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色的轨道

2014-04-17 23:22赵雁
十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刘洋航天员

赵雁

这里讲述的是地处北京西郊的航天城里几位女性的故事。她们有的是温柔与坚韧兼备的女航天员,有的是严谨沉稳的系统副总设计师,有的是航天产品设计师,有的是学科带头人,更多的是默默坚守平凡岗位的普通科技工作者。她们是中国航天大潮的浪花一朵,故事不尽相同,但仰望星空的姿态从不曾改变。是的太空的辽阔与深邃让她们无法停下探索的脚步。她们的努力让人类相信:大地到太空的丈量,不仅是10万里的简单追逐,更是千百年的艰苦跋涉。它不是梦幻般绚丽的烟花缥缈呈现,而是一步步坚实脚印搭建的理想天梯。

女帅男兵

10月的沙漠,干燥多风,寒气袭人,航天员沙漠生存训练正在这里进行。大风扬起的沙尘中,一位身穿沙漠迷彩服的女性手持步话机步履匆匆地来回穿梭。她面容秀丽,举手投足间透露出干练的气质。在工作中,在训练场上,都颇具大将风范。很少有人知道,第一批14名男性航天员队伍就是由这位女帅带领的。她就是被誉为“航天员女教头”的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

旁人很难理解黄伟芬,当年这位才30出头的温柔女性如何扛起选拔培养中国航天员的重任,就连当时的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也感叹:“你没有当过航天员,怎么就能干出这样的事业?”自信直率的黄伟芬说了句不太谦虚的话:“积累加能力。”“神五”飞天时,这位漂亮的江西女子,执掌航天员培训的大印,已担任了5年航天员选拔训练系统的主任设计师。

1997年,在航天员吴杰和李庆龙赴俄罗斯训练的一年间,中国为了学习俄罗斯训练航天员的先进经验,派出多名专家作为两名航天员的技术支持人员赴俄取经。那一年,30出头的黄伟芬作为任务组组长赴俄学习3个月。看到率部前来的是位年轻女性,加加林培训中心的人员大为惊诧,他们对吴杰、李庆龙说:“想不到你们的领导是个女人!”

熟悉黄伟芬的人自然不觉奇怪。她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后来又考取著名的航天生理学专家刘光远教授门下的研究生,学习重力生理。毕业后她做了几年“863”项目的“航天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课题的预研,参加过返回式卫星的生物搭载试验任务。后来又做航天医学工程总体研究,对飞船系统、航天医学、航天工程学等众多专业都有涉猎,称得上载人航天的通才。在赴俄罗斯之前,她就参与起草了航天员训练的总体方案设计。委以如此重任,领导正是看中了她的这个优势。

航天员训练刚刚迈出步子的时候,黄伟芬也吞下了许多“空白”造成的尴尬。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参考教材,缺少起码的教具。有人曾怀疑,中国自己到底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航天员。航天员选拔训练这项开创性的工作,最大的难度在于训练和飞船研制同步进行,这一点连不少老专家都望而生畏。黄伟芬就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起步的。

黄伟芬带着不足40人的教员队伍开始了填补空白的鏖战。教员们所学的专业各不相同,许多都是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工作实践少得可怜。最先入手的工作就是学习研究有限的国外资料,光是查阅资料就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然而,这些工作远远不够。为了对整个工程总体和七大系统进行充分考证,黄伟芬又一趟趟往各大系统跑,调研情况、征求意见。当时,各大任务系统的地址很分散,搞火箭的在北京南苑,搞飞船的在白石桥,中科院在中关村,着陆场系统在西安。黄伟芬说:“很多时候我一个人坐着公共汽车到处跑,条件真的很艰苦。”她和同事对俄、美两国的航天员训练做了详细的分析调研,从任务需求,到飞船的安全性、可靠性都做了最充分的考证。她和同事不盲从外国,在吸取俄、美两国训练航天员的先进经验的同时,大打“中国品牌”,对航天员进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训练。

记不清召开了多少次调研座谈会,也不知推倒重写了多少次方案,黄伟芬终于赶在首批航天员入队前拿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套航天员训练大纲,那一年她32岁。在评审会上,航天医学工程专家陈信、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希季这样评价:没想到你这么年轻,就写出了这么好的训练大纲,按照这个训练,中国航天员上天没问题。在这部训练大纲的统揽下,黄伟芬和她的同事5年来陆续撰写了10多个“子纲”,几百份教案、讲义、实施细则,还设计制作了许多训练设备。每年制定的技术文件以尺论。航天员训练飞行手册的编写完全要依据飞船的状况而定,但飞船的技术状态却常在变化。他们就主动和飞船研制单位沟通,做相应调整。几年下来,成了半个飞船专家,一切技术指标,数据变化都弄得清清楚楚。

航天员教员不仅是园丁,还要有冒险精神,甘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进行专业技术训练和所有操作性测体的时候,教员们都要对训练实施全程先行体验。他们饱尝了离心机、转椅、4柱秋千的滋味。就连跳伞这种颇具冒险色彩的项目,他们也派教员参加实践。

救生训练中滑道紧急撤离演练是个难项,在此之前,他们只是看过国外训练时的录像资料,而最终的动作要领只有靠自己摸索。黄伟芬带着同事进行了多次预试,手臂张开的角度、把握速度的技巧、着地前的准备,他们都是通过自身感受确定的。为了“最佳”,剐伤、碰伤、崴脚都被他们看作是“必然代价”。“细致再细致”是贯穿训练的灵魂。航天员在模拟器训练之前,教练员要对他们进行多次试训准备,细致到哪个按钮操作需要几秒钟,哪个动作需要怎样的力度都要严格记录分析。黄伟芬曾自信地开玩笑:“中国要是选女航天员上天,我该是最佳人选。”

5年多来,黄伟芬对14名航天员的培训倾注了全部心血。在基础训练阶段,每个人情况不同,学习基础差别较大,课程安排又紧,航天员的成绩并不太理想。为此她火急火燎,安排教员给基础差的航天员开“小灶”,教他们学习方法和技巧。在“神舟五号”飞船上天前,要对14名航天员进行再次选拔。执行这次任务的只有一个人,竞争是难免的。作为带航天员训练了五年多的教官,舍弃哪一个她都会遗憾。选拔前,她找每一个人谈心,指出他们的长处弱点,帮助他们平稳心情,树立信心。

航天员的训练让黄伟芬放弃了读博士、出国、评正研职称等众人趋之若鹜的东西。有人看她那么拼命,叫她“女三郎”,她无奈笑笑:“要不是小时候学过武术,练过艺术体操,这身体早就不允许我拼了。”黄伟芬常说:“我干航天就是命中注定。”这位从小喜欢物理的女子,遵从父命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开始,就踏上了追寻飞天梦想的道路。

青春在一次次成功的欢呼中消逝,唯一不变的就是她对工作的热忱和对事业的执着。勤奋工作在她的表述里,竟然成了保持青春活力的“秘方”。多年从事航天工作,不管怎么繁忙,她都有调节自己的方式,在办公时喝着咖啡,让音乐舒缓心灵。黄伟芬说她热爱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只要时间允许,她爱逛街,爱买衣服,爱抹香水,喜欢美容,喜欢鲜花。开会时,总是端一只漂亮的瓷杯,她说因为“好看”。有时穿着新买的“行头”跑到隔壁办公室问别人好不好看。所用的一切小物件都透露出她的情趣和品位。然而,与优雅温和的外表相反,她的言语和手势,时刻传递出不容置疑的信息。从航天员训练场到戈壁深处的发射场,从领导教员队伍到与各大系统协调统筹,黄伟芬的果断、泼辣甚至“强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为保证航天员训练不受干扰,黄伟芬可没少豁出面子打嘴仗。她打“嘴仗”的对象有系统老总,有职位比她高的领导,有相处不错的同事。每逢“战事”,她总是摆明观点,拿足论据,据理力争,毫不退让。

航天员进舱前,飞船系统要进行状态确认和交接,这项制度是黄伟芬“舌战群儒”争取来的。“神四”测试时,黄伟芬敏锐地发现,航天员进舱后飞船座椅束缚带位置不对。这个隐患她一直默默记在心里。2003年“神五”发射前,黄伟芬独自一人与8名资深专家交涉:“你们的工程师必须要签字,表明飞船状态确认了,航天员才可以进舱。”

几轮唇枪舌剑,在黄伟芬的据理力争下,对方同意了增设这项制度。谁知黄伟芬带航天员到现场参加测试时,发现工程师还在舱内检查,外面就有人签字。黄伟芬扔下一句重话:“你是这样负责任的吗?我不是在形式上要求这样,而是真正要发挥它的作用!”

黄伟芬坦言,在关键问题上,她不止一次对权威说不,甚至拒绝在方案上签字,“如果都凭感觉来评价,还要我们专家干什么?”

黄伟芬批过的所有方案和文件,都用红笔一一标注修改,清秀而严谨的字迹让人敬畏。她说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有科技人员记得,自己撰写的一份训练大纲被黄伟芬一次次打回重写,改了无数遍,黄伟芬还是不满意。最后实在忍不住了,直接跑去求她“能不能别再改了”。作为女人,黄伟芬有内心柔软的一面。“有时批评完下属,我的心里会难受好几天,但很多原则不能含糊。航天事业是一块净土。说小了,我要对航天员负责;说大了,我要对事业负责,对国家负责。”

“航天员要是少了一根毫毛,我就找你算账!”老领导的“狠话”,让黄伟芬至今记忆犹新。不是领导不讲道理,而是选拔培训航天员确实不容易,容不得半点闪失。这让黄伟芬承受了格外大的压力。作为航天员教员,所有训练要自己先体验,所有风险要自己先试,确保万无一失才能施训。第一次赴发射场组织滑道撤离训练,52米高的滑道让人往下看都心惊肉跳。黄伟芬咬紧牙第一个纵身滑下。野外生存、离心机训练、水槽训练等,但凡有危险的项目,航天教员们一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碰伤、扭腰、崴脚,对他们来说是常有的事,却以此换来了航天员15年训练的“零损伤”“零事故”。

黄伟芬常把航天教员比作“保姆”。航天员每次大型训练或执行任务,黄伟芬和她的同事都千叮咛万嘱咐。服装有没有穿好?拉链有没有系上?一一操心过问。有人说航天员训练不训练都是那么回事,首飞不用训也能完成任务。其实在“神舟五号”飞船运行中,需要航天员来操作的项目有100多个,没有娴熟的操作技术,没有处置意外情况的本领,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1个小时的飞行任务很难完成。而这些都是靠5年的刻苦训练来实现的。有人怀疑中国自己培养航天员的能力,黄伟芬斩钉截铁地反驳:“先别下结论,等航天员上天了再说。”今天看来,她的反驳何等的正确,因为中国航天员的飞天答卷已经解除了所有疑问。

2005年,“神六”飞船发射前,航天员已穿上舱内服准备出征。细心的黄伟芬安排人员去买巧克力为航天员补充能量。当下属气喘吁吁买来巧克力后,不料被黄伟芬狠批一顿:“这么大块的巧克力怎么吃?碎渣掉进衣服里怎么办?考虑问题要周到细致,航天员无小事。”黄伟芬永远也忘不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时难忘的一幕幕。

送杨利伟执行任务前,黄伟芬想好了大段送别的话。出门却只剩下两个字:“走吧。”在“神舟五号”飞船发射中,黄伟芬作为航天员的指挥员,忙碌在酒泉发射现场。10月14日,紧张激动一直伴随着她度过那个不眠之夜。第二天凌晨1点,她就来到航天员的住地“问天阁”,先做准备工作。5点40分,她将杨利伟送到发射塔架下,就立即赶往航天员的指挥岗——一“先锋岗”,在发射前30分钟,她与杨利伟进行了上天前最后一次通话。

“杨利伟,舱内状况怎么样?”

“‘神舟五号报告,一切正常!”

“现在情况正常,一切按计划进行。请放好飞行手册,系好束缚带,注意舱内状况,仪表盘显示信息。”作为航天员的首席教官,此刻的心情比谁都复杂和紧张,检验的时刻到了,虽然平素的训练让她信心百倍,但这毕竟是中国人的第一次,这位一向以严厉著称的教官,手心冰凉湿润。“明白!”杨利伟从容淡定的回答让她稍微松了口气。

当飞船入轨,帆板展开的手控指令发出,杨利伟向地面汇报飞船工作正常,航天员感觉良好。黄伟芬流泪了,她在为杨利伟自豪,也为此次发射的成功高兴,她显然没有感觉到泪水的奔涌而出,她不能有任何懈怠。她又乘飞控转场飞机回到北京,马不停蹄地赶到飞控中心指挥大厅,闪烁的荧屏牵引着她的眼睛,她的眼神一刻也不愿意离开。直到飞船返回舱安然落地,才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疲惫!走出指挥大厅,黄伟芬再次落泪了,训练中的艰辛和委屈统统被她抛在脑后,她为自己的职业自豪,更为有杨利伟这样一位优秀的航天员自豪!她体验到了生命中最真切的幸福!

飞船系统的副总指挥和副总设计师在人群中找到黄伟芬,激动地说:“你们的航天员培训得太好了,你们也给我们系统加了压!”说完一定要和黄伟芬合影留念。理解,让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杨利伟凯旋时,黄伟芬早早地站在航天城大门守候,期望看到那熟悉的身影,不料欢迎的人群一冲,黄伟芬没有看到杨利伟。夹杂着喜悦、失望和多年的酸甜苦辣,黄伟芬回到家中,钻进被窝号啕大哭。当天晚上,杨利伟就不顾身体疲惫,主动打电话过来,他要在第一时间与教员分享胜利的喜悦!他说:“您看见我在返回前和您挥手了吗?”

“看到了,看到了!飞行的感觉怎么样?我其实特别想知道你在太空中的飞行情况,可又怕打扰你休息,没有想到你把电话打过来了!”

“我也急着向您汇报,感觉非常好!一切都很顺利!我们训练的内容非常周详,谢谢您!”黄伟芬说,那一刻她感到心里真的非常温暖。

杨利伟详细地向黄伟芬介绍了整个飞行中执行飞行程序和操作的情况,师生二人在电话中不时传出笑声和感叹。

曾把“好好睡一个懒觉”作为每次飞船胜利返回后自己最想实现的心愿的黄伟芬,却一直在“食言”。因为要和航天员教员做整个任务训练的全面总结,对下一阶段的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和准备。

“神五”发射任务结束后,她给女儿带回来特别的礼物——几枚“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纪念章。别小看这几枚小小的纪念章,它们可是黄伟芬最珍爱的东西,她希望女儿理解妈妈,理解妈妈的事业!

航天员的守护天使

是谁登上发射塔架送别航天员?是谁第一个进入返回舱迎接航天员归来?是谁关注着太空中航天员的每一次呼吸和心跳,每一个细微的身体变化?是谁不论寒来暑往,对航天员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他们是航天员最熟悉、最亲近的科研人员,也是航天员最忠实的守护者——航天员医监医保团队。

医监医保系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而这个系统对航天员来说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利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航空航天学、心理医学等相关医学,对航天员们进行医学检测、鉴定,为航天员的健康“保驾护航”。李勇枝就是为航天员“保驾护航”的一员。她是该系统的主任设计师,和黄伟芬一样都是气质上佳、成熟美丽的女士。

文静的李勇枝总是态度谦虚,她说自己能和航天结缘带着一些“运气”。当年博士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她曾与提高太空适应性的有关研究有过接触。那时她就闪过这样的念头:自己的课题和航天倒是有一点关系,要是工作以后能在中医和航天的交叉领域里搞研究,开辟出一块新领域,倒是挺有意思的事情。没想到,她的愿望真的实现了。1996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前,她去首体的人才交流会溜达,看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现更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条幅特别显眼,就问他们是否需要学医的。这一问让她和航天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两年后,她与3名同事跟随航天员吴杰和李庆龙来到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飞船乘组医生的资格培训。

短短的3个月中,李勇枝与3名同事与俄罗斯同行一道参加了联盟TM号航天员乘组任务全过程的所有医学检查保障活动,并进行了航天医学和飞船工程方面知识的系统学习。在进行失重飞行体验时,李勇枝的前庭功能非常出色,居然超额完成了任务,进行了两个架次20个抛物线的失重飞行。李勇枝这样描述她的感觉:“失重的感觉非常美妙!”她的出色表现让许多俄罗斯航天员以为她是女航天员,俄罗斯当地一些报纸还登出了俄罗斯航天员和中国的女航天员一起训练的消息。

不仅如此,李勇枝和同事还进行了离心机、转椅、5000米和10000米的低压缺氧耐力等航天特殊环境的训练。在做离心机试验时,她体验的过载曲线,最大达到4.8个G值,令人惊讶。李勇枝标准的瓜子脸被拉成了方的,手放在胸前根本抬不起来。艰难的低压缺氧耐力训练胜利过关,她又谦虚地把成绩归功于自己从小长在青海高原地区,抗低压能力不错。

最难忘的当属在炎热的7月进行的野外生存训练。在茂密的森林中,他们利用简单的装备搭帐篷、做吊床、采野果,还有模拟伤情的自救互救等,将3天的时间排得满满当当。现在李勇枝回忆起来,那次训练给她印象最深的是蚊子,即便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只露出两只眼睛,但无处不在的蚊子还是在她唯一的暴露处叮咬了43个包,训练下来,脸肿胀得像只皮球。在经过严格的训练考证后,加加林中心的主任克里穆克将军亲自为她和4位同事颁发了航天员乘组医师资格证书。2000年,37岁的李勇枝成为航天员医监医保系统主任设计师。她和同事在汲取国外成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国飞船研制和航天员短期飞行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我国航天员医监医保方案和实施细则。

这个系统的工作繁重而琐碎,小到航天员的饮食、作息,大到航天员的医学选拔、检查和鉴定,哪里有航天员,哪里就出现医生的身影。

提到“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任务,李勇枝特别自豪。“因为载人飞行责任重大,我们不能有一点疏漏。几年来,光医监医保的技术文件就编写了300多份。仅着陆场的医监医保方案,我们就进行了多次调研才定下的。陆上、海上等多个应急搜救点和应急搜救区、搜救船上全有我们的人。”

“这次飞行的医学应急方案我们做了十来套,为预防航天员最易发生的空间运动病,做了严谨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我们的医学专家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做了上千人次的药物实验,船、飞机、车的抗眩晕实验都做了,才从多种药物中筛选出最好最有效的备用药物。”

“神五”飞天归来,杨利伟反映在火箭上升过程中大约有20秒的振动,让他感觉不适。很快,8赫兹低频振动这个“元凶”浮出水面。

火箭研制人员通过减振、吸振,降、吸噪音,寻找解决途径,并专门为此请航天员做了振动体验。李勇枝请缨上阵进行振动体验,她说,凡是航天员要经历的,航天员医生必须经历。

李勇枝对航天员的健康情况了如指掌,航天员们每一个细小的生理参数变化她都精确掌握。以至于体检时她不用看对方的脸,搭上脉就知道这是谁。尽管航天员身体素质极为强健,但由于他们训练强度大、生理和心理负荷大,难免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疲劳等功能失调的表现,李勇枝带领研究团队为他们配制了保健茶,并根据不同的舌象、脉象、体征,及时对方剂加减。如今航天员们都很欢迎这些药茶。

从“神五”到“神十”的5次航天飞行任务中,航天员乘组超强的意志力、良好的身体状态,甚至他们完美的心率表现,令大众折服。航天员中心研制的中国传统中医药——太空养心丸功不可没。其实,从“神七”任务开始,太空养心丸已出现在航天员的空间食品包中,作为正式列装产品。而它正是李勇枝带领团队科研攻关的产物。

自1997年以来,航天员中心坚持开展中医药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研究。李勇枝和她的科研团队直面对中医药是否有用的质疑,毫不动摇。他们从中医理论人手,将传统医学和航天医学相结合,构建了载人航天生理适应的中医药防治的理论框架。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有机结合,进行辨证论治,建立中医保健档案、中药茶房,成为具有中国特色航天医学体系中的重要一支。尤其在航天特殊环境适应性训练中,中医药发挥了扶正固本作用,保证航天员始终能以良好状态完成各项高强度的训练任务。

研究发现中国航天员与国外航天员在相同的飞行时间下,中国航天员呈现的生理变化,心功能的指标与飞行前变化不明显,令国际航天医学专家非常惊讶,这说明中国综合医学保障措施效果很好,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同行开始高度关注中国中医药研究。

临危受命的设计师

在对“神舟一号”飞船进行技术分析时,技术人员发现舱内压力逐步爬升。经检查,是舱内温控系统的管路压力升高造成的。这种故障不仅会将舱内的仪器设备烧坏,更会对航天员的生命造成威胁。

一次又一次地实验,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过滤”,但就是找不到原因,技术人员一时陷入了困境。会不会是冷却液出了问题?专家罗旭峰在认真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大胆提出疑问。所谓“大胆”,是因为冷却液的配方是由国内某权威部门花费数年时间研制的。为了验证,他和年轻的“小字辈”余青霓、马建林在实验室里做起了有悖常理的实验。真相终于浮出了水面。在实验结果面前,权威专家心服口服,连呼后生可畏。

这意味着必须要研制新型冷却液。而此时,飞船研制周期过半,飞行试验即将实施,重新研制需要极大的勇气。此时余青霓已怀孕8个月。一向皮实大咧的她在尽情感受着新生命律动带给自己欣喜的同时,也真切体会到当母亲的艰辛。已开始浮肿的手脚和愈加笨重的身体完全有理由让她远离实验室,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喜欢挑战的性格使得她毫不犹豫地走进了实验室。

8月的北京,酷暑像绷带一样死死捆绑着每一个人。实验室里各种化学试剂粉尘对一个孕妇的影响可想而知。余青霓却不管不顾,在他人旧配方保密的情况下,从零起步,夙夜苦思,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研制出了新配方,从根本上解决了冷却液成分不均匀、性能不稳定的大难题。这一年,余青霓29岁。

事业的新生儿和生命的新生儿不期而遇,在“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前,余青霓迎来了自己生命中的天使——一个健康的男孩。正坐月子的余青霓心里并不安稳。电话铃响了,这是她担心而又期待的事情。她一路小跑赶到办公室。和同事把传回的有关资料紧张地进行分析论证后,她悬着的心落下了。经过飞船实际飞行考核,冷却液完全符合技术要求。此时此刻,她幸福得不得了。回家抱着儿子说,感谢宝贝,是你给我带来了好运!

在“神五”飞行前,一个令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科研人员极目抒怀的成果——一氧化碳滤除装置的研制,被许多人反复提及。这是一个不到一年就已经过初样、正样研制并定型的产品,没有走一般产品的常规路程。而这个产品与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在“神四”飞船返回后,在采集和分析飞船返回舱内的气体参数时,研究人员意外发现舱内存留着部分一氧化碳。这是一个重大而值得庆幸的发现。谁都知道一氧化碳一旦被吸入人体,轻则引起昏迷,重则导致死亡,严重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鉴于这种情况,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明确指示,研制一套一氧化碳滤除装置,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要求提得很形象,“第一口气安全”。意思是说,在整个发射飞行过程中,从航天员进入飞船呼吸的第一口气开始,必须保证他们的绝对安全。

这时已是2002年的初秋,距离正式飞行时间不足一年。时间对航天科研人员来说从来都是吝啬的,然而这次不仅仅是吝啬,更是血淋淋的你死我活。没有退路,也容不得任何犹豫和徘徊,只有用自己的身体杀出一条血路,才有可能攻占那块高地。

化学专业出身的余青霓、赵成坚又一次临危受命,承担催化剂的研制任务。那几天,时任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总指挥宿双宁的心里也惴惴不安,因为他非常清楚催化剂这东西的厉害。它一旦从潘多拉的魔盒跳出,就会活跃无比。稍有不慎,就把你折腾得翻江倒海,使一氧化碳的滤除彻底泡汤。宿双宁认真地提醒余青霓:“当心!千万当心!”余青霓自然明白领导的顾虑,但她的确有信心驾驭这匹难以驯服的烈骑。她和同事伸出科研人员特有的信息触角,下煤矿,进大学,调研了国内几家最有价值的单位,拿回来了他们急需的资料。通过夜以继日地分析消化,她的眼前为之一亮:通过气体净化,定能扼住一氧化碳的咽喉。

时间越来越紧迫,就像鞭子在身后抽打他们的脊梁。没有办法,只有用提高效率增加时间的内张力,靠加班加点扩大时间的外延。他们无可挑剔地在第一时间拿出了方案。这是一次与时间血刃后的成功。看着这套滴水不漏散发着粉末清香的方案,领导欣慰不已,当即定夺拍板。但领导同时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技术指标:出口一氧化碳浓度接近于零。

找出一条通道和走出这条通道有质的区别。余青霓和同事几乎步步跌撞而行。材料不仅对净化性能要求高,同时还要能满足太空环境的震动环境,耐受量级要高。多种材料混合后,还要防止出现中毒变性,还必须是常温催化……要一一满足这些要求,不仅需要对材料优选,还要工艺更新。余青霓和同事多少次实验都冲击不到预期的目标。要么消除浓度达不到指标,要么催化剂的容量掌控不好。当实验折腾得他们精疲力竭的时候又有曙光再现。他们艰难地搞出了小样实验。有了这一步才能做真正意义上的实验。

正式实验的日子到了,几路领导都来观看,大家的情绪看上去都不错。因为这道关口闯过,飞船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才算万无一失。实验前的气氛相当不错,各种预兆似乎都在告诉人们不会有意外,领导也在夸奖:“不容易,这么短的时间能拿出来,你们辛苦了!”祝贺的声音在耳边尚未退尽,笑容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出来的结果却让人沮丧:实验失败——出口的一氧化碳浓度超标。

一向坚强的余青霓在那一刻还是感到了委屈,眼泪在眼眶打了几个圈儿但她硬是没有让它掉下来。她想不通,明明在以往的实验中都是成功的,关键时刻为什么掉链子?余青霓和她的同事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是关乎航天员的生命的大事!他们进一步分析原因,查找关键环节,终于发现事故的元凶是活性炭导致催化剂失效引起的。她和同事连续3天讨论失败的原因。经过缜密的研究后,他们决定除了重新研制活性炭,也对装置的结构设计做出了调整。当活性炭重新配方后,完全达到了技术要求。但是余青霓和同事李英斌、董钦尧没有急于高兴。他们想再提高精度,实现“零出口”,把上次失败的阴影彻底打人十八层地狱。几经推敲,他们又在原有装置上进行改进。一个小小的乳胶套的巧妙应用解开了困扰他们多日的结,装置终于实现了“零出口”的突破。

检验的时刻到了!那天,做演示实验的几个年轻人背后,齐刷刷地站着很多将军和老总级人物。尽管在实验室已进行过多轮验证,但这样的阵势,还是让几个年轻人紧张到手抖。关键是要在真实返回舱实验,真实的现场,一切都是真实的。几个月的心血是否能经受这样的考验?当火工品爆炸后,出口每隔几秒便要采集一氧化碳浓度数据。电脑分析图一点点标注下来,曲线图竟然和之前在实验室做的预估曲线完全重合,分毫不差。年轻人背后响起热烈的掌声,而几个年轻人的手心里全是紧张的汗水,所有的喜悦都留在余青霓和同事们脸上。他们用自己无可置疑的成果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写下了庄严的承诺。

返回的“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内的各项环境数据显示,在航天员生活了21小时的空间里的空气清洁度远远高于地面。

温暖的港湾也坚强

聂海胜的妻子也姓聂,叫聂捷琳,乍一看名字像兄妹俩。当年听说选拔航天员,聂捷琳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理由也很简单。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惨景使她想起来就喘不上气,太空那个未知空间的灾难在她看来是孤立无援、束手无策的。而且她也习惯了每个周五和女儿一起像过节一样迎接丈夫归来的飞行员家属生活。虽说也免不了提心吊胆,但习惯了也觉得幸福。平静的日子要被打破,她接受不了。

刚到北京时,聂捷琳对丈夫当航天员这事始终扭不过劲儿来,而聂海胜的训练很紧张,从体力到脑力负荷都很大,聂捷琳心中泛起阵阵涟漪。她开始关注丈夫的训练。她看了很多相关资料,掌握了一些医学常识,每次丈夫训练归来,她都会为丈夫按摩,提示一些注意事项,让他有个好身体好心情。丈夫英语底子薄,她就敦促丈夫抓紧时间学英语,帮助丈夫听写单词。有一段时间,聂海胜的体重接近要求上限,每次回家,她就陪着丈夫一起跑步锻炼。在她的督促下,聂海胜成功减重。为了做好丈夫事业的助手,她报的本科专业是航天医学。

家里的大小事情,她一肩挑。即便丈夫回到家里,她也不让他插手,腾出时间让丈夫温习功课。婆婆在家里住了10年,她如女儿一般孝敬。

因为备战“神六”发射,聂海胜把母亲送回了老家,他压根儿没有想到,离开老家才两个多月,母亲的健康状况就急转直下。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他火速赶往老家。3天后,眼看母亲已基本脱离危险,聂海胜带着巨大的不安,狠狠心又匆忙赶回单位参加训练。返回北京的时候,母亲尚处于昏迷状态,聂捷琳留下来照顾老人,困了就拿把椅子在婆婆病床边打个盹儿,一个多月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并抽空为家里添置了所有需要的家具用具。2004年11月19日一早,聂海胜收到妻子短信:“咱妈已醒。”这个短信至今还保留在聂海胜的手机中。

聂捷琳是家里的一把好手,也是工作上的一把硬手。来北京之前,她是名敬业的优秀护士。1998年她随丈夫一起来到航天员中心,做了一名实验员。初到实验室工作,成天和动物打交道。那些蹿来蹿去长着细小绒毛的小白鼠曾经把她吓得掉眼泪。面临全新的工作,生性好强的她没有服输,从刷试管瓶子,到抓白鼠实验,她一点点为自己的勇气加码。几年过去后,聂捷琳已成为技术骨干。在动物实验上掌握了几手绝活,她做的心肌培养技术连专家教授都赞叹不已。原来,她只有中专学历,为了“与夫俱进”,她利用业余时间在外报名听课。现在,她已取得大专和本科两个文凭,英语也通过了四级考试。通过了高级职称的英语考试,名字进了单位的人才库。

当初接受航天员选拔时,聂海胜的体重就稍稍有点超标。于是,如何帮他减重成为整个家庭关注的课题。航天员在训练中身体消耗很大,不吃东西不行,吃不好也不行。如何减重?只有通过加大运动量来实现。几年中,聂捷琳和女儿跟着他都成了长跑运动员。

平时聂海胜住在航天员公寓,双休日才回一趟家。这两天里,聂捷琳一到晚饭后,就动员女儿陪聂海胜去广场转圈散步,不转上两小时不回来。饮食上,她就瞄着豆制品往家买,最多是买点牛肉,高脂肪的食品坚决不买。以至于女儿常常抱怨:“爸爸一回家我就没好吃的了。”

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5年内,聂海胜把自己的体重减了5公斤,并一直保持着67公斤的标准体重。

2005年10月11日,“神六”发射前夜,费俊龙和聂海胜各自拨通了家里的电话,说的都是最日常的话。就在航天员到发射场的时候,他们的家人将平日里没机会表达而又最想说的话录制下来,装在随船使用的电子手册中。这样航天员在太空的休闲时光,照片和录影便是家人的陪伴。在遥远的太空,影像拉近了航天员与家的距离。

聂海胜的女儿聂天翔和所有的花季少女一样带着羞涩:“老爸,就是说吧,前几天我们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阅读,然后呢,那篇阅读的主要意思就是说百合花努力地去绽放,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在我心目中,您一直都拼命地工作、训练,还有学习,所以我觉得您和百合花一样,在我心目中都是特别特别伟大的。所以呢,我发自内心地想跟您说一句话:老爸,我爱您!”

聂捷琳的声音亲切柔和,唠家常一般:“海胜,我们到北京六年了。从南方到北方,这一路风风雨雨,我们一起走过,就是为了今天你能够登上‘神舟六号。当我们知道这个消息,我们很幸福,和你一样,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为你自豪,我们支持你,希望你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任务,早日回家。”

2005年10月13日,聂海胜在太空度过了他难忘的41岁生日。

当晚21时32分,当家人和他进行天地对话的时候,女儿为他唱起了生日歌曲,聂海胜也流出了感动的泪水。

“海胜,我是捷琳。今天早上,发射场飘了雪花。我看见你带着自信、带着微笑踏上了通往太空的征程。作为妻子,感到十分的放心,同时又有一点心疼。此时此刻你感觉好吗?”

“感觉很好,谢谢你的关心。”

“家里一切都好,你放心吧。妈妈今天精神状态很好,一看见有你的画面就很兴奋。”

“好,知道啦。”聂海胜扬长的声调显得心情十分愉悦。

“海胜,你知道吗?再过两个半小时就是你41岁的生日了。在此,我非常想对你说,好运海胜,好运‘神六。”

“谢谢你。”

“神六”任务时,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太空参与空间科研实验,其中的医学试验,聂捷琳是科研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如今,聂捷琳已成为细胞培养技术的专家。之后的四次载人航天任务,她参加的科研项目多次走进太空,走进人们的视野。她也成为丈夫事业的最佳“助推剂”,伴他走过风风雨雨。

幸运的女主任设计师

张万欣,人看起来秀秀气气,说起话也是蔫蔫的,却是中国第一套“飞天”舱外服总体主任设计师,也是航天员中心最年轻的女主任设计师之一。虽然是女性,是母亲,干工作却和男同志一样拼命,也是在舱外服研制中干得最苦的人。

1993年,张万欣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来到航天员中心,便开始参加舱内航天服的研制工作。到今天,当年与她一同分来的同学,只剩她还在载人航天的阵地坚守。在说到自己的经历时,她总是强调自己的“幸运”和“运气”。其实在1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除了运气之外,张万欣更是有充分准备的人。

1997年春节后,张万欣将自己负责的所有图纸交到工厂后,就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研究生。女儿刚刚8个月时,她就因准备硕士论文答辩,把孩子扔给了母亲。2000年5月,中心推荐张万欣作为访问学者去国外学习舱外航天服技术。她在上海外语学院苦读一年俄语,而俄语对于她是从零开始,此时张万欣已30岁,连俄语字母都不会写,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很着急。然而凭借努力,一年后,她的俄语水平已基本满足需求。国外一年的学习生活,张万欣还是用了“幸运”二字,因为她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了舱外服技术基础理论,为今后承担任务打下了基础。她很珍惜这个学习机会,从第一堂课只能听懂30%到最后毕业论文顺利通过。在本可以不参加的实际训练操作中,张万欣坚持报名。身材瘦弱的她为此吃了很多苦头。

舱外航天服对于身材苗条的张万欣,肩部就搭在上臂的位置,女性手小,操作起来非常吃力,眼看要过不了关,她和另一女同事很着急。教员为了鼓励她们,说前段时间在这里训练的一个日本女航天员,身材比你们还瘦小,但人家所有操作都很到位!

航天员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体质和操作能力显然和普通人不能同日而语。然而张万欣和同事听了心里还真不是滋味:日本女性行,我们更应该行。在反复训练中,她和同事终于经受住这次考验,让外国同行竖起了大拇指。学习训练回来,张万欣瘦了七八斤,带去的衣服裤腰被收进去半掌宽。

训练期间,张万欣最觉兴奋的一件事是碰上了世界上第一个出舱航天员列昂诺夫,心目中的航天英雄对她和同伴说:中国人了不起,你们来到了太空,也一定会很快实现出舱活动的梦想!这句话,一直留在张万欣心里。

2004年7月,我国研制舱外航天服工作启动,作为舱外服总体方案编写人员,张万欣的时日是在数不清的图纸、文件、试验中度过的。白天各种试验连轴转,中午都不停,稍有点时间就写文件,编写文件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方案做出来,又推倒,推倒了再重做,她也不清楚反复了多少遍。她有严重的头痛病,休息不好就会犯。然而,在舱外服的研制过程中,睡好休息好已成为研制人员的一种奢望,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羸弱的张万欣几次晕倒在试验现场。

幕后女英雄

2009年初夏,选拔女航天员在我国尚属首次。为了提高改进女航天员选拔的标准与方法,验证选拔工作的可行性和可靠性,给正式选拔实施积累宝贵经验和实验数据,航天员中心立项开展了女性心理和生理选拔技术研究实验。志愿者招募就从航天员中心适龄女科研人员范围自愿报名,实验并不轻松,有些项目甚至会给身体造成极大不适,还会有风险。即便了解这些,报名人数还是远远超过预期。负责这项实验的航天员选拔与训练研究室,曾经承担过中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选拔出了杨利伟、翟志刚、费俊龙、聂海胜、景海鹏和刘伯明等执行“神五”“神六”“神七”任务的航天员,富有经验。但面对女性航天员选拔技术,挑战是全新的。志愿者被带到医院进行系统的医学检查。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与志愿者集体讨论等程序,根据志愿者的体检结果和参试项目,进行了严格把关,认真筛选和综合考量,最终确定30多名女科研工作人员参加实验。

实验第一项,身体基本素质测试在航天员体训馆正式拉开实验序幕。每个测试项目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航天员中心上下非常关注这个实验,许多工作人员跑来为这些可敬的志愿者加油鼓劲。

为了这个实验项目,航天员医监医保研究室精心准备了几个月。他们负责的是航天环境项目。像此前大家熟知的头低位、下体负压、运动超声、运动心肺等项目都在其中。为确保选拔效果和数据准确性,工作人员从物品准备、仪器调试反复经过演练,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细节,小到一颗螺丝钉也反复检查。为了支持实验,这个研究室的所有适龄女性都踊跃报名。工作人员不但要完成仪器的操作,保障受试者的安全,还要对受试者进行心理疏导,打消志愿者对实验的恐惧和紧张感。

一位近40岁的科研工作者报名参加了8个项目的实验。其中便有大家熟知的航天员选拔项目:运动负荷心肺功能、头低位耐力检查、2000米和5000米缺氧耐力和耳气压功能检查,还有减压病易感性检查等。即便是航天员中心的工作人员,因为不从事一个专业,还是会感到紧张。一位年轻的志愿者这样诗意地描述参加超重试验的体会:“当我站在悠长手臂,冰冷的离心机面前,紧张、恐慌,满脑子呈现的是衣服在洗衣机里被疯狂甩起来变形的情景……离心机旋转起来了,身心流畅,如行云流水、风驰电掣、命运交响乐、六指琴魔、东方不败、灭绝师太……为何已经混淆了视听?颠倒了乾坤?一切由美好变得狰狞……终于听到‘做得不错,指标很好,继续坚持的天籁之音。离心机开始减速,惊闻‘哗哗的流水声,环视四周,并没有出处。那一定是血液在管壁上回流的声音。舱门打开,自然光投射进来,迎面是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但有了工作人员根据检查身体,先期对适合项目的分析与实验中充分的医学监测和保障及耐心细致的鼓励,她全部坚持了下来。每一个实验,负责这个项目的总师会不厌其烦逐字逐句解读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反应,让志愿者全面了解实验。

30多位为女航天员选拔事业做贡献的幕后女英雄,为了鼓励她们,航天员中心在内部创办的报纸上,以浓重的笔墨宣传了她们。

60个精准数据,为航天员保驾护航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时代,怎样保证一个大体量工程的成功。从“神一”到“神十”,十战十捷,十全十美,靠的是什么?

它需要对这个事业的仰望和热爱,它需要坚持和忍耐,它需要放弃和牺牲,它需要合作的能力和相对单纯的环境……

团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坚不摧,意味着1+1>2。没有哪个行业,会像载人航天这样涉及如此众多的专业和领域,也没有哪一项工程,需要这样举数千上万个单位,千百万人参与,举全国之力,牵动全国人民的心。

“在茫茫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在征服宇宙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这是航天人最喜爱的歌曲《祖国不会忘记》,这也代表了全体航天人的心声。

在采访第一任飞船系统总师戚发轫时,他的话让人印象深刻:载人航天工程,是国家工程,我们干这件事不是哪一个人的,也不是哪个部门的,它是国家的,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我们做的工作,不能有一点闪失。任何一点差错,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个人做好不够,大家都要做好才成。个人的事情都可以牺牲,不是我们航天人觉悟高,是这个事业需要我们这样!

徐晓静怀孕8个多月,按理正是乐享家人照顾静候喜悦的时候,她却一直在加班,而且身兼数职。

没人说得清,这个看起来瘦弱文静的女子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多大的能量。最近几个月,因加班多,徐晓静常常住在单身楼,宿舍的床是上铺型,随着肚子日渐变大,每每笨拙地爬上爬下,都让她心惊不已。晓静的爱人是医生,知道妻子的工作绝大多数时候都需要面对电脑和各种电子仪器,辐射效应不小,但妻子却不听劝,和怀孕前一样,对这些有辐射的“家伙”没有半点避让。他半嗅怪地和妻子开玩笑:“等咱们的孩子出世,叫铁蛋得了,他(她)跟着你经历了多少折腾啊!”

她说:“即便受影响,宝贝也会是个有影响的怪才!”

哪位母亲,能不在意自己的孩子?晓静也担心,但只要投入工作,所有的一切就都被她抛在脑后,步伐敏捷地穿梭在实验室和飞控大厅之间,每每面对领导、同事的关切,她都笑着说:“小家伙在肚子里乖着呢!”同事杜芳的事,徐晓静记得比谁都清楚。

有一天加班结束,在食堂吃饭。此时的杜芳即将临产,因为肚子大,坐下来都困难。一起加班的同事关切地问:“什么时候的预产期啊?”

一脸疲惫的杜芳往嘴里扒拉了一口饭,淡淡地说:“就是今天。”

接着又幽幽地接了一句:“可是活儿还没干完!”

在座的人,半天没有说话。那一天,杜芳回到办公室又接着干活,第二天,才去住院待产。这些准妈妈把忙碌紧张的工作当成一种最好的胎教。

2012年6月24日,“神九”将与“天宫”进行中国首次手控交会对接。作为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专业支持岗的徐晓静的工作汇报虽然只是一页白纸上简短的四条,却是那样的不同寻常。

这天,早上6点就吃了早饭,7点正式上岗。这可不是一般的岗位,是在航天员需要时能够提供技术支持的关键岗位。需要对整个交会对接的机理、流程非常熟悉。早上8点,根据“天宫一号”最新的轨道数据,她提前预报了自动分离和手控对接过程中靶标被遮挡的情况,根据光照趋势,提前预报出摄像机再次出现光柱的时间,提请整个支持小组注意。她还计算出飞船进出阴影区的准确时间,提请航天员操作做好提前准备。也是在这时,徐晓静接到专业支持小组的要求——提供最晚对接接触时刻点。这就意味着,她要立刻根据0l号航天员刘旺平时训练的手控交会对接不同相对距离最短时间、最长时间和平均时间,每隔五米一个点,计算出航天员到达各个点的最晚时间,确保主支持岗位能提前提醒航天员对接的速度。她的计算结果也将作为决策如果时间不足,是否继续对接的依据。

责任重大!徐晓静在飞控大厅18摄氏度的室温下,依旧觉出手心的潮湿。她的脑子在飞速运转,作为学轨道的技术骨干,她要现场分析,考虑运算方法。准确!没有任何理由,必须准确!因为没有数据支持,将无法做出决策。如果在指定时间,飞船没有到达指定位置,手控对接将会被取消。

徐晓静深深吸了一口气,镇定,镇定。她对自己说。十几分钟后,60个数据被她用纸笔算出,她又复核了一遍,将结果郑重地递给主支持岗,此时比预定时间提前了10多分钟完成。

主支持岗拿着数据,有点不敢相信,说的第一句话是:“你算得对吗?”

徐晓静再次郑重而自信地点了点头。是啊,数据精确到毫秒,但毕竟是手算出的,放到谁身上,都会心里打小鼓。

事实证明,太空传下的数据和徐晓静手算的结果百分百吻合!

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徐晓静,此刻习惯性地摸摸腹中的胎儿。她才想起,从早上到现在她没有觉出胎动,她不禁又紧张起来。因为劳累,徐晓静得了妊娠糖尿病。这个病需要少食多餐。然而在飞控大厅值班,一待就是大半天,没有机会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此时,她开始出现低血糖症状,头晕恶心。她忍着难受,悄悄来到走廊,将口袋里的巧克力塞到嘴里。突然,她感觉到了腹中的胎动,好像是小家伙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让她有了一点痛感。徐晓静的泪水顿时涌了出来,却是一脸欣慰:宝贝,你真体贴妈妈,原来你知道妈妈忙,是怕妈妈分心,才一直安静地一动不动。

太空绽放中国玫瑰

“神九”任务期间,通过电视屏幕,人们认识了拥有自信、明亮笑容的刘洋。她娇美的身躯被沉重的航天服包裹着,似乎还有负重前行的感觉。然而,就是这位勇敢的女性带给了中国人最多的感动和豪情。是的,刘洋作为第一位出征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展示了中国女性坚韧、勇敢、亲切、大方的美好形象。她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国人探索求真的热情,她和整个飞行乘组完美的任务表现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将自强、自立、自信的中国精神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浩瀚宇宙,她在太空舱中的自由穿行,让人感受到巡天揽月的巾帼风范,也散发出柔情玫瑰的缕缕芬芳。

然而,当刘洋真切地坐在你面前,她更像一位亲切随和热情的邻家姐妹,纯真透明,她的真诚时时感染着你,感动着你。网名“小飞侠”的刘洋会说,我不是钢铁侠,我就是一个能坚持、容易被感动,也会流泪,也爱笑,也有幻想的普通女性。

你可能很难相信刘洋童年时的梦想是这样的。“小时候,和妈妈坐公共汽车去公园,感觉公共汽车好神奇,能拉着这么多人到处跑。就梦想长大了当一名公共汽车售票员,那样就能天天坐在公共汽车上了。”

初中时,她想当老师,因为她很享受给同学讲解难题的成就感。

高中时,她想当律师,因为当时热播的电视剧《法网柔情》中女主人公是一名漂亮、正义的大律师。

然而,无论怎样的梦想,少女时代的刘洋从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飞上蓝天,飞向太空。

命运就是在那不经意的一刻发生了改变——

上高三那年,正好碰到空军前去学校招女飞行员。当时,空军每7年才招一批女飞行员。机遇难得,老师给刘洋和班里几个符合条件的女生都报上了名。刘洋自己却不知道。一路过关斩将下来,她和父母都没想到,刘洋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人选者。

当飞行员时,刘洋从没有想到会与航天员这个职业有交集。“神五”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天时,刘洋刚从航校毕业,这件事令她印象深刻。杨利伟成了刘洋的偶像,特别崇拜。随着“神六”“神七”航天员在世界的精彩亮相,刘洋有了更多对“同门师兄”的敬意,她盼望着能和航天员合张影,那也是一件令人兴奋和骄傲的事情。刘洋没想到,当上女飞行员没几年,自己又赶上了2009年国家选拔首批女航天员,加入到航天员队伍,这么快又赶上了“神九”发射任务。

回眸自己的成长足迹,刘洋发自内心地感慨:“我真的很幸运,自己人生关键的每一步,正好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好时代,赶上了载人航天发展的好时代。对这种幸运,我非常珍惜。”

坚强的刘洋也哭过,刘洋最要好的同学在飞行考试中被淘汰了,她伤心地在电话里对着爸爸号啕大哭。但是今天的刘洋,可以用阳光般温暖的微笑来面对生活里的各种挑战。

刘洋的飞行生涯相对同期同学是遇到险情最多的人,什么冰雨飞行、飞鸟撞机、发动机震动、刹车失效,她全遇上过。但是乐观的她从不认为自己运气不好,反而觉得经受了磨炼,总能成功处置,化险为夷。在广空航空兵某师担任飞行员时,刘洋也显示出极佳的心理素质和临危不乱的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有一次她驾驶战鹰进行仪表飞行,飞机离地10米左右,她刚发出“收起落架”的口令,便听到“嘭”的一声,只见一股鲜血直喷到挡风玻璃上。座舱内瞬间充满焦煳味,刘洋凭直觉判断:飞机撞鸟了。紧接着机械师报告:“右发动机温度升高,动力下降。”危急之下,刘洋沉着冷静,集中精力保持飞机状态,和机组人员密切协作,采取正确的方法着陆。11分钟后,终于使飞机在跑道上成功降落。下飞机一检查,飞机一共撞上了18只信鸽,有两只被吸进气道。如果当时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在刘洋的记忆中,飞行中最危险的经历,要算2009年到西安去人工增雨。刚从武汉起飞,天空就开始下雨,雨水哗哗地打在挡风玻璃上。飞机就在一点点变厚的云层中穿行,过了没多久,飞机就开始结冰了。这对飞行来说,非常危险。尽管有一些除冰的办法,但那天的冰结得实在太厚,坐在后舱的战友甚至能听到螺旋桨甩得冰块啪啪作响。飞机的速度在一点点往下掉,自动驾驶已完全不能用,刘洋不停地打着驾驶杆,修正各种气流,使飞机减少晃动,保持高度。怎么办?如果即刻返航,旱区群众盼着降雨,所有人都在等。如果不返航,天气情况太差,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在增大。刘洋和战友商量,决定再往前开,一边观察天气情况,实在不行就临时降落,他们甚至连中途降落的地点都在地图上选定了。面对恶劣的天气,他们只有不停地祈祷:太阳快出来吧!太阳快出来吧!

老天爷像是听到了刘洋和战友的呼唤,几分钟后,刚刚还灰暗厚重的云层像是被撬开了一条缝,一点点亮堂起来,阳光一丝一缕洒下来,太阳出来了,飞机上大坨的冰块在一点点融化……刘洋觉得这辈子看到的最美阳光就在那一天。

这就是航天员必备的素质——坚韧。

经历了一次次生死考验,面对祖国的呼唤,刘洋的选择从来都义无反顾。“航天比飞行风险更大,我有这个心理准备,当风险来的时候,冷静面对它就好。”每一名航天员都把出征太空当成人生的最高追求,刚到航天员大队时,第一批航天员的话深深地打动了她——“只要祖国让我去飞,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也义无反顾!”如今,这也是她的心愿。

还是飞行员的时候,刘洋觉得自己是离太阳最近的人。迈入航天员队伍她才知道,从天空到太空,还有太远太远的路要走。

对于外人来说,航天员生活很神秘。可对刘洋来说,航天员生活非常紧张,非常单调。就是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训练。两年多,她没有逛过一次街,没有看过一次电影,几乎连航天城的大门都没有迈出一步。

一次,航天员刘旺的爱人在航天城遇到刘洋,见她穿的衣服还是前几年的款式,便关心地说:“洋洋,等你哪天没有训练任务,嫂子陪你去当代商城买几身新衣服吧。”刘洋茫然地问:“当代商城在哪儿?”

教员们都说,在训练中刘洋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刘洋看来,严格是不够的,必须要苛刻。因为从当飞行员的第一天起,飞行教练就对她和战友们说,你们要漠视你们的性别,不要拿性别当借口,得和男性战友一样飞。从此,无论是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在训练中,刘洋总是淡化性别意识,不愿得到战友额外的照顾。

两年中经历了多少考试,刘洋记不清了。“其实,选拔从来这里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我不会因为某项训练、某项考试只占小数点后零点零零零零几分就不用功。做到最好,尽自己最大努力,即使我与这次任务失之交臂,也不会后悔。”

作为“神九”任务的焦点人物,作为中国第一位执行航天任务的女性航天员,刘洋已不再普通,她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

刘洋和她的两位战友飞向太空的那一刻,很多人都带着种种疑问和担心:“神九”任务是中国航天员首次驻留“天宫一号”,要主动参与和开展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试验技术验证,还将首次创下在太空工作生活13天的纪录。女航天员上去能否顺利完成所担负的任务?身体状况能不能经受太空环境的考验?她是否真的具备执行航天任务的能力?

其实,刘洋职业生涯中并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顾虑和疑问。

刚当飞行员时的经历,曾令她印象深刻。1997年,她作为空军第七批女飞行员来到飞行学院。在这个男性占绝大多数的职业群体里,女性可谓凤毛麟角。50多年来,国家培养的女飞行员只有300多人。所以一到部队,她和同伴们就被要求消除性别意识,也正因为如此,女飞行员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让别人看轻。当年毛主席在接见女飞行员时说的一句话让刘洋记忆深刻:要当人民的战斗员,不要当人民的表演员。这句话成为她在成长道路上时时提醒自己的警句。

上飞行预校,参加部队组织的拉练,第一天就全副武装行军37公里,5天时间,天天如此。学员们的口号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艰苦严格的训练让男学员都吃不消,也让大家对这群刚进入军校的女学员有了大胆的预测:肯定坚持不下来,一定有掉队上收容车的。然而结果出乎预料,没有一个女学员掉队,也没有一个上收容车,倒是男学员有上车的。5天的拉练下来,刘洋的脚上打满血泡,却忍着疼痛,坚持下来。女学员们的出色表现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回来后,院领导专门来看望她们,表扬的话一出口,一直憋着一股劲儿的女学员们顿时哭成一片。

从那以后,刘洋清楚,要用百倍的努力和付出去证明你的实力,用事实来消除别人的顾虑。

太空给人带来的挑战并不会因为性别而有所区别。事实的确如此。入轨初期,由于操作动作多,刘洋出现了短暂的不适,空间定位不准确。她没有惊慌,因为之前听飞过天的航天员讲到,可能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她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她让自己平静下来,仔细回想在模拟器训练时的方向,以它作为方向基准,不停自我调整,终于克服了太空给自己设下的第一道障碍。

在太空,3名航天员各自都承担了大量工作,相对独立,等着别人来照顾是不可能的。13天里,大部分工作是科学实验,工作安排异常紧凑,有很多技术都需要得到空间验证,有利后续航天任务,所以“神九”乘组尽量抓住难得的宝贵机会,加班加点工作。有个测量项目,有几十个测量点,每个点都要测量3次。地面的工作人员知道工作量大,就将实验分级处理,按照设计,只需做一个级别即可满足要求。但当班的刘洋全部都做了,这意味着仅这一项实验就多了2/3的工作量。指令长景海鹏为此夸刘洋,你不光认真,还很好强!

当刘洋在太空打太极的影像传回地面,所有人都感到振奋,因为此时,她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将古韵悠然的太极带上了太空。不仅如此,刘洋在天上还练了好几种“独门绝技”,一指禅、倒立,她都做得很轻松。这些都不是刘洋在天上的率性而为。在中长期太空飞行中,人的身体和肌肉状态会发生变化,刘洋通过一切机会,去主动体验,去验证女性在太空中,身体能完成什么动作,保持什么状态,这本身也是试验的一部分。

回来以后,航天员中心的李莹辉副总设计师兴奋地告诉3位航天员,实验很成功,有的结果比在地面模拟还要完美。为了表达对航天员的谢意,科研人员为每位航天员献上一大捧鲜花。此时的刘洋特别自豪,她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在太空中,女性完全能胜任工作。

刘洋是个有浪漫情怀的人,在太空中,她尽情感受着失重带来的奇妙感觉:地面上许多沉睡的物件,上天后都一个个苏醒过来。所有的东西都在飞,航天服上束缚带伸着懒腰,摇摇摆摆地站立起来。装在口袋里的物品,像捉迷藏,按下去,安静一下,又急切而调皮地往外钻,悄无声息地四处飞。这无形中加大了航天员的工作量,因为同样动作需要重复很多次,每一步操作都要保证物品安安稳稳,摆放妥当。然而,刘洋却在这样的“制造的麻烦”中体会快乐。

出征前,刘洋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多看看太空的景色,多记录太空的生活和感受。人说天上仙境,在刘洋眼中,地球比仙境还美!从太空俯瞰地球,阳光照着蔚蓝色的海洋,和湖泊河流一道,形成深深浅浅的蓝。地球的边缘永远笼罩着一层亮白的光晕,每次飞船从阴影区到阳照区,可以看见地球黑色的边缘都会慢慢变亮,一点点染成金色,然后从金色渐渐转变为明亮的白色。白色的浮云浓淡相宜,淡如披上轻纱的仙女,浓时,则是投射向地面的无数个影子,层层叠叠。透过云层看地球,褐色的陆地,脉络分明,像人的血脉,清晰绵长的海岸线,所有的一切都像有生命一样。从太空俯瞰赖以生存的家园,想着自己就住在那里,就会对居住的地球充满感情,充满依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太空如此神妙,它是一个涤荡灵魂的最佳所在,让一些东西变得很大很大,比如祖国,也让有些东西变得很小很小,比如名利。刘洋说:在遥远的太空,有许多感情会变得异常清晰。远离了地球,才更加珍惜地球家园的可贵;远离祖国,才能更加体会祖国的崇高无上;远离了亲人,才更加知道亲人的牵挂。

自从当上航天员,刘洋的家人和她承受着同样的压力。都说女儿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当上航天员,繁忙的学习训练,让刘洋无法为父母做更多,一周两次的电话也是匆匆。乘组定选考试那阵子,给家里的电话不自觉少了。当刘洋最后一门考试刚结束,便收到妈妈的短信:不管怎样,爸爸妈妈永远爱你!刘洋很奇怪,自己没有和父母说过定选考核的事,他们都是传统内敛的人,很少对女儿表达感情,再一想,她心里一热,豁然开朗。人说母女连心,自己一点一滴的变化,都藏在老人心里,他们永远是女儿最坚实的后盾。

刘洋深深体会到,这个职业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当她从太空翱翔归来,母亲同婆婆同她一样瘦了10斤。爱人几乎24小时守在飞控大厅,伴着妻子飞翔。除了吃饭,从不倒班。

刘洋的丈夫张华高大帅气,曾与她一起在空军部队服役。刘洋当飞行员时,张华的工作是负责保障飞行员,现在刘洋成了航天员,张华的工作变成了保障航天员。他把支持妻子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

刘洋刚来时体能储备不是最好的,为了帮妻子提高体能,每天晚饭后,张华利用航天员们每天吃完晚饭6点到8点之间的时间,准时来陪伴刘洋加训。训练完,刘洋再回公寓学习。散步跑步、打地转、练习前庭功能、练习腿部力量、蹲起、仰卧起坐……两年来,航天城的逃逸塔成了他们最好的见证人,寒冬酷暑,他们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下大雪的日子,洁白的地面上留下夫妻俩一圈一圈的脚印。专业考核前,丈夫张华是刘洋的第一个考官,她背,他听。

在丈夫张华眼中,刘洋是温柔的小女人。在家的时候,刘洋喜欢收拾屋子,喜欢漂亮的餐具,家的每一盏灯,都是她和爱人精心挑选的,优雅的美人鱼灯、浪漫的枫叶灯、古典的羊皮纸灯……在那些充满爱和温暖灯光的映射下,她的心变得更加纯净和辽远……

当“神九”遨游归来,3名航天员从内蒙古四子王旗飞抵北京西郊机场时,刘洋和张华四目深情相对,面对领导、面对欢迎的人群,两人还有着几分拘谨,但内心涌动的深情却不可阻挡。当听到人群中有人喊出:“抱一个!抱一个”,张华终于破除“隔离禁令”给爱人一个扎扎实实的拥抱,这个坚强的汉子望着妻子不禁红了眼圈,在温暖的怀抱中,刘洋热泪滚滚,所有的爱都在此间回荡。

刘洋也愿意用温暖回馈世界。她是个情感丰富的女孩,曾经因为流眼泪,怕被人诟病航天员不坚强。然而这趟太空之行,让她的认识有了转变。眼泪不是恐惧,不是不坚强,眼泪代表感动,一种涌动的温暖。太空,让感情变得纯粹。

在任务中,她有多次热泪盈眶的经历。当手控交会对接任务成功那一刻,刘洋的眼泪在眼圈里转啊转,她拼命在忍,只是激动地将手和师兄们拉在一起。她在为战友的优秀骄傲,她更为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突破自豪!

当重返祖国大地,那种巨大的幸福感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她的泪水情不自禁落下,出舱前,她又一次擦干了眼泪,面对大家,露出了笑容。她微笑着说:“天宫就是我们在太空的家,很舒适,我们在太空生活得很愉快,我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此时此刻,她真正理解了诗人艾青那句著名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中国飞天之路,女性从未缺席

飞天,那是一条长长的路,这条路从巴丹吉林沙漠的浩瀚通向阿木古朗草原的辽阔,通向天宇间那灿烂的星河,通向北京航天城的灯火璀璨。每一盏灯火后,都是所有科技人员的坚定执着,都是一个家庭的热切期盼。飞天,那是难以忘却的激情岁月,那是火箭腾飞的忘情呐喊,是返回舱落地时的一路狂奔,更是守候在指挥大厅屏幕前,凝神聚力和航天员同呼吸共命运的兄弟姊妹情谊。激情来自往日汗水的浇灌,来自每个日夜的付出。飞天,那是一首醉人的歌,唱的是忘掉名利、抛却私情的英雄壮举。多少团结战斗的夜晚,多少齐心协力的攻关,在风霜雪雨的涤荡中,将矫揉造作的追名逐利踩在脚下,永不妥协。信念在这一刻把光辉留给人性。

这条漫漫飞天之路,女性从未缺席。

2013年是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飞上太空50周年。这一年9月,中国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与另外两名来自美国和日本的女航天员一起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共同纪念“女性航天50年”。

中国首位太空女教师王亚平在讲话中阐释了女性在航天事业上不可取代的作用:“开展载人航天任务没有女性的参与是不完整的,就像女性对于家庭的意义一样不可或缺。”

是的,这些航天丽人历经艰难,但永远执着勇敢,不屈不挠,她们柔软纤弱,但却给历史留下坚实的烙印,她们不懈怠的努力,正影响着中国航天的未来。

责任编辑 谷禾

猜你喜欢
刘洋航天员
天外归来,航天员邓清明这样说
如何修炼成为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A class of two-dimensional rational maps with self-excited and hidden attractors
又见刘洋
我要当航天员
刘洋作品
来吧,少年航天员
刘洋 藏石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