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霞 张继河
(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45)
【杨 霞: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张继河: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一个民族科学技术进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产生、演化、发展都和某一特定社会文化相一致[1]。同样,大学人才培养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产生、实施、发展都与大学校园文化休戚相关。大学校园文化作为大学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2],既是大学历久弥新的源头活水,也是大学职能完善的动力源泉。随着人才强国和文化强国战略的推进实施,大学作为一方文化重镇和人才培养的发源地,对其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也显得越发重要。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源于1932年出版的美国作者华勒的《教育社会学》,书中的“学校文化”被认为是“校园文化”概念的雏形,即学校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我国“校园文化”的正式提出并得到公认,源自于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第十二届学代会,并在1990年4月北京召开的全国首次校园文化研讨会后,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校园文化展开了研究和探索,但关于校园文化的内涵,目前我国教育界尚没有统一的界定。不同的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校园文化内涵提出了不尽相同的看法和观点,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性质界定上来看:校园文化是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的群体文化,是相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从产生的载体来看: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发生、存在空间和发展、延续的载体。三是从建设的主体来说:校园文化是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参与者,其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四是从主要表现形式来分析:校园文化是通过制度、精神、物质、行为方式等表现,其中以精神为核心集中体现。五是从本质上来说: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范畴,既受大学日常活动的影响,又对大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概而言之,大学校园文化即以大学校园为空间载体,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参与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通过大学的物质、制度、精神、行为等表现出的一种大学特色化的意识形态,是被大学内部成员互相认可,并能够进行沟通、交流、传承的相对于社会文化的一种群体文化。
1.为人才培养提供目标导航。老子在谈到君子应有的修为时说道“君子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就大学人才培养来看文化即为其“辎重”。若想培养德才兼备,“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而不是“才胜德的小人”,大学校园文化的引向、导航必不可少。大学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气质长久积淀的结果,并通过大学制度、精神、物质等形式以“有教之教”和“无教之教”熏陶、感染、引导着校园中的每个成员。尤其是校园文化中的办学理念,作为大学对办好学校所持有的理想和观念,既是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又及时把握了时代的发展脉络和需求,是大学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不灭的灯塔,能够对办好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此外,大学精神作为对办学方针、政策、目标、价值观念等思想意识最高、最精辟的概括,渗透到大学办学理念、科研、教学、人才的培养及与此相关部门的管理和行为方式中,不仅对大学的人才培养,甚至对大学的建设也起着长期性的、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2.为人才培养提供动力来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群体之间能够相互交流的、普遍认可的、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大学人才培养的反应,又影响和反作用于大学的人才培养。作为校园内部的“价值规律”和“心理状态”,优秀校园文化本身就是对身临其境之人的一种无形刺激和激励。尤其是校园文化中内化为个体追求的精神文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校园文化中内化为个人意识形态及价值取向的部分,作为强大的内驱力,往往是个人奋斗和成功的最根本动力源泉。此外,优秀的校园文化必定是流动的,新的优秀生源、教职人员及对外来文化的积极学习、批判、吸收带来的不仅是新思维和新视角,也给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如果说“观念是人类文化的原子弹”[3],那么,校园文化便是人才培养中的原子弹,不仅对人才培养本身、对校园文化建设,甚至对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无可限量的能动反作用。
3.对人才培养提供保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墨子就已经很深刻地认识到环境对人才培养的至关重要性,“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非独染丝然也,士亦有染”,强调君子要慎其所染,人才的培养也要慎其所染。大学校园是人才培养的染缸,而校园文化的质地如何将直接决定染缸的“出品”。优秀的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人才培养的优质土壤。人才的培养非朝夕之事,需要校园文化从制度、物质尤其是精神上提供持久的支持和外部保障。没有精神理念引导的人才是没有灵性的人才,是批量化产品、生产工具,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遏制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可能,对人本身也是一种摧残。人才的培养不是“水中之月”,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登月计划”,是需要在理念指导下,在实践中依据现实条件展开的人才培养活动,需要高校从制度和物质上提供一贯的支持和保障。文化和物质从来都是历史创造的永恒主题,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样,物质、制度、理念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出现人才培养中的“短板效应”,最终不是漏了技能,就是漏了德行,而使得人成为残次品甚至废品。
1.要充分认识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现状。
(1)缺乏对校园文化的全面认知:“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不仅是一所大学的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也是大学的精、神、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不少大学认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是学生,缺乏对教师校园文化建设主导者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中教师尤其是大师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不足。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学校的物质建设、后勤服务、学校的管理风格作为大学品位和风貌的直接体现,也影响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协调。此外,校园文化的建设受时代发展特点的影响,但从根本上讲根植于历史传统。在社会转型期深刻认识大学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特色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之举。目前,大学追求办学中的“高、大、全”、校园物质建设的庸俗化、千校一面等问题正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历史传统、校园文化特色的忽视与失守。
(2)校园文化建设欠缺健全的管理体制: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行为规范、引导及意识形态领域的认同和共振,不能以单纯的物质建设、数字化的指标来进行衡量。由于缺少对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的评价指标及监督机制,不少学校并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整个学校建设的规划体系中,有的学校即使有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也多流于文件政策的学习和领悟,具体的措施欠缺,相对于学校整体工作存在滞后性和不协调性。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不仅涉及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还涉及物质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由于缺乏对校园文化内涵、特点、功能的全面认知,造成校园文化建设中职能分工不清楚,整个校园文化建设欠缺系统性,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及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大学也走出象牙塔,主动寻求与社会的接洽与国际的交流,与此同时,各种文化观念、意识形态也席卷而来。与基础教育领域“从政热”、“经商热”的大抽血一样,市场经济价值观及西方芯片、薯片、影片文化的流入也使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校园文化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与校园文化关系的研究非常必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引导也应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2.要认真探索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大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以文化为基础,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而转变观念、理清关系、赋予实施是优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1)深化认识,转变观念。不像技能、器物、产品那么直观或者可以量化比较,校园文化的作用更多体现于价值观、意识、思维上的转变和升华,但正是这些隐形因素却关乎个人、企业、社会甚至民族发展的前途和命脉。为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是首要之举。正如西方学者马尔库塞所说,“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是它们能够变革人,而人能够改变世界”[4],观念先行,向来是行为转变的关键和首要环节。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所具有的导向、激励和保障作用,认识到“人类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创造物”[5],强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是人类与文化发展经验的总结。其次,要加深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具有长期性还具有整体性,即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涉及课堂内外且涉及大学的学生、教师、物质、制度、行为建设的层层面面。这就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具有全局思维、高瞻远瞩、革新观念,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院校特色为基本点,求雅不求堂皇,重风气而不重过场,求质量而不求排场。此外,要全面认识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教师与学生既是大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无论多么好的意愿,多么宏伟的改革设想都将大打折扣,甚至消失于无形[6],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同样。这就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关注学生的培养与塑造,又要深刻认识到教师职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和引导作用。
(2)理清关系,准确定位。对外开放、市场经济不仅打开了国门,也打开大学之门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之门。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在国际相互交流与合作已是大势所趋,而各种交流汇聚究其本质是文化的互动。如何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避免全盘西化,坚持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坚持好特色化的人才培养道路,理清关系,准确定位,发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和辐射作用首当其冲。首先,要理清校园文化建设“出世”与“入世”的关系。闭关锁国、闭门造车早已是被实践所证明的取败之道,校园文化建设走出校门与社会、经济建设、国际对话是时代发展的诉求,也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性质和定位使然。这就要求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能遗忘大学应有的操守,要坚定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努力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建设健康、高雅、特色化的校园文化。其次,要理清校园文化建设中“育人”与“育才”的关系。一方面,大学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阶段,是实现“人才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追求对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有所贡献”[7]的重要环节,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服务于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才;另一方面,从个人角度讲,大学时期是个人精神成长、行为成熟的关键时期。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理念导向、制度规范、精神引领和行为示范,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谈举动。这就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要具有双重视角,既坚持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导向,贯彻人才强国战略,又要兼备人本视角,从人的全面发展入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本情怀。此外,要明确校园文化建设评价标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民族以民族文化为区分,大学也以其独特的校园文化为立校之本。校园文化建设功用的内隐性和长期性要求我们要摆脱急功近利思想和传统的课业成绩、科研成果、就业率等单纯量化的评价指标,要以“养士”的心态“养文”,避免校园文化建设评价中的一刀切。这就要求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评估环节,把学生课业成绩、读书质量、心理状况、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的评价与信息回馈纳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估环节,确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性评价指标。
(3)赋予实施,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深刻地认识、准确地定位把握,更需要的是赋予实施。正如丘吉尔所言,在这个世界上,不乏深谋远虑的失败者,而脚踏实地的行动者常常连世界性的成功都不难达到。只有好的理念、规划而没有脚踏实地的行动,只会导致“墙头芦苇”式的建设,头重脚轻根底浅,实难长久发展。首先,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体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大学的精神建设、物质建设、行为建设和制度建设,还涉及大学的现在和未来,必须立足高远规划统筹。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体制需要从领导体制、协作共建体制、管理体制等三个层面入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基础上的各部门齐抓共建、共同推进的格局。其次,加强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大学是言传身教的场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教师的影响、感染、示范和带动作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师资队伍情况直接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这就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切实加强师资、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参与标准,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再次,丰富活动形式,在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它有利于校园精神的培养,与校园文化环境相互促进[8]。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往往能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展现,同样,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校园文化培育、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具有院校特色、专业特点、趣味性、知识性、创新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也是校园文化展现、凝练、提升、建设的重要平台。这就要求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鼓励、支持、引导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通过学生社团、党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际联谊、活动节、赛事活动等,丰富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实现途径。
[1]黄俊伟.过去的大学与现在的大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1:168.
[2]吴 菲.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7):59-60.
[3][4]刘道玉.高校之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26.
[5]冯玉新.基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文化建设[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3.
[6]朱永新.回到教育的原点——朱永新最新教育随笔选[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78.
[7]黄达人.大学的观念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3.
[8]张 革.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思路[J].魅力中国,2009(35):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