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
上初三的女儿最近有了烦恼。她跟班里一个男生的关系挺好,结果被同学们说成是“一对儿”。她觉得委屈,问我:“妈妈,怎么区分喜欢和爱呢?”我看了她一眼,笑着说:“小丫头真的长大了,居然思考起这个问题来了。”女儿脸红了,但还是坦率地看着我,问:“妈妈,我想知道异性之间有单纯的喜欢吗?”看孩子是认真的,我停下手中的活儿,想了想,很肯定地回答,说:“有。”然后,我给女儿讲了下面几个故事。
在初中,我们班传得很盛的有三对。
第一对,他们平时都是自顾自地学习,在大家面前和一般同学一样。如果不是有人透露,根本没人知道。因为两人感情笃定,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说,他们都是从容面对。他们每天放学一块走,其他的都很平常。成绩也很正常,然后正常地进入本校高中。对他俩,同学们只是在猜测和怀疑中瞎闹,并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直到后来谈起,才得到了证实。到了高中,两个人不在同一班,关系慢慢就疏远了,成为关心对方的好友。不知道他们的心路历程,但他们很理智,明白自己的选择。因为喜欢而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心,所以从开始就能清醒、冷静地把握自己的行为,后来又平静淡然地放弃这段恋情。真的很佩服他们,把一切处理得那么好。那个女生说:“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好好学习,毕竟那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那个男生说:“我没多想,我尊重她的选择,只要她觉得好就行。”
第二对,他和她同桌。因为成绩差不多,各有天赋,在学习上极为投缘,相互探讨是常有的事,属于惺惺相惜一类的。本来两个人之间什么也没有,可是有一天突然间全班盛传他们的“绯闻”。他和她都莫名其妙。凑巧轮到换座位,老师把他换走了。自此,两人再没说过话,再没来往过,就连同学之间的基本接触和联系都被刻意避免了。两人见面就互相避开,听到有人谈论对方就离开,像有堵无形的墙立在他们中间。“逃开”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似乎是他们应付舆论的共同选择。结局呢?他和她的成绩都很好,后来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只不过仍然不联系。他沉默,对过去的那段生活。她说:“这是我一生的遗憾。为什么当初我不勇敢一点?如果我能勇敢一点的话,我就会多一个很好很好的朋友了……”
第三对,他和她都是班里的活跃分子,引人注目。两人有共同语言,知识面广,什么都能聊得来。两人被说成是一对儿很正常。他俩也不在乎,依旧要好,依然活跃在各个场合。他们还拿自己开玩笑,就像自己不是大家的谈论对象一样。他们的结局是:两人一直是好朋友,很铁很铁的那种,一方有难另一方绝对帮忙。他说:“她是个可爱的女孩,我能帮为什么不帮?她也帮了我许多。”她说:“我一直把他当好哥们儿看。”
到了高中,这种事情多了起来,高中生的感情更认真,也更复杂了。
A君和B君,开始时是被人随意说说的,但是后来两人的交往越来越深,感情也越来越好。她的语、英好,他的数、理、化好,两人互相帮助,结果她的成绩上去了,而他因为贪玩,成绩下滑犹如自由落体。他们的事传得沸沸扬扬,班主任找他们谈过多次,分析利弊,但毫无作用。后来双方父母也知道了。男生父亲非常生气,说女生害了他儿子,对女生充满敌意;女生父母则表示理解女生,但也反对她和那个男生继续交往。面对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无奈的他转学了,但半年后又回来了,是为她回来的。此时,两人虽还挂念对方,却已经老成许多,都是远远望着对方,希望对方过得好而已。
此时,两人已经不在同一个班,他在理科的重点班,她在文科的重点班。就这样到了高三,她实在受不了了,她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想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要如何定义,她有很多很多的问题想问他,但是他总是躲着她。她在家无心自习,因为总会不自觉地想他,于是她又跑回学校学习。她说:“我家离他太远了,我会思念他。到学校,感觉他离我很近,心就静了,也能够学习了。我只希望每天看到他就满足了,在学校总比在家见他的机会多。”她还说:“一直以来,他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我学习累了、困了,就用他来鼓励自己。他是那么优秀,我如果不努力,就无法和他平等相处。”
她的学习不断前进,她要尽力赶上他。而他已经没有了当初不可一世的傲气,收敛了许多。他把那段感情藏起来,他在生活中只做两件事:学习和踢球。他一直在逃避她,或者说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她的问题。他的成绩也提高了,回到与他的才智相称的水平。他不再多想,因为他没有精力;她也不再多想,因为她还有希望。就这样,两人一直坚持到高考结束。他,考砸了;她,超水平发挥。该填志愿了,她多方打听他要填哪里,但他就是不说。
那段烈日炎炎的日子,他天天待在家里,她整天在外面瞎跑,希望能在他以前玩过的地方见到他。再后来,她千方百计想见他一面,无果。她难受地说:“我好想自杀。”眼泪在苦笑中滴下。她不放弃,终于他打来电话。在一声“喂”之后,就是沉默。她知道是他。两人拿着话筒整整一小时,什么话也没说。在听到她爸爸回家的声音后,他挂了。他没有再与她联系。事情还没有结束,到了大学,两人的确在一个城市,忽然间一切都变了。在她已经准备放弃时,他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他经常乘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去她的学校,然后待到没有车回去,他就在街头长椅或ATM取款机房或爬进教室过夜。而她在经历了太多的痛苦挣扎和迷茫后,反而觉得一切都很平淡,已经不太容易激动了。她淡淡地说:“一切顺其自然吧,只要今天过得好就行……”
C君和D君。她是老师任命的班长,他是同学心目中的班长,很多同学服他而不服她。他们整她,把她整哭了。而他以他的威信再三阻止,多次帮她解围。她被他的行为所感动,加上很多班里的事都是两人合作完成,日子久了,她喜欢上了他,开始追他。他被她的热情和大方吸引,一段恋情开始了。但表面上,他们只是好朋友。因为他们的成绩相差太大,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
如果不是高三的那件事,恐怕他们还被别人当作一般的好友,因为她一直处于另一个传言中,而男主角不是“他”(他并不介意)。高三时,他被查出患了肝病,这意味着他不能考大学,不能踢球,不能……太多太多的限制。虽然他表面坚强,一切都表现得满不在乎,但她从他站在足球场外看着队友踢球的痴迷中,看出了他的失落和脆弱。他曾是个多么优秀的运动健儿啊,他的奔跑速度全校没几个能比得上,可是他唯一的骄傲也被上天剥夺了。她试着安慰他,但被他恶狠狠地拒绝。他对她不是冷眼相对就是爱答不理,她为此天天洒泪,每天一下课就会不自觉地哭,晚上在家也是如此。这种状况持续了一个月。
她的成绩虽没有明显下降,但也没有进步,而其他同学都在进步。班主任把她叫进办公室,谈了一个多小时。出来后,她摆脱了以前的困境,开始平静地学习。她说:“其实,我能为他做的也就是陪他渡过难关,如果他真的想自己扛,那我尊重他的选择,我会默默祝福他。我辛苦多年,不会亲手毁了自己的梦,我接下来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
她高考考得不错,而他依旧不好。她通过朋友联系他,他总是避开。后来,她决定去他家把问题弄清楚。他家在乡下,她坐车和他的一个朋友去了。她在村外等,朋友进村找他。她等了两个小时,等来一场空。他的朋友说:“他去叔叔家养病了。”她的第一个反应是:“他叔叔家住哪儿?”还想去他叔叔家找,当明白毫无希望后,她才不得不回家。后来他的朋友告诉她,其实那天他在家,只是不想见她。她心痛得无以复加,终于决定放弃这段感情,她说:“能做的我都做了,他却连见我一面都不肯。我不要求他承诺我什么,也没怪过他,也不嫌弃他,因为我愿意付出。可是他这样贬损我的尊严,我受不了!”她大哭,而后抹去眼泪,甩甩头,“我有我的骄傲,就让我带着遗憾远走他乡吧。”感情就此结束。
我讲完,看了看女儿,她明亮的眼眸中有些忧郁:“妈妈,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伤心,要有这么多的纠缠?明明不会有结果,明明会受到伤害,为什么还要陷入其中呢?”“是啊,”我回答,“也许只是因为喜欢,因为爱。”
我还告诉她,喜欢和爱都是一种很珍贵的感情。喜欢一个人,就和他做个无话不谈的好友、知己,为他分担忧愁,轻松地为朋友付出,但是不要把那份沉重的责任揽到自己稚嫩的肩上。因为你还没有能力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喜欢是一种感觉,一种很暖心的感觉。把眼光放远一点,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让人喜欢的地方。不要把喜欢限制在一个狭隘的范围里,从小圈子里走出来,你会发现喜欢的范围其实很广。敞开心胸,把异性当成一个和你一样的平常人,忘记他的性别,从精神层面去欣赏,就会发现那里有一片更自由更坦荡的天空让你翱翔,你也将拥有更多能够理解你、欣赏你、喜欢你的好友。那时,你会明白,喜欢并不一定要以恋人的形式来表达。
而爱是个沉重而圣洁的话题,爱的内涵包括太多太多。我认为,爱不是天天挂在嘴边的,爱要用行动来表达。爱的外延很广,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有恋人之间的爱。虽然各有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为爱负责。其实,年轻的心往往把爱想得太肤浅,没有意识到爱的分量,没有意识到爱的不成熟本身就违背了爱,总是把自己陷在想象的“爱”中不能自拔。
如果你能以单纯的心态对事情进行分析,就会明白,是自己的幻想把原本简单的朋友关系弄得复杂了,把事情想得简单一点,把视野放得高远一点,就能更好地处理与异性的交往问题。有一帮好兄弟,共同探讨人生的意义,谈论生命的甘苦,憧憬未来,诠释友谊,并相互约定:不管以后身处何方,都相互祝福。这多好啊!
女儿,记住:忘记性别,从精神的角度去欣赏和喜欢对方,友谊就能天长地久。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