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甲武
(甘肃省林业厅三北防护林建设局,甘肃 兰州730000)
中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30多年来的成就全球瞩目,社会关注,民众称道。甘肃的三北工程建设成就自然不言而喻。作为一名三北工程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管理者,结合工作对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谈点认识与体会。
任务下达迟、投资标准低,计划与规划严重不符,甚至是脱节。在我看来,这些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国家在年度预算内就没有将三北工程的投资纳入预算范围,因而造成国家层面每年在年底时节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在预算外决定三北工程投资额度。也就是国家用预算外的剩余资金来决定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进度与质量。剩余多了就多给,剩余少了就少给,没有剩余了也就不给。说国家不重视三北工程也很不现实,这一点从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财力相对严峻的情况下就率先启动实施这项工程就足以看出国家的重视程度。此后的国家领导人均在不同时期对工程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关注。但说重视,三北工程多年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工程建设35年了,竟然一个年度计划的时差都倒不过来,还常常讲三北工程多么重要之类的显得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多年来,三北工程就是靠“绿色长城”这几个字的金字招牌支撑着。难怪在多年唯GDP论英雄的时代,三北工程不像工业项目,上马后马上就能显现有多少人就业,GDP增长及贡献率等等,但三北工程建设中对GDP的贡献率谁统计过这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更是没有全面、准确统计。更何况林业建设,特别是造林项目往往都是多年后才能显现效益。就目前国家对三北的投资而言,投资少、标准低、年度计划下达晚、计划与规划差距大以及影响工程发展的系列问题,既不是国家不重视的问题,更不是国家财力的问题,关键还是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特别是计划管理部门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认识不到位形成的行业偏见所造成的。多年来形成的“规划规划,墙上挂挂”问题至今延续。由于投资标准低,工程建设实现由远山向近郊转移,由荒山向紧贴人居环境改善转变都成为奢望;由于政策限制,特色林果业建设多年不能得到大面积发展等。为此有关部门理应按照甘肃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政策思路与技术措施。
随着国家对农田保护力度的加大,在工作中不难发现,三北工程中各县(区)均存在荒山造林面积过大的问题。荒山造林本无可厚非,但在我省降雨量十分稀少的情况下,明知其成活相当困难仍将大面积的任务投向这一立地条件下进行作业,低质量的反复造林。这种做法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尊重自然,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建设的指导思想不相符,莫非是柠条种子价格低廉,种苗费用也不高之故(有些还植苗造林,有的就撒几粒种子)。此外,很多荒山自然形成的林草植被是相当好的,用破坏已有的植被,花费人力、物力,通过挖大坑,种小苗,甚至是点几粒种子的做法,一方面不出苗、难出苗、出了苗也经不起夏季太阳晒,冬季更不易度严冬。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无形之中形成了“连年补造连年造,连年造了没成效”。荒山造林面积大,缘于三北工程经过30多年建设后,宜林地已经相对不足,工程建设在没有更新改造政策的推动下,造林只能向远山及条件相对严酷的地区扩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北工程已经进入了“啃骨头”时代!这个“时代”说到底要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要么是“人定胜天”的一种思维延续,再要么就是为应付任务完成而采取的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投资标准低,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稳定的生态系统建立,需要多树种、多林种的合理配置。由于投资标准低,在我省中部很大一部分县区的荒山造林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清一色采用柠条,结构极为单一,像红砂、红柳、梭梭这些耐旱树种几乎都很难见到。河西的纯杨树、中部的纯柠条、陇东的纯刺槐造林都有一定的比例。单一树种造林带来的生态系统性问题已经很多了,河西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杨树,已经造成病虫害的泛滥,给生态的稳定性造成了巨大伤害,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后工作中,作为工程管理部门应从规范作业设计中加以具体要求,使乔木与乔木、乔木与灌木、灌木与灌木之间形成林种混交、树种混交。在大面积营造的灌木林中,应高度重视梭梭与红柳、花棒、红砂、沙棘等沙生耐旱树种的混交,确保树种结构多样化,要提倡和鼓励使用抗逆性强的优良乡土树种造林。甘肃地域广大,气候类型丰富,乡土树种资源充足。当年甘肃全省也实施过乡土树种培育基地建设项目,各地都有其适生树种,应广泛应用,大力推广。
民生林业是今后三北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也是提高自身造血功能的必然选择。三北工程只有实现环境优美与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现实中一些粗放式的用破坏原有的自然植被来人为地进行微不足道的建设,无异于杀鸡取卵,急功近利。这种做法在我们的工程管理中应引起高度警惕。通俗地讲,也就是再不能在草地上挖坑种树了。因为我们现实中使用的荒山并非一草都不长的真正荒山,很多荒山自然形成的林草植被是相当不错的,与其在这样的地域进行微不足道的建设,不如说是在建设的旗号下实施的真正意义上的破坏。很多这样的山头、地块完全可以通过实施大面积的封育,达到更加良好的生态效果,而为什么非要进行如此的建设呢?假如说荒山上连野草都不长的话,那么在此所种的树木就更无生长的条件,如此这样的立地条件下造林又有何意义。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应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切实落实。另外,各级管理部门都要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紧贴人居环境的改善,紧紧抓住特色林果产业进行工程建设。我们都知道,2008年中央为扩大内需,新增三北工程投资1个亿,造林6.7万hm2,11月下达的计划,要求年底前要种上树,最后经过多方反映,考虑林业工作的特点,改为形成实物量。因此,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实现“美丽中国”绝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不能停留在各级领导的报告里,现实中要真正贯彻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然因素影响工程质量固然存在,但部分工程建设单位措施不到位,林业科技特别是干旱造林技术应用不到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同样的立地条件、自然环境,成活率也有一定差距。四期工程建设中,兰州城关区在青白石近万亩的范围内采用地膜造林、保墒技术,组织措施之严密可谓费尽心机,从而确保了造林质量。而个别县区的一些造林虽也采取了措施,铺了地膜,但仅挖坑点种,缺乏完整细致的整地程序,在此情况下,一些基层单位把成活率不高的原因长期归结于干旱。殊不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可有效弥补“先天性的不足”。工程建设中的科技支撑,干旱造林技术等需要跟进,工程建设应该配套一定比例的科技支撑经费,特别是在我省自然条件严酷的地区更应如此。另外,多年我们沿用的检查验收办法都是以成活率来论成败,并且是一锤子买卖定终身,如果改用“成林率”来进行验收是否对提高造林质量,确保其成效要比“成活率”更科学。当然这只是一种思路,实施起来还要看条件是否成熟。
林分质量不高是反映林业建设各种问题的综合体,能够直观感受到的以管护不到位、病虫鼠兔危害最为突出。目前随着全省封山禁牧措施的执行,各县(区)几乎也都出台和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但由于顾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执行起来普遍叫苦不迭,深感难度较大。一方面人畜破坏。现实工作中我们不时也会发现,当幼小的苗木正处在萌动初期,一群50~60只的羊群就沿山间啃食而过,如此这样的管护,幼小的苗木还能剩下几棵存活。在个别造林地我们还看到,辛辛苦苦营造的林地内因随意放牧,牛羊踩踏后树坑内的集雨覆膜被土完全填埋,好不容易铺膜造林集雨的良好初衷被牛羊踩踏得完全丧失了作用。更令人遗憾的是,个别林地内多年生长起来的红砂被当地的村民挖出后当柴烧,微不足道的建设与惊人的破坏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另一方面鼠兔危害。就工程建设而言,在我省三北地区,鼠兔危害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点的种子很容易就被老鼠刨起而啃食,造林地到处都可看到老鼠的洞口。有的灌木林就被鼠兔连根啃食而造成大面积死亡。在平凉、定西、兰州处处都存在鼠兔危害的情况,在民勤的勤锋林场,老虎口管护站等地域,由于是沙质土壤,人走进去,左脚刚从老鼠洞拔出来,右脚就又陷进老鼠洞,鼠兔对林木的危害十分惊人。因此,提高三北工程区林分质量应首先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力度,树立只有全面有效保护下的三北工程建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设。
任何生命体都存在生长、成熟、衰败、死亡的渐进过程,更何况草木。坚守在甘肃大地自然条件十分严酷的风沙前沿的树木、林带更是如此。全省成熟林、过熟林、残次林共7.3万hm2(其中河西走廊5.6万hm2,占全省的77.3% );河西走廊5市由于成、过熟林,残次林等的比重增加,农田林网化程度由20世纪80年代的90% 下降到目前的79.6% 。民勤由于水资源的问题导致大面积植被退化、枯萎,甚至死亡。华家岭林带是中部干旱区难得的一条“绿色屏障”,小老树问题严重。陇东子午岭林区由于山杨树根老龄、生存空间变小、人为活动频繁以及新生山杨萌条过多等自身问题,也造成这个单一树种的严重退化。纵观全省三北工程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宜林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省三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更新改造,希望在更新改造,今后的前景理应还在更新改造。
要改变只有人工造林才是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传统、落后、狭隘的观点,积极争取在甘肃全省三北工程范围内大面积、大规模地实施封育,在杜绝建设旗号下的破坏方式的同时,形成在工程区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生态效益的建设模式。多年来,我们在工程建设中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只有造林才是在进行三北工程建设,严重忽略了封育对工程建设的作用。层层在提计划,争取投资时都不约而同地以造林为主攻方向。这一点通过我省多年来的积极争取,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国家下达我省封育任务的规模与我们的地域面积及自然条件不适用的矛盾还依然存在,封育的任务还远远不够,这些都需要我们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积极争取,不断努力。
沙产业的主导思想是多采光、少用水,高科技、高效益。当然,光资源对沙区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对水资源来说,少用水而不是不用水。在河西沙区水资源是十分宝贵的,在沙区用抽取地下水来发展沙产业的做法也不是很科学。民勤当年在湖区种植籽瓜也是在发展沙产业,但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加之上游水资源补给不足,造成地面植被大面积枯萎,甚至死亡。这种鲜活生动的教训警醒我们在工作中的盲目蛮干行为所需要承担的生态后果。所以说沙产业的开发要在一定的自然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量力而行,适度发展。设施农业的发展值得提倡、鼓励,但对大田里种植耗水量大的葡萄等漫灌型的农作物需要审慎。
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遍布社会各个层面,仍然沿用当初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明显不合时宜。一方面农民的义务工早已取消,原来由政府主导,国家补助,群众无偿参与建设的情况也有了本质的变化,造林补助已经远远不足;另一方面国家提倡政府转变职能,减少政府干预的行为。为此建议实现3个转变:一是实现国家从补助造林向成本造林的转变,并应区别不同地域林种、树种进行成本核算;二是实现由国家层层下达计划的方式向必要的直补(下拨)农户转变,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三是实现由远山(荒山)造林向贴近人居环境改善转变,将人居环境改善作为三北工程今后民生林业建设的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