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商科院校中的“数据库与程序设计”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也是计算机语言的导入课程。它是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以Basic作为实现语言,具有Windows可视化的图形界面。因此,它简单易学,又具有高级语言的面向对象的特点,且与其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较好的衔接性。因此,加强本课程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提高计算机二级的通过率。
“数据库与程序设计”的教学一般分为课堂授课和机房实验两部分。在课堂授课中,教师除了讲解基本语法,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之外,还要在VB的集成可视化的界面中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偶尔的提问,大部分学生的整个课堂都是在被动的“听”中度过。学生思考少、参与少,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紧迫感。在实验课上,教师布置作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往往忙于回答重复或者相似的问题,而学生间缺乏交流各自为营,大部分同学会在上交作业时,复制一份就了事。具体分析,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学生被动学习,兴趣不高。“数据库与程序设计”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或者第二学期,此时大部分学生都没接触过计算机语言,对于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换为正确的计算机语言无从下手。与此同时,由于课时有限,教师讲课时不得不将重点放到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很少给学生操作软件的机会。因此,课堂教学一般处于教师讲,学生看,老师满堂灌,学生昏昏睡的状态。学生们既不知道如何用计算机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能从老师那里获得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又兼学生几乎没有动手操作相关软件的尝试机会,故学习积极性不高。
2.学生各自为营,缺少协作。进入大学,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平时基本上没有学习上的交流。即使在实验课中,教师组织同学们分组完成,学生往往推出组内一个成员来完成,然后大家共享。看起来是在进行分组的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分组也仅限于形式上的分组,实质上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并不存在。计算机语言的学习与其他课程不一样,特别是调试程序遇到问题的时候。一个人花费好几个小时调试不出的程序,别人可能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实验课中,调动大家主动合作、交流是当务之急。
3.考核方式单一,不能反映学生真实能力。为了改变一考定成绩的传统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引入了最终成绩=期末闭卷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点名+课后作业+上机作业)×30%,但效果不佳。因为在平时成绩中的课后作业和上机作业部分,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部分同学以应付的态度复制别人的作业上交,自己并没有深入地思考。因此平时成绩的给定难以发挥其促进学生学习、反映学习效果的作用,失去了真实性。
1995年,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提出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它是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和家长等)借助于一定的学习载体共同构成的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是一个共享和协作的组织。在这个团体中,大家拥有共同的期望、目的和志趣,并因这些共同的精神因素凝聚在一起。学习共同体鼓励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分享各自的信息与见解,与同伴开展包括呈现自己的知识、协商、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大家彼此相互依赖,平等相待,最大限度地共享利益。学习者与其他人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协作,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并不仅仅在于上好课,而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共同体”须具备以下特点:
1.整体性。学习共同体各要素作为密不可分的系统,是一个完整有序的整体。共同体的成员具有体性思考,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体中进行学习,而且感受到团体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各成员把自己看成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助学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互相信任、交流,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把学习中的离散状态集中起来,达到超过助学者讲解、学习者被动学习的效果。
2.互动性。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学过程的实现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氛围,使各成员之间开放、自由地交换观点、交流意见和相互合作成为可能。这不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而是对信息深层次的理解、加工、吸收的过程。每个学者都与其他学习者分享自己的见解,同时又接受其他人的影响,丰富、扩充自己的知识,并提高自己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即自主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可以充分发展。
3.规范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学习共同体中同样需要制定一定的规范和评价标准来督导学习者的学习和共同体的发展。积极健康、公平公正的规范,是建立具有凝聚力的学习共同体的基础,也是学习共同体持续发展的保障。相同的学习目标、相似的价值取向和相同的规范,成为学习共同体的“粘合剂”,它们共同规范着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感召和凝聚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4.身份转换的灵活性。即在学习共同体中,参与者的身份是可以重建的。任何人都可能以特定身份或角色与一个或几个相同或不同身份的人联系交往,交往的开放性使每个个体都可能最广泛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不同身份的构建和体验,学生处理不一样的学习问题,从不同的学习角色中体验不同的收获。通过身份的转变,学习共同体成员获得了知识上的分享,思想上的交汇和情感上的满足,提高了协调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
以构建“学习共同体”为理念指导“数据库与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改革,本质是将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本位的课堂教学,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获取,带着一种归属、认同心理积极地参与和体验共同体的学习生活。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设计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内容是否新颖,是否有扩展性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效果。(1)引入导学案例。教师应为每一章设计一个导学案例,案例中尽可能包含本章节主要的知识点。在讲解之前,请学生分析案例中所涉及的新控件、新属性、新方法,可否有其他的方式实现。当然此案例的设计要尽可能有趣、实用,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案例的延续性,从而保证学生思维和知识的延续性。例如,在讲解建立简单应用程序时,可以引入案例。设计一个计算两数乘法c=a×b的VB程序,要求用两个文本框分别输入乘数和被乘数,一个文本框输出计算结果,并且用标签分别标示三个文本框的作用。三个按钮分别是计算按钮、清除按钮、退出按钮。而在讲解基本控件,如文本框、命令按钮的使用时,可以将上面的导入案例功能进行扩展,引入新的知识点。扩展功能包括:用户重新输入时,数字被全部选中;输入完毕,判断输入的是否为数字,如果正确则聚焦在下一个文本框,不正确给出提示;乘数与被乘数修改时,计算结果应该清空;点击清空时,光标定位在第一个文本框。这样,学生在思考和扩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了新的知识点。(2)分层设计实验课题目。教师在设计题目时要体现出层次性,并将其难易程度标识出来,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题目。这样可以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并使其体验到选择的权利,从而增加其学习动力。如果有不积极参与的成员,教师应该主动关心、引导,鼓励所有成员一起来探讨、交流思想,相互协作,使学习者获得人际性支持,并从中得到鼓励和支撑。
2.轮换角色组建合作性学习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编制导入案例将要讲解的新知识点设计其中。讲解之前,以就近为原则,将学生3~5个人组合为一组,大家通过查找案例、课本,在小组成员间进行分工,形成设计方案和实施方案。教师通过随机点名程序确定程序演示小组给大家展示小组成果。然后请其他小组来评判和完善或者提出新的解决方法。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彻底改变了教、学角色,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为本体,以学生的感受为驱动,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自觉、主动地学习了新知识。
在实验教学中,可以将学习时间划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教学大纲中较为简单的题目,复习和吸收基本知识。此阶段中,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对于大多数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语言的大一新生来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习上的困难,部分同学采取妥协逃避态度,部分同学自己闷头研究。前者往往会丧失对本课程的兴趣,甚或完全放弃本课程;后者则会在很小的问题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因此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帮助同学,使其尽早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小组协作完成具有扩展性的题目。学生以自愿原则划分为固定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根据任务不同划分为界面设计、代码设计、方法设计、小组秘书等不同角色。每完成一次任务,小组成员要进行角色轮换。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成任务,形成任务说明书和程序。最后,每个小组介绍自己的程序,展开小组间、每个成员间的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加强过程化考核,规范学习共同体。成立团队绩效考核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制定团队考核指标、方式、方法。每一次任务的完成都可以采取:(教师对小组的评价)×50%+(小组间评价)×20%+(小组成员间自评)×30%的计算方法产生一个综合成绩作为平时成绩。教师要及时公布该成绩,保证成绩的公平、公正。学生总成绩的给定采取“5+1”课程考核模式,即按“作业、课堂程序演示、实际操作、小组答辩、上机作业”5个过程考核模块和1次期末考试进行。这样,对学生知识的学习而言,做到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对学生社会性发展而言,以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为载体,学生提高了交往能力、获得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对师生关系而言,由于学习共同体倡导给每位学生展示其能力的机会,给每位学生发展和进步的机会,因而有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理解学生,而师生关系的改善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而且,学习共同体始终凸显学生个人在共同体中的价值和贡献,对于纠正时下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时弊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