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学科建设构想

2014-04-17 08:51姜松祥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校课程

姜松祥

(江苏省如皋市通用技术教育实验学校 江苏如皋 226521)

目前普通高中在实施通用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课时开设较少、硬件条件不足、师资紧缺等问题,教学方法上基本还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而学生的学习则是被动地接受,对于通用技术课程中的设计与操作更是极少涉及。笔者针对这些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结合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做法,简单谈谈对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育的一些思考,以期实现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健康、高效地可持续发展。

一、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现状

我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通用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强调技术设计并注重技术试验,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2003年3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其中包括《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由中国教育部正式颁布。2004年秋开始在海南、山东、宁夏及广东开展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改革实验,到2010年通用技术课程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目前浙江、山东、江西等省份将通用技术纳入了高考科目,北京、福建、山西、海南等省份将通用技术纳入会考科目。虽然江苏省通用技术目前未列入会考及高考科目,但通用技术教育起步较早,是江苏省新一轮课改的亮点,成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通用技术课程在苏南及一些发达地区实施较好,在江苏省某些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实施现状仍不理想,据调查开课率仅有25%-30%左右,而已开设的学校课程被挪用或占用现象时有发生。当然不正常开课以及未开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观念问题、硬件问题、师资问题等都会影响和制约通用技术课程的正常开设。

(一)课程的思想观念陈旧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着“重学轻术”的思想,尽管理论上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是当前以高考科目为中心的普通高中教育中,通用技术类课程常常被忽视。许多一线教师、校长乃至家长都认为通用技术又不参加高考或会考,课上不上无所谓,上好上差也无所谓。甚至有些教师及学校领导还认为通用技术课程会牵制学生学习的精力,会让学生分心,不利于高考科目成绩的提升。这些观念上的落后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通用技术课程在中学阶段被弱化。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在课程理念、目标等方面都较以前的技术类课程有了很大的提升,教材内容选择上更贴近实际、联系生活、重视应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既注重通用技术知识的传授、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及人文素养的形成等。因此,学好通用技术既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精力,也不会让学生心散,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对于高考成绩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当然,人们的传统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和一定的时间,随着通用技术课程的不断深入开展,观念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二)硬件缺乏

通用技术课程起步较晚,与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的实验学科相比,通用技术相关的专用教室、教学设施、设备、器材、技术工具、学具等严重不足,配置经费在保证传统学科的前提下所剩无几,严重影响了学生操作、实验实践以及自主合作学习的开展。而通用技术课程本身的实践性又较强,对专用教室、仪器、设备的要求又很高,这就对学校的场地、资金投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传统的成熟学科如理化生实验室都没有健全的情况下,技术实验室、设计室和操作室,又何时才能建设好呢?教师讲课没有技术实验演示,没有操作的专业设备,学生也没有动手实验实践的机会,空谈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些教师只能通过网络资源展示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勉强完成知识的传授任务。

(三)专业师资不足

现行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由“技术与设计”必修模块1和必修模块2,以及“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服装及其设计”等七个选修模块构成。虽然技术包括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传统课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汽车、服装等甚至包括历史、地理等专业领域的技术,要求通用技术教师必须具备各个领域技术整合的综合能力;但遗憾的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院校至今并未设置或极少设置培养通用技术课程教师的专业,导致通用技术学科开设至今,专业的技术教师一直是块空白。没有专业的通用技术教师,从事通用技术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由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甚至一些文科类的专业教师改行而来,不同专业背景的转行教师由于原有学科课程理念、教学经验、技术素养等各方面能力参差不齐,对通用技术课程内容、内涵的把握不到位,操作过程不熟练,再加上“科学”与“技术”概念的混淆与模糊,以必修模块中的技术设计、技术实验、技术产品制作等为例的专业性极强的知识难以讲透,“设计图样”不会绘制,“设计模型”的制作更是谈不上,指导学生进行技术设计及技术操作的确有点“赶鸭子上架”。除此之外,通用技术学科教师接受相关培训学习的机会不像其他课程特别是执教高考科目的教师那样多,技术教师校际间的交流沟通也缺乏正常的渠道,学校也不愿意在这些非高考科目上投入培训及教研活动经费和科研费用。由于在普通高中诸方面的原因,通用技术的学科地位和教师的劳动付出等得不到认可,往往一个教师教一个年级二十个多班,同一内容上二十多遍,某种程度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倦怠等,这些也是制约通用技术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因素。

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建设构想

(一)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课程认识

针对上述思想观念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开设通用技术课程对于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提升教师上好技术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通用技术学科教研队伍的建设,配备专职通用技术学科教研员而不是兼职教研员。建立科学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将学校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实施质量作为学校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通用技术教学常规管理的检查和督导的力度等,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通用技术课程的认识。

(二)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丰富教学设施、弥补资源的不足

学校应根据新课程要求,合理规划、设计并建设学校通用技术专用教室,积极筹措资金配备硬件设施,购买实验设备,提高学校现有硬件设备的利用率,同时鼓励师生自主开发和利用技术类教学资源。当然,对于规模较大的学校而言,建设相应班级数量及生均比例配置要求的专用通用技术教室的难度的确较大,投入的资金也较多,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各地经济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步实施,也可根据学校布局情况,对各校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资源等进行有机整合,加大投资力度,实现校际间资源共享等。

除此之外,一线的通用技术教师还应积极主动地研究和探索适合于本校实际的通用技术资源配备和使用方案,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自制技术工具、教具等,丰富教学设施,弥补资源的不足,而这应成为目前技术硬件不足情况下的主要途径,也是技术教师的责任和职责所在。

(三)健全教师发展平台,保证技术课程高效实施

教师是课程实施及教育目标的直接落实者,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通用技术课程价值的落实程度。针对现阶段各校通用技术教师大多由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甚至一些文科类的教师改行而来的现状,有必要建立健全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包括通用技术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观摩、专题讲座、基本功大赛等。在教师评价方面,完善通用技术教师评价体系及职称评定体系等以提高专职通用技术教师地位。有关师范院校设立通用技术教育专业,为各高中输送通用技术专业师资,同时对改行的通用技术专职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等。省、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各级各类专业培训、教学观摩和专题讲座等,定期进行通用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大赛或实践操作技能比武等,锻炼教师的操作技能,推动通用技术课程更好地、高效地、可持续性地开展。

三、江苏省如皋市的一些做法及思考

近年来,虽然江苏如皋市的高中教育特别是高考本科录取率、高分段人数等指标在江苏省处于前列,但通用技术的开课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据调查通用技术开课率仅达25%左右,即使是开课的学校,通用技术课也常常被挪用或挤占,再加上如皋市域境内高中数量较多,每所高中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学校通用技术方面的硬件建设,费用太高,经费难以落实。为解决这一矛盾,又防止重复投资,2012年7月专门建立了一所供全市普通高中学生集中实验、实践操作的通用技术教育学校即“如皋市通用技术教育实验学校”,这所学校配备了可供一个年级(20个班)学生集中使用的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及实验室,包括技术设计实验室6个、技术操作实验室6个、通用技术专用教室20个等功能教室,每个教室及功能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设计实验室和操作实验室配备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必修及选修课程必须的设备及仪器等。学校还从全市普通高中中抽调了大量的有志于专职从事通用技术教学的教师组建了通用技术教育实验学校的专职教师团队,对这部分教师首先进行了统一的培训,学习通用技术教学常规规范等。2013年下半年教育部门专门发文《关于组织如皋市普通高中学生集中开展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意见》(皋教发〔2013〕41号),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政府主抓教育的副市长为组长,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为副组长,各普通高中校长为组员的“如皋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领导组”,强化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实施。

这所通用技术专门学校的设立,实现了如皋市域内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及实验室的共享,实现了教学资源集约化,提高了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同时,为了保证通用技术课时,市教育局制定了各普通高中到通用技术实验学校参加集中培训学习的时间表及课时计划,而通用技术实验学校则承担了全市各高中定期进行通用技术教育教学的任务,保证了课时和课程的正常、高效开设,实现了设计课、操作课等实验实践课正常开展。目前,该校已经正常承担起全市普通高中学生通用技术集中学习的任务,各高中的学生正按计划正常性地接受着规范的、高效的通用技术教育。当然,这一举措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集中学习怎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怎样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通用技术的教学任务问题、如何平衡通用技术集中与其他文化科目的学习进度受影响的问题、不同学校生源基础差异下的备课与备学生问题、集中学习期间的学生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是目前在进行通用技术集中学习过程中正在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与通用技术课程的正常开展相比,最终会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目前对于像如皋这样,对全市普通高中学生进行通用技术课程集中学习的方式仍存在着一些争议,但这一尝试可以作为通用技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创新和试验,对于像如皋这样的所谓的“高考大市”将通用技术课程能够正常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保证通用技术课程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根本保证。

综上所述,只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课程认识,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设施以弥补资源的不足,进一步健全教师发展平台,相信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一定能健康高效地、可持续地发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方案(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技术课程标准研修(通用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技术课程标准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中心.技术与设计[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尝试、困境与思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推介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普通高中教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