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洁 李利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 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公园景观改造
沈洁 李利
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基址原是德国贝斯韦勒市一座废弃的露天煤矿。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相关环境立法的促进下,矿区植被得到了全面再造和恢复。2002年,在一次针对矿山及周边区域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竞赛中,德国DTP景观事务所以矿山改造为契机,通过对景观结构的改变将这里转变成为一条以未来为导向的、多方向发展的主动脉,从而带动区域振兴。一期实施的矿山公园,通过架设“空中廊道”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矿山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城市更新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也成为了贝斯韦勒市独一无二的地标。在该项目中展现的设计尊重现状、景观推动区域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的后工业景观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风景园林;工业废弃地改造;德国;矿山公园
工业废弃地,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工业废料倾倒场等等[1]。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由于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一些西方国家的钢铁煤炭等重工业和采掘工业逐步走向衰退,工业废弃地由此大量出现。至90年代后,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这些曾经“丑陋的”工业遗迹开始被当成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保留下来并加以改造,这些由工业废弃地改建成的绿色公园形成了一类独具特色的后工业景观。位于德国贝斯韦勒(Baesweiler)的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公园(Carl Alexander Mine Park)正是其中之一。
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公园(C a r l Alexander Mine Park)隶属于“绿色大都会(Grünmetropole)”建设项目[2]。该项目覆盖了比利时、荷兰及德国三个国家约2 200km2的面积,目的是为了促进那些重工业枯竭后、亟待转型地区的经济发展,预计约有41个市、150万居民能够从中获益[3]。
比利时、荷兰及德国3国毗邻,地下煤床也紧密相连。19-20世纪的黄金年代,比利时发掘了8处矿产、荷兰15处,德国42处[4]。随着煤矿的开发,这些区域的经济得到了极大地振兴。采矿获得的巨额利润也吸引了来自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投资商和矿业工人,也因此带动了这些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与此同时,采矿业也给当地景观造成了巨大破坏:延绵起伏的绿色丘陵被挖得千疮百孔,先前以农牧业为主的景观转变成了典型的矿业景观:黑色的露天矿、地下矿、矿山、竖井、还有其他采矿设施随处可见。
发展至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煤矿的枯竭,大部分矿厂倒闭。针对这些遗留下来的工矿废弃地,比利时政府将其转变为包括居住、办公、教育、展示和自然恢复等多种类型的空间,保存并整合了矿业景观在城市中的位置;荷兰政府则采取了矿业清除政策——如今,在荷兰很少能看到矿业景观的痕迹,极目所至到处是自然优美的风景。但由于缺乏可替代采矿的工作机会和随之而来的经济紧缩,美丽风景的背后伴随着失业率的剧增;在德国,一些地方仍在继续进行露天开采,关闭的煤矿则被作
为记录自然和历史的遗迹保留下来。由于政策的差异,3个国家形成了3种不同的后工业景观[3]。
但这种在政策差异下进行的、大刀阔斧的后工业改造,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消弭了这3座传统工业城市的自身特质[3]。为了使城市特质得到再生,自2003年起,“欧洲2008(Eu-Regionale 2008)”计划就针对这些国家工业城市的发展和振兴开始了一系列尝试。“绿色大都会”项目正是源于该计划在2008年举办的名为“工业景观的重要性(Industrial Landscape Consequence)”的一次竞赛。“绿色大都会”作为其中的获奖项目,致力于发掘这些工业城市的特质和自我意识。它将这种工业历史作为区域的独特特质,与当代的文化、娱乐和自然有机结合[5]。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公园作为“绿色大都会”项目的实践成果,也是“欧洲2008” 计划中的首个建成的旗舰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三国后工业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卡尔·亚历山大矿区正是位于德国境内的42处矿产之一。
1975年,卡尔·亚历山大矿区正式关闭,在近80hm2的矿区内遗留下了高达80m矿渣堆。之后的很多年中,这里的大部分区域都一直保持着当年关闭时的情形。这座黑色的矿渣堆,作为过去污染的见证,与周围平坦单调却清新宜人的田野风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工业景观遗产观念的逐步建立,人们对于这些工业废弃地景观的看法也逐渐发生转变[6]。这些改变了矿区地形的巨大黑色山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当作是构成当地特质的重要部分,废弃矿山的恢复与利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地关注。因此,德国当局针对国土中广泛存在的工业废弃地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恢复立法,如《联邦自然资源法》、《矿山还原法》等,对废弃地的环境恢复做出了严格要求和详细规定[7]。在相关法律的促进和当地人们不懈的努力下,矿区的大量植被得到了恢复和再造。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当年乌黑一片的卡尔·亚历山大矿区,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彻底改写了这个地区的面貌。这些珍贵的植被受到当地法律明令保护,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游人们被禁止进入这些工业林地、以防止生境遭到再次破坏。资源的保护与地区的未来发展,对卡尔·亚历山大矿区的改造形成了一个悖论:这里巨大的矿山独具引力,具有建立旅游业的优势;但开发游人上山的路径有可能会对来之不易的植被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如何解决这个悖论?如何让这座矿渣堆的风景变成能够吸引投资商、旅游者和潜在居民到来的财富,变阻碍为促进地区的发展繁荣?在2002年,贝斯韦勒(Baesweiler)市政府举办了一场针对卡尔·亚历山大矿区及周边区域改造的景观规划设计竞赛。最终,来自于DTP景观事务所(Planungsbüro DTP - Davids | Terfrüchte + Partner)和PASD 建筑事务所(PASD Feldmeier + Wrede)的合作参赛方案“黑山的魔法”(The Magic of the Black Mountains)脱颖而出(图01)。除了对卡尔·亚历山大矿区进行有效的更新重组,该方案获胜的另一个关键在于矿区改造被大胆地融入到了城市发展建设的规划中:设计师采取了一种创新性的方式解决了矿区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在这两个层面上达成了生态、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设计目标[8]。
2002至2008年6年间,风景园林师与社区合作为该地区拟定了发展概念。风景园林师希望以这座与城镇紧邻的矿山改造为契机,通过景观结构的改变将这里转变成为一条以未来为导向的、多方向发展的主动脉,带动区域振兴。DTP景观事务所的主持设计师戴维兹(Davids)和德尔福斯特(Terfrüchte) 认为,风景园林师若想涉足空间和城市规划,就必须以一种多轨的方式从中介入。因此,他们在沿着矿山和村镇的景观轴上规划了一个容纳未来科技公司的建设区域。这个以教育和研究为主的“生命科学中心(Life Science Centre)”就是这个公园3大板块之一,它通过大片开放空间与“商业论坛(Business Forum)”相连接;第二个板块是一个以“几世同堂(Generations Living Together)”为主题开发的居住社区;第三个板块则是矿山改造的公园本体。
矿山公园区域包括了一条40m宽400m长、贯穿南北的景观廊道,被风景园林师们称为“景观动脉(Landscape Artery)”(图02、03)。干道的北端以一个平台作为公园区域的截止,但视线却被引向了无限的远方。平台外是一侧坡地,顺势而下,周边广袤无垠的田野风光尽收眼底(图04)。一条新修的人行和自行车道蜿蜒而上,与“景观动脉”融为一体。这种网络化的思想在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公园中无处不在,公园辐射至周边,周边融入到公园,二者之间并没有明晰的边界,这也是风景园林师将“开放空间作为场地发展动力(Freiraum als Motor für Standortentwicklung)[9]”的策略体现。干道的南端是一个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营地。这里设置了烧烤、英式足球等场地设施,可以容纳各类活动。整个矿山公园的大部分区域都被浓密的工业林覆盖,这其间的“黑山”——那座高达80m的矿渣堆正是矿山公园“魔力”的关键所在。
正如前文所谈到的,如何既能使游客上山而又不会因为交通破坏场地是矿山公园设计的关键。为了达成二者的平衡,风景园林师以“对被保护的动植物群落的生存区域影响最小”为原则,构建了一条极具创意的空中廊道(图05)。然而在矿渣堆上兴建一条廊道并非易事,场地自身的限制为设计师提出了一系列挑战[10]。首先,由于这里是自然保护区,在该区域内不允许使用重型机械设备和脚手架作业;其次,这里的底土基本为矿渣回填,随着时间推移有沉降的危险 ;第三,由于出入矿渣堆不便,因此建成的设施需要具有耐久性,降低维护几率。这些限制为廊道设计提出了几个关键点:一、廊道结构需采用无脚手架的移动式起重机进行安装,因此该结构的最大尺寸和重量由起重机的承重决定;二、建造的支撑构件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应对沉降风险;三、从耐久性考虑,应选用镀锌钢作为构件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保证在较长的使用期内无需再次涂层或进行其他处理;四、由于安装条件不便,安装接头应采用螺栓结构而非焊接。在支撑构件的形式上,设计师从斜尔特岛(Sylt)的历史中获得了的灵感①,采用了“四脚锥体(Tetrapod)”形(图06)[10]。这种形式从多个方面满足了在矿渣堆上作为支撑构件的要求:
此种结构自身稳定且易于安装,可以通过移动式起重机方便地固定到斜坡上;它们对地面沉陷不敏感,地面移动时可以保持结构的相对稳定;并且,该结构之间易于安放单跨桥梁。最终,经过精确的力学计算,廊道以最小数量的“四脚锥体”构件作为支撑,因此廊道本身几乎没有接触到被保护的土地,即便是自然主义保护者也对这条空中走廊青睐有加。廊道从树冠间穿过,带领着游客们在树顶漫步,让人不禁联想起童话里的精灵飞舞穿梭、在树林间翩翩起舞的场景(图07)。
这段奇妙旅程的入口和起点是位于“景观动脉”中心的一个亮红色立方体。这个颜色鲜艳的立方体楼梯间被称作“山之门厅(Mountain Foyer)”(图08)。建筑的一侧是餐厅,另一侧是俱乐部聚会室和公共厕所。建筑前方有一块放大的广场区域,上面摆放着一些就餐的桌椅,游人可在此处做休息停留。爬上红色建筑的楼梯二层,穿过一座长度超过25m的吊桥,游人们就会到达那座钢制的空中走廊。走廊从离地6m向离地10m的高度倾斜,通过镀锌钢的“四脚锥体”支架、格子护栏和地板建构而成。空中走廊沿着山体顺势攀沿,立面上大面积漏空材料的
应用使其看上去轻盈非常,很难想象旁边承重的支撑柱插入矿渣堆中达14m之深。材料、构建工艺和路径方向的精心选择,使得无论从哪个方向上看,它都能够最小限度地阻挡光线和视野。沿路向上,游人们顺着走廊不断转折,一路上与这片黑色大地所孕育的动植物群落亲密接触(图09)。
沿着空中走廊爬到了山体的2/3处,剩下的1/3是一座几近直上的“天梯”。登山梯同样采用了镀锌钢材,单侧扶手,使用钢制格子踏面作为踏步。走在其上,踏面下的小草隐隐绰绰,颇有野趣(图10)。沿路还设置了两三处简单的平台,供游人停顿休憩。沿着登山梯向上攀爬,随着绿荫逐渐减少、光线逐渐加强,暗示着山顶越来越近。到达山顶后,一条沿着山脊铺设的石板路笔直地通向远方(图11)。沿着石板前行,两旁植被不断减少。一方面是由于山顶的环境本身并不适宜植物生长,另一方面,这也是出于风景园林师对于空间体验的设计考虑:即让木本植物在有限的区域内生长,使游人在从山底至山顶的游览体验产生一种戏剧性的变化。山顶的终点是一个广阔而平坦的观景平台,被称作 “山之台(Berg Plateau)”(图12)。它被一层装饰性的、椭圆形红色钢构架所包围,远远望去,就像是为这座黑山戴上的一顶庄严的红色王冠。这条红色的钢带高三四十厘米,除了装饰作用外还可以作为观景台上的临时坐凳,坐着眺望远方。这里视野极好:南面的埃菲尔山,西面的荷兰和比利时,东南方还冒着袅袅青烟的发电厂,以及北部的村庄都尽收眼底。这顶倚靠在裸露煤堆上的红色王冠,静静地联系着所有的风景、天空和土地,再也没有什么能够从这片风景中分离。平凡的贝斯韦勒(Baesweiler)终于有了一个独特的地方。
与上山路径的多样和重重惊喜相比,下山的道路宽阔而平坦、朴实无华。起先还是石板路,后来便直接是碎矿渣了,却与周围自由生长的野生植物更相映成趣。下山的路径基本保留了现状的运煤道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小节点供人休憩(图13)。
风景园林师在对卡尔·亚历山大矿山的原始地形、植被最小干预的前提下,运用简洁而强烈的设计语言,巧妙地赋予了这块场地新的结构和焦点。在这个设计中,场地的限制与深思熟虑的引导平衡了彼此,细致入微的推敲保证了一切技术可行,并且组合起来独一无二。在树立新的工业美学价值的同时,更使得这座曾经丑陋的黑山成为了贝斯韦勒新的地标。矿山的工业和自然历史文化也被作为贝斯韦勒的独特特质,与当地的旅游相结合,为该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公园建成以后,吸引了大批游人蜂拥而至:视野开阔的山顶平台成为了本地居民休闲活动的最佳去处,一些外地游客甚至也慕名来到贝斯韦勒一探究竟;人们都非常喜欢这个公园,很多人盼望以后能够定居在与公园协同开发的社区里;设计师对场地最小干预的措施也颇见成效,自然保护者们声称在此地发现了珍贵的稀有蝴蝶……[8]最终,卡尔·亚历山大矿山公园在数百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09年的德国景观奖(Deutscher Landschaftsarchitektur Preis 2009,BDLA2009)。
由于项目实施进展的限制,本文的介绍主要以矿山公园本体为主。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这条空中走廊和出挑的山顶平台令人印象深刻,它们也只不过是到达和体验矿山的一条路径和一块场地——正如山顶那排红色的临时坐凳,不过是提供了一个与这片广袤风景相联系的途径。更重要的在于,矿山公园会与规划中的生命科学中心、商业论坛与居住社区相结合,作为项目框架中长远运营的重要部分,一起推动贝斯韦勒——这个传统工业城市的结构更新和经济发展。自然(Nature)、青年和教育(Youth and Education)、实验和技术(Research and Technology)、休闲和文化(Leisure and Culture)、新的工作机会(New Work)和居住(Habitation)[9]都是整个项目建设重要的关注点。它们也成为了我们导读和理解这个前工业废弃地改造序言中的关键词。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风景园林师对于后工业废弃地转型、带动区域振兴的宏大构想,在这里,它们都被寄予着创造美好未来的希望。
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园和居住区从那些曾经的工业废弃地中拔地而起。风景园林师利用专业的综合性优势,重新配置这些过时的风景结构,在那些从美学角度来看曾被认为是丑陋的风景中创造了一派新的光景。随着人们对待这种工业废弃地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可以预见的是,会有越来越多的、那些曾与艰难工作条件相联系的地方在风景园林师的手下重现它们的“魔力”。
致谢:感谢王向荣教授提供的赴欧考察机会及悉心指导。感谢DTP景观事务所(Planungsbüro DTP - Davids | Terfrüchte + Partner)为本文写作提供的帮助。
附:项目基本信息[11]
客户:贝斯韦勒市政府
建设时间:2003年—2009年
面积:85hm2
项目成本:580万欧元(约4854万元人民币)
项目设计: DTP景观事务所与PASD 建筑事务所
注:①20世纪70年代,在斜尔特岛上使用了大量混凝土制成的“四脚锥体 (Tetrapod)”作为防波堤来保护海岸。但人们很快发现,这种方式并不足以阻止海岸流失,随着水流方向的改变,它们有时甚至会带来反作用。如今,这些“四脚锥体”分散在斜尔特岛海岸的各个角落,作为人们使用混凝土对抗自然力这一尝试的历史见证。②文中图片除图1由DTP景观事务所提供,图5引自Stefan Leppert.The horizontal on the Vertical[J].TOPOS.2009(69):88-93,其余均为作者拍摄。
[1]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 2003,(03):11-18.
[2]Regine Keller.Carl Alexander Park[M].Landscape as a System,2009:92-99.
[3]Florescu Roxana,Pro Lucia.infrastructure energy pulse[Z]. Wageningen University,2013:50-81.
[4]Jolyon R,Chau I.viewed 12 February 2013,[Z].2013(2014-01-28). www.mindat.org
[5]Agence Ter.Territories,from landscape to city[M].Basel Birkhauser,2008:79-95.
[6]辛慧琴,张颀.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更新[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86-191.
[7]李挚萍.环境修复法律制度探析[J].法学评论.2013(02):103-109.
[8]Stefan Leppert.The horizontal on the Vertical[J]. TOPOS.2009,(69):88-93.
[9]vom wandel der strukturen[Z]. Carl Alexander Park,2009:5-6.
[10]Manfred Feyerabend.Der Carl-Alexander-Park in Baesweiler[J]. Bautechnik.2011:569-578.
[11]http://dtp-essen.de/index.php?article_id=43[Z].
沈洁/1985年生/女/云南人/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北京100084)
李利/1986年生/男/江西人/博士/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北京100044)
From Industry Wasteland to Green Park: The Landscape Renovation of Carl Alexander Mine Park
SHEN Jie LI Li
Carl Alexander Mine was an abandoned open-cast mine in Baesweiler, Germany. After the 1990s, the vegetation of the site had been recultivated, promoted by the legal requirement. In 2002, the city held a competition about the mine and the surrounding region for renovation. In this competition, DTP design office took the mine renovation as an opportunity, converted here to be a future-oriented, multi-directional developing artery by changing the structure of landscape, thus boosting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In first phase of construction, the Carl Alexander Mine Park has successfully solv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ine protec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rough an "air corridor" approach, injected new vitality for urban renewal. And it has also become a unique landmark of Baesweiler. It is worth taking note of strategies of respecting the status quo, the landscape driving development reflected in this project for Chinese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renova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Renovation of Industrial Wasteland; Germany; Mine Park
TU968.2
A
1673-1530(2014)01-0136-06
2013-09-26
修回日期: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