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4-04-17 11:20刘桃梅
教育与职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成员课文英语

刘桃梅

一、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针指引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英语作为高职院校重要的必修课,在“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担任着培养“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又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等职业技术人员的重要任务。针对《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很多英语教师对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展开了积极有效的探讨。同时也必须看到,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育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少高职院校教学主导思想还不明确,仍沿用普通大学的教学模式,未能真正体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及实用性特点。另外,由于近年来不断扩招,高职院校学生入学门槛有所降低,学生英语基础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认识不够,认为英语对自己的职业需求帮助不大,对英语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很容易丧失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还有,不少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仍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法授课模式为主,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在语言知识传授方面有信息量大、花费时间较少的优点,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居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强调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参与课堂语言实践的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应用语言能力,特别是听说等口头交际技能的培养。而且,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容易扼杀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学习认知的地位,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

课堂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能力,特别是工作过程中的听、说、写英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探索的重点。其中,一种构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合作学习法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二、合作学习理论简介

合作学习思想古已有之。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昆体良认为,学生应从相互教学中获益。作为一种教育理论与教学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又称为合作学习策略,是以伙伴学习理论为依据,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以教师或学生的角色来完成教学材料的实施,侧重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获得信息或习得某种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它于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长足发展。

小组活动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学习活动方式。每班同学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兼顾能力和性别差异等原则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小组由4~6人组成。组内异质即小组成员在性别、性格、成绩、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组间同质是指小组间尽量减小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特别是学习方面,尽量使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学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互助学习,通过小组中的沟通、交流与讨论,查找收集资料,提出并交流观点,归纳整理形成报告,并通过课堂陈述、讲演、演示等多种形式介绍活动结果,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完成学习任务活动。

由于合作学习在弥补班级教学和个别学习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等国的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

三、大学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方法很多,目前已经被研究证实有效的就有几十种之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实施相应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交际机会,从而达到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目标。下面笔者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为例,说明合作学习策略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拼图教学法(Jjgsaw)。拼图教学法也称切块拼接法,是由阿鲍森于1978年提出的,后来得到不断改进。改进后的拼图法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全部学习内容,并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非常适合于语言、社会以及理科教学中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笔者将它运用于英语阅读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操作如下:(1)教师将相同的学习材料分配给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均负责文章一部分学习内容。(2)各组承担相同任务的学生组成专家小组,共同研究讨论,深入完成所承担的学习任务。(3)最后各学员回到自己原先的合作学习小组,把自己在专家学习小组中学到的那部分内容传授给组内成员。这样,各学习小组成员的知识结合起来就完成了整篇文章的学习。

例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Unit 6 Text A Billy(Ⅰ)和Text B Billy(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在麦当劳公司扮演吉祥小丑“罗纳德·麦当劳”的员工,在公司的“罗纳德日”探访社区医院时,一名五岁病危小男孩向他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请求——抱抱他。可是根据公司规定,“罗纳德”是不能用身体接触医院里任何人的,违反这一规定就意味着他将失去这份工作。经过内心剧烈挣扎,“罗纳德”冒着失去工作的风险,满足了小男孩临终前小小的愿望,没有让小男孩带着遗憾离开人世。而麦当劳公司发现了此事之后,考虑到当时的情况,也让“罗纳德”继续留在了公司工作。作者认为,有时我们必须做眼前应该做的事情,而不应顾及意识到的风险。根据课文内容及故事情节发展,老师将课文分为六个部分,将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完成一部分文章内容的阅读。在学习的过程中,负责相同内容学习任务的同学相互讨论,对本部分学习内容深入学习,回答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及学习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组、句型。然后每个小组成员回到自己学习小组中,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一个个当“小老师”,将自己负责部分的学习内容传授给其他小组成员,而每个小组成员的部分汇总起来,就自主完成了整篇课文内容的学习。

拼图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领着走”“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模式,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小组成员讨论,自主完成文章学习,理解篇章内容结构,掌握课文内所出现的语言知识点,并最后成为“专家”向小组成员解说自己所负责部分的学习内容。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及思维分析能力,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与此合作学习方式相似,适合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还有合作统整读写法(cooperative integrated reading&composition)、配对阅读(pair reading)等。

2.小组调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小组调查法也称团体探究法。它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调查(investiga⁃tion)、互动(interaction)、解释(interpretation)和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其特点之一就是小组的研究任务是具有挑战性的、多维度的问题。该学习法可用于课文背景知识、课文专题讨论等方面。笔者在教学中,对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专题讨论,都以该学习形式分配给不同学习小组:(1)任务分配:明确任务后,以抽签决定或各小组自行选择的形式,将任务分配给各个学习小组。(2)小组成员勾勒出任务框架,成员分工合作,利用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影像资料等多种渠道查找相关资料。(3)小组成员间交流讨论,形成学习成果,以文本或运用PPT、电子杂志等多种视听手段呈现研究结果。(4)各组汇报人向全班呈现学习结果,其他小组成员可向其提问或与之讨论。(5)教师和其他组员做出评价,给予反馈。

在笔者所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一些涉及课文作者或主人公的背景知识如Mark Twain、Michael Jordan、Christopher Reeve、Albert Einstein等及课文涉及的背景知识如纳粹集中营(Nazi concentration camp)、环境污染等,都要求学生以小组调查的形式去研究资料,获取信息,并最终形成文件供全班同学分享。这种活动形式同样适用于可分为若干子课题的主题研究,如在学习完一篇母亲节和音乐有关的课文后,笔者分别以“西方节日”和“西方音乐”为主课题,分为“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和classic music,country music,New Age,pop music,jazz,gospel,rock&roll,rap,hip-hop,Rhyme&Blues等不同的子课题,让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西方节日或一种西方音乐类型进行研究,就课题内容进行专题介绍。整个学习调查过程学生都是自主完成,每个知识点都由学生建构,而不是像传统课堂上由老师教给学生。通过这一合作学习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在收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文化视野,增加了人文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同时,在材料准备和课堂陈述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思考、结对、分享(Think Pair Share)。英语学科是一门以语言交流为基础的学科,在大班级授课制下,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而授课时间有限,学生课堂语言实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挤压。笔者在课前(before-reading)或课后(after-reading)的问题讨论环节中采用此方法,大大增加了学生语言交流的机会,提供了更多课堂语言实践的机会。具体做法如下:(1)先给学生时间就某个问题独立思考,思考时可以用关键词(key words)、主题句(topic sentences)记录下自己的主要观点。(2)以小组为单位,或2~3位同学一组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故事、观点。(3)每小组推荐一位同学代表在班上口头汇报,与全班同学分享。例如第二册第三单元I Can’t Accept Not Trying,是一篇Michael Jordan介绍自己成功秘诀的自传性文章,学习完课文后,笔者以“key factors to success”为主题讨论成功的因素,帮助他们结合自己实际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或目标。又如在学习完第二册第五单元Precious Legacy后,以“the most precious gift I’ve had”为主题,让同学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有的谈了父母关爱、朋友情谊,有的则说到了师生情谊,等等,在练习口语的同时,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探讨的主题。

4.学业争辩法(Academic Controversy)。该合作学习方式是合作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约翰逊兄弟开发的,他们认为,形成思维冲突、观点争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极有效的方法,它能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基本步骤为:(1)选择一个学生能驾驭掌握的内容为主题,且这一主题正反两方面的观点都可以得到证明。(2)学习小组自行或抽签选择成为争论的正反方。(3)各小组成员学习相关的论点材料,寻找、收集支持自己论点的依据和有关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一份说服力强的说明材料。(4)正反两方组员轮流阐释、介绍自己的观点。每个人认真仔细倾听对方发言,并作一些适当的记录。(5)自由辩论:学生借助自己掌握的论点和数据对对方的论点和数据提出质疑或针锋相对的评价。(6)每个学生都应作详细的记录并真正掌握、理解对方的真实含义。辩论结束后,根据辩论双方提供的论点、论据,撰写出独立的学习报告。

大学英语教学中,当文章阐述两种观点或一件事物的正反面时,可以采用此方法。如第四册第二单元I Was Deceived讲述的是一个因网恋受欺骗的故事,笔者以“Can people make true friends on the internet?”或“Is there true love on the internet?”为题让学生进行辩论。通过争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争辩中收获了更多的观点和知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英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共同学习法(Learning Together)。和其他合作学习方式相比,共同学习法是一种概念框架性质的学习方法,没有直接可用的操作程序。在共同学习情境中,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和同伴的学习具有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它强调了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积极互赖、直面互动、人人尽责、小组技能和小组反思,可用于课文预习、课文语言点学习、课后练习等方面的学习。如在课文预习阶段,小组成员记录下学习要点、难点及问题,然后通过相互讨论,在课堂上汇报出本组所负责部分出现的要点及问题。该学习法还可以用于口语练习及英语歌曲学习、英语话剧表演等。如在学习了音节、节奏、重音、押韵的知识后,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朗诵一首英文诗歌,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进行表演。这样,学生既扩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学习感受到英语诗歌的音韵之美,又激发了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6.小组游戏竞赛法(Team Game Tournament)。竞赛机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用于词汇、语言点的复习及课后练习等。如在上课之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词语接龙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单词,或者以小组为单位例举所学单词相关的习语、谚语,增加词汇量,扩充词汇知识。小组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出于集体荣誉感,相互督促、共同努力,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取得了比单纯的听写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实践意义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改变了师讲生听,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教师由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评价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和训练了思维能力,提高了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合作学习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有效地发挥了教学民主,活跃了课堂气氛,降低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习者的焦虑心理,增强了同学们的自信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学生分工合作,共同探讨,有利于发挥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与组织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健康的心理。另外,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只是教学全过程的一个环节,而不是整个课程唯一的教学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方式,能很好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又发挥了大班制课堂的教学优势。

猜你喜欢
成员课文英语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