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
责任感的核心是“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而不是只为自己和自己小家庭的私利着想。中华民族历来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出这个观点的顾炎武说,“有责者方有耻”,没有社会责任感,就是“无耻之徒”。教育的成功,就在于培养了一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的最大失败,也就是培养的人不爱自己的国家、民族,不愿意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学校是一个国家、民族的人才培养中心,精神、文化中心,是造就民族精英的“圣所”。教育的任务首先是教化,使人更是人,使人的品德、气质、精神“止于至善”,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使个人生活得更好。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应该承担守护民族文化和精神家园的历史重任,努力成为能够振兴民族、担当天下的社会脊梁。如果学校仅仅提供应对未来工作、成为专业人才的技能培训,那么学校改成职业培训班就可以了。有责任感才有创造能力,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世界上大凡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首先因为有责任感。唯有把工作当成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确与明智的选择。
摘自《中国德育》2013(16)
王继华(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
徐 超(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
学校文化建设标准一词,语境意蕴深远,语义绪远悠长。“标准”的建设问题,不只是一种目标价值的“允许原则”,也是衡量事物发展优劣和立意育人境界高低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四育并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办学规则和“立德树人”集忱社会义理的任务,需要一种载体统领全局,需要一个平台互动交流。如果说载体的作用是为了实现价值转移和承重起能动的态势,那么平台的价值则要担负起新的办学精神和能量再造。今天的一些学校之所以出现办学理念雷同和内涵无特色的局面、大多由学校文化建设标准理论水准平面化、理念思想概念化所致。学校好建,学校文化不好建。学校文化标准,就是要体现校长文化使者的精神气质,体现师者先善其德的崇高形象,体现校园文化浸润心灵的环境建设,用“道”的方向引领优化组织结构,用“术”的方法模式建立独有话语权,用文化兴校战略形成长远发展路线图。不管今后什么人继任校长,都会在既定的文化行动纲领中,依循学校的精神理念来布局;不管什么样的活动冲击,都会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展示培养栋梁之才的至善之美。
摘自:《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张海水(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美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距。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农林牧渔、建筑、采矿、制造等行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差距较大;从职业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工人、农民等的受教育程度差距较大。其中,美国所有职业岗位都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为主体,部分职业岗位如专业技术人员等以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为主体;而我国只有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以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为主体,其他职业大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为主体。又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已出现刘易斯拐点,未来劳动年龄人口数将不再增加的形势的叠加,这就要求我国劳动人口人力资源的开发应由过去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转变为主要依靠劳动年龄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此,对未来我国劳动人口人力资源开发,应采取继续将教育置于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生产一线人才的培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措施,以提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人力资本红利。
摘自:《复旦教育论坛》2014(1)
邹广文(清华大学哲学系)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提出“文化中国”蓝图构想恰逢其时。文化中国,有三个层面的内容表达:第一,文化中国是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自觉把建设“文化中国”作为今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用富有特色的中华文化向世界说明中国、展示中国坦然和自信的文化气度,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容回避的艰巨使命;第二,面向全球化背景,我们要用中国文化来打造国际竞争力。文化是渗透在一个民族心灵深处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因而它必然表现为一个民族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竞争力;第三,文化中国的目标是全民族现代人文素养的提升。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以实现完整人性为基础、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现代人格的塑造。文化中国的发展目标首先要“接地气”,即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文化中国建设要在凝聚中国精神,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凝聚社会道德和构建民族信仰等方面做出努力。
摘自:《创新》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