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提要]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引起高等教育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从择业教育的角度入手,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容以及通过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进而基于择业教育视角指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四条主要途径:合理安排课程、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指导性内容,增加就业指导的宽度和深度,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丰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手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日益引起高等教育学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同的专家学者从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心理素质、完善就业市场体制等各个方面对之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时至今日,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研究已经向纵深方向延伸。鉴于此,本文不揣鄙陋,拟从择业教育的角度入手,就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几点看法,以此就教于方家,并希望有助于当今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
近年来,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重视。从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多数学者以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为参照标准,提出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就业能力乃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内容上看,该能力一般包括获得初次就业、持续就业、必要时重新就业所需要的三种能力,概而言之,所谓就业能力就是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各种品质和能力。国外学者的这种观点将就业能力的关键与就业市场相连,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过,与之相对,我国部分学者纷纷指出,就业能力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改变,就业能力的内涵在不同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和补充。就目前来看,在经济全球化、我国市场经济完善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为了将来成功实现就业、满足社会需求,进而在社会生活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必须在学习期间学会的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和素养等在内的本领。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调查,笔者发现,近几年来,我国每年约有600万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在这个庞大的就业队伍中,就业能力亟待提升的问题普遍存在,其中以下几个问题非常突出:
1.缺乏正确的择业观。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群体对利益的追求加剧,这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较大影响。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由于没有正确的就业观指导,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以至于在选择就业之时眼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就业岗位的环境、工资收入等,对未来的自身理想和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不去考量。
2.自我定位不准确。在面对就业之时,不少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到位,从而没有为自己做一个合理定位、合理规划,导致他们在择业时,一窝蜂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高额的工资待遇,却不愿从基层做起,一旦从业不顺,就频繁跳槽,很难持之以恒。这种急功近利的就业态度,彰显出他们缺少良好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道德。
3.主动择业意识不强。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还沉浸在旧有的就业观念之中,等待别人为其提供或传递就业信息,一味依靠家庭资源等去获得就业。这些现象表现出来的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一方面,可见大学生主动择业意识和主动择业能力有待加强。
4.就业方面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我们不难看到,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就业市场中,许多大学生面对就业单位和竞争对象的时候,常常一脸迷茫,不知所从。这其实是其就业准备不足的表现,他们或者是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者是对自己缺乏自信,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由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进而限制了自身能力的提升空间,制约了自己的长远发展。
5.整体的就业能力不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不足也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于不少大学生而言,如就业信息查询、简历撰写和投递等基本能力都欠缺。另外,面试在就业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考量手段,许多大学生并不能掌握应对面试的技巧和能力,他们面试时过度紧张,礼仪失当,表达失位,以至于影响到求职择业,这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典型表现。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已经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用人单位不再片面地追求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更加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职业道德、创新能力、人际关系等。与此同时,他们也认识到,是否了解当今的就业市场现状,是否懂得一定的就业知识和技巧,是否具备就业方面的心理素质,在其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些专业知识外的能力或素质已成为他们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但指的是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得大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和综合素养,同时也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使得大学生知晓当今的就业市场现状,懂得一定的就业知识和技巧,具备就业方面的心理素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能力的获得,就需要通过择业教育来实现。
所谓择业教育,通俗来说,指的是对大学毕业生在走向就业市场之前,有针对性地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是否成功的择业观念、就业知识和技巧、择业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专门的教育,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正确的择业、成功的就业。
择业教育作为一种专项教育模式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当今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知道,在“科教兴国”这一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随着“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观念的不复存在,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发生根本变化,不再是“包分配”“包就业”,他们必须接受市场经济的选择,接受就业竞争的优胜劣汰。因此,高等教育除了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之外,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行进行专门的择业教育,以此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进而实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从择业教育的视角来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能够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准确择业、成功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内容主要涉及两大方面,第一是从大学毕业生自我认识和把握的角度而言,其需要具备正确的择业观、准确的自我定位、科学的职业规划,掌握必需的就业技巧、过硬的心理素质;第二是从大学生对于就业市场的认识和把握而言,其需要对自己未来从事的专业和行业能够准确认识和把握、对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压力充分了解和认识等。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择业教育来实现。
择业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时候,其所要实现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通过专门的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于自我认识和把握的能力。即通过择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认清最初就业定位和长远职业定位的辩证关系,并能够在就业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定和选择;引导大学生掌握就业信息查询以及简历内容的设定、简历封面的设计和简历的投递等基本能力,掌握与用人单位沟通的能力和技巧以及一定的面试礼仪和技巧;引导大学生掌握在求职过程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等。
2.通过专门的择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即通过择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未来面对的就业市场的现状怎样,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的发展空间是怎样的,应该如何一步步按照自己原先的职业规划走向最终的理想目标;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市场中的竞争现状,正确认识以后在职业岗位上所存在的压力及解决、处理之方法等。
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目标为指导,择业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实现:
1.合理安排课程,增加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指导性内容。高等教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许多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高校学科科目、专业结构等的不科学设置致使不少大学生日益出现就业困难的现象。根据调查显示,近年来社会上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高校要与时俱进,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不但要时时关注社会发展动态,收集相关的最新资讯,及时对专业课程的教材进行扩展和补充,抓住新兴行业或边缘产业带来的职业机遇,改变专业课程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状况;同时还要科学定位,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使课程设置的结构更加合理化,即要加大专业学科之外的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并注意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在这一过程中,使得大学生在及时了解到行业发展与职业信息,从而逐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对自身的性格、气质、爱好、能力和价值观等因素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定位,提升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2.增加就业指导的宽度和深度。除了通过专门的课程设置来指导大学生就业之外,高等院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非课程教学等拓宽就业指导广度和深度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众所周知,国家教委有关文件中规定,我国学校职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职业,了解自己,增强职业意识和职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正确选择符合社会需要和个人身心特点的职业或专业。①为此,作为高校择业教育的重要补充手段,要设立专门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机构,通过这个专门的机构,帮助大学生并对即将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比如职业的区域性、所在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以及该职业对岗位人员的从业要求等。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适时地、科学地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将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恰当结合,以便最大程度地求职成功,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社会价值。
3.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与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因此,强化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升就业能力的必要措施。除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强调的基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社会实践活动之外,高校还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就业从业实践基地,在学校内部为学生搭建相关平台和校内实训基地等方式,通过主动与有关用人单位联系,走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与自身职业发展相关的人才市场调研等各项活动,以使大学生在就业之前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及早了解,对将来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发展方向有个全面的把握,进而在心理上有所准备,这无疑有利于提升大学的就业能力与日后的适应能力。同时,注意通过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辅助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社团和文体活动,引导他们结合自己专业知识,组织自愿服务小分队,组织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开展一些面向社会的实践性活动,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发挥了自己的专业优势,提升了理论知识,还锻炼了自己,增强了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4.丰富心理疏导方面的教育手段。大学生临近毕业时,择业就业的压力会在其心理层面通过各种方式反映出来,这容易使部分大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举例来说,由于择业时部分学生自我认识不到位,期望值过大或信心不足,一旦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就会产生急躁心理或悲观心理,这种负面情绪倘若疏导不好,可能会影响到他们错过良好的就业机会,进而影响到以后的择业决策。与之相对的是,这种现象常常被大多数高校不同程度地忽视。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针对毕业生的心理疏导教育,可以通过报纸、广播、心理咨询与辅导方式,针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消极情绪,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做好择业心理疏导,引导大学生减轻或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以积极的态度去寻找合适就业岗位,并从中学会自我调节,增强大学生应有的自信心。
[注释]
①职搜.大学生就业职业指导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