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夏播秋收啤酒大麦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

2014-04-17 08:23王杰民易加洪任雪莲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夏播秋收旱地

王杰民,易加洪,任雪莲

(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昆明 651711)

旱地夏播秋收啤酒大麦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

王杰民,易加洪,任雪莲

(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昆明 651711)

围绕云南省高海拔地区旱地冬种大麦干旱、冰雹灾害频繁以及山区复种指数低、旱地秋闲时间不断延长的突出问题,从国内引进12个优质早熟大麦品种,开展夏播秋收大麦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墨西哥500、88-4、盐麦2号、盐麦3号、港啤1号和83203较为适合阿子营地区大麦旱地夏播秋收种植。并根据筛选品种特性探索出其高产高效配套栽培关键技术。

旱地;夏播秋收;啤酒大麦;品种筛选;栽培技术

大麦属禾本科大麦属1年生草本植物,在饲用、酿造、食用、食品、医学、造纸和编织等领域被广泛利用。目前,全球种植大麦6 100多万hm2,产量约1.7亿hm2,为世界第4大谷物。中国的苏北、东北、西北和西南是大麦主产区,年产量在300万t以上。云南省为中国大麦资源多样性中心,常年种植面积22~23万hm2,总产约60万t,居全国首位[1]。大麦具有生育期短、早熟高产、适应性强、耐盐碱、耐干旱、耐贫瘠等特点[2],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常被作为耕作制度改革和土壤瘠薄、干旱地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作物。近年来,大麦与其它作物间套作的高效生产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如大麦/豌豆[3]、大麦/燕麦[4]、大麦/玉米[5]、大麦/烤烟[6]、大麦/蔬菜、大麦/马铃薯。研究表明,与单作相比,套作大麦产量提高,且氮、磷和硫等养分吸收增强,病害减少。

盘龙区阿子营乡位于东经102°42′~102°50′,北纬25°17′~25°27′,气候类型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6℃,最热月平均气温18.6℃,年≥10℃积温为3 770℃,年平均降雨量为900 mm,光照充足,全年日照数1 800 h,全年无霜期220 d,海拔2 040~2 643.8 m,实有耕地面积5 623 hm2,农业人口31 158人,属典型的山区农业乡。目前,常年种植大麦面积约700 hm2,一般于11月上旬播种,次年4月中旬收获,生育期155~165 d,平均产量3 900~4 800 kg/hm2,最高单产9 319 kg/hm2。然而,该区冬季大麦生产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冬春少雨干旱,大麦出苗后干死或拔节-孕穗期干旱影响产量。二是烟麦茬口矛盾突出。为栽培优质烤烟提供充足时间,部分农民抢青大麦收割,或采取种大春闲小春的做法,致使复种指数下降。三是冬春季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麦及小春作物减产严重。该区生态复杂,冷暖气流交换频繁,冰雹灾害常年发生5~8次,秋前发生的次数占3/4,据统计,平均每年8成以上损失的面积达333 hm2,灾后仅能种植苦荞、早熟豌豆,产值较低。四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当地以种植药材、马铃薯、春玉米和烤烟为主,使旱地秋闲时间不断延长。针对上述情况,为充分利用阿子营乡良好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笔者历时3年,进行夏播秋收大麦新品种筛选和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探索出适合该地区大麦夏播秋收种植模式,即早熟地膜包谷—秋收啤酒大麦、冬马铃薯—秋收啤酒大麦、烤烟—秋收啤酒大麦—地膜小麦等模式。该模式的推广,不仅克服了自然灾害的影响,还大大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变1年1~2熟为1年2~3熟,经济效益得到大幅提高。为加快此项技术推广步伐,以及有效指导大面积生产,笔者在阿子营乡羊街村委会进行夏播秋收大麦新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为类似地区推广新品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大麦品种为83203、盐麦2号、单二、盐麦3号、95194、88-4、墨西哥500号、苏啤1号、如东7号、澳选2号、澳选3号和港啤1号。所有参试品种均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3年7-10月安排在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乡羊街村,海拔2 200 m,试验地前茬为冬马铃薯,土壤类型为石灰岩红壤。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0.0 m2。大麦于2013年7月25日播种,行距20 cm,8月1日即可齐苗。全部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即施农家肥15 t/hm2作基肥,配施碳酸氢铵和磷肥,其中纯N 90 kg/hm2、磷肥(P2O5)75 kg/hm2。其它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高产麦田。

1.3 大麦农艺和产量性状调查

大麦成熟时,按张京等主编的《大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按小区选取有代表性植株20株,调查单株有效穗、株高、穗长、实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并按小区全部收获,晒干后测定秸秆和籽粒产量,并计算穗草比(籽粒产量∶秸秆产量)。

1.4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和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进行新复极差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参试的12个品种生育期存在一定差异,为81~95 d,而分蘖数、穗长、千粒重则相近。单株有效穗以澳选2号最多,为21.4穗,其它品种为15.7~21.3穗。株高以95194最高,为88.0 cm;苏啤1号最低,为66.7 cm;其它品种株高为71.1~80.0 cm。墨西哥500的单株实粒数最高,为29.7粒;其它品种每株为19.6~27.3粒。籽粒产量以墨西哥500最高,达4 433.4 kg/hm2;其次是88-4、盐麦3号和盐麦2号、港啤1号和83203,其产量显著高于单二、95194、如东7号、澳选2号和澳选3号。墨西哥500和88-4的秸秆产量则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为4 965.5 kg/hm2。从穗草比看,仅有墨西哥500、88-4、盐麦3号大于1,其它品种穗草比范围为0.83~0.95。

表1 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

综合上述结果,墨西哥500、88-4、盐麦2号、盐麦3号、港啤1号和83203的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表现良好,较容易创高产,适合在阿子营乡的旱地上夏季种植。

3 优质高产高效配套栽培关键技术

3.1 选用良种

根据本研究结果,可选择品质优、增产潜力大的中早熟品种,如墨西哥500、88-4、盐麦2号、盐麦3号、港啤1号和83203等。

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1周晒种1~2 d。用立克锈0.25~0.5 mL/kg种子拌种堆闷6~8 h后晾干播种,防治条纹病。用1%的石灰水浸种24 h,捞出晾干播种,防治黑穗病。

3.3 整地

净作刨墒麦要求深耕细耙,并将前作玉米桩、马铃薯茎叶等清除;免耕板墒麦要求积水地块开深沟排水。套作则免耕撒入大麦种子,并开少量排水沟。

3.4 播种

3.4.1 播种期

通常为7月25日至8月5日,确保全生育期80~95 d,不影响小春种植。

3.4.2 播种量

旱地播种量150~180 kg/hm2,适宜基本苗125~155万株/hm2。肥水条件较高的土壤播种量以105~120 kg/hm2为宜。

3.4.3 播种方式

净作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为25~28 cm,播深为2~3 cm。套作则选择撒播,若与烤烟套作,应在烤烟顶叶末次采摘前1周内进行撒播,与啤酒大麦共生期约为15 d。

3.5 施肥技术

全部肥料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可选择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施农家肥10~15 t/hm2,氮肥为纯N 60~90 kg/hm2,磷肥(P2O5)60~75 kg/hm2,钾肥(K2O)40~50 kg/hm2。根据前作种植作物的需肥特性和施肥量,可酌情少施,若前作为烤烟、马铃薯等可不施。

3.6 抗逆技术

3.6.1 防倒

培育壮苗、建立合适的群体结构,8月中下旬土壤水分充足,高温高湿,啤酒大麦分蘖旺盛,生长较快,旺长易倒伏,5~7叶期可用矮苗壮900 g/hm2进行叶面喷施,可防止后期倒伏。

3.6.2 防涝

开挖多条沟系,确保排得出、降得下,排水通畅。

3.7 田间管理

一是防鼠,有鼠害的地块,在播种前、拔节期、成熟期诱杀1~3次。二是除草,在麦苗生长至3~4叶、杂草2~3叶时,用“大骠马”50 mL/hm2加10%苯磺隆300 g/hm2兑水600 kg/hm2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三是防治病虫害,拔节前、抽穗前用粉锈宁和杀虫剂混合防治病虫2次;齐穗至灌浆期,视蚜虫发生情况用敌百虫、抗蚜威等药剂防治蚜虫1~2次。

3.8 适时收获

收获时期以蜡熟期为宜,判断标准为籽粒完全呈黄色,颖果变硬,用大拇指压难以使麦粒破开。在晴朗天气及时收获,尽快脱粒晾晒,当籽粒含水量不超过12%时及时包装入库。留种田必须去杂去劣。

[1]曾亚文,普晓英,张京,等.中国西南大麦产业发展综合研究利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3):48-56.

[2]卢良恕.中国大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413-416.

[3]Andersen MK,Hauggaard-Nielsen H,Hgh-Jensen H,et al. Competition for and utilisation of sulfur in sole and intercrops of pea and barley[J].Nutr Cycl Agroecosys,2007,77:143-153.

[4]Carr PM,Horsley RD,Poland WW.Barley,oat and cereal-pea mixtures as dryland forages in the Northern Great Plains[J].A-gron J.,2004,96:677-684.

[5]刘广才,李隆,黄高宝,等.大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1787-1795.

[6]王建新,周绍松,郭云周,等.烤烟套种青食秋玉米的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7,34:243.

2013-11-18

王杰民(1973-),男,云南嵩明县人,主要从事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等示范推广,E-mail:907824387@qq.com。

猜你喜欢
夏播秋收旱地
秋收节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秋收好时光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秋收』
秋收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曲周县夏播工作总结
夏播短季棉中棉所50在荆门的机播机收种植表现
高温干旱下的夏播玉米田害虫防治?