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攀
(安徽师范大学 传媒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学龄前儿童”指的是未达到上学年龄的儿童。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学前期”的解释也是“儿童从三岁到入学前的时期”。
决定学龄前儿童是否收看电视节目的首要因素为节目内容的可理解性。坎贝尔(Campbell)研究发现,当节目的可理解性非常容易和非常难时,儿童动画片和成人生活片对儿童注意力的影响没有差异。而当节目的可理解性刚好处于学龄前儿童的发展水平时,儿童对动画片的注意远远高于儿童对成人生活片的注意。由此可见,“内容过于容易或难度过大会使儿童失去对电视的注意。节目内容的可理解性与儿童的注意之间呈一种倒U型的关系”[1]73。
儿童电视节目创作观念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许多儿童电视节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出现相反的状况,这既浪费资源,又对儿童的成长起不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儿童电视节目创作要转变观念,确立“儿童本位”意识,创作者要抓住“儿童”,研究“儿童”,真正理解和把握“儿童”。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不能把儿童当大人看待,不能强迫儿童接受成年人才应知道的东西,否则儿童只能成为成人的牺牲品,“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2]。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儿童的心理需求要从儿童现在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从儿童的未来角度来考虑,从教育角度指出了忽视儿童成长的重重弊端[3]。20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和理论家陈伯吹先生曾提出:“以儿童的眼睛去看,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
陈舒平先生把“儿童本位”的涵义归纳为三层涵义:一是特别强调作品贴近儿童心灵,二是特别强调作品的艺术品格;三是特别强调作品有益于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成长。这三层涵义彼此渗透,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在学龄前儿童电视节目当中,“儿童本位”的特点如下:无论节目的定位、节目内容的设置、视听语言的运用、栏目的编排以及主持人的塑造、场景的设置等,都要从“儿童是主体”的思想出发,依照儿童的需要,适合儿童的心理及年龄特点,促进儿童的发展,吸引儿童的参与。节目从形式到内质要充分体现“儿童本位”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电视”,才能产生儿童真正需要的电视。儿童电视节目不仅应该以儿童为本位,而且还应该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为本位;不仅仅是在节目中表现儿童,更重要的是以儿童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观察和体会儿童成长的需要。因此,“儿童本位”的视角是节目的前提。
1961年,著名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对北美地区进行的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儿童是出于某种自身存在的需要才看电视的。他们的需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娱乐需要;第二是资讯需要;第三是社会实用需要。参考施拉姆的研究成果,并考察了我国现代儿童的生活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者将儿童的媒介需要分为六种:学习需要、新闻需要、交往需要、情绪刺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及消磨时间需要。因此,目前对于儿童来说,收看电视节目 最主要的目的是获得娱乐,而不是资讯的获取。“儿童本位”在电视媒体中的良好体现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儿童角度出发的节目定位 学龄前儿童正处在心理与生理的成长阶段,认识世界、完善自我是他们的主题。因此,能够充分体现“儿童本位”理念的节目要紧紧围绕儿童的“成长”主题,“关注儿童所关注的”,并且力图做到努力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真正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美国儿童学龄前电视教育节目的“大哥大”《芝麻街》(Sesame Street)是世界儿童电视节目的一棵常青树,同时又是世界儿童电视节目大军中的领头羊。《芝麻街》节目在儿童人数占人口的大多数的巴勒斯坦地区,成功地运用了“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巴勒斯坦地区逾90%的家庭都可以接收卫星电视,但长期以来,专门针对儿童制作的电视节目少之又少。2007年,由巴勒斯坦人全程参与制作的纯巴版《芝麻街》在非哈马斯控制的地区开播,深受观众们的喜爱。巴版《芝麻街》旨在让巴勒斯坦儿童接触其他文化,培养他们的宽容心,希望通过宽容、教育和民族自豪感而不是针对以色列的暴力来完成建国梦想。巴版《芝麻街》的监制、54岁的记者库塔布说:“我们的问题在于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将注意力放在抵抗运动上,而放弃了文化、教育以及宽容等。”而《芝麻街》恰巧弥补了这一点。
2 从儿童特性出发的娱乐性内容 在学龄前儿童观看的电视节目中,仅有教育功能是完全不行的,也是不可能完成的。由于学前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性的限制,孩子们不能完全脱离娱乐和游戏来学习知识,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动,知识经验非常缺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比较远大的目的。因此,具有娱乐性的游戏活动是能集教育与娱乐功能于一身的主要形式。在游戏活动——玩的过程中,儿童的智能得到开发。有研究者综合大量实证资料,对儿童教育节目吸引孩子的“看点”进行了很好的归纳:首先,要有吸引人的元素;其次,每一集节目的主题和场景要和儿童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且是他们感兴趣的;第三,还要有形象鲜明的主人公以及动感迷人的画面。
儿童电视教育节目,概括说来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教育节目(如天文地理知识、手工制作、服装设计大赛、知识竞赛等);二是艺术教育节目(包括学美术、学音乐声乐、学舞蹈、学戏剧表演等等);三是语言教育节目(如学外语、学拼音、学汉语等节目);四是家庭教育节目;五是科普教育节目[4]149。
《芝麻街》的节目宗旨是让儿童学会生活中的每一课,教他们使用想象力,锻炼交往能力,并学会尊重不同种族的人们,让孩子们认识到每个人对于社会来说都是有特殊意义的。《芝麻街》节目的选题包罗万象,可以说凡是生活中遇到的,节目都会涉及到,从颜色、形状的认知到字母表、数字的学习,从节日的介绍到安全知识、卫生与健康知识,从基本的生活小常识到教给孩子如何在恰当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情绪和情感表达。学龄前孩子们身边遇到的事情,《芝麻街》都会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和新颖的制作方式来为大家呈现出好看、好玩的节目。
1 故事性 学龄前儿童电视教育节目应该具有一定的情节剧情,形成完整的故事。《芝麻街》由纽约儿童电视工作者在1969年开始制作播出,今天仍在继续播放,它为世界范围内的儿童都带来了快乐。这一电视节目的成功基于以下认识:当时美国的专家学者找到了为什么儿童喜欢看电视广告的答案,这个答案非常简单——电视广告节目之所以能吸引儿童,是因为它们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内讲述完整的小故事,每则电视广告的时间长短正好与儿童所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注意力集中片刻,“attention span”)相吻合,而后者是由儿童自身发展所决定的。从此以后,这一“注意力集中片刻”观点对全球范围内所有电视节目的编剧、流程和节奏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故事比纯教育内容更能吸引儿童,将有趣的故事和教育内容穿插结合起来,是儿童教育节目普遍采用的方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
2 人偶、卡通形象的设计 在学龄前儿童电视教育节目中,人偶和卡通形象的设计十分重要,承担着节目催化剂的作用。因为这些虚拟的、五颜六色的、行为举止都很贴近儿童本身的东西好像就是他们身边的朋友,和他们有着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绪,孩子们会因为这些虚拟人物的一举一动哈哈大笑,也会因为他们的悲惨经历而一同沮丧失落。学龄前儿童对与自己长相、属性相同的人类小朋友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那并不能吸引自己,因此,可以说全世界90%的学龄前儿童电视节目都包含了人偶和卡通形象的设计,以此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
美国学前儿童教育节目《芝麻街》中,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生活在芝麻街中的居民展开的,而这些居民中,主人公都是人偶,这也是《芝麻街》节目当初的设计理念:provide viewers with strong role models,即为观众提供强有力的人物塑造。由此可见,在学龄前儿童电视教育节目中,人偶和卡通形象的设计是节目的催化剂,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使节目更加生动,更加能贴近儿童,吸引儿童。
3 娱乐元素的设置和控制 《芝麻街》开办近50年来,经常会请名人到节目中做客。这些名人涉及到各个领域,包括体育、影视、政治等,有篮球明星科比,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有著名电影明星茱莉亚·罗伯茨,有美国电视新闻界第一夫人芭芭拉·沃尔特丝,还有奥巴马夫人,等等。此外,还有很多歌手和演员参与《芝麻街》的制作。
4 流行文化的合理运用 很多人在谈到《芝麻街》的成功之道时,都会提到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流行文化的合理运用。在《芝麻街》的节目中存在着多种表现方式,其中歌曲和舞蹈所占比例非常之大。歌曲不像中国传统观念当中的儿歌或者专为学龄前儿童制作的儿童歌曲,很大一部分是流行元素很强的歌舞,有著名黑人钢琴手在节目中与玩偶一同表演的爵士歌曲,有知名乐队和玩偶们合唱的乡村民谣,还有设计在情景剧中的由当红歌手演唱的蓝调布鲁斯等。
参考文献:
[1] 张令振.电视与儿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卢梭.爱弥尔——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M]//张丰.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4] 陈舒平.儿童电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