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机
(1.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文史馆,贵州 贵阳 550001)
某一地域人才的涌现,决定于该地域教育发展程度。举凡文化教育传统悠久,塾馆、书院、学校(官学)较多的地域,必然会人才辈出,且有卓然特立的英才,蜚声海内,表树风徽。
思南地域,宋代设有思州,元代有思南宣慰司,明、清均为思南府。府治即今思南县城。此城位于乌江中游,为水陆交通枢纽:东往铜仁,远达湖湘;西通遵义、贵阳,远达滇中;北下涪陵、重庆,远达武汉、江南。此地车船辐辏,商贾云集,经贸繁盛,有“小重庆”美誉。不仅是黔东地区政治、经济中心,而且历代科名鼎盛,文化教育事业勃兴,代有英才。
战国时代,这片地域属楚国武陵郡,汉代以来,历朝区划变动,分属不同名称的府、郡、州、县;由土著豪族统辖,成为中央王朝的“羁縻州”,被蔑称为“蛮貊之邦”。中原地区的文化教育,对此地的影响力极其微弱。直到北宋后期,中原文化开始在这一带域逐渐渗透;接着有思州的设置,并创建銮塘书院,开黔中大地儒家教育的先河。
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思州土著首领田佑恭赴京师晋谒徽宗皇帝,进退揖让的仪节有如汉臣,使合朝君臣十分惊异。细问,才知有儒士夏子明、夏大均父子流寓思州,田佑恭向他们学习儒家文化礼仪。皇帝十分喜悦,厚予赏赐,并拜夏大均为保州文学。当时的思州地域,包含今天的思南、印江、务川、沿河与凤冈等地,州治务川县(约在今沿河境内)。从田佑恭带头学习儒家文化开始,儒家文化逐渐在思州地域传播。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1)便创设书院:“銮塘书院,在思南府沿河司,宋绍兴时建。今废,石碑尚存。竹溪胜院,在思南府沿河司,尚留遗址断碑,余无考。”(见乾隆《贵州通志·学校志》)
同时期的播州杨氏,杨粲在嘉泰初年(1201)执政之后才“建学养士”,比思州田氏晚了几十年。
元代,设置思州、思南两个宣慰司,地域包含今铜仁地区及黔东南、黔北部分县乡。其文教事业传承不衰。明代永乐年间改土归流,以两土司之地改设八府四州。其中思南府属有安化县(原水德江长官司)、务川县、印江县、沿河祜溪长官司(今沿河县)、朗溪蛮夷长官司(今属印江县)。这一格局,延至清代末年,名称略有变化。府治安化县(今思南县),不仅是乌江中下游的政治、经济重镇,而且是文化教育繁盛之区。
从学校建设方面考察,思南府儒学比周边地府厅儒学有更大发展。据嘉靖《思南府志·学校》载:“思南府儒学,在府治北,宣慰田氏废宅也。永乐十三年(1415)自河东宣慰学迁至其地。成化间知府王南重建。正德二年(1507)知府宁阅重修。嘉靖元年(1522)知府李文敏尽撤而更建焉。规制巨丽,为贵藩学校称首。”郡人田秋写有《思南府建学记》一文记述始末。文中一节论述学校建设与育才教化的效应,如云:
今日庙貌一新,堂序改色,固庆学宫之成,他日继侯而守者,尚克砥砺而振德之。不惟泮水青衿之才,皆岩廊公辅之器,亦因以风定四国,约其夸毗,消其顽戾,俾淳庞载振,俾邹鲁化行,俾我思永有弦歌之声。斯则学道之有成,匪直崇饰宫墙而已。
有了全省首屈一指的巨丽学宫,其琢育人才、丕变风俗,化成边方的功效,自然会更为巨大。这正是思南地域文教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学校教育中,不惟重文事,也重武备。嘉靖十三年(1534),思南府学新建射圃,有观德亭三间,射门一座。由府学教授钟添倡议,府宪董翚赞和,并得巡抚徐问大力支持,终于建成。李渭为此写有《建射圃记》一文。文中阐发“射以教让”的大旨,认为“让而敬可以摄勇,和而平可以怀强,爱而恕可以恬忿。他日济济相让于朝,以养天下不争之化,举此以措之耳”。此射圃在清代重修,延至清末。
至于府属各县的儒学,请建的时间先后不一。务川县学,在嘉靖上间(1522-1566),先由郡人田秋(号西麓,官给事中)提请,由郡人敖中庆(号梅坡,官云南巡抚)建成。印江县学,在万历年间(1573-1619),由郡人萧重望(号剑斗,官佥都御史)提请建成。安化县学建得较晚,在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贵州巡抚田雯提请,经朝廷批准建立。
各级儒学设有学官:府学正职为教授,州学称学正,县学称教谕,学官副职均称训导。在学宫之后建“明伦堂”;堂后左为教授署,右为训导署。每省的学官称学政,也叫提学使。
进入官学肄业者,均称“生员”,俗称“秀才”,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而取录,称为“入泮”。生员学额有定数,有严格的学规。
学政每年轮流巡视各府、州、县,对员进行考试,称“岁试”,奖优罚劣;乡试之前举行“科试”,择定参加乡试的生员。据道光《思南续府志》载:思南府学业生员额数:“岁试”,文学生员和武学生员各20名;“科试”,文学生员20名,增额40名(称“增生”),廪额40名。又有“贡额”,每岁岁贡生1名,每遇“酉年”选拔贡生2名。各县学额略低。如安化县,“岁试”文学、武学生员各12名;“科试”文学生员12名,增额20名,廪额20名;两岁岁贡生1名,每“酉年”选拔贡生1名。
明代,在县和长官司未建学时,其学额则附属于思南府学,因此,思南城中的生员,常年有百数十名。明清时代,朝廷对生员的待遇颇为优厚:免其丁粮,厚以廪膳;各衙门官员以礼相待,全要养成人才,以供朝廷之用。凡成绩优秀者成为廪膳生,领取政府“廪饩”。明代,廪生每月领取廪米六斗。清沿明制,每月给廪饩银四两。增生、附生无此待遇,但增生考试成绩优秀者,可依次成廪生,谓之“补廪”。
明清的官学,主要为科举考试培养人才,中乡试者成举人;举人入京会试,再经殿试而进士,成为知县或京官的人选;朝考优异者入翰林院深造,培育国家高级人才。
思地地域教育事业开发时间较早,教书育才的思想传统源远流长,对民间教育影响深。因此,民间私塾设立较普遍,有的家族自设家塾,一村一寨或连村办私塾,出资共聘塾师任教。大量的秀才、举人成为师资人选。
社学是乡社设立的教育机构,初创于元代。明太祖朱元璋诏天下广设社学,要求每五十家设社学一所。
思南府除在府城创办大批社学之外,在各长官司和属县境内也创立社学。嘉靖《思南府志》载:水德江长官司,有“社学,凡三间,在司东”。又载:印江县城社学,“在县治北,嘉靖十年(1531)知县颜阶建”。
社学招收15岁以下儿童入学,先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童读物,再学经、史、历、算诸类知识,还要学习大诰及律令,以及各种礼仪。明诏令中强调“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兼读御大诰及本朝律令”,“民间幼童十五岁以下者送入(社学)读书,讲习冠、婚、丧、祭之礼”。(《明史·选举志》)对成绩优异者,国家给以奖励:“令社学子弟读诰律者,赴京,礼部校其所育多寡,次弟给赏。”(《大明会典》卷767)。
社学教育依条例而行。明代思想家吕坤写有《社学要略》,对社学的管理有相应规定。明万历年间,绥阳县知县母扬祖根据该县的教育现状,制订了《社学规条》。其中主要几条:
——各社成童师一人,蒙师一人,俱要文行兼优者。蒙童读《四书》《五经》《小学》《性理》毕,应对进退,礼貌可观,方向童师受业,不可踖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在身体力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读书之法:先读《四书集注》《孝经》《小学》;次读《五经传注》《周礼》《仪礼》《三传》《国语》《国策》《性理》《文选》《八家文集》《文章正宗》,及应读史传文集等书。——作文以举业规条、帖括、论、策、表、判、诏、诰,凡先辈程文之可式者,口诵心维,以经史发为文章,自然中式;剽窃摭给,终不济事。——相题作文,不要落套。——写字在握笔,握欲紧,掌要虚,运腕、肘均有法度……。——读书烛理,为后来经济根本,不只是要弋取功名 。然未有理晰而不得科各者也,纵时有定,而学问断不可苟简。
此外,《规条》中还开列一批应读书目,让诸生抄誊。
这道《规条》,成为川黔各州县制订《社学规条》的重要依据。思南府的社学,大体依此施行,颇见成效。
书院是比社学稍高一级的教育机构,大都由民间集资兴办,购置学田,以其租谷作教育活动经费。贵州历史上最早的书院是沿河境内的銮塘书院,竹溪胜院。因时代久远,资料缺乏,无法考知活动详情。元代,在顺元路(今贵阳地区)建文明书院,毁于战乱,明弘治年间重建。明代,各地书院普遍建立。思南地域的书院有多所。《思南府续志》记载有以下几所:
中和书院 府治中和山普济亭,万历辛亥(1611)同知陈以耀重修,今其额犹存。道光二十一年(1844)署安化县郑士范,损俸重修前楼,更于玉皇阁后添建书室三楹,在左厢为长廊,以课生童。
为仁书院 城北真武观后,前明郡人李渭讲学于此。康熙十三年(1691)知府刘谦杜重葺,题“理学名儒”额,巡抚田雯题“周情孔思”额,今废。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府周作楫捐俸三百金建讲堂四楹,厅外甃池一泓,堂左增游廊为肄业所,巡抚贺长龄题“以友辅仁”额,并赐以联。
文明书院 城北真武观内左厢,今废。
斗坤书院 河东万胜山顶。明隆庆年间周以鲁建,今废。
清代兴建书院更多。道光《思南府续志》记载,有如下多所:
凤冈书院 府治东隅遵化门内,为前守汪公祠旧址。雍正九年(1731)知府史瑗达缮葺。督学使晏斯盛撰记。乾隆五十六年(1791)知府严宜仍其旧址建讲堂三间,颜其额曰“德江书院”。嘉庆十二年(1807)知府项应莲损廉三百九十五两,郡绅原任海门同知安纯仁捐二十两,拓讲堂之两隅配二楹为五楹,前竖讲厅七间,厅内分葺东西厢房各三间,缭以墉垣,别建门楼于墉外,更其额曰“凤冈书院”。当捐俸银一千两,偕郡绅安纯仁银一千两,共二千两设典,每月取银二十两,以八两作束修,余银十二两作膏火。其肄业生员,每岁于二月甄别,额取八名,每名给膏火银八钱;肄业童生,额取八名,每月给膏火银六钱;余八钱作看守人役并礼房纸笔之需。道光十年(1830)知府陈熙,于膏火外号捐笔资以示奖赏。至是书院条规始有定局。
此外,府属各县也建有书院。
安化书院 又名“言是堂”,旧在城南武胜关麓。康熙四十九年(1710)知县邱纶捐俸购陈姓地建。巡抚海宁陈铣赐其额曰“言是堂”。邱自为记;督学使张大受有记。乾隆二十一年(1756)知县魏象然补葺,更其额曰“是言是堂”,有跋。堂旋废。嘉庆十三年(1808)郡人杜国选以父世贵所遗城内官居井后住房一区,纳为书院,知县汪百川允其请,额曰“安化书院”,二门悬“是言是堂”旧额。正宅五间,讲厅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左为生童肄业书室,其右中间为二门,又其外为头门。师生束修与膏火费用,由郡人刘光照捐二百七十两及“言是堂”旧址售得二百两,交店生息,取息交付;并有多人捐赠学田若干亩,收租变价增补师生膏火。
培风书院 在发科坝纱帽山。邑人勾桢干、勾桢科、勾之洪、勾玉祥等,捐资建正屋三间。桢干叔侄自将遗公业捐出,地句湘口边田大小十二坵,土二幅,佃人耕种,每年收净谷十八石以供脩脯。
印江县有龙津书院,在龙津寺东一里。康熙二十七年(1688)知县马士芳讲学龙津寺,旧额曰“龙津”。乾隆七年(1742),知县黄文则于去寺数里武文昌阁左新建书院。嘉庆七年(1802),知县张锡谷重修,颜其额曰“近奎”。十三年(1808),知县梁钟英取弥陀寺田租岁收谷二百石,除修脯外,余为诸生月课膏火,更其曰“求仁”。有讲堂三楹,中为讲堂,楹左分斋四,楹右分斋四,为生童肄业所。后三楹,中为尹珍、李渭二公祠,左右各一房,除山长住房外,余一间住生童。
务川县有敷文书院,在县东。监生唐士柬捐建。道光十六年(1836)知县冯绍彭捐廉五百金倡建新院。有讲堂五间,大厅一间,奎阁一座,东西厢书斋各八间,山长住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一间,厨房三间,头门一座,东西牌坊各一座。周围垣墙三三十余丈。整洁完好,规制毕备。
为维持书院日常活动开销,各书院都拥有较大面积的学田,多由乡绅捐献,或拨部分寺产助学。《思南府续志》中,对每坵田的地名、来源,亩数及租谷多少,都详细记录,以确保其永远领有。
在书院肄业者,除童生外,也有一些生员,年龄大小不限。《书院章程》附录于下:
——书院肄业内课生、童各十名,外课生、童各十名,共四十名。每月初二、十六两日,每内课生、童每名给膏火钱四百文,外课生、童每名给膏火钱二百文。
——山长束修,每年制钱一百千文,外供火食钱四十千文。
——膏火束修二项,每年共需钱三百八十千文,应拨价值六千两之田,岁取佃谷一百二十石。每石以三千五百文算,共得钱四百二十千文,除膏火束修三百八十千之外,余四十千文以作课期生、童饭点之用。
——宾兴义举,应拨价值一千两之田,以三年计,可得佃租谷价银二百一十两,乡试之生员人数多寡,按名酌给。
——岁、科两试,文武生、童报名、填册、贽见等项,应拨价值二千六百两之田,归作两学学租,刻石学宫,以助司铎。嗣后匀、科两考,文武童生报名、填册、贽见等项概行裁去。
——童试卷费,应拨价值八百两之田,佃谷归仓,遇岁、科两考,发给该吏以备府、院两试经费。
——书院董事四人,轮流分管,一人止管一年,周而复始。不愿承当者另行选充。每年冬季佃谷上齐,值年董事出具实收甘结,官为监盘,交与来年董事,该董事复出领结,接管动用公项,按季报县查核,年清年款,庶可清厘出入,免致日久轇轕。
从这道《章程》,可考知书院管理运作的流程。这正是教育事业正常运转和长期发展的基本保障;也足见思南各级官府及民间人士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除书院外,还办有义学,由官方或由民间筹办,性质与书院相似而规模较小。
思南府属义学有两所:
明代义学,旧在儒学门内,知府赵恒建,后废。清雍正九年(1731)知府史瑗于射圊前建室三楹,名曰“蒙馆”,今废。每岁以公项束修银三十六两,分作城中蒙馆三处销(指道光年间)。
思南营义学,道光十六年(1836)设馆在城塘,训营伍子弟,每岁营给修金十六两。
安化县有义学五所:
煎茶溪义学,在煎茶溪。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除陈文衡倡建,正室三间、讲厅三楹,左右厢房各三间。岁拨寺租市斗谷二十石以充修金。
冷溪义学,在冷溪。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陈文衡岁拨寺租市谷十石,以充修金。
青龙堡义学,在煎茶溪东五里,僧松月捐基。道光八年(1828),庠生安于硎建书室三楹以课成童。十九年(1839)添建东西厢房各二间,以课蒙童。外为门一座。
南关义学,在武庙后楹。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陈文衡捐置下坨田亩,岁收佃谷仓斛八石八斗。又劝东皋寺岁捐谷八石,每年共收斗谷四十八石零八斗,镌碑定款,按年三处如数量给,以为课读修脯。
鹰山义学,在城西北十五灵寿寺。道光十九年(1839)知县陈文衡,因寺僧不逊,概行驱逐,就寺内设为义学,清寺产为课读修脯,交本处首事经理,定立章程,竖碑备案。
务川县有宾兴义学,在县署左。即旧书院屋基,太学生唐士柬捐其原租谷拨入敷文书院,知县冯绍彭捐钱一百二十千文,置田一区,岁收谷以作诸生纸笔之资。职员田太澍捐钱三百四十余千,买田收租,以作课读修脯。
从以上资料可以考知:思南地域书院的创设始于宋代,领先于贵州全省各府州县,明清两代有书院、义学十几所,社学若干,私塾几遍村野。教育资源雄厚,根基深远,为20世纪教育的蓬勃发展奠下了坚实基础。
20世纪初期,清王朝下诏废止科举考试,颁发《学堂章程》,对国家的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都作了详细规定。1901年,清廷下达“兴学令”,掀起教革热潮。随即颁发《钦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全国各地兴办各类学堂。
思南官立高等小学堂。光绪二十年(1904)创办,位于利济桥右禹王宫(今汪家井)。三十二年(1906)移入凤仪书院(今实验小学)。兼设初等小学堂2所,学业生73人,教员2人。次年,知府余云焕改设为思南府官立小学堂。宣统年间续办,分编甲、乙、丙、丁四班。
清代晚叶,安化县境内还有几所小学堂。
高初两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办,校址在鹦鹉溪中街禹王宫。
大坝场初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创,校址在凌云书院(今大坝场小学内)。学生31人,教职员5人。
官立等一初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开办,校址安化县署内(今人民会场)。学生49人。
官立第二初等小学堂。校址在永丰街老考棚(今三中),学生60人。
官立第三初等小学堂。校址在江西会馆(今县卫生局)右厢,学生25人。
明德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知府余云焕创办,校址在新考棚(今思南中学内)。
思南府官立中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知府曾中彦创办,校址在新考棚(今思南中女生宿舍)。次年,知府李大椿续办,校舍移入凤仪书院。有教员3人,学生32人。分正副两斋。维持一年,因学生基础差而改办高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各县共同筹办思南中学,未果。
民国年间,改学堂为中小学校,发展势头颇速。
高等小学校。原府立高等小学堂,改为县立高等小学校,民国2年(1913)移至老考棚。民国5年(1916),分为第一高等小学(民教馆内)和第二高等小学(中山公园)。12-13年一度停办,14年恢复,合为思南县第一两级小学,校址老考棚,16年迁回凤仪书院。后易名为凤仪小学、思唐镇第一中心小学,城区标准中心小学校等。1935年,有教员10人,1-6年级各12班,学生420人(其中女生121人)。
私立尚志高等小学。民国元年开办,一度改官办,7年改私立育才小学,校址两湖会馆(今印刷厂)。
民国2年撤府改县,原安化县地域设思南、德江两县。5年思南县各区、乡分别设立小学校。
南区:孙家坝区立国民小学(民国31年改名隆宾乡中心学校)。塘头区立高等学校,附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名唐尧乡第一中心学校)。四坪区立国民学校(民车31年改名唐尧乡四坪保国民学校)。三道水区立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名永安乡三道水保国民学校)。板桥区立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名唐乔乡第二中心学校)。
中区:黄家寺区立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名思穆乡代用中心学校)。丝林区立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名思穆乡中心学校)。掌溪区立国民学校。邵家桥区立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名沿尧乡中心学校)。
西区:许家坝区立高等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名禧塘乡中心学校。杨家坳区立国民学校。青杠坡区立国民学校(民国31年改名济同乡中心学校)。
北区:鹦鹉区立高初两等小学校(民国31年改名震武乡中心学校)。张家寨区立单级国民小学校(民国31年改为龙泉乡第一中心学校)。李家寨区国民小学校。
东南区:兴隆区立国民小学校(民国31年改为四维乡第二中心学校)。大坝场区立高初两等学校(民国31年改为四维乡第一中心学校)。梧桐树区立国民小学校。
西南区:文家店区立国民小学校(民国31年改为永安乡中心学校)。瓦窑咀区立国民小学校(民国31年改为庆德乡中心学校)。瓮溪区立国民小学校(民国31年改为允文乡中心学校)。长林坝区立国民小学校(民国31年改为鹤龄乡中心学校。
部分保国民学校(即初小)由私塾转为区立。大部分乡的国民学校改为中心学校。1942年统计,思南全县有中心小学25所,保国民学校43所。分布面较广,基础教育普及程度较相邻诸县为高。
思南中学的创办,步履维艰。宣统三年筹建,因辛亥革命中辍。延至民国9年(1920)在凤仪书院开办县立中学校,仅维持一年,因匪患终止。15年(1926),筹建八县(思南、石阡、德江、印江、凤冈、沿河、务川、土坪)联合中学,选择原府试院和县文庙为联中校址,经费由各县分摊。议案已定,但无专人负责,未即动工。17年秋,省府派陈学武为筹备专员,重开八县代表筹备会议,因军阀混战而中止。19年(1930),省府再派思南人萧次瞻为筹备专员,筹建八县联中。次年冬建成教学楼一幢,开办初中预科班。21年(1932),八县联立思南中学建成开学,招收初中新生100多人,分三班授课。首任校长裘伯莹,教务主任萧次瞻。22年,更名为省立思南第七中学。25年,更名省立思南中学。高中生面向周边各县招收,成为乌江中游地区最高学府,是全省重点中学之一。
解放后,思南教育事业有更大发展,思南中学成为全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教学设备和师资配备优先配发,成为黔东地域教育事业领航者。此不赘述。
从銮塘书院开办,思南地域教育事业绵延近千年,堪称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历代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人很多,有支持办学的官员,有官学教授、教谕,书院的山长,也有关怀桑梓、捐资助学的乡绅。现择要简述于后。
倡建贵州乡试贡院的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思南府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官广东布政使。他向皇帝上疏,力请在贵州省城建贡院,独立举办乡试。贡院建成后,个人捐资买田供试卷费,给黔中学子极大鼓舞,又上《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业疏》,使三县得建官学。
李渭,字湜之,号同野,思南府人。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官广东韶州知府,晋广东副使,升云南左参政。自幼研习理学,是王阳明再传弟子,与孙应鳌、马廷锡齐名,成为“黔中王门”三位理学大师。郭子章《黔记》为三人作传,列“理学”一门。同野毕生重视人才培育,所至之处大力办学。如在韶州重修府学,留有《重修韶州府学记》。又构筑“求仁馆”,与僚友、诸生论学其中。对家乡一带学校尤为关注,所撰《思南府学记》《思南府学修射圃记》《务川县迁学记》等文,至今犹存。府城东北有为仁堂,李同野在此讲学,后改建成“为仁书院”,从游者甚多,琢育大批人才。有姓名可考者,有江西万安人赖嘉谟、江西人徐云从,本郡则有冉宗礼、胡学礼、田惟安等。著名理学家邹元标谪戍都匀,曾前往清平拜望孙应鳌先生,也来思南拜望李同野先生,并为李先生《先行录》作序,对先生“躬行之论”赞赏备至。一时之间,思南成为王阳明心学在黔中的传播重镇。郭子章《黔记·理学卷》末感叹道:“王文成与龙场诸生问答,莫著其姓名。其闻而私淑者,则有孙淮海、李同野、马内江。读三家著述,真有朝闻夕死可之意,可以不愧龙场矣!”郭子章巡视思南府,在中和山寺中见到李同野镌刻的“中和”二字摩崖及所写《观音阁记》石碑,有感题诗刻于壁间。诗云:
山绕牂牁水满溪,德江深处穴鲸鲵。二田一夕成亡虏,五郡年前冀旧题。文物依稀荆楚北,声华馥郁夜郎西。中和岭上人如在,洁比河东与会稽。
此诗概述田氏土司覆亡及建省以来“五郡”人文盛况。诗末以李同野媲美柳河东(宗元)和王会稽(羲之),赞誉极高。
道光年间,先后任务川、安化知县陈文衡大兴义学,或捐俸筹办,或劝寺庙捐谷以充修金,或驱走不法寺僧,以全寺庙产开办义学。措施得力,成效颇大。民国《贵州通志·宦迹志》特为他立传。陈文衡,号讷斋,福建龙岩州人。道光进士,官江右时,其循良之声名噪一时。任务川知县,教民纺织,成效显著。事迹上报,皇帝御批:“实力劝导,断不可辍,勉之。钦此!”又捐廉七百二十千,给商民开设棉店,岁收利息六十千零,拨入所设及幼堂,供孤儿膳食烤火之用。又创办南关两义学。调安化知县,治绩尤佳,深受绅民称誉。
同治十年(1871),莫庭芝出任思南府学教授。正值兵乱之后,学舍已荡然无存。他构筑简易学舍,招集逃散生员,认真讲学,琢育一批人才。杰出者有程棫林。程字少珊,思南人,入学时仅16岁。得到名师教授,学业大进,通经史,精《说文》,工诗文。三年后被选为拔贡生,赴京廷试获一等,以知县任用。他志向远大,入国子监肄业。光绪十五年(1889)中进士,入翰林院,任编修,曾充任甘肃乡试正考官。宣统年间,由翰林院侍讲迁升侍读,出任《德宗皇帝实录》总纂官。著有《说文通例》一书,得益于莫庭芝先生的教授。
民国年间,军阀战乱频仍,但热心教育事业的人士不避艰险,坚持办学,使思南地域文化教育的血脉传承不辍。值得纪念的有以下几个:
马震崑,湖南宝庆人。民国6年任思南县知事。任内续办县立高小国民女校,县立思南中学及县立师范讲习所。续办和创办的区立国民小学校14所。在女校增设纺织专修科。县设纺织局,教民纺织。又捐俸设立贫民工厂、设官书局。又设修志局,纂修《思南县志》。
萧次瞻(1905-1940),原名炳煌,塘头区尧民乡人。青年时代随父亲去武汉,就读于共进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恽代英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四·一二”事变后,转入地下活动。在上海主办《黔首周刊》。又到湖南洪江教书,主办《洪江周刊》。1930年返回思南,积极筹办八县联立中学,经省教育厅批准为筹备专员。联中学舍建成,出任教务主任。向学生介绍进步书刊,激发革命思想。1935年,他带领熊大瀛、李宗泽、胞弟炳琨等革命青年赴筑求学,寻找共产党地下组织。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合作抗日。萧次瞻返回思南,受聘为凤仪小学教务主任。熊大瀛、商学礼从贵阳师范毕业回思南。萧同他们共同建立中共思南地下党组织,经中共省工委批准成立中共思南县委员会,萧任书记。在机关、学校、农村建立党支部。创办《中和》周刊,宣传革命思想。1940年初,萧次瞻调贵州省工委任秘书长兼贵阳县委书记。同年7月,思南地下党遭破坏。萧次瞻在贵阳也被捕。在狱中写下正气浩然的革命诗歌,同年12月被害。
次瞻的学生和战友熊大瀛也被捕,坚贞不屈,1941年被秘密杀害,年仅23岁。其胞弟萧炳琨参加八路军,任华北《新华日报》出版科科长。1942年6月,在反扫荡中不幸牺牲,年仅28岁。
萧、熊二人的学生汪行远,解放后任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中共贵州省委秘书长。
赵安邦(1911-1959),思南庙坝乡人。毕业于大夏大学数学系。民国32年(1943)任思南县立中学校长。教学认真,生活简朴,常穿布衣、草鞋,以工薪资助贫困学生。为修校舍,亲自去双龙井抬运木料,建成“飞机型”教学大楼两幢,两楼一底,面积6000平方米。
李慎之(1898-1974),县城中山街人。毕业于贵阳模范中学。历任劝学所长、县教育局长、第一小学校长、中学国文教员、县立初级中学教务主任。为让学生全面发展,开展多种体育运动和文娱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好评,争相送子女入学。解放后,任思南中学副校长、校长,年过花甲,仍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巡视校园,关怀师生,人们尊称之“老校长”。(附识:1958-1962年间,万机任教于思南中学,与“老校长”相谈甚洽,结为忘年之交。)
正是有历代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名师出高徒,才琢育出成千上万的黔中英才。思南地域的教育链条,绵延上千年,堪称黔中教育的典范。
[1] 思南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嘉靖、道光、民国)思南府、县志(点校本)[G].1991.
[2] 思南县志编纂委员会.思南县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3] (民国)任可澄.贵州通志·学校·选举志[M].贵州文史馆古籍整理委员会整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4] 张羽琼.贵州古代教育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5] 民国《贵州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