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艳钦,周明星
(1.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2.成都理工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幸福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范围广、变化性强的范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幸福观。”[1]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已经关注并把幸福作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尽管当时他对幸福在形式上未作详细论述,但实质上对先哲们的幸福观做了批判性的继承,并以共产主义的学说、为全人类的解放的宗旨作为人类价值追求的落脚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以关注人民的苦难、追求全人类的幸福为己任,是从全人类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2]“马克思将其幸福观建立在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人的需求、人的劳动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对幸福做了具体的论证,阐述了需求是幸福的驱动力,劳动是幸福的源泉,人的自由发展是幸福的保障,以及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幸福的理想社会形态。”[3]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效地统一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突出了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幸福观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因其所具有的深刻的科学内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的统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维持人类基本生活的根本保证,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前提。马克思说道:“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实物形式……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4]126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对于追求幸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马克思并不是禁欲主义者,他充分肯定物质需求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样,恩格斯也认为人们不能脱离世界和周围环境而孤立存在,“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5]239。物质活动条件是人们实现幸福生活的前提和基础,物质基础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了人们的精神活动状况。马克思在充分肯定物质活动重要性的同时,也注重人的精神活动,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具有社会性,满足物质需求只是低层次的幸福却不能弥补精神生活的空虚,因此,只有从物质需求的满足上升到精神文化的需要,才能实现高层次和持续的幸福。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主张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统一起来,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78。在此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已经表明,个人才能要获得全面发展离不开集体,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自由。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个人与社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也离不开个人。个人幸福的实现离不开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发展是实现个人幸福的前提和条件。在实现幸福的过程中要把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既要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也要尊重社会成员个人正当的幸福。马克思认为,那些真正幸福的人是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所以,多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个人幸福才能得到尊重和保障。
人的幸福需要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和谐生活环境,人与自然的统一就是要求为人类幸福生活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关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仅关乎人类的幸福,更加涉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合理因素,形成了实践基础上的人化自然观。也就是说,人类幸福生活的创造离不开自然,人类需要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人化自然表明了人与自然关系之密切,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要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创造幸福的生活。然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又有相互对立的一面,人类要在自然界中谋得幸福,需要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
马克思认为,幸福生活源于人民群众自身的劳动实践活动,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实现幸福的前提,他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7]580恩格斯也曾明确阐述了劳动的重要地位,认为人类的手、语言和思维都是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类通过劳动创造出了历史,劳动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所认为的幸福,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更是指通过劳动实现对生活的创造,物质与精神享受和劳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虽然人们想要通过不断努力劳动来实现幸福,结果却是更加不幸,其深刻原因就是异化劳动的存在。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原因所在,又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因而,只有积极地对私有财产扬弃,避免劳动异化,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幸福。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它能够引导人们实现真正的幸福。因此,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科学理论指导,对于我们实现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地阐述了关于人的异化问题,指出劳动异化不仅表现为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也表现在人与人以及人的类本质之间的异化。在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当代,劳动若不是人类追求幸福的路径而是成为了奴役人类的身心和阻碍人类获得真正自由的因素,真正的幸福就无从谈起。当代科技飞速发展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对人的统治不断加强,压抑了人的身心,限制了人的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可见,发达的工业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存在着对立的一面,技术本来是一种生产手段,但如果被赋予了人的意志之后,就可以限制人生价值的实现。人类在技术中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而成为了技术的奴隶,人不能真正支配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反而成为这些东西奴役的工具,这样人们在追求抽象的幸福过程中就失去了自我,成为技术奴役的对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资本取得了对人的统治之后,就利用先进技术追求利润,这样技术就成为统治人的力量。而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能够指导人类在科学实践中消解异化,获得充分的解放和自由,只有人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摆脱了奴役,人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马克思认为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是相统一的,早在青年时期,马克思就提出为全人类服务的人才是最幸福的人。人具有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与社会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也是统一的,我们应坚持社会发展高于个人幸福,在不违背社会发展的原则下,才可以追求个人合理正当的幸福。当个人幸福和社会发展发生矛盾时,应合理适度地让位于社会发展,同时也要兼顾个人正当的幸福。因此,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来指导我们的具体行为,在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的同时,也要注重促进个人幸福的实现。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既不是禁欲主义,更不是享乐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科学、理性、辩证的幸福观,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实践检验的科学幸福观。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为指南,以促进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
由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通过劳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变得更加可能,但人类在为自身创造幸福的同时,也对自然界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破坏。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类基本的权利,但如果人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基本的生存都面临威胁,那么幸福从何谈起。马克思早就洞察到了人与自然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指出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体,并且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部分,人类需要通过劳动与自然界进行不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所以,幸福生活的创造不能离开自然。然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又存在对立的一面,人类为了创造幸福,需要改造利用自然,一旦人类活动超出了自然的承载力,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人类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所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就需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就需要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在当代中国,追求幸福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不仅是各级政府的施政目标,也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各族人民正在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为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在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指导下,我们正在从事着缩小贫富差距,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政府转变执政理念,协调党群与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保障不断完善,积极为民谋求福祉;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美丽中国梦的实现等方面的伟大实践。
当前,我国的贫富差距程度很大、两级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过大,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幸福感。因此,我们需要调节各方利益,建立有效的平衡机制,合理优化资源在各部门的配置,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当经济不断发展,物质产品不断丰富,人们就会更多地关注能否享有高质量的生活,而如果我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却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人们就很难有幸福感。所以,我们应该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切实实现绿色发展,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人的幸福与否不仅取决于物质生活是否充裕,也取决于精神生活是否得到满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发展经济的终极目标是使人民幸福,在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还要努力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应该促进政府转变执政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与自由发展,要坚持一切工作以人民的利益为落脚点和出发点的根本原则。同时,和谐社会的建设需处理与协调好党群与干群关系,要保障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的通畅,使民众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才能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要使老百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残有所助,贫有所寄”[8]6,国家就要不遗余力地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保险、救助、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地确定社会保障的范围与水平,以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要积极地解决好关系民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医疗、收入分配和社会管理等问题,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积极为人民谋求福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泛滥,再加上西方大搞“颜色革命”,对我国进行文化植入,使得人民群众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判断产生了偏离,使人们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因此,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努力形成共同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和基本道德规范,促使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表明我们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境对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人民群众希望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而要创造这样一个美好环境,需要我们完善对食品、药品和饮用水等安全的监管体系;需要社会各方积极进行植树造林活动,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需要保障社区、街道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需要合理有效地进行园林规划与建设;需要加强对湿地、草场、原始森林的保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美丽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
总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有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对于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邱吉.论社会主义幸福观[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6-39.
[2]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兼论对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形成的作用和启示[J].社会科学家,2012(3):16-19.
[3] 刘兆奇,许婕.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11):13-1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周天勇.“中国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