连续施工的方法。钻孔开始后,分班连续作业,一次成孔。钻进时应先慢后快,确认地下是否有不利地层,如钻进正常,可适当加大进尺。在钻孔过程中由专人定时进行钻孔记录,注意土层变化,采取渣样,判断土层。选用优质粘土,可以掺入膨润土粉提高泥浆的粘度和胶体率,护筒内泥浆顶面保持高出筒外水位1.5m以上,做好泥浆回收净化,循环使用工作。为防止振动使邻孔壁坍塌以及影响邻孔已浇筑砼凝固,采用隔孔跳打法进行施工,提钻后孔口加盖防护。
3.2终孔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必须核实地质情况。通过钻渣,与地质柱状图对照,以验证地质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与勘测设计资料不符,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及现场设计代表进行确认处理。如满足设计要求,立即对孔深、孔径、孔型进行检查。孔深及沉渣厚度检测:成孔后,利用测绳测量孔深。确认孔深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
3.3 清孔及检测
当孔底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抽浆清孔法清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及时进行清孔,孔底清理紧接终孔检查后进行。清孔时,应随时注意保持孔内泥浆的浆面高程,以保证孔壁的稳定。清孔后,用测绳再次检测孔深。
4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4.1钢筋笼制作
(1)钢筋笼的制作
①钢筋的验收及管理
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进场后按有关规定、批量、规格进行抽样检查,并由检查部门出具试验报告。对于需要焊接的材料还应有焊接试验报告。确认该批材料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后,物资设备部方可将该材料入库、登记、造册,不合格的材料应运出施工现场。
钢筋进库后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批号及生产厂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材料标识清楚。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内,露天存放时,应下垫30cm高,上部加以遮盖防雨布。
抗滑桩的钢筋笼一次绑扎,整体吊装就位。制作安装时主筋接头按规定错开。钢筋笼加工确保主筋位置准确。钢筋笼安装时用专用的起吊工具起吊,起吊过程中避免钢筋笼变形过大,不将偏斜、弯扭的钢筋笼吊入钻孔桩内。安装到位后及时固定,防止脱落及钢筋笼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上浮。
②钢筋笼保护层
钢筋笼主筋外缘至设计桩径混凝土表面净保护层厚度为70mm,在钢筋笼周围对称设置定位筋,间隔与加劲箍相等。
(2)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运至施工现场后采用25t汽车吊下放,为避免钢筋笼发生吊装变形,钢筋笼顶口设置专用吊架,吊架结构钢筋笼下放到位时待上口吊筋对中后,再松钩将吊筋挂于横在护筒顶口的扁担梁上,并将吊筋与扁担梁、扁担梁与护筒焊接固定,以防止浇注混凝土时钢筋笼的上浮和下沉。固定时,要根据钢护筒的偏位情况将钢筋笼中心反方向调整,以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中心重合。钢筋笼的施工顺序为起吊→正位→下放。
5导管下放
5.1导管选择
(1)采用专用300mm内径的螺旋丝扣导管,中间节长2m,最下节长4m,配 备0.5m、1m、1.5m非标准节。导管制作要坚固、内壁光滑、顺直、无局部凹凸, 对于旧导管在试压前应通过称重的方式判定导管壁厚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导管在使用前,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应进行试拼和试压,试压导管的长度应满足最长桩浇筑需要,导管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节段长度,且严格保持导管的组合顺序,每组导管不能混用。导管组拼后轴线差,不宜超过钻孔深的0.5%且不大于10cm。试压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至钻孔上口段,宜使用非标准节导管。
(4)导管下放应竖直、轻放、以免碰撞钢筋笼。下放时要记录下放的节数,下放到孔底后,理论长度与实际长度进行比较,是否吻合。
(5)下放导管到孔底后,经检查无误后,轻轻提起导管,控制底口距离孔底不大于2m,并位于钻孔中央。
5.2导管安装
导管安装时应逐节量取导管实际长度并按序编号,做好记录以便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控制距混凝土面高度。并检查橡皮圈是否安置和每个导管两头丝扣有无破丝等现象,以免灌注过程中出现导管脱离等现象
6混凝土灌注
6.1混凝土浇注设备
(1)导管及集料斗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用0.8m³小料斗,保证能够满足混凝土浇注的需要。
(2)混凝土生产、输送设备
根据实际情况,混凝土由附近营地内的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制,6m³或12m³混凝土运输车运输,25t吊车提导管,混凝土经溜槽及导管入桩。
6.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桩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须符合下列要求:
抗滑桩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采用P.042.5的水泥,并掺适量的外加剂及掺和料,以此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使其满足施工需要。
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控制在18~22cm(具体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适当调整)。
6.3 混凝土灌注
(1)控制灌注的桩顶标高并保证混凝土强度,确保桩头无松散层。
(2)灌注完混凝土后,应及时将导管、漏斗等进行清理和检查,以备下次使用。
6.4 抗滑桩混凝土灌注应注意的问题
(1)混凝土运抵灌注地点时,应检查其和易性、坍落度等情况。坍落度应控制在18-22cm。
(2)灌注开始后,应连续地灌注混凝土,并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
(3)混凝土灌注是一个完整、连续、不可间断的工作。灌注工作开始前,机械管理人员和司机应对混凝土灌注所使用的全部机械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机械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转。
(4)灌注过程中应记录混凝土灌注量及相对的混凝土面标高,用以分析扩孔率,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进行处理。
(5)在灌注混凝土将近结束时,应核对混凝土的灌入数量,以确保所测混凝土的灌注高度是否正确。
(6)灌注时桩顶部标高可依据在孔内混凝土面测3个高程点,浇筑完成后,混凝土顶面高出桩顶设计标高50cm,上接方桩头时将其截除,保证桩芯混凝土密实度。
7抗滑桩桩头处理及检测
混凝土浇筑完毕养护7天,混凝土强度达到80%后,对桩头混凝土采取人工使用风镐清除。清除时用力适度,先凿好桩的周边,再逐层剥离,以防止对桩基非清除部分造成损坏和扰动。
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按设计要求对抗滑桩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抽检数量为桩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