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坤 左晓琴
我国高职教育当前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高职教育的转型升级。高职教育转型升级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动力何在?路径在哪里?我们可从协同创新视域思考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协同(Synergy)的概念最早于1965年由美国的H.伊戈尔·安索夫(H.Igor Ansoff)在其著作《公司战略》中提出,他认为协同是公司战略四种要素之一。
日本的战略专家伊丹广之(Hiroyuki Itami)认为协同是发挥资源最大效能的方法之一,资源可分为实体资源和隐形资源,不同主体通过对隐形资源的使用将产生协同效应,即“1+1>2”,因为隐形资源本质上是一种信息,而信息具有使用的同时性、多重使用的无磨损性和合成性三方面特性。对协同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是德国的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他在1971发表的《协同学:一门协作的科学》一文中引入了协同概念,并于1977年提出了协同学(Synergetics)的理论框架。目前协同学已成为描述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有序到有序转变的条件和规律的横断科学。协同过程反映着自然界和社会不断发展与演化的机制。
2012年以来,我国刮起了一阵协同“旋风”,大有协同泛化之势。但从协同内涵看,不同主体有形资源的合作,只能产生互补效应,不能算作“协同”。我国认为协同是不同主体对信息、知识的共享使用,产出新的信息、知识,产生协同效应。因此,在使用协同概念时,一定要明确协同的边界。
协同创新是我国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之后的又一创新模式。美国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把协同创新定义为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的过程。我国的陈劲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活动。还有学者认为协同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创新,是部门、行业、区域甚至不同国家,最大限度整合创新要素,实现地区性及全球性的协同创新。
作为当前研究热点的高等教育领域的协同创新,我们认为它不只是科技创新的新范式,不止关乎科研,更是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深度合作,建立协同机制,共享优质资源,实现人才培养、科技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同步提升,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效互动的一种高等教育治理范式。正如胡中锋所说,大学在社会系统内从合作的“物理反应”向协同的“化学反应”转变。
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是高职院校自身要加强技术创新活动,提升创新能力。这与教育部提出的推进协同创新,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相契合。协同创新为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高职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技术应用和创新为导向,走校企协同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要高举技术教育大旗,不仅要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也要成为新技术的应用创新基地。要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将协同思想贯穿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的全过程,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氛围,大力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1.构建研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探索出了技能型人才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要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围绕具备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这三个特征要素,调整专业结构,改变过去专业设置过窄的弊端,适时拓宽专业面向。改变单一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模式,合理增加技术理论知识在课程中的比重。教学是培养人的基本手段,科研也是培养人,而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研究和创新实践为主导、以协同创新项目为依托的研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高水平的科技研发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将最新的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变为课程项目,开发课程、教材,设计授课方式等。让学生参与包括技术课题选择、技术路线确定、技术方案实施等在内的系统的技术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科研与教学的协同,提升科研对教育的贡献程度,真正实现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蕴含学术,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有利于研学结合的评价机制,根据科技研发与教学的特点,在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中引入科研性要素,在评价科技研发成果中引入教学性因素,即在科技研发项目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中考虑对培养学生的贡献等。
2.创建协同技术研发平台。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科技研发显得格外重要,它是三大功能的中枢,既促进技术人才的培养,又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关系高职教育对现代化发展的直接贡献度,是高职教育最终能否获得社会认可的关键因素之一。
开展协同创新的前提是识别协同创新机会。高职院校以面向区域或行业为主,其特点和优势是区域性或行业性。高职院校可联合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共同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对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成为行业产业技术研发基地,成为引领行业产业的技术源和创新源。如广东省教育厅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广东高效热泵技术应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中心联合顺德及周边部分知名热泵、空调生产企业,共同开展热泵、空调行业最新技术及共性技术难题集中攻关。目前,我国科技成果数量多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矛盾非常突出。高职院校应发挥优势,争当研究型大学与市场之间的“二传手”,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现技术转移。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师生获得“注塑模伺服同步自动脱螺纹机构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的授权,并成功转让给上海通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转让费达10.05万元。
3.建立资源共享体系。协同的关键是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整合创新资源,建立跨时空、跨专业的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教育部组织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就是一种资源共享方式。资源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整体解决方案及素材资源、相关职业工种培训整体解决方案及素材资源和产业链上代表性企业的技术资源,还包括新技术介绍、职业岗位描述、行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企业用人信息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对接产业升级,服务青年成才,引领学习模式,满足多元需求。
4.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实施协同创新不仅可以创新科技成果,培养创新人才,还能探索实践科学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组织架构。建立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吸收校外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对高职教育发展有卓越见识和强烈责任心的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完善学校为主,企业行业、科研院所、政府参与的管理体制。我国有少数大学设立了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多达上百人,主要是将其作为咨询机构或扩大社会影响,没有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为实现董事会或理事会由咨询机构向决策机构转变,可在原董事会或理事会基础上设立执行董事会或执行理事会,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行使董事会或理事会的主要职能,特别要使其成为学校的决策机构,真正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联合地方政府部门、相关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等组建面向一定区域或行业性的职教集团(或联盟),这有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融通和共享,有利于促进校企协同、强化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目前,广东省建有行业性或区域性的高职教育集团20多个,从运行情况来看,吸引行业企业参与的激励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改革组织机构,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协同事项。科研组织结构“以创新任务为中心”设立,而不是“以行政部门为中心”设置。职能部门“以管理为主”转向“以服务为主”,主要是政策、信息服务,协调、保障服务等。打破校内院系之间、部门之间的壁垒。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产学研用促作处,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促进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调整以院系为主、条块分割的运行模式为以平台为中心、以项目为牵引、人员灵活流动的运行模式,如组建以完成一定创新任务为主要目的的跨专业创新团队。
二是建立稳定和流动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深化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互利共赢。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人才多向相互流动,探索建立共同分享的人事管理制度。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从高职院校派出一批科技人员进驻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另外,建立企业工程师驻校制度,鼓励企业技术专家到高职院校兼职工程师,成为工程、教学“两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