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医院建筑设计要点解析

2014-04-18 09:23和卫彦
粉煤灰综合利用 2014年5期
关键词:建筑评价医疗绿色

和卫彦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石家庄050031)

绿色医院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医院建筑领域的结果。当前我国政府对公共医疗卫生的投入在大幅增长,医院建筑既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必须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积极推进绿色医院建设是建筑业在医疗行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化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绿色医院建筑发展背景

1.1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最早提出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环境存在的危机做出的积极反应。绿色建筑评价从1990年英国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开始,先后比较成熟的标准有美国的LEED、澳大利亚的 NABERS、日本的 CASBEE等。我国 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作出了如下定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 绿色医院

随着绿色建筑的不断推行,绿色医院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国内“绿色医院”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03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推出主题为“绿色医疗环境,创百姓放心医院”的全国性活动,之后医院管理学者依据我们的国情,赋予“绿色医院”更为深刻的内涵。

21世纪初,国内一些省市如浙江、广西、陕西、太原等相继提出了绿色医院评价的地方标准。如浙江在2004年颁布实施了《绿色医院考核标准(试行)》,提出区县、市、省三级评价标准,提高了绿色医院的影响力,促进了当地绿色医院的发展。山西省太原市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在全国首次审定通过地方标准DB14/T 510-2008《太原市绿色医院管理规范》。

1.3 绿色医院建筑

绿色医院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医院设施、诊疗过程、日常运作、医院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内容。而绿色医院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医院建筑领域的结果,是绿色医院的基础设施。绿色医院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医院建筑。首先,绿色医院建筑属于“绿色建筑”体系;其次,绿色医院建筑有其“绿色医院”的特殊要求。

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医院建筑的建设,世界卫生组织和许多国家都在绿色医院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国际上主要的绿色医院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包括:2003年美国“无害医疗”(HCWH)和“最大潜能建筑研究中心”(CMPBS)联合组织编制的GREEN GUIDE for HealthCare(GGHC);2008年英国建筑科学研究院(BRE)发布的BREEAM Healthcare 2008(BREEAM HC);2009年澳大利亚绿色建筑委员会(GBCA)发布的 Green Star-Healthcare v1(Green Star HC);2011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发布的LEED 2009 for Healthcare(LEED HC)等。

我国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适用于对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商场、旅馆建筑的评价,并没有专门针对医疗建筑的评价方法。为推进绿色医院建筑评价工作,中国医院协会会同相关单位,编制了中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学会标准CSUS/GBC 2-2011《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近日,这本标准刚刚通过审查。

2 绿色医院建筑设计要点

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把医院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健康、舒适、环保、高效、美观的医疗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医院建筑相对于普通公共建筑有其独特的功能以及相应环境控制的特殊性,构造更为复杂,环境要求更高,能源消耗更大,因此,绿色医院建筑设计有与普通公共建筑相同的要求,更有针对医院建筑特点的特殊要求。

文献[1]指出了一般绿色建筑的要点:

(1)节地与城乡生态建设——城乡生态建设应关注绿化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努力研制并推广节水器具和设备,推广雨水回渗、收集与利用系统,研究低成本、高安全性、区域级、规模化的中水再利用技术与系统。

(3)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节能设计应注重地域特色和当地气候条件之协调,优先利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建筑遮阳等被动式节能技术和机械送风等低能耗技术。建筑物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地热源、风能、生物质能等,并优先利用太阳能。

(4)节材与温室气体减排——应重视建筑物的耐久性设计,增加建制物的使用年限。提倡尽量将各种设备管道作“明管设计”,以便维修和更换。提升建筑标准化与工业化水平,研究旧建筑的再利用,研究使用再生建筑材料。

(5)室内环境——室内环境分为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物理环境(声光热环境)两大类。应当加大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监测与控制力度,保证居民具有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要重视室内热环境,严格执行隔声标准,做好采光照明设计。

(6)污水与垃圾处理——结合区域的水资源和气候特点,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做好给水排水系统设计,采取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措施,达到既节水又防污的目的。研究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垃圾处理应当重视前端预处理环节,注意减量与分类。

绿色建筑设计的核心就是因地制宜,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室外环境的影响,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因为功能流程复杂,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除了要满足绿色建筑的一般标准外,还需要满足绿色医疗和高效运行管理的要求,并在三者间求得平衡。本文接下来重点讨论针对医院建筑特点的绿色医院建筑的设计要点。

2.1 优化医疗功能规划布局

医院建筑设计是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中相当复杂又专业性极强的项目,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受医疗功能制约的程度很高。一座综合性医院一般包括门诊、急诊、各医技检查和治疗科室(MRI、CT、DSA、X 光、加速器等)、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CCU等)、中心供应、药库、病房(普通病房、无菌病房)及后勤保障等部门。每个科室由于医疗工艺的需要,对各专业有不同的设计要求。绿色医院建筑必须符合疾病诊治的卫生学要求,尤其要做好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到某些专科疾病诊治在技术与设备上的特殊要求。在总体规划上,必须要紧扣疾病诊治的特点,合理布局,精心设计好各类疾病的诊治流程,实现合理的人流、物流及车流的流线和严格的洁污分流的设计布局,控制感染和保证医疗工艺快捷地进行。

由于医院建筑功能复杂,建设周期较长,且医学技术发展迅速,医疗设备更新较快,医院建筑改扩建不可避免,医院的建设者必须以前瞻的眼光科学合理地谋划医院的未来。因此,医院建筑设计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除了在总体规划上预留发展用地外,还应在单体设计时,对医技部门等变化较多的功能空间,从荷载、基础、柱网、层高等方面留有改建的余地,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医院保障系统的扩容问题。

2.2 保障室内空气品质

文献[2]对全国近20家三甲医院进行了调研,发现通风不良是目前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患者和医护人员抱怨最多的问题。很多医院内充斥着强烈的汗味、药水味以及其他异味,人们反映在医院内停留一段时间后感觉头晕脑胀、憋闷。分析调研结果,发现导致通风不良的原因主要有室内新风量不足、室内通风系统设置不合理等。

医院既是污染源多、感染风险大、室内空气环境恶劣的场所,又是要为建筑内各类人群提供健康、舒适、安全、高效的环境的场所。因此,绿色医院建筑应该突出保障室内空气品质的前提。CSUS/GBC 2-2011《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中有关条文涉及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体现了绿色医院建筑应以人为本的理念:采用集中空调的房间,新风量符合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149的规定。相邻相通房间之间的静压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149、现行国家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的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医疗过程产生的废气设置有安全的排放系统。

绿色医院建筑是在保障医疗护理与感染控制前提下的“绿色建筑”。医院所要提供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服务,患者更希望有健康舒适的就医环境,因此绿色医院建筑必须保障室内空气品质。解决通风不良的问题,可以应用室内环境智能控制技术。室内环境智能控制技术是运用先进的智能集成控制系统,实现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实时监控,以及对空调等设备的节能监控,再通过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光利用、暖通空调系统等自动调节,来保证室内环境质量和节能成效。

2.3 结合医院实际节约资源

医院的服务对象是患者,是自身免疫力弱的易感人群,医院建筑和各种设施的使用时刻维系着患者的安危。所以,医院的能源供应及各种设施的配备,必须安全可靠。医院的净化空调系统以及各类昂贵的精密设备,对使用环境也有苛刻的要求。另外,医院需要的能源种类繁多,一般有冷、热、电、水、汽、燃气或燃油及医用气体等,各种设备使用规律多样且运行时间长。因此,医院建筑是高能源消耗的建筑,据有关资料介绍,医院的能耗是一般公共建筑的1.6~2倍。

医院建筑是所有建筑中使用功能最为复杂、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建筑之一。医院首要任务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护理的环境,保障医疗、防止交叉感染。医疗环境质量的提高,势必增加医院的运营能耗。相关数据统计,空调能耗约占医院总能耗的50%左右,最大可占到65%。因此,绿色医院建筑必须围绕节能降耗要求进行空调机组的选型,确保经济运行、安全运行和绿色运行。

2.4 高效智能管理

高效智能管理系统是绿色医院实现叫号预约服务、自动发药、自动分诊、远程会诊等智能化设计,提高就诊和救治效率必备的工作和服务能力。这里包含了信息化(软硬件)及智能化两部分。信息化属于应用层,而智能化是信息化得以实现的基础性保障。在智能工程中引入综合布线、安保、节能、医疗管理、监护、信息传输、远程会诊与治疗、办公自动化和会议系统等现代智能化系统,并进行相应的配套设计。建设符合未来数字化医院应用需求的基础平台,在信息化建设中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同时兼顾前瞻性和实用性,全面集成各系统。通过运用最新的先进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人、财、物、医疗信息)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和整合,从诊断、治疗、护理、康复、保健、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实现人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网络化。同时建立全院信息平台和数据仓库,运用所有的信息资源为患者提供先进的、便捷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CSUS/GBC 2-2011《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中6.0.18条涉及信息化的要求:设置信息化系统,实现医疗数据网络传输。

3 结语

(1)规划布局要紧扣疾病特点,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2)保障室内空气品质,突出以人为本。(3)节约资源要结合医院实际,适当的减少能耗。(4)智能管理要高效化,使医院运营高效、服务高效。

发展绿色医院建筑是在医院建设和管理运行中引进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绿色医院建筑,对医疗环境提升,降低医院运行成本,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吴硕贤.绿色建筑技术要点及推行绿色建筑的建议措施[J].建筑学报,2011(9):1~3.

[2] 陈敏,付祥钊,郭金成.“绿色医院建筑”应把保障室内空气品质放在首位[J].医院建筑,2011(7):78~80.

猜你喜欢
建筑评价医疗绿色
绿色低碳
基于健康光环境设计运维的WELL建筑标准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上海市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正式实施
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角度分析暖通空调设计方案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