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天使还是魔鬼?

2014-04-21 09:45曾刚
英才 2014年4期
关键词:余额存款市场化

曾刚

近期以来,余额宝怕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金融创新了。在短短几个月里,用户数额已超过8000万人,规模据估计也到4500亿左右。在轻松成为基金行业老大的同时,继续引领互联网金融的热潮。

如何看待余额宝的价值,以及如何去界定这一创新?坊间争议很大。反对者认为其毫无创新可言,不过是依附于银行的“吸血鬼”;而支持者则认为,余额宝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在我们看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型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有其客观、合理的背景,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也是推动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力量。稍微回溯一下历史,就不难明白这一点。

1972年,美林证券推出了第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对象主要为中小投资者。在当时的美国对储蓄和定期存款都设有利率上限,而且也不允许支票(活期)账户支付利息。金融市场利率虽不受限制,但投资工具都有最低额度(当时为10000美元),中小投资者无法介入。到70年代后期,美国通胀状况日益恶化,市场利率大大超过存款利率上限,货币市场基金开始急速膨胀。而与此同时,为应对挑战,银行业也开始绕开利率限制,创造出可转让提款通知账(NOW)、自动转换储蓄账户(ATS)以及货币市场存款账户(MMDAs)等一系列工具。由此,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大幕正式拉开。

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相比,我们目前的情况有些类似:一样的存款上限,一样渠道受限的中小投资者,相似的创新工具,银行类似的反应等等。所有这些,都意味着我们正置身于利率市场化加速的时期,虽然利率限制还在,但金融创新正让其变得无关紧要。从这个角度,过去一段时间曾热议过的银行理财、同业业务以及影子银行等,或许都可看作利率市场化大背景下的产物。其运作模式和发起主体虽有不同,但实质并无二致。

当然,在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的驱动上,中美还是稍有不同。20世纪70、80年代,恶性通胀一直都是困扰美国的难题,货币市场基金在收益率上对存款有压倒性优势,对银行产生全面冲击并不让人意外。反观中国,目前整体通胀还算温和,定期存款利率虽有上限,但随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其市场化程度已然不低。也正因为此,受压制程度较高,与市场利率差异较大的活期存款成了突破的重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加入,弥补了货币市场基金在支付方面的不足,创造出了一个活期存款的完美替代品。

简单说来,如果把货币市场基金看成货币+基金的组合,那么,在美国利率市场化加速时期,高通胀环境中,基金端(获得跑赢通胀的收益)是其成功的关键。而在我国目前通胀尚无明显上升迹象的情况下,货币端(便捷、广泛的支付)或许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当然,到底是货币还是基金,正是如何界定和监管余额宝这类产品的争议焦点。

总体上说,我们认为,余额宝此类的创新是利率市场化过程的必然产物,应充分肯定其合理性。当然,不管是以什么形式进行的创新,金融的风险本质并不会发生变化,仍需接受适当的监管。在总结众多经验、教训后,绝大多数国家都认同,利率市场化必须辅之以适当的再监管(re-regulation),方能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出现。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endprint

猜你喜欢
余额存款市场化
央行:2022年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91万亿元
2020,余额不足
追回挪走的存款
试论二人台市场化的发展前景
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生命的存款
余额宝的感知风险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2015.5.8—2015.5.14)
“泛市场化”思想根源及其治理:评《泛市场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