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困境与改革

2014-04-17 09:35:26施碧月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信用社农村金融贷款

施碧月

(福建省三明市委党校 福建三明 365000)

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困境与改革

施碧月

(福建省三明市委党校 福建三明 365000)

今年,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发展逐渐出现金融需求的缺口不断集中、农村金融供给结构发生扭曲、农村信贷市场风险增加、农村生态环境脆弱等特点。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支农高度的依赖和农村信用社道德风险逐渐增强,小农经济金融需求和金融机构实现商业化运作存在严重的矛盾,非正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金融风险存在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农村金融经济的发展。我国应该对农村金融风险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发展,不断改善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经济;困境;改革

农村金融经济发展指的是农村地区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其主要内容包含信贷运用、抵押贴现、证券发行交易、资金筹集、保险、投资、理财等,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与金融领域相互融合、渗透的结果。

一、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历程

从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改革以来,为了配合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改革的推进,促进农村地区金融经济走向市场,国家对农村金融经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3年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第一阶段,农村金融市场开始组织多元化的发展渠道,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1994-1996年是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分工协作式的金融体系框架。在金融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基础上,第二阶段需要更加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思路,党和国家提出了一个为农村发展和农村经济进步提供及时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的口号。第三阶段:1997-2006年是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农村信用社的主体地位逐渐形成,农村其他金融服务体系改革不断深化。第四阶段:2006年到现在,是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第四阶段。第四阶段的改革与其他阶段不同,这次改革的重点是“增量”,即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先行的金融体系严重缺乏的部分,并不是存量方面。

综上所诉,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发展改革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改革方向在政府的领导下,沿着金融机构整体发展路径,从国有正规金融机构着手,力求在农村形成以合作为基础、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相互协调分工的农村金融体系。所以,我国农村金融经济体制改革只是一个政府参与、主导的、强制性的变迁过程。

二、我国农村金融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定位不准确

农村金融体系主要以合作为基础,但是合作金融发展在本质上脱离了农村、农村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合作关系。自2003年我国农村信用社实施以来,信用社发展迅速,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村信用社在规格的过程中,实施盈亏自负,自主经营,而且逐渐向商业化倾斜。2012年8月份,我国银监会发表文章,鼓励我国农村信用社积极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现有的农村合作性银行都要进行农村商业银行改制。这样的计划促使农村金融经济发展的主体逐渐偏离农民、农村企业、农村的合作互助关系,走上与城市无异的金融经济发展道路。新农村合作性金融行业,例如乡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规模有限,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还未能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新型农村合作性金融行业的市场定位不准确、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抗风险能力弱等诸多问题。有些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机制,其以营利为目的,出现非法集资、诈骗、放高利贷等金融犯罪问题。

2.现有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势头抢进,新农村建设对资金需求量巨大。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却呈现出逐年渐少的现象。1995-2012年之间,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贷款余额占全国商业银行贷款余额的比重由原来的11.27%下降到4.17%,平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各大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为67.3万亿,而农村贷款余额仅占其中的5.09%。此外,还有两个问题是造成农村资金流失的主要原因。一个是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健全引起的资金流失。在1995-2—9年之间,农村存贷款差额的比重在40%以上,直到2012年,该比重虽然有下降,但是仍然高达20%左右。另一个是农村地区的邮政出资资金直接从农村流出,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却以农村金融机构的再次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返还给农村是有限度的。

3.抑制农村金融增长的比较严重

二元制经济结构使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和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发展资金大量被城市工业化占用。资金长期短缺严重抑制了农村经济发展。据统计,2010年我国农业增加值进展国内生产总值的18%,但是农业发展在整个金融机构中占用贷款的余额还不足7%。2011年11月底,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涉及农村贷款金额为14.3万亿,占全国各县贷款比重的25%。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处于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降低风险方面考虑,信用社的农业存款大于贷款,这使得真正需要资金的农户和农企得不到贷款。此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数量不足,很多乡县金融机构服务类型不全,服务能力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4.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由于缺乏足够的信用担保支持,使得农业金融经济发展始终没有有效的进展。以小额抵押贷款为例,农村商业机构没有配套的措施给予支持,风险补偿方面也存在很大不足。在大额贷款方面,农民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作为抵押,商业机构很难给予放贷。因此,缺乏信用担保体系,广大农户贷款没有支持,使得农村资金陷入到只存不贷的局面,农民既无法得到大额资金支持,小额贷款利率又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大小农民贷款积极性。

5.总体水平较低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纵使部分农村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良好,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而且,农村经济总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来自农村,更多来源于农业相关产业,尤其是涉及农业的第二产业,更是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在我国,大量的贫困人口仍然来自与广大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也是制约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或者是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很高,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超过城市。

6.产业结构调整困难

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是实现现代化农业产业经营的主要组织模式,当前我国农村产业规模小,生产效率低,缺乏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缺少同我国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练习,农业生产的产业链较短,农业产业结构中农业的经济比例很低,受到生产力、自然条件、生产成本的制约,农业产业结构想实现进一步调整非常困难。然而,农业产业化的现代化推进的过程就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如果不能顺利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延缓现代化的过程。

三、解决农村金融发展对策

1.大力推动农村的金融工具创新

一是设定有效的农村金融产品,加大推广营销力度,占领农村市场。二是把新型的金融业务,如票据承兑、贴现及质押等业务,向农村市场推广实施,改变农村金融单一的存款、贷款业务。三是实现ATM机、POS机在基层农村信用社网点的开通,方面农户,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

2.加强对农户的金融基本知识的培训

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农户进行培训学习,邀请金融管理人员到基层进行授课,讲解一些新型金融业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让农民知道如何使用。

3.协调农村信用社与民间借贷之间的关系,变替代为互补

民间借贷的发展加大了农村金融的竞争,然而任其随意发展会扰乱农村金融秩序,地方政府和银监部门要统筹兼顾,引导民间借贷的有序发展。支农贷款风险大,地方政府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如道路、机井、水渠等,使农户轻装上阵。

4.促进农村市场化改革,界定农户房屋等产权,增加农户可抵押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农户贷款的数量。同时增加农户可抵押的范围,如林权质押、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质押和农户房屋抵押等,加大农户可申请贷款和机会,让他们获得足够的发展基金。

第六,从农户角度要增加信用评估的相关指标体系,尤其农户信用评估中的自评和农户之间评估的相关内容。设定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估体系,增加农户可评定资产价值的范围,增加授信额度,让农户综合收入评估可以最大范围地提高,以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

5.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发展中,城中村、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都可以成为较好的试点资源,政府可以采取优先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这些地方,一点带面,全面实现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过程,是要将较为分散的居住地或者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恶劣的居民迁居到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按照标准统一进行规划建设,保证居民的生活条件稳步提高,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增加资金投入

要实现城镇化发展,政府资金投入必不可少。但是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而言,我国还不能全面实现城镇化,这就需要各级政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设。从试点建设开始,逐渐增加资金投入。此外,要实现城镇化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各级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吸收社会资金,带动广大农民一起加入到实现城镇化的建设当中。各级政府可以增加资金来源渠道,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四、总结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如果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将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农业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解决“三农”问题,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虽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相信在不就的未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必将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1]黎翠梅,曹建珍.中国农村金融效率区域差异的动态分析与综合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2012(03).

[2]丁志国,谭伶俐,赵晶.农村金融对减少贫困的作用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11).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financial reform and difficulties

Shi Bi-yue
(Fujian Sanmi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Sanming Fujian, 365000,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year, our country rural finance developed financial demand of gap and focus, the structure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upply distortions, increased risk of rural credit market,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fragile. State dependence on support agriculture height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gradually strengthen moral risk,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of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financial demand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re are serious contradictions, informal rural finance and rur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risk exists conflict, these problems can seriously affect th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China should increase financial support for rural financial risk, promote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financial market, improve the rural fina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ural financial economy; the mire; reform

F832

A

1000-9795(2014)09-000333-02

[责任编辑:鲍 雨]

施碧月(1963-),女,福建晋江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信用社农村金融贷款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贷款为何背上黑锅?
新农业(2016年16期)2016-08-16 03:42:08
还贷款
读写算(上)(2016年11期)2016-02-27 08: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