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梅
(嘉应学院 音乐学院,广东 梅州 514015)
广东汉乐是客家民间的原生态音乐,是古老的中原文化活化石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保护名录,这说明汉乐的发展现状不佳;广东汉剧虽是外来剧种,却曾在客家地区发扬光大,但目前发展境遇不佳,2007年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事民乐工作的余其伟先生曾指出,“近年来,广东省三大乐种出现一个突出危机:岭南音乐原生状态的严重破坏,古典艺术魅力的消失”[1]。国务院2005年12月专门为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颁发了文件,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的十六字方针。五六十年代我国文化部在保护民间音乐文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曾出版了中国民族民间曲集集成广东卷、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曲艺音乐集成等,对客家地区特有的汉乐、汉剧、山歌、五句板等民间艺术都收集在内;近年来又相继出版了《广东汉乐三百首》《广东汉乐精选》《大浦汉乐》《广东汉剧研究》《广东汉剧发展史》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而,这些收集不能说是很全了,仍然是有限的需要继续抢救。近年来为保护客属非遗文化广东梅州、大埔等地相继成立了汉乐协会,并积极从事汉乐曲谱的抢救、整理、录音和研究工作,但由于不是专业团队,在资金、人员上都没有保障所以也不能对汉乐的传承窘状有所改变。长期以来中外研究客家文化的学者也不断呼吁保护传承客家音乐文化,然而传承问题始终是一个难题。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地方开始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5月首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期间,成都市就决定非遗文化进校园。2009年11月25日,山东省淄博市文化局、淄博市教育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在全市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广教育》 2010年6月18日报道题为《信阳师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2012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李延声曾提议 “非遗进校园”。这说明学校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已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注意。嘉应学院地处世界客属中心,肩负着为客属地区文化的传承、经济的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对于客属非遗文化——汉乐、汉剧如何更好的传承发展的策略研究还不够深入具体;对于嘉应学院能否将成为客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的可行性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由于嘉应学院连同我国其他高校一样在教育教学体系上依然体现着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在课程设置、内容选择上对本地区典型的、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的涉猎不够,这当然与“进校园”的可行性研究的缺失关系密切,要想打破这一局面不是一件容易之事,需要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目前,对于如何将地域文化传统转化为地域高校教育资源的研究正逐步成为国内外高校研究的热点,嘉应学院作为客属地域高校对客属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整理工作已经展开,但对汉乐、汉剧这一客属非遗文化艺术进入嘉应学院的可行性研究仍不够具体深入,属于起步阶段。
胡锦涛曾在清华大学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从学校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对于文化遗产传承与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多的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许多大学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大学生体验民族文化魅力,逐步培养他们热爱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嘉应学院地处世界客属中心,研究、保护和传承客家非遗文化责无旁贷,如果嘉应学院能积极的展开对客属非遗文化——广东汉乐、汉剧进入嘉应学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那对汉乐、汉剧艺术的传播与弘扬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时也会为汉乐、汉剧的保护与传承策略提出预测。
由于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总体上还是沿用欧洲音乐院校的教学体系,其课程设置、内容选择对本地区典型的、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的问津不够。因此,我们的学生对自己的民族艺术缺少感情,例如汉剧、汉乐艺术都是梅州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但在我院的课程设置中却难以体现。作为本地区高等艺术教育与研究基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嘉应学院的音乐课程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载体,其目的应是培养嘉应学院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素质通常指人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以及通过审美活动反观自身的能力素质。即席勒所言“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的整体”。[2]所谓感性和精神是指人感性或理性的冲动,而我们所推崇的“整体和谐”就是来自人自身这两种对立力量的高度统一,有了这种和谐统一,就能养成纯正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使人格达到完整与丰富的自由境界。[3]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4]。而非遗文化的价值属性就是在培养人的审美素质中体现出来的。
目前,许多大学都在探讨如何将地方文艺资源更好的转化成课程资源,嘉应学院也不例外,事实证明,非遗文化进校园可以加速将地方文化遗产转化成地方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通常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5]其中课程之要素包含了音乐知识,如传统音乐、民间音乐知识、民族传统文化,音乐技能、经验、音乐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培养目标等;而资源则包含了财力、人力、物力、场地、设备及环境等。音乐教育课程虽然在管理上属于国家,但由于我国地域广,且音乐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所以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极为重要。因此,丰富课程资源就成为各地方高校锐意改革的普遍措施,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它对实现教育为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和多元化发展是个有力的支撑。而客属非遗文化作为地方文化资源,利用于嘉应学院音乐新课程的现代教育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长期以来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工作一般都由文化部门的群艺馆、民族音乐研究机构承担,且大部分成果未纳入高师音乐课程范围,即便是被纳入了也因受课时的限制而不能广泛和深入,由此造成地方高师院校不能为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的挖掘、发展与传承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势必会影响到我们的基础教育,如果我们的青少年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就会慢慢丧失民族情怀最终丢失自己。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这一严峻的教育形势,尽快的从客属非遗文化中挖掘并转化成嘉应学院的课程资源,使嘉应学院真正成为客属非遗音乐文化传播教育的载体,同时也可凸显嘉应学院的办学特色。
1.广东汉乐现有曲目600多首,分典礼音乐、牌子音乐、风俗小调、戏曲音乐等,可谓曲目丰富。然而,由于它的演奏形式、旋法特点过于古朴而与现代人的欣赏习惯有较大差距,正因为这一时代差异性,想让这一古老的艺术走进校园,走进青年人的生活是相当有难度的。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喜欢欣赏的艺术是现代的而非古老的、流行的而非传统的,这就为这一古老艺术的推广增加了难度。
2.要想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实施对教材内容的选择,及难易程度的把握也是一大难点,选择不当或把握不准都有可能导致推广普及的失败。如何通过现代教育手段、途径唤醒嘉应学院青年学子对汉乐、汉剧的热爱,并成为他们的文化自觉?也可能是此研究工作要超越的问题难点。
3.对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视需要教育者有一个认识上的转变过程;反思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现存教育体系教学内容的不足需要勇气;重新审视多元文化价值,尤其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我们认清教育的本质,从而建立起适合本民族本地区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近年来,民族的、民间的、本土的、原生态的音乐文化的价值及教育意义逐渐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但要想将其整合成教育资源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的合理,教学内容的精良等。
目前广东汉乐、汉剧在民间生存非常困难,处在自生自灭的尴尬境地,更不用说继承和发展了。如果能进入嘉应学院教学内容、研究对象,那么,借助嘉应学院的专业教学水平、学术研究能力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挖掘是完全可能的,广东汉乐、广东汉剧也会因找到了合适的生存园地而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
1.地缘优势具有可行性梅州是世界客都,是客家人集聚地,是广东汉乐、汉剧流行和根植的中心,是汉乐、汉剧之乡的所在地,广东汉剧院、各县汉剧团及民间汉乐、汉剧组织遍布各地。
2.课题资源优势具有可行性。自梅州市政府做出“文化梅州”的战略决策以来,广东汉乐、广东汉剧这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被重视,对其整理、挖掘工作初步展开,各汉乐、汉剧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为汉乐、汉剧进校园的教学内容选择提供了资源保障。
3.人才资源优势具有可行性。“三大团队”是广东汉乐、汉剧进嘉应学院的坚实基础。一是梅州市汉剧表演艺术家、汉乐演奏艺术家团队;二是市汉乐、汉剧研究学者团队;三是嘉应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团队。抓好这三大团队的协作可以保证教材编写、表演示范、推广普及等工作都可以有效实施。也可保证研究工作能长期深入地进行。
笔者认为,汉乐、汉剧丰富的曲库、蕴含着神奇、幽远的审美特色,不仅能增添嘉应学院音乐教育的内容、提升教育品质, 更能提高嘉应学院学生的审美情趣,如《出水莲》,它清淡的曲调、典雅的情趣、优美的姿态无不给人以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和理想。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研究和探讨非遗文化进入嘉应学院的可行性,可能会对传统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教学秩序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创新教育理念,探讨优化教育内容,协调教育力量,并结合嘉应学院实际因地制宜选编教材,制定较为周密的实施方案以保证非遗文化进校园等研究工作顺利进行。
向民间去挖掘这样的资源,力图将其转化为教育资源,可以逐步缓解过去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之间存在着的较为严重的脱节、割裂现象。我们坚信,随着研究工作的展开也能引起社会各界对客属非遗音乐文化生存现状的关注,并可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汉乐、汉剧,尤其在经济上给予资助和扶持,激发汉乐、汉剧创作人员的激情,同时也培养汉乐、汉剧艺术的受众群体。也就是说从引导大学生对汉乐、汉剧的了解开始,逐步培养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最终达到自觉学习的目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1] 余其伟.广东三大乐种生存环境堪忧[N/OL].(2004-05-05)[2013-08-10]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5/05/content-2080980.htm.
[2] [德]弗雷德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63.
[3] 黄钟.中国[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2):155.
[4] 马克思.评瓦格纳政治经济学教科书[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65:406.
[5] 朱墨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