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利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爱国主义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受到极大重视,而且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非常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中国和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都颇为显著,各自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1.重视历史教育
爱国,首先须知国史,不知历史的民族是可悲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所应当重视历史教育。“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要深化人们对历史的认知,树立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要使人们了解历史长河变迁;要了解中华儿女是如何自强不息,用血与泪铸就辉煌历史长卷的;要了解历史长河中的重大事件和著名人物的事迹,深化民族情感;更要让人们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的。而美国尽管是个年轻的国家,但也特别重视对民众的历史教育,极力渲染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事件,为本国不太厚实的历史增添光辉,让人们充分了解美国的建国史和发展史。美国也重视对学生的历史教育,通过法律形式保障在各级学校开设历史课程。
2.重视文化精神教育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缔造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借鉴。通过中华文化的熏陶,人们感受到伟大民族的辉煌创造,从而增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中国历史上众多爱国英雄的榜样树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了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学习进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还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培育,“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如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爱国主义就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美国也十分重视通过文化精神教育对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培育美国精神,通过对国民心态、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等方面的教育,树立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形成自尊感、开拓进取的精神,鼓励民众勤奋工作追求个人发展。如美国的“山姆大叔”就被认为是美国的一个象征,是富有美国精神的代表人物。
3.强调国情与国防教育
中美两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都十分重视国情和国防教育。国情即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要爱国首先就要对国情有所了解,增强国家的认同感。对我国民众而言,只有充分了解国情,才会对国家的发展有整体的把握,才会对国内基本矛盾及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充分理解,才会对我们党及我们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我国通过国防安全教育,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国家意识。身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自觉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的义务。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应勇敢地站出来。还要树立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必要时为祖国英勇献身。美国历来也注重国防安全教育,美国政府为增强国民对国家的归属感,大力灌输“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和“为国家献身光荣”的观念,强调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无条件维护国家利益。因此,美国人有英雄情结,特别崇拜能够“拯救”美国的英雄人物。“美国大兵”似乎也成了外国民众对美国的深刻印象之一,他们爱国勇敢、不怕牺牲,时刻响应国家号召,保卫国家和民众的安全。
首先,爱国主义教育与国家性质具有一致性。我们都知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如此便能够更好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倡导的爱国,当然是建立在拥护社会主义的前提下的,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与爱社会主义教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爱国主义是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是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是更高层次上的爱国主义。”[3]而美国由于是资本主义国家,受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必然要突出其与资本主义的一致性,即爱美国,拥护美国的资本主义。
其次,中国更注重历史文化教育,美国则强调成就教育。中国由于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注重通过历史文化教育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优越感,使之形成强烈的爱国热情。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爱国榜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国忧民情操,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历史长河中有数不尽的英雄人物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鲜活的教育素材。但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国家,如果过分强调历史文化教育,是不可能产生多大的效果的。因此美国注重强调成就教育,以成就彰显自信。美国通过向国民展示自己在短短的历史进程中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傲人成就,并以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地位,使民众产生强烈的国家认同感、自豪感,以“我作为美国人是幸福的,是值得自豪骄傲的”[4]为标榜。
最后,中国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美国特别强调公民教育。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进行深入的民主法制教育,使人们在充分了解我们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法规之后,从政治层面来帮助人们增强国家观念,以及身为国家主人翁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履行公民的各项义务,维护国家利益。我国重视对人民进行民主法制教育,规范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利与义务,深化爱国情感。美国则强调公民教育,所谓公民教育,“其本质内涵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教育,它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其根本任务就是为了培养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合格公民,其最终目标是为了维护美国现存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维护资本主义的秩序和稳定”[5]。如美国高校有“公民科”,主要是讲述美国的政治体制、政治活动、国家事务等一些内容,培养学生树立“美国公民”意识。
首先,重视学校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中美两国都强调学校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甚至从幼儿园起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在校园文化中注入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力求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学校的历史课一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贯穿中小学至大学,重视对学生的历史知识教育和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中小学每周固定的升旗仪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学生的国家意识,激发着学生的爱国情怀。
其次,重视大众传媒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一直以来,大众传媒都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广播、电视、报纸及迅速发展的网络等。美国的传播媒介无孔不入、潜移默化地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好莱坞大片也大都宣扬着美国精神和价值观,比如《珍珠港》《爱国者》《美国队长》等。众多电影大片在收获高票房的同时,所传递的爱国能量也深入民众内心,教育效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中国的大众传媒也紧紧抓住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例如CCTV为代表的电视媒体,人民日报等报纸刊物,《长征》《建国大业》等众多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中国人民群众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培养爱国情感。
再次,重视国旗及国歌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我们都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独特象征,中美两国在正规活动中一般都会有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这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人们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每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人们就会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员,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当自己国家的国旗冉冉升起、国歌缓缓奏响时,运动员的国家荣誉感、自豪感油然而生。
首先,学校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显性理论课程教育,如小学有思想品德课,中学有思想政治课,大学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侧重于通过系统的理论对学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辅之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观看爱国影片、参观烈士陵园、组织爱国主题的演讲比赛等。而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虽然也有理论课程,但更注重的则是隐性课程的渗透式教育,侧重于间接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融于各种活动之中,如对国旗宣誓、唱国歌、榜样效仿等,更重视通过学生的自我感悟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其次,不同于中国,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强烈的宗教信仰渗透。美国是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法国著名学者亚历克西斯·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像美国那样,基督教对人的心灵保持如此巨大的影响,此外,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像美国那样,能证明基督的效用和符合人性,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开明和最自由的国度。”[6]美国人认为只有宗教是纯粹的,能突破一切阻碍,使美国紧密团结起来。因此,美国政府特别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上帝与我们同在”“上帝保佑美国”等信仰渗透,成功地把宗教情感与美国情感联结起来。而我们国家爱国主义教育更多采用政治手段,通过中央政策性的号召,利用重大事件进行教育。
美国的国旗教育非常成功,学生举行升旗时会对着国旗庄严宣誓,而且国旗贯彻于生活的各个角落,汽车上、房子上悬挂国旗,衣服、玩具上印刷国旗,食品包装上也都有国旗图案,就算在我国也很容易在各式服装鞋帽上发现美国国旗。而我国升旗仪式相对集中在中小学,大学几乎少有升旗仪式;人们虽然爱护尊重国旗,但多敬而远之觉得国旗神圣高高在上,极少在家里及户外场合悬挂国旗,没有将国旗融入生活。因此要特别重视升旗仪式,强化国旗意识。
美国的大众传播媒介已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网络系统,从各个方面强化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美国的好莱坞大片,更是不断传入我国,向我国民众宣传着美国精神,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而在这点上,我国做得显然不够好,我国爱国主义影片不少落入俗套、流于形式,缺乏内容的丰富与吸引力。因此,在大众传媒领域,我国应虚心向美国取经,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提高生动性与可接受性,继续扩大大众传媒的影响。
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在美国有很多以杰出人物命名的街道路牌、熟悉的著名人物雕塑、名人故居改建的博物馆、各种爱国节日和庆典等。民众生活在爱国氛围中,无时无刻不受着爱国主义的教育,教育效果当然显著,这点值得我们借鉴。我国也应该注意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生活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使人们的爱国情感和行为成为自觉。
[1] 吴昭南.讲授中国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J].湖湘论坛,1995,(2).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 王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位论文,2009.
[4] 王清若.祝祖国飞翔的两个心愿——美国考察观感[N].太原日报,2006-03-28.
[5] 杨晓刚.中美两国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学位论文,2008.
[6]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