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与人文教育的交互渗透研究

2014-04-17 13:58:37李颖慧
教育与职业 2014年15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院校

李颖慧

近年来,社会人才需求不仅对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他们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这一点,高职教学中除了要突出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由此,高职院校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做法,而是应将实践教学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交互渗透。

一、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具有不可替代性,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一大优势,而这一优势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来获得。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高职教育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落后。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办学思想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实际发展要求。由于高职院校大多为地方政府公办院校,在办学理念上,行政化倾向严重,过于侧重以官办学、以权治学,导致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脱离专家治学的基本原则,从上到下唯命是从,一切按照领导意图管理教学。

2.课程设置不合理,考核体系不完善。高职院校现行的实践教学课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校内课程实践教学。第二个阶段是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学年,大多数学生在这一阶段忙于求职就业,往往忽视毕业实习,影响了实习质量。

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采用以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考核制度显然无法对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做出公正而科学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多数职业院校缺乏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实践技能激励机制,抑制了学生开展实践技能活动的积极性。

3.实习基地建设效率不高。目前,高职院校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建立了实习基地,但仅停留在表面上。有的仅仅是签一个协议,根本就没有利用过;还有一些实习基地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对外宣传的招牌,利用率很低;甚至有的专业没有实习基地,让教师和学生凭关系自己去联系,这就存在着很大的分散性、随意性,不利于指导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4.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主体,学生实习过程中,企业要承担学生耗材、管理等多方面的成本,还要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工作,而能不能安排学生实习,全部靠企业负责人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大小。如果能从制度上减轻企业的这些压力,或给予激励,就会提高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高职院校在人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人文教育的核心是涵养人文主义和充实人文精神。职业教育要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目前,高职院校和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着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的情况,人文教育被逐步边缘化。

1.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理念陈旧,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过分关注学生就业,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偏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略了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全面发展,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人文知识没有用”的误解,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差、理解沟通能力差、团队合作不融洽等问题,甚至撰写普通的工作文稿也会出现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的情况。

学生在获得人文知识的渠道上显得不够畅通。在校生获得的人文知识渠道仅限于通过书本或是学校教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学生的业余时间也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于职业活动没有长远的打算。有些学校虽然开设有不少的人文素质课程,但对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讲授的内容单调、脱离实际。

2.学生对人文素养在职场中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认识,人文素养水平整体偏低。从教学中了解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在校生认为人文素质对职业生涯会或者可能会有重要影响,但是实践技能更重要,找工作更重要。由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生活和学习环境导致家庭教育和中学教育对人文素养不够重视,致使人文素养水平整体偏低。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人文知识的不足,导致由人文知识外化表现出人文素养不理想,使得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亟待提高。受到社会上消极思想影响时,这些不足就进一步体现为理想信念模糊、精神空虚、责任感不强、缺乏奉献精神,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意识较强,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良性发展。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发现,面对挫折时常有学生会出现不知所措、绝望或大发脾气的状况;在沟通中,很多学生认为只有部分同学能理解自己;面对困难时,他们的首选是寻求帮助或依赖别人解决。与此同时,在问到“除专业能力外还应具备哪些能力”时,学生普遍认为应具备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这说明他们对于自己的薄弱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另外,在与已经毕业的学生交流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同学被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和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困扰。

3.呆板的教育教学方式导致学生缺乏人文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国的高职教育模式目前依旧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学生自主学习人文课程的积极性无法得到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在社会和艺术表现形式上本来是生动的,但放在书本上就显得枯燥无味,如此一来,书本对书本的传统教学方法就非常枯燥无聊,无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更无法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这样就忽视了学习对象的情感思想、精神状态,甚至可能造成情感缺失和人格不健全,学生难免产生厌学情绪。因此,需要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实践教学中,相互提高。

三、实践教学与人文教育的交互渗透

通过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和实践教学,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生的工作和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人文教育与实践教学二者有效的交互渗透,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将实践教学与人文教育交互渗透,要根据不同情况,强化学生技能与素质教育教学,使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综合提高。

1.将实践教学与人文教学有机融合,补充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不长,人文教育普遍虚置化和边缘化,文化积淀不足,人文教育环境差,人文生态恶化,人文精神贫乏。因此,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我们应当把实践学科与人文学科有机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讲,通过人文课程的设置,比如文学作品鉴赏、音乐欣赏、国画鉴赏、历史评论、礼仪修养等课程,为学生补充文学语言知识、历史哲学知识、文明礼仪知识等,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更深的层次上,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精神,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成熟稳定的人文品质结构,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避免走入社会出现志趣缺失的情况。

2.增加隐性课程的教学实践,学以致用,促进学生非结构性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课堂外的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诸如在物质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等环境中学习到的知识。本质上,隐性课程是教师或课程内容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贯穿于学生受教育的整个过程。隐性课程传授给学生的是非结构性的知识或经验,它是人文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高职校园中,隐形课程的教学实践形式非常丰富,如果能大力推广,将会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和人文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征集校训、校歌、名人名言、道路楼宇名称等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创作活动中,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实践能力,又营造了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

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举办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筹备、宣传、组织、主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和人文实践能力。

在更高的层面,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活动融入各专业的实践技能活动和比赛中。每一项实践技能活动都需要筹备、宣传和组织,这就为学生创造了大量的人文教育实践锻炼机会。比如如何撰写活动方案,如何安排活动计划,如何宣传,如何进行人、财、物的组织,如何编写主持台词,等等。

通过一系列人文教育隐性课程的实践活动,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顶岗实习期间,开设人文素质实践技能课。为全面深化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高职院校在第三学年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可以开设人文素质应用课程。让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利用校内所学的人文知识进行人文素质实践,比如编写产品说明书和产品宣传图册、撰写产品更替历史、撰写企业发展历史、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处理日常办公文件、参与企业的促销宣传活动和文体活动等。通过这些形式,真正把人文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到实践教学中,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力的支撑,使高职学生成为对企业有用、对社会有益的高端技能人才。

4.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水平的师资队伍。人文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内化的过程,对在校生而言,教师直接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将实践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必须拥有一支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水平的师资队伍。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很多。例如,引进优秀的人文教育人才,引导人文素养类课程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进修,对新任教师进行人文素养培训。特别是应该在企业建立规范的师资培训基地,让指导实践的教师定期到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锻炼,参与科研开发和生产实践,加深对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动态认识,培养社会情感,提升人文素质。

将实践教学与人文教育交互渗透,也就是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传授正确看待人生的方法和态度,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促使学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积极地组织和参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院校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