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奇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果略谈
■姚 奇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的仗。”课前研究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课前需要研究什么呢?笔者认为:目标、要点、题材是主要的。这几个方面,也许平时都想过。但正因为是平时、是习惯性地完成,所以思考并不一定很深入。
课堂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如果方向偏颇或目标模糊,课堂就会显示出随意性。要么把握不了尺度,造成加重负担或任务没完成;要么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这里的目标,绝不只是常规的知识目标,而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三维”目标。既考虑知识点的问题,还得考虑这节课学生的情感、能力的培养问题。
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找准要点。要点指什么呢?重点、难点、关键点、识记点。对于重点,就是一堂课知识的重要地方。这个知识点对于解决某些问题来讲,很重要或很广泛,在知识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难点是在本节课的知识系统中,学生理解有难度,或者知识的呈现有难度。难点基于学生和教材的情况而定。而关键点呢?或许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或许是容易产生错觉的地方,或许是解答某类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老师需要强调、提醒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只有预先分析这些要点是什么,才能在教学时加以重视,才能预想办法化难为易,着重强调。
教材中的题材是不分城市和农村的,有些题材不一定适合学生。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易于理解的题材,就能更好地创设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又能提高学生情趣。比如:有位乡镇教师教学“环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去剪一个环形,帮助学生理解“剪”与“减”的关系。在解决问题时,把书上的例子换成镇上的街心花园,学生说起街心花园,因为熟悉,所以兴奋,外加形象,学生对求环形面积的方法理解得很好。老师的想法: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看,环形面积的计算看似简单,解决问题时经常出错。就想到了“剪”和“减”,来帮助理解“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等于环形面积”;换题材,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更容易,也是为了提高兴趣。事实证明,那堂课效果非常好。所以,在课前考虑,用什么样的题材把知识呈现给学生,尤其重要。
预设就是一种假设,是基于常规分析而设想的。学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在课堂活动中,某些学生因为对活动过程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出思维的潜力,生成一些预想之外的问题或疑惑。这是新课标理念下所期望的,应有热情去关注,用冷静去处理。既呵护好学生的情绪,又解决学生的疑问。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尺度,发挥主导作用,防止学生生成与课堂无关或与本节课甚远的内容。
曾有这么一个案例:教学三年级《周长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感知周长的含义,让学生在钉子板上构建一个图形,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时说:我圈的图形,因此不容易滑掉。老师表扬“想得很周到”。这下迎合了部分学生的“表现欲”,有学生发言说“这样好看”“美观”“我喜欢”等,甚至不听老师招呼,各自圈图形了,就像在玩一个个玩具,却少了对“周长”的思考,这样的“生成”距离课堂目标太远。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学生的心思不在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课堂上,教师能让学生“神经松弛”,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学习热情才能高涨,就能把对教师的喜欢迁移到学习上来,因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还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个班级,数学老师是一位年轻教师,作业量不多,班级很多学生都喜欢;但一些家长不认可,甚至个别老教师都有点认为这个老师不负责任。第二学期换了一位新老师,新老师对学生要求异常严格,上课严厉,作业严格,错题要罚很多作业,如果不完成作业就请家长,如果字没写好,也要被罚。制度是针对全班的,个别优秀的学生也因偶然被罚。经过一段时间,家长认为这老师很负责,但学生不认可了,有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要转学,家长问为什么?学生说:我怕上数学课了,我随时都在想是不是要被罚了,想起老师的脸色,我就哆嗦。如果学生都抱着这么一种心态听课,后果可想而知。
按照课前的思考进行教学,但学生的思想和情绪是变化的。也许听到一定时候,部分学生的思想开小差了,坐不住了。如果老师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情绪,虽然课是完成了,课堂的整体效果就会很差。所以,关注学生课堂上的情绪变化,要变换方式组织教学,吸引学生。实在不行,宁可停下课,也不要因为完成任务而“赶课”,忽视学生的亲身感受。
课堂上,老师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教师如果表情冷漠、呆板、情绪低落,说话有气无力、毫无激情,课堂就会像一潭死水,学生的注意力、求知欲就会烟消云散。更有甚者,把不良情绪带入课堂,甚至迁怒于学生,引起学生的不安、反感,这样的课堂是无法谈及教学效果的。反之,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师应该对上课充满激情,做到情绪饱满、精神抖擞、目光有神。这样,学生势必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这种情绪的感染,增强自己的注意力。
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生动、有趣、形象、活泼、激情的语言,所以,教师应该经常锤炼自己的语言,说话时的口气、态度、声调都可产生正能量,提升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吸引学生。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